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是我们对调查发展过程做出分析后写下的书面文体,每个人在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时,都是要有清晰思路的,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上网的调查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1
一个时尚名词:网络
由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为主题组成的无形网,即网络。随之而来的则有网吧,网迷,网友,网站,网址……诸如此等等。上网如今已成为一种超前的时尚,同时又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不停地侵蚀人的心灵。
a面
上网网络利弊谈(略举几例)
利:1.可以搜集许多有用的信息
2.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3.实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美梦
4.与遥居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有无
5.及时了解时事快讯
6.网上可发帖评谈时事
7.心情不适时可以找网友聊聊天,倾诉心声
弊: 1.扰乱人的心智
2.一旦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就会遗憾终生
3.若自控力差,单独与网友见面,容易诱发自身安全问题
4.容易受不良因素的诱惑
5.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6.兴趣单一,造成性格和人格上的缺陷
7.在无意中摹仿网络中“的老大”
8.侵蚀母语,肆意发明网络语言,祖国文化遭到破坏。
总的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众说不一。网络具有如此大的海纳百川之势,其原因又是如何呢?为此,笔者在不透露被采访人真实姓名的前提下,采访了一些正在网络世界中大展宏图的中学生。
云露:“在家中,爸爸妈妈关系不和,经常吵架,气了就打我出气。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出气筒’。于是,我在痛苦和悲哀之中找到了能够带给我快乐的网络。每当父母发生口角摩擦时---这也是父母大展身手的前兆,我便带上自己的零花钱,去照顾网吧老板的生意,通常都是通宵达旦。在网络中,我打暴力游戏,我常常把游戏中的敌人认定是拿我出气的父母,狠狠的pk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我的怨气得到了充分的发泄。因为,我报了仇。我在网络中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找到了可以发泄的场所。我可以无忧无虑了。”
他山之石: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才上初中时,我就喜欢上了邻班的一名女生。可学校又不准早恋,就连再平常不过的书信、电话交往也要受到种种限制。无奈之中,我结识了互联网这个忠旰义胆的朋友,我申请了qq,我日夜不停地去熟悉键盘,以至于如今我和她聊天时,我的速度达到了2字/s。在网络中,我找到了情感交流的途径。不许早恋,那我就去网恋吧。
伊人:从小,我就不喜欢文体活动,自己又没有什么特长、爱好。上中学后,其他同学经常就一些自己的特长谈论得津津有味,而我却不能加入他们的谈话。兴趣单一的我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舞台,只能在网络中去漫游,去找寻属于自己孤寂内心的一份快乐。
btk: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面临着软暴力的威胁。父母的“恨铁不成钢”,老师的“反激励”让我痛不欲生。我无法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去找寻纯真的自我。经常,学校里的大个子欺压我,我和他们不能平等的相处和生活。而在网络世界中,“众生皆平等”的.观念让我对网络“想见恨晚”。在那里,人人都可以自由畅谈,无拘无束。任凭你去放飞自己的梦想,去放松自己的心情。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计算机已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家家户户都有台电脑,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电脑都是了如指掌,甚至是小孩子,也会玩电脑。而人们到底是怎样用电脑的呢?为此,我们对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5日——2月18日
调查对象:中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进程:首先设计问卷,调查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再进行整理,做统计。
调查问卷:
你好!以下是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一份调查问卷,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将相应的选项填在括号中。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1、你家是否有电脑? ( )
a.是 b.否
2、你一般上网多长时间? ( )
a. 5小时以上 b. 3~5小时 c. 3小时以下
3、你一般上网时是干什么的? ( )
a. 打游戏 b. 查资料 c. 聊天 d. 其它
4、你的网龄是多少? ( )
a. 5年以上 b. 3~5年 c. 3年以下
5、你上网的原因是什么? ( ) (可多选)
a.学习需要,如查资料 b. 很多人都在上网,自己也想 c. 无聊呗
d.其他
6、对网上资料最感兴趣的项是:(多选题)( )
a .社会科学 b. 教育 c. 情感交流 d. 文学艺术 e. 游戏攻略
f.聊天
7、你认为上网是否对学习有影响( )
a.有 b.影响,但是不大c.响比较大
调查结果:
1、在调查的学生中,100%的中学生家里有电脑。
2、上网时间: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上网,都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网络上。
3、上网的目的: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4、中学生上网的网龄:他们的网龄大多都是5年或是3~5年。
5、上网原因:55%的中学生是因为无聊或者是想玩才上网。25%的中学生是为了学习才上网的。
6、95%的中学生游戏攻略和聊天感兴趣。
7、65%的中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影响,但影响不大,而35%的中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影响。
调查分析:
