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我们需要评估学生的接受能力,确保教学内容不超负荷,教案的反思部分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整十的加减法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整十的加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直接指名口答)
1/3+15+17+411+5773/44
51227/8+13396+1/6
2、以上面题中的算式为例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
2/11+5/11表示()个1/11加上()个1/11,一共是()个1/11,就是()。
5/99表示()个1/9减去()个1/9,还剩下()个1/9,就是()。
3/7+4/7表示3个()加上4个(),一共是7个(),就是()。
9/1010表示9个()减去3个(),还有6个(),就是()。
二、设疑引入,探究新知
1、设疑:我们已经理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也已掌握了计算方法,假如我们再增加一个数的话,你会计算吗?我们在刚才的口算题中任选一题增加一个分母原来分数相同的分数编成连加或连减,并试着算算看。
2、学生编题,尝试计算。
(1)学生任选题目尝试编题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一是逐个计算;
二是同时计算。
(3)反馈典型题目,指名扮演,并说说算理和方法。
(4)师生共同商定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备 注
3、练习:13/15+4/15+7111111
(2)讨论:分子是0的分数应等于多少?
4、: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6+2/6+310+3/10+7/10
16888
(1)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议议对结果的处理。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
(1)5/9+2/9+8/9=15/27=5/9.........()
(2)17/20+11/20+7/20=35/20=7/4........()
(3)13/141414=21/14=3/2=11/2.......()
(4)4/555=0/5......()
3、在()中填上适当的数。(可适当扩展,看谁填的多)
4/()+5/()+1/()=1()/15-()/15-()/15=0
()/8+()/8-()/8=0()/9-()/9+()9=1
四、课堂
1、学生先同桌互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指名反馈。
要点:(1)同分母分数廉连加、连减的方法。
(2)对结果处理的一般要求。
五、课堂作业
1、口算。
2/3+2/3+215+7/15+130303011/121212
2、应用练习。(注意单位名数的处理)
(1)小珍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5/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16,第三天看了全书的7/16。三天公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食堂三天烧煤8/9吨,第一、第二两天,每天各烧煤3/9吨,第三天烧煤多少吨?
3、《作业本》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较易掌握这一内容。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把计算结果化简或化成带分数。
整十的加减法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之上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因此要先通分。并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继续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都喜欢数学,但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同,还存在着一些后进学生。我对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是非常认可的,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这对本课的学习有正迁移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和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但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影响,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要将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减就可以了。对本节课具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转化、迁移类推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丰富数学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整十的加减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长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图书馆购买了一批新图书,其中童话书有3/8,故事书有1/8。童话书和故事书一共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要注意什么?
2、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在此基础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要求“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
(3)怎样列式呢?
(4)这道题的算式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异分母分数相加)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5)取出长方形白纸,表示试验田,你能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涂色表示1/2和1/4吗?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你能根据折的情况说说1/2与1/4相加的和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看出1/2+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看作了几分之几?
(6)想一想,计算1/2+1/4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小组内互相说说。(通分)通分的目的是什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指出:在计算1/2+1/4时,要先把1/2和1/4通分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什么方法计算?(同分母分数计算)按这样的方法,完成例题的填空。
2、出示“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多几分之几?”。
(1)要求“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多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
(2)怎样列式呢?
(3)这道算式与前一题有什么不同的呢?(异分母分数减法)补充课题:减法。
(4)说说你打算怎么办?通分的目的.是什么?你能试着独立完成吗?并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尝试解题,小组交流。
(5)交流汇报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试一试。
(1)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方法。指出:一般情况下最后结果都应用最简分数表示。
(3)你是怎样计算1-4/9的?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指出:在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可以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再计算。怎样才能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呢?怎样验算?小组中完成。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在小组中说说。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5、完成练一练。
(1)独立完成计算,并验算。
(2)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按要求涂色,并写出得数。
(2)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通分母分数相加应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怎样?
