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规范和管理课堂秩序,要想写出一份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案,我们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掌握夏季的季节特征。
2、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夏季炎热、干燥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降温工具,并简单了解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夏天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给小朋友讲《小狗不热了》的故事。
二、展??
1.认识夏天的基本特征小朋友们,刚才老师故事中讲的小狗一会儿戴凉帽、摇扇子,一会又喝桔子水,吃西瓜、吃雪糕,这是说的什么季节的'事呀?(夏季)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夏季)
(2)你们是怎么知道夏季来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觉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同?
(自由讨论)小结:夏季十分炎热,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种类比以前多了,昆虫多了,树叶也更茂密了。
2.让幼儿知道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在这么热的天该怎么办。
(1)如果我们现在出去跑一圈,就会满头大汗的,夏天这么热,我们该怎么办呀?谁能想出一些好办法,让我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不会这么热?
(2)小结:在户外时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要打太阳伞,下午2点钟太阳最热,在很热的夏天,要尽量减少这个时间外出。
3.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凉快?
(1)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过一个凉快的夏天呢?比如你吃什么能凉快一些?你怎样做能使自己凉快一些?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们比一比谁想的办法有多又好。”
(2)幼儿讲述想出的凉快的办法。
三.结束
1.引导幼儿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样过才凉爽。
2.趣味练习:夏天的物品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物品有什么。让幼儿知道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要爸爸妈妈跟着,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经验准备:
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材料准备:
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观看图片,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3
教育理论依据:
孩子到了大班,通常会有许多需要记录的机会。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就有点心区的记录、区域活动的记录、问题角、新闻角、气象角、种植角等等的记录。对于记录许多孩子都并不陌生。然而,除了运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还有哪些形式也是记录呢?于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有趣的寻觅……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几种记录方法,阅读欣赏记录的方式,感知记录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大胆在
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一份、泥人作品3份、问题延伸(打印)、幼儿记录纸一份、投影仪等
教学重难点:
了解、阅读、欣赏各种记录的方法,并感知记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
1课时(30分钟)
活动过程:
(一)说说身边的记录(找找、说说记录的不同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记录方法。孩子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呢?你也可以在我们教室里找找(气象角、新闻角、种植角、离园倒计时、点心区记录等)
(二)观看各种记录(了解并掌握各种记录的方式方法)
1、出示照片、报纸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这也有一些记录,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记录的呢?
小结:象这些记录,通常包括有图片形式和文字形式的记录。
2、泥塑记录作品(出示泥人3个)t:今天郑老师这里挑了几个泥人,让我们一起从左到右看看:第一个人泥人在干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呢?
小结:怎么样的才是圈?所以,同样是个圆,却有许多的不同,以后你们记录也好,做东西也好,要想办法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我说个关键字吧:"从左到右的第3个泥人在干什么?从哪看出来的呢?
那第二个泥人呢?为什么?(如果有疑问,请小主人来介绍一下)小结:这些泥塑作品都记录了我们运动会上的.一些比赛项目,我觉得真不错,让没参加的人也知道了我们幼儿园的运动会了。提问:那你们曾经用泥塑的方法记录过什么事情呢?