通过上面的调查与统计,我们了解到了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发现了大部分的中学都不会正确地运用电脑,没有将电脑当作学习的好助手,自己的好伙伴,而是将电脑用来玩游戏,用在一些不正当的地方。会运用网络是好,但是如果过分地沉溺与网络就不好了,如果对网络运用得当,它可是像朋友一样地帮助你,但如果运用不得当,后果将是极其不良的。
那该如何正确地运用网络呢?为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自制能力,面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功能为我所用。但是,切不可沉迷于此,劳累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娱乐,要注意上网时间。
2、做家长的也应该在这方面多多关注一下,去接触一下自己孩子的内心,去体验一下他们的感受,教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在孩子完全沉迷实及时做好防备,对于已染上网瘾的孩子采取强制手段。多多与孩子沟通,试着计入孩子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引导他们。
3、互联网的发展使对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是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以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结:那就让我们更好地运用网络,让他成为我们身边的好朋友。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3
萍乡实验中学 708 王靖欢
我是二组的队员。我们组的课题为“中学生上网好不好?”。现在有许多中学生迷恋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有的同学利用上网,学到了很多知识。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对中学生上网课题进行研究。为了了解情况,我们曾几次进行讨论,制定了计划,并进行了调查。我们觉得课题重点与难点是“中学生上网到底有利还是有弊?”,决定对这个难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我们发现,上网有利也有弊。其中: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⒈开阔视野
⒉加强对外交流
⒊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⒋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⒈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⒉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⒊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⒋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我们采访了一位专家,他说:“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的确,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我们还发现,如果将上网用于学习,则利大于弊;如果将上网用于聊天、游戏,则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在上网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上网有利的结论:在现在,是信息时代,光抱着书本死啃是没出息的。网上有许多益智的资讯,对中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很有帮助;上网有弊的结论:中学生沉迷网中不能自拔,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还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最后,我想说,只有更好地利用电脑,才能使电脑对我们有利而无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指导老师:赖艳青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4
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繁忙中抽空填写这个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调查大学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基本情况,由于问卷填写不完整会使您的问卷作废,因此请不要遗漏任何一题。若无注明,均为单选,您只须在您认为合适的答案的标号上面“√”即可。
本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仅供科研使用,将会严格保密、不需署名,您可以放心填写。谢谢您的支持,祝您就业顺利!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来自:城市()农村(√)
3.您的年级:大一()大一以上(√)
4.您的专业是:文史类(√)理工科类()
5.您的家庭月收入:
20xx以下()20xx—5000() 5000—10,000(√)10,000以上()
6.您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是:
20xx以下()20xx—4000(√)4000—10,000()10,000以上()
7.您用计算机上网的网龄大概有_8__年。
8.您在学校有联网的电脑吗?有(√)没有()
9.您的手机是:智能机()非智能机(√)
10.您对手机功能的要求:
打电话+发短信()打电话+发短信,有上网功能更好(√)
打电话+发短信,必须有上网功能()
11.您了解gprs和3g的区别吗?不了解(√)知道一点()比较清楚()
12.您的手机有没有开通3g?有()没有(√)
13.您的手机有没有开通gprs?有(√)没有()
(若此题选择没有,就不必填写后面的问卷。)
14.您用手机上网的网龄大概有多长?
1年一下()1—2年(√)3—4年()5年及以上()
15.请问您的gprs包月的流量大小是:
10m(√)30m()50m()50m以上()
16.您每个月gprs的流量使用情况:
几乎没用()用不完(√)基本用完()不够用()远远不够用()
17.您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情况:
几乎不上()应急时偶尔上()较固定的时间会上(√)一有空就上()
18.您一般何时用手机上网?(可多选)
上课时()上床睡觉前()等/坐公交车时(√)开会时()应急查找信息时(√)其他()
19.您觉得手机上网的经历是:
非常没劲()没劲()一般()有趣(√)非常有趣()
20.您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时间大约多少?