2、完成第2题。
(1)独立完成计算。
(2)展示作业,交流评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第3题。
(1)理解题意。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列式计算。
4、完成第4题。
(1)理解题意。
(2)求“从体育馆道少年宫一共有多少千米?“实际是求什么?求“从学校道体育馆比从学校到少年宫近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第3各问题应该怎样想?(1-4/5)
(3)独立完成计算。
5、拓展训练。
()/()-()/()=1/5()/()+()/()=1/4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整十的加减法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听老师口报应用题,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3、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书写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活动难点:
听口报应用题,列算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要计算出老师手上的算式卡的答案,火车才可以出发哦。
2、教师出示9的加减法的算式卡,出示相应的算式卡,请幼儿计算出相应的算式,然后带领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
二、复习9的加减法
(一)复习9的组成
1、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把9的分合式列出来吧。
2、教师与幼儿一起说,教师列出9的分合式。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
1、小朋友,老师现在请你们看着9的分合式来列出9的加减法算式。
2、(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1和8”)请小朋友看着这道分合式摆出算式。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1+8=9, 8+1=9, 9-1=8, 9-8=1
3、(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2和7”)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2+7=9 ,7+2=9 ,9-2=7, 9-7=2.
4、(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3和6”)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3+6=9, 6+3=9, 9-3=6, 9-6=3.
5、(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4和5”)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出算式4+5=9, 5+4=9, 9-4=5,9-5=4.
三、幼儿操作“听教师口报9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1、介绍活动要求: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练习本和铅笔,请小朋友翻到没有写的一页,听老师口报应用题,报完一题,你就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解答。听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自己认真听,别急着写,边听边想这道题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写算式的时候要坐端正,头不能低得太下,注意书写格式。
2、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书写算式。
整十的加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设计教案前的一些想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加减法,三年级已经学过,学生知道怎样计算,同时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也能很容易判断用什么方法计算。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外,能根据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之外,我还认为要通过构建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并能有条理思考的思考问题。由于这节课知识目标比较简单,我以为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还剩多少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单位
师:爸爸、妈妈吃的披萨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问题复习加减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迁移旧知,探究新知
1、根据妈妈吃了 个披萨,爸爸吃了个披萨,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1)一共吃了多少个?
(2)爸爸比妈妈多吃几个?
(3)还剩多少个?
2、你能解答这几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抽生口答 ,教师板书。
3、探究解决方法,渗透学法指导
师:要判断是否正确解决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小组交流,汇报:从算式、结果两方面进行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提问,整理解题思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
4、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1) 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一说分数加法的含义。学生齐读分数加法意义。
(2) 第二题与第三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你知道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学生齐读分数减法意义。
(3) 比较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发现?
5、迁移旧知,归纳同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1)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强调计算结果要化简。
(2) 观察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揭示课题。
(3) 思考: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课件出示
(我希望学生能通过前面的复习,再思考为什么用加减法计算,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而发现整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回答的结果和我相要的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上完课后我认真地反思这个问题,原因1:可能是因为我可能太希望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回答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而忽略了现行教材淡化法则意义;原因2:也许是我问题的指向性不太明了,学生不清楚从哪方面回答)
6、教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通常情况下,解决问题要从列式和计算结果两方面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题单第一题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明原因吗?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说一说理由。
3、比赛。
4、生活中的应用。(随机)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时老师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全面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上完课后的感受:我觉得课堂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也没有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至于原因,我尚需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寻找。)
整十的加减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技能。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
(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3)你能想方法验证吗?自身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验证一下到底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l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l 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l 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l 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l 计算:
l 讨论:为什么不直接合并?(分数单位不同,不能合并)怎样解决?(想方法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合并)板书:异 (通分) 同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2、你能算出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先估计一下:是几分之几。
3、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
(1)是多少?与你的估计一样吗?
(2)怎样算的?你能验证吗?(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3)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5、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哪块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6、你能自身写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式题吗?各写一题
7、汇报,选择两题计算
8、总结法则: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拓展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用,,三个分数组成分数加减算式,可以写几个?请你写出来。
3、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
+;+;+;-;-;-
4、填方框:
+=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和是,有哪些填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疑问或新的见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