3、绘画记录作品(出示记录纸)"我这有一张小朋友的记录纸,让我们看看,她在干什么?和我们平时的记录有什么不同?--得出"云记号"(猜、讨论)听听小主人的正确答案。"小结:你们都猜对了,那是因为这个小朋友记录的符号用的很清楚。而且她还使用了新的记录方法,把她在区域活动中的整个过程都记录了出来。我们也可以学着来试试。
4、线条记录的图书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里面有许多神奇的线条,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线条都表示了什么?故事名叫《失落的一角》"
(一页一页地翻阅图书):介绍主人公,它到了哪里?为什么?遇见了谁?它又怎么样?同样是一根线,为什么是上山和下山呢?这个线条还可以象什么?……"小结:很简单的线条,却让人很清楚地看得明白。那我们以后在使用线条记录的时候也要象它这样又简单,又清楚。
(三)问题延伸(引出再学习的兴趣)"看了这个故事老师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出示记录纸)请你们今天回去后做一份计划书,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来记录你的一件事,但是要别人一看就明白。"
教学评析:
1、取材有趣而来源生活:
记录的方法,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天里会遇上许多。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记录形式。帮助孩子们整理和归纳,是老师给予孩子的最好启示。选择绘本《失落的一角》,激发孩子们对记录的美好兴趣。也发展了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的能力。
2、环节清晰、有条理活动的环节上,设计清晰,便于执教者层层推进,深入问题。提问中也能够顾及到全体孩子,面广。能够时不同层次的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在石头上装饰与绘画。
2、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石头及石头制品;颜料、棉签、水彩笔、彩色纸、胶水、画有图案轮廓的大纸等);布置熊、松鼠、小狗、公鸡、小兔作品展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石头导入:
“小朋友这是什么?(石头)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动物艺术家,它们知道我们在收集石头,所以带来了和石头有关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时想一想是什么?猜猜是怎么变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师引导幼儿观察石头变成了什么,想想用了什么办法(材料)。
(三)提出创作要求:
1、大胆想象动手创造;
2、使用颜料的幼儿注意颜料不要过多;
3、尝试一种以上的方法创作;
(四)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染石子: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任意涂染石子,使其成彩色石子,并欣赏石子的美。
2. 画石子:将石子涂成白色或其他颜色后晾干,然后在石子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3. 石子组画:几块不同的石子组成一物体贴在纸上,再涂上颜色成为一幅画。例如:一小石子、一大石子上下连接粘在纸上,涂上颜色成为不倒翁娃娃。
(五)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于展示台,请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会“两人三足”的游戏玩法,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
2、 在民间体育游戏中体验合作、竞争的愉悦。
3、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 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绳子、红黄标志若干,障碍物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游戏“捞鱼”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
“今天我们来玩个捞鱼游戏,看看今天的小鱼都是谁和谁一家。
二、游戏部分
1、找朋友
红黄两队进行找朋友活动,找到与自己合作的小伙伴,并排好队。
2、引入活动主题
今天吧小朋友分成两队是要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两人三足”
3、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分成两队,每次每队两人参加游戏,参赛两人相邻两腿用一条绳子绑在一起,绑绳的位置不能高于膝盖部分,也不能低于脚踝。口令开始,两人开始向前行进,绕过障碍物回来,第二组两位幼儿继续游戏,先回来者获胜。
4、 幼儿游戏
注意:两组幼儿的脚应提前绑好。
(1) 初步尝试,教师提问
游戏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大家走的快一些。
(2) 幼儿游戏
三、结束部分
小结比赛情况,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成了这堂课的主体,教师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操作的方法,在说一说、看一看、玩一玩中掌握自己总结游戏的玩法。这个两人三足是在孩子们平时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正因为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所以更要让幼儿自己自由发挥更多不一样的玩法,也由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所以玩起来也特别的带劲。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懂得爱惜物品,学习合理利用废旧物品。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新,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几件作品、挂历服装。
幼儿:共分5组,每组挂历纸若干张,胶水2瓶,胶粘带2卷,抹布1块,未有内容的小画册一本,细绳4根,彩笔5盒,剪刀每人1把,图画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着纸装表演舞蹈,引发幼儿对旧挂历纸的举趣。
(一)教育幼儿合理利用废旧物品,爱惜物品。
(二)教师出示一些挂历纸作品,启发,引导幼儿讨论挂历纸有什么用。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利用旧挂历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互相欣赏,品评作品。
四、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其它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鼓励幼儿回家寻找废旧材料进行制作。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圆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并用黑色和白色给熊猫涂色。
2、观察熊猫的图片,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动作姿势的熊猫形象。
3、喜欢熊猫,有保护熊猫的意识。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难点:
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2、熊猫的头、身体、脚、尾巴各4份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活动为导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脑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
2、教师告诉幼儿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国宝,我们人人爱护大熊猫。
二、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
(1)、熊猫长得什么样子的?熊猫哪个部位的毛是黑色的,哪个部位的毛是白色的?