半小时以下(√)半小时—1小时()1—2小时()2小时以上()
21.您平均每天用计算机上网时间大约多少?
1小时以下()1—2小时()2—4小时(√)5小时以上()
22.如果您的手机无法上网了,您会在什么时去修:
不修了()1个月内去修(√)1周内去修()2-3天内去修()当天去修()
23.您一般用手机上网主要的活动有哪些?
选项浏览信息查找资料查找地图看小说
玩网络游戏
(包括qq农场等游戏)
购物看视频听音乐聊天收发邮件上论坛上社区网站下载电子书下载歌曲下载铃声下载软件
没有√√ √ √
√ √ √
很少√√
少√ √
一般√ √√ √
多√
很多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5
一、前言
电脑及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发达,已经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网络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学习、工作、提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工具,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上网成紧跟时代步伐的新潮时尚,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们,自然是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
大学生们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解社会,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甚至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从而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异常,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
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么样的影响,又是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上网、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具体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我学校的学生做一个初步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及调查形式
(一)调查时间
20xx年7月1号―8号
(二)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及历史数据查询比较的形式。本次问卷调查中,样本总量为200份,实获有效样本195份,有效问卷率为97.5%。
(三)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共涉及青岛科技大学不同年级、专业的200名学生,60%为男生。其中艺术学院学生40名,经济与管理、传播与动漫、自动化与电子工程、机电工程、数理、中德科技、外语等8个学院160名学生。
三、大学生上网状况及总结
(一)大学生上网条件比较成熟,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
(1)大学生上网率已达到100%
78%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虽然另外22%的同学没有电脑,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手机,通过手机也可以完成上网的需求,也就是大学生网普及率已达到100%。
(2)学校上网环境比较优越
82%的学生上网地点是宿舍,另外在家中上网的学生15.9%,在网吧及其他地点上网的学生仅占仅占2.1%。据可靠数据显示在20xx年,大学生在网吧上网的占到80%,学校上网占10%。这个数据充分说明,在这4年的时间里,高校的网络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大学生生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使得大部分学生选在舒适的宿舍上网而非嘈杂的网吧。
(3)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
68%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32%的同学使用电脑上网,还有14%的同学使用多种工具上网。根据数据分析,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
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人们以往主要依赖报纸、电视的信息接受方式。如今电脑及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校园网络环境的优越及手机上网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网络成为大学生的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对大学生来讲,寻求信息的深度性并不是他们的唯一要求,恰恰信息的广博和便捷才是他们的追求。因此,网络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二)大学生上网时间分配不合理
每天上网的时间在1-3小时的65%,3-5小时的占18%,1小时以下占12%,5小时以上占5%;数据显示78%的同学会利用空余时间上网,11%的同学是利用晚上睡眠时间上网,还有11%的同学是利用旷课、开会、集体活动时间上网。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节假日期间,学生会选择与家人及朋友玩耍,因为上网条件比较成熟,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然而在工作日中,学生会把分散的时间用来上网。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平时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后学习的时间太少。11%的同学是利用晚上睡眠时间上网,这样会使该部分学生休息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及效果,在我们学校大一新生要上早操,大一的学生由于上网而影响休息的话会影响到早操的出勤情况。
(三)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娱乐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上网做的第一件事情,81%的学生是打开qq、微信、飞信等聊天交友工具,游戏、看电影或听歌;12%的同学浏览新闻;7%的同学登陆购物或团购网站。几乎没有同学上网的第一件事情是查阅学习资料。
调查显示,学生上网的目的,53%是为聊天娱乐;19%为查阅学习资料;16%是为解新闻;12%是为购物。
