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蝉的优秀教案5篇

教案的内容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深入理解,可以判断其教学知识和专业素养,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蝉的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蝉的优秀教案5篇

蝉的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城市交通中现代的桥:立交桥、天桥,了解它们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合作并采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交桥模型。

3、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立交桥”欣赏。

2、故事图片“马路上面的桥:天桥”、“交叉的桥:立交桥”

3、积木,各类废旧纸盒、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交叉的桥”,引出活动,了解立交桥给人类交通带来的便利:

提问:狗熊司机为什么急得满头大汗?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2、欣赏立交桥,进一步了解立交桥。

(1)幼儿小组交流:

提问:你见过立交桥吗?在哪里见过的,是什么样的?

(2)欣赏课件

教师引导幼儿主要从造型上欣赏。

你喜欢立交桥吗?为什么?(教案来源:) 你喜欢晚上的`立交桥还是白天的立交桥,为什么?

3、教师介绍天桥。

故事“马路上面的桥”。

4、幼儿分组讨论合作制作立交桥或天桥。

(1)介绍材料。

(2)小组讨论,并把打算和想法介绍听。

(3)幼儿分组制作。

5、作品介绍参观。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

蝉的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2、幼儿通过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带插头的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线,直接引入。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

师:这是一段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的,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有了这个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才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就会发生危险。

二、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你们看,这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呢?

师:这是插座,里面含有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以为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会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之外,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去碰电源。

三、讨论电的用处。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一些东西需要用到电呢?

幼:电灯,电脑,电视......(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的用处很大,但是如果不安全用电,就会发生危险。

四、认识用电的基本常识,逐一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他们这样做对吗?

五、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安全用电应注意什么。

1、刚刚我们说了金属和水、人都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将手指伸进电源的插座孔里,不能用金属导电的东西接触电源。

提问:如果你们家里的电线破了应该怎么办呢?(用专用的胶布包裹)

如果看见电线段在路边了,应该怎么办呢?(绕过去)

2、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

要是在路边看到这个电的`标志了,就应该远离它,不要去触摸,更不要去靠近,也不能去攀爬。

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材料《小心用电》贴安全小贴纸。

活动反思:

上完了这节课,整体效果还是可以的,至少孩子都能掌握其中的内容。课前的导入恰当,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开设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多设想孩子的回答,毕竟孩子是纯真的 ,他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也给我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可是当孩子说出奇异的答案时,我却没有及时做出回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是我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不够,作为一名新老师,这个就是需要我改进的地方。

蝉的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主动探索并掌握小竹梯的几种简单玩法。

2、愿意利用小竹梯锻炼身体,体验玩小竹梯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竹梯若干、轮胎若干。

开展情景:

1、认识小竹梯,自由探索小竹梯不一样的玩法。

(1)出示小竹梯,请幼儿自由玩小竹梯,探索小竹梯的不一样玩法。

(2)请幼儿说说自我发现的玩法,教师分别进行指导。

如:把小竹梯平放或者在轮胎上架高,在间隔的横杠上练习过小桥、跳格子;把小竹梯一边架高,练习爬坡。

(3)教师示范跨小竹梯、爬小竹梯、跳小竹梯等几种简单玩法的要领及注意事项,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团体练习。

玩法1:跨小竹梯(将梯子平放,幼儿走在梯子的横档上,身体坚持平衡,脚踩稳,注意安全)。

玩法2:爬小竹梯(将梯子平放,幼儿双手扶住梯子竹档,跳小竹梯(将梯子平放,幼儿双脚在梯子的空档跳过,身体坚持平衡,重心要稳)。

2、团体游戏,体验玩小竹梯的乐趣。

幼儿扮演小白兔,跳过“田野”(从平放的梯子空档跳过),走过“小桥”(从架高10~15厘米的小竹梯间隔的横杠上走过去),爬上“山坡”(从一边架高15~20厘米的小竹梯间隔的横杠上爬过),到达萝卜园里拔一个萝卜后从旁边的小路回到起点。

幼儿游戏,教师鼓励幼儿勇敢地经过各种障碍,指导幼儿经过侧平举来坚持身体的平衡。

3、放松活动。

幼儿坐在小竹梯上,给两边的同伴敲敲背、揉揉肩、捏捏腿。

活动反思:

梯子是孩子们户外游戏中很熟悉的一种游戏器械,我们从孩子的本事看,大部分孩子在一层梯子的尝试中都获得了成功,但在加上轮胎的梯子上,有部分孩子们就出现脚发抖、摇晃的现象,但经过我们交流之后,总结出了稳走梯子的办法:两手伸平,想小飞机一样;一步一步慢慢走。再一次尝试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蝉的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4、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对孟子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孟子都主张以人和为主,今天,我们再从一场古老的战争中来看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些因素。

二、简介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

1、《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2、相关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三、教师范读课文

1、要求学生注意其中字词的读音。读后引导学生解决字词读音。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刿(guì) 间(jiàn) 褊(biàn) 帛(bó) 孚(fú) 辙(zhé) 靡(mǐ)

2、学生自由散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文句的意思,并标注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

3、采用学生自由提问的形式,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注意重点的字词,如:

(1)曹刿请见:曹刿请求面见。

(2)肉食者鄙:当官的目光短浅。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同往。

4、思考:

(1)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这一段。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驰之:之,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驱车追赶。

辙:车轮行过的痕迹。

轼:车前的横木。

4、学生思考讨论:

(1)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选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

(2)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5、学生记忆并背诵第二段。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节课学习的要点,背诵一、二段。

2、自读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第一、二段,并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疏通字词意义。

3、以口头考查学生的形式,强调重点词句。

注意以下重点词句:

既克:既,已经;打了胜仗后。

夫战:夫,句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

一鼓作气:鼓,名词作动词,击鼓。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惧有伏焉:焉,指示代词,意为“那里”。

4、思考:

(1)这一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这一段写了曹刿论述了取胜的原因。

(2)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三、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2、从本文来看,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

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1、理解、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蝉的优秀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泡泡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气泡,孩子们很喜欢跑跑吹到天空中漂漂荡荡那种感觉,那我们就来让幼儿熟悉泡泡观察泡泡,让幼儿更加了解泡泡,通过泡泡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感觉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所是、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过泡泡来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发现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动过程:

一、吹泡泡。

1、为每个幼儿准备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尝试吹泡泡。

2、请吹得大的孩子介绍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幼儿再次尝试吹泡泡。

4、幼儿两两结伴,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大,谁吹的泡泡小。

二、看泡泡

1、请幼儿观察肥皂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2、请幼儿在尝试在瓶口吹一个大泡泡,把这个大泡泡作为照相机,透过它观察周围的世界。

三、抓泡泡。

1、教师或个别幼儿吹泡泡,其他幼儿共同抓泡泡。

2、请幼儿看看抓到后有什么变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蝉的读后感50字8篇

蝉的读后感300字最新7篇

蝉的读后感300字模板7篇

蝉的读后感300字模板8篇

蝉的读后感50字参考7篇

蝉的读后感300字参考7篇

蝉的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

蝉的读后感300字优质6篇

蝉的读后感50字推荐7篇

蝉的读后感200字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853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