(2)、熊猫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熊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4)、熊猫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5)、熊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6)、熊猫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7)、教师总结:熊猫的头圆圆的,耳朵象半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象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象椭圆形,它的身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2、老师这里有了熊猫头、身体、脚、尾巴,请小朋友上来放一放熊猫会有哪些姿势?
3、请3-4个幼儿上来摆放,大家一起学学熊猫姿势。
三、幼儿学习作画。
1、今天我们就要来熊猫。谁来告诉大家,熊猫是怎么画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画纸上进行简单示范,让幼儿了解正面熊猫的基本画法。
2、教师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姿态的熊猫。
教师:熊猫乐园的熊猫都在干什么呢?熊猫们会做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绘画出1-2中不同姿态的熊猫。
四、交代要求,幼儿绘画熊猫,教师巡回指导要求:
1、鼓励幼儿画出熊猫的不同姿态,并能想象一定的情节,如熊猫爬树、熊猫玩球、熊猫顶伞等。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轮廓线来回地涂色,保持画面整洁。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进行讲评。
让幼儿烁烁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图画,说说为什么?
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拼摆熊猫。
幼儿园大班关于碘教案篇8
活动设计意图:
原活动《兔子不喜欢黑夜》选自建构教材大班下册——《黑夜密语》这一主题,但基于活动中故事过于简单,我把活动修改设计为一堂语言谈话活动《白天和黑夜》。夜晚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而是充满好奇。活动中通过兔子和猫头鹰的冲突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结合自身的已有经验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幼儿原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白天和黑夜的特点,理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2。学会运用“喜欢、因为”两个词汇。
3。尝试在“辩论赛”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理解白天和黑夜是大自然的规律。
活动难点:
尝试在“辩论赛”中学会运用“喜欢、因为”两个词汇,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白天和黑夜》,太阳、月亮的'头饰,小手掌若干
2。场地布置:辩论赛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听这声音,你觉得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情?(播放争吵声音)
——是谁在争吵让我们看看!(出示兔子和猫头鹰头饰)
二、兔子和猫头鹰为什么争吵?
——你觉得说喜欢黑夜的是谁?说喜欢白天的是谁?为什么?
——小朋友说得真不错,让我们听听兔子和猫头鹰到底怎么说?(播放兔子和猫头鹰的声音)
(兔子说:“因为天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只好去睡觉了”)
(猫头鹰说:“因为黑夜好出来玩,抓老鼠,如果白天太长,黑夜就短了,就会吃不饱的”)
——兔子和猫头鹰吵累了。就去找其他的动物评评理,他们找到了谁来评理呢?
三、游戏活动《猜猜乐》
——播放课件,兔子和猫头鹰找到了谁评理?(猫)
——出示图片1(猫),小朋友请仔细观察图片,猫会支持谁呢?为什么?请做出选择。(幼儿选择好后,让幼儿说出理由。)
——总结:让我们听听看猫是怎么说?
——出示图片2(公鸡),开始选择。(幼儿选择好后,让幼儿说出理由。)
——总结:让我们听听公鸡是怎样说?
——出示图片3(牛),开始选择。(幼儿选择好后,让幼儿说出理由。)
——总结:让我们听听牛是怎样说?
——出示图片4(老鼠),开始选择。(幼儿选择好后,让幼儿说出理由。)
——总结:让我们听听看老鼠是怎样说四、白天黑夜的辩论会
(这个环节使用了教育法中的讨论法)
——小朋友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知道有些动物支持兔子,喜欢白天,有些动物支持猫头鹰,喜欢黑夜。因为每种动物都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
——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分为“白天”和“黑夜”两组,以辩论赛的形式把喜欢“白天”和“黑夜”的理由说出来。
——幼儿自由辩论
——结束辩论老师总结:小朋友,刚刚的辩论真精彩,如果没有了白天,只有黑夜行不行?为什么?如果没有了黑夜,只有白天行不行?因为我们白天和黑夜是不能分开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白天和黑夜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只要我们用愉快的心情去看待,其实白天和黑夜一样的精彩,一样让人感觉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