通过对上网第一件事情及上网目的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上网的目的很多,但网络知识平凡,对于网络的利用只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真正利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知识的还是较少。对网络的利用还是比较贫乏,随意性大,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完全是为打发时间,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网来做什么的。这也正好跟学生上网打发课余时分散的时间相吻合,
(四)大学生上网的潜在花费在增长
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每个月上网的流量费用,100元以下为30%;40-100元占52%;100元以上占18%。每个月网上购物或团购花费,300-500元为69%;500-1000元为25%;1000以上占6%。
虽然大学生上网所花费的流量费用并不是很高,但是通过上网后的其它潜在消费,比如购物、团购美食等费用远远高出上网的流量费,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模式。
(五)大学生网上交友趋向于理性化
调查显示90%的同学不会为结交网友而可以上网。3%的同学赞成网恋;对于网恋49%的同学表示反;48%表示无所谓 。
从上述数据中解到,网恋并不是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他们对网恋的成功率和可信度也持怀疑态度。大学生使用聊天工具的主要目的是跟同学朋友交流情感,解信息,与陌生人的交流较少。对于心智成熟的大学生,网络信息的影响是有限的,尤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面对网络,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态度是理性的 四、针对大学生上网现状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针对现状,调查者拟提出以下对策:
(一)倡议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监督,净化上网环境
目前政府对那些低俗的、甚至不堪入目的信息的管制始终成效甚微。腾讯网的部分图片信息已经到不堪入目的地步,尤其对青少年的心智造成极大的危害。政府部门应该对各个网络媒体工作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实行问责制,设法屏蔽一些不良信息,布不良信息的人进行责罚。调查对民众的知情权表现出充分的尊重,这才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所在。当然,仅仅有网络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提高网络交友类工具及其附带网络信息的质量,任重而道远,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大学生自身都要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全民努力为大学生甚至所有网民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从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聊天工具入手,提高信息的品味及深度性
既然腾讯qq和微信是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聊天工具。腾讯网的消息大多转自纸媒,缺少原创性,应该加强自己的记者队伍,采写具有独家或者独创性较高的新闻。对于一些重大的国家事件、民生事件,网络媒体应该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与报道,不仅可以做文字报道,还可以配以视频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同时,新闻内容应该担负起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任,选择适当的新闻事件,于潜移默化中向大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相关部门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行为,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选择和识别健康网站。网络在大幅度拓宽大学生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加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倡导网络之间的责任意识。还网络世界一片纯净的天空。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高校应充分发挥内部的造血功能,努力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以社团为点,带动学生的面,培养大学生的广泛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现实交往的快乐。同时,开展竞赛、讲座等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尽量发掘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乐趣,让大学生脱离机器的束缚,不再被困网中央。
(五)开设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专门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习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上网技能。大学生对目前多数高校网站的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其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他们认为,高校网站应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设好高校网站,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其次要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有老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或发表学术论文;第三,高校网站要有不同观点,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利用网络沟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言的机会,可以向校长直接反映心声。最后,加强对留言板和bbs的管理。毕竟校园是一方净土,高校网络应不同于大众bbs,应提倡校园网络文明的发展。总之,高校网站应该建设成为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学校沟通的一条畅通的桥梁。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一回,我在街上随意地游荡。路边的宣传报上有着这样的一句标语——“为了我们自己美好的明天,未成年人应该适当地上网。”看着这标语,我若有所思,便对住在自己家附近的几户人家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挨家挨户地一个个去访问,将每一个学生在迷恋上网之前、与迷恋上网之后的学习成绩,进行认真、仔细,而又严格的比较,列出来进行对比。
