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5篇

通过集体合作的教案,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教案的依据应扎根于心理学,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5篇

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汽。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铭家的民间节日。

二、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三、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四、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1、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2、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3、老师小结。

五、分享月饼。

活动思:

“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

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

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

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

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篇4

1、设计思路

仰望星空,高高在上的月亮是那么熟悉而陌生,是那么平常而神秘。她陪伴着代又代的孩子成长;她隐藏着无数秘密,总能引发孩子无尽的遐想和好奇。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都是中国人,怎样让孩子们了解

中国的传统习俗呢?不如让我们起过丰富的“中国节”吧!在节日里,我们将起听听看看、说说讲讲、玩玩尝尝……体验次有趣的民俗文化、民族情感之旅。

“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所以相关活动安排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后进行。

活动引发张予们探索月亮的兴趣,以期待了解更多有关月亮的故事。

2、活动目标

(1)欣赏图画故事,体验主人公和月亮之间的美好情谊

(2)知道月亮会变化,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月亮不同的样子

3、活动准备

密图画书《月亮朋友》、ppt课件

文字:中秋节

4、活动过程

(1)出示月亮,引发兴趣

(出示文字:中秋节。)中秋节就要到了,人们在中秋节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中秋节,人们会做许多和月亮有关系的事情,中秋节就是月亮的节日

(2)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

①出示封面及第l、2页: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月亮朋友》)

猜猜故事发生在哪里?

这地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画面里的房子和平时看到的房子样吗?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房子和景色?

小结: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那里有许多中国式的房子,有小河,还有小桥。

②出示第3~l0页:

为什么说月亮是“我”的朋友?(出示ppt、讲述故事)

“我”和月亮是朋友,月亮陪“我”做了哪些事情呢?

小结:月亮和“我”起高兴、起忧愁,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她总是陪“我”到最后,

她是“我”的好朋友!

③出示第11~22页:

要离开家乡了,月亮会离开“我”吗?她会怎么做呢?

这样的月亮,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吗?为什么呢?(幼儿讲讲喜欢月亮的理由。)

我们会和月亮走失吗?怎样才能找回月亮呢?

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月亮指路呢?

小结:月亮总是在天上等着“我”,她为我们照亮前面的路,她还陪伴我们入睡…

她是我们所有人的好朋友。

你有朋友吗?你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呢?

小结:是啊!喜欢和小朋友在起,愿意帮助人,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定会有很多朋友。

(3)认识月亮,大胆想象

月亮总在老地方等“我”,她的样子是直不变的吗?(引导幼儿说说月亮不的样子。)

(出示ppt,根据幼儿的描述,点击出现不同样子的月亮。)当月亮圆圆的时候人们叫她“满月”,满月像什么呢?

小班幼儿中秋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月亮时圆时缺,引起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

2.学习词:量、衣裳、可惜。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见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2.教:月亮姑娘她很爱美,一直都想穿上美丽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边讲边出示图片。

4.在讲完以后,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所以穿不上)

5.复述故事,听完以后讨论: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月亮姑娘穿上美丽的衣裳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延伸:

可以给小朋友讲一讲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月亮其实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白天看不见它,因为太阳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才会看见它,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有的时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时圆时缺。)

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我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猜测法、排列法开展。一开始我用开放式的提问来引导,如教师提问:“这里有三张月亮姑娘的照片,请你看看,比比。画里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发了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都发现了三张图片的不同,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经验来建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我给幼儿创设了个能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环节,我运用了比较法、视听结合法、归纳法。教师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为故事取名这个环节,让教师真实把握幼儿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回答。

第三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是为了幼儿更深刻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教师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讲述法、追问法、提升法,让幼儿再次听故事后,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无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中秋节亲子活动方案8篇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最新8篇

春天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开学教案5篇

小班幼儿玩篮球教案5篇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优秀8篇

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5篇

幼儿小班认识数字3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花皮球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872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