(2)询问一下那一些迷恋起了上网的学生,上网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有没有什么固定性的时间制度,或者是固定性的内容制度,并详细地列出来。
三、调查的结果。
(1)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学生迷恋上网前、后成绩都很差;
(2)有百分之二的人迷恋上网前成绩差,迷恋上网后成绩却变好了;
(3)有百分之三十二的人迷恋上网前成绩好,迷恋上网后成绩差。
(4)有百分之九的人的人不论是迷恋上网前,还是迷恋上网后,成绩都很好。
四、我的发现。
第一种人上网爱玩游戏。想要玩就玩,没有丝毫的节制,时间很长,生活杂乱无章。
第二种人上网是查找资料的。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都只有一个小时,懂得如何借助电脑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种人是骄傲自满的。他们上网的时间大多用来玩游戏,使得整个身心过于放松了,成绩一落千丈。
第四种人上网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一半用于玩游戏,而一半则用于查资料,分配较为均衡。
五、我的建议。
(1)我们上网应该要少玩一些游戏,多看一些对自己有用处的知识,使自己身心健康。
(2)我们上网应该要注意一下时间,不可以过度。否则的话,不仅会有脑疲劳,还对眼睛有损。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7
一.调查的背景: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然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但我们早已清晰的看到它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现在生活在e时代,网络已无处不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交友的重要工具。同时互联网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代表着新经济体系,而作为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尤其像我们离不开接触网络知识的大学生,则无疑是新一代的代言人,我们正是这新事物的支持者,正参与其中,它伴随我们每时每刻,我们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推进者,也极有可能影响明天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管理和网络建设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有着重大意义,为此,我们为了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次有关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的活动。
二、调查时间:20xx年7月10日至20xx年7月26日
三、调查小组成员:xxxxxx学号:xxxxxxxxx
四、调查内容及发现:
第一部分、研究课题、方法和目的
1、研究课题:大学生的网络行为;2、研究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3、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了解大学生对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
文化的态度;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学习查找、整理资料,社会调查的方法及调查报告的写作。
第二部分、样本总量和构成(共进行调查问卷包含网络问卷发放128份,回收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
1、样本总量和样本的性别比例:? ?
样本总量:120人
样本中性别比例:男生(82人),女生(38人);
2、样本文化程度构成:大学本科;
第三部分、调查主要发现
以下所有内容都可以结合样本的属性进行分析如:不同的年龄、区域、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其中的几项进行多元对应分析。
1、关于平均上网时间: ? ? ?
1小时以内:18人;1~3小时:56人;3~6小时:32人;6小时以上:14人;
2、关于上网的场所(多选):
宿舍:112人;网吧:32人;电子阅览室:18人;其他:12人
3、关于上网的目的(多选):? ? ? ? ? ?
学习:100人;游戏:60人;娱乐:106人;聊天:86人;开店:2人;其他:18人;
4、关于是否进行网上购物:? ?
5、(针对网上购物的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理由(多选):? ? ? ? ?
6、平均每月花费在网络购物上的金额:? ? ? ?
7、使用过一下那些网络资源(多选):
100元以下:62人;100~500元:22人;500~1000元:0;1000以上:0;方便快捷:68人;价格便宜:54人;购物方式时尚:16人;个人喜好:20人;其他:4人;是:84人;否:36人;
网络课程:36人;图书馆电子资源:52人;课件学习资源:52人;网络学校:8人;网络文学:42人;其他:30人;
使用过以下哪些网络资源网络课程
图书馆电子资源课件学习展示网络学校网络文学其他
有效人次
频数
36 52 52 8 42 30 120
频率
30% 43.30% 43.30% 6.70% 35% 25%
8、感觉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 ? ?
非常依赖,感觉离开网络就有异样:24
有一定的依赖,偶尔去网吧:48人;只是为了娱乐和学习:40人;只是为了学习的需要上网:8人;
9、经常上网玩游戏吗:? ? ? ?
经常:42人;偶尔:38人;很少:24;没有:16人;
为什么爱玩游戏(多选):
10、
消磨时间:62人;
在虚幻中实现现实:10人;刺激:12人;其他:56;
12经常使用sns服务(如人人网,qq空间,微博等)吗:
选项每天都会经常使用
频数54 42
频率45% 35%
向上累计频率向下累计频率
45% 80%
100% 55%
偶尔使用从不使用有效人数
16 8 120
13.30% 6.70%
93.30% 100%
20% 6.70%
每天都会:54人;经常使用:42人;偶尔使用:16人;从不使用:8人;
上网聊天是否注意文明用语:
选项很注意不注意偶尔注意有效填写人次
12、
频数76 10 34 120
向上累向下累
频率计计63.30% 63.30% 100% 8.30% 71.60% 36.60% 28.30% 100% 28.30%
对网络不良道德行为的看法:
相关机构有必要整治60;纯属网上个人自由40;事不关己20;
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如何:
13、
利大于弊:44人;你大于利:8人;因人而异:68人;
如何看待政府推出的“网络文明工程”“防沉迷游戏系统”等一系列网上健康文明的
14、
措施?
很有必要:14人;有必要:98人;无所谓:8人;
请简要写出您对现在网络文明的看法:
15、
第四部分、对结果的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来看1、
大学生上网平均时长(每天)大多为1~3小时,占46.7%,3~6小时也比较多,占26.7%,
说明大学生现在的上网时间还比较正常;
2、 3、 4、 5、 6、 7、
大学生上网的场所一般都在宿舍,但也有去网吧的,大学生在大学购置电脑的居多;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学习,娱乐,聊天,游戏的比较多;大学生进行网购的比例比较大;
网购的理由一般是大部分是方便快捷,价格便宜;
可能限于大学生手头的钱不是特别多,所以网购的金额一般限制在100以下;数据显示通过网络学习知识的大学生还是很多的,也就是说,大学生购置电脑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辅助学习;
8、
大学生使用的网络资源主要有图书馆电子资源,课件学习展示和网络文学,网络课程,也有少数用于网络学校的;
9、
大学生现在对网络还不是特别的依赖,但还是有20%的大学生对网络非常依赖,其他的大多是为了娱乐,轻松和学习;
10、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经常利用网络玩游戏的占了很大的比例,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没有利用网络玩游戏,说明游戏占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很大一部分;
11、 12、
关于为什么爱玩游戏这个问题,大部分大学生的选项是消磨时间;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几乎每天都要利用网络使用社区sns服务,只有不到7%的人不使用社区sns服务;
13、 14、
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时只有不到8.5%的人不注意文明用语;
关于网络不良道德行为的看法,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相关机构有必要整治,只有1.7%的同学认为是不关己;
15、 16、
大部分同学认为网络的利与弊的关系是因人而异的,其次就是认为网络利大于弊;调查中发现81.7%的大学生认为政府很有必要推出“网络文明工程”“防沉迷游戏”等一系列网上健康文明的措施;
17、
关于对网络文化的看法,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出包容的态度,认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其存在有着合理性,但其中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净化网络的力度,让网络的使用者有一个更好的上网环境。
五、总结和建议: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和同学讨论了这个问题,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认
识和利用还是很理性的,大部分同学对网络都没有很强的依赖性,能基本实现文明上网,支持政府应对网络问题的措施,对待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冲击也表现的十分理性。但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大学生对网络关注的首要因素是娱乐和游戏,而对涉及自身学习,生活的内容关注不高。部分同学太过于依赖网络,在学习中过度使用网络资源等。我们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有如下优点:
网络给同学们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同时网络也开拓了大学生全球视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上网使大学生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
对上网的调查报告篇8
如今,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但是,因特网会给中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带来哪些影响?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走进了网络,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对中学生上网这一现状的担忧:担心中学生上网会耽误学习、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等。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因特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网络让中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调查显示,85.6%的上网中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网者是在上机过程中学习网络知识。
中学生网民中,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上网学生中57.6%的人偶尔上网、40.6%的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学生网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两三年网龄的人只有10%,这说明中学生上网是近两年的事。
中学生上网,有助于智力开发,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广泛的新的知识,能够拓展知识领域。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中学生不是读死书、死读书。网络上有很多书本和课堂上没有的新知识。加上中学生上网多数是在周末或假期,81.2%的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学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在对网络的基本评价中,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30.5%的学生对网络表示满意,47.1%的人认为对中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基于大量调查数据,调查认为,上网激活了现代中学生的思想,网络还使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据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的许多学生,他们所掌握的70%的知识都是通过网络获得,并能运用于学习生活中。网络是中学生全面了解外面世界、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的一个窗口。
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这种“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调查显示,53%的人上网是为了向外发布信息。
但调查也发现,网络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给一些中学生带来困扰,从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上网,眼睛容易近视,脊柱容易弯曲,内脏发育也会受影响。从心理上,网络容易使少数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上瘾、间接和符号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愿望、网络高技术容易使有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崇拜等。这就要求家庭和社会要对中学生多赋予爱心,正确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调查认为,因特网的发展使对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是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以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