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分析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写调查报告呢,记录调查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写调查报告,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礼的调查报告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礼的调查报告篇1
虽然除了家庭供给外,多数大学生都没有直接的收入来源,但昨天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马旗戟说,不同于一般公众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而经常性负债消费的大学生比例超过10%。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
为此,不少高端消费品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图谱。其中,60%的人拥有手机;27%的人拥有电脑;20%的人拥有pda;12%的人拥有mp3。
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调查显示,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在休闲运动消费方面,阿迪达斯与耐克的魅力不减,而李宁与安踏也在大学生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本次调查覆盖中国34个重点城市,126所高校、近1万名大学生,研究结论可推及34个城市的约一千万大学生。
礼的调查报告篇2
调查时间:
20xx年2月27日
调查对象:
树木和水的污染
调查方法:
观察周围的环境,访问过路的人,查资料
调查过程:
首先,我们去金色华庭小区,那里的花草树木,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水,但我们不知道树木在减少,也不知道河水在变脏,于是我们就访问了小区里的叔叔阿姨们,请问你们这儿的树木减少了吗?叔叔阿姨门回答道:“现在的树木不停地在减少。”接着,我们又访问了一位老人:“老太太,凭你多年的经验,你觉得,这里的河水清澈吗?”那位老太太说:“这里的水啊!不是脏,就是臭,而且我发现,这里的鱼儿死的死,脏的脏,让人……人们见了就恶心!”
调查结果:
我们应该多种树,少砍树,这样子的话,如果每人种一棵树,那么全中国就种了13亿棵树,如果每人砍一棵树,那么,光是中国就砍去了13亿棵树木。当然,也有保护环境的人,比如说:“清洁员阿姨或清洁员叔叔在帮忙扫垃圾,有的人随地吐痰,人们就提醒她说要保护环境,不要随地涂痰了……
我们那儿的树木比较少,但人们都喜欢在人行道上扔果皮纸屑,导致路上垃圾多。希望大家多种树,少扔垃圾,多骑自行车,我们应该要节约水,我们可以把洗澡水,洗脸水用来冲厕所,洗车子,淘米水可以洗脸,洗头发,洗碗,所以我们要节约水源。
礼的调查报告篇3
一、问题的提出
近视是我们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常见眼病,被国家列为重点防治的6种学生常见病之一,近年中小学生健康调查显示,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那么,为什么近视越来越多?怎样预防近视?最近,我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目前青少年近视状况
3.上网查与相关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
书籍、资料近视原因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等。
网络、媒体近视状况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
其他如何预防近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
书籍、资料近视原因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等。
网络、媒体近视状况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
其他如何预防近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
1.从整体来看,多数同学作业负担较重,并且年级越高,负担越重;
2.多数同学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
3.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重视不够!
五、建议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六、体会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一要素,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90%有赖于视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眼睛观察和感知美丽的大千世界,如果不能从小预防、矫正近视,就会影响今后长远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关心小学生的视力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礼的调查报告篇4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现象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生事物迅速蔓延,随着时间的推移“网恋”这个焦点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先不论这种发生在网络上的爱情是真情实感,还是逢场作戏般的随性而已,它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轻视的负面影响。有人因网恋而疏忽家庭,懈怠工作;有人因网恋荒废学业;更有人因网恋抛家弃子,甚至是付出青春和生命。“网恋”已经成为现今的敏感话题,不论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谈及网恋的话题实在太多,以致很多人总也逃不过这样的困扰。关于网恋,人们各有各的看法和态度,有的避而远之,有的觉得无所谓。虽然一些调查证明网恋成功的机率不止千分之一,但网恋中的人早已超过了千分之一,甚至更多。为了探究其因由,了解人们对网恋的看法和态度,进一步了解网恋的正负面影响,于是我们就网恋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网恋”是一种以现代网恋空间及电子媒介物为主要沟通手段的人际情感交流,不以婚姻为主要目标,而是建立两性之间亲密关系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网恋爱情在全国每天都在不断地演变着,在社会当中这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当前,我们对网恋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们对其不同的态度及看法,并通过深度调查回答他们是否期待或相信网恋,网恋是否存在真爱,如何看待网恋的利弊等问题,以此为学校或网络教育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人们对网恋形成正确的认知,正确的处理网络恋情,谨慎对待网恋。此次调研的实施集中在了暑期,由于异地关系,调查地点较为分散,调查对象针对不同的人群,调查方法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人对网恋这个新事物的产生并不陌生,他们一部分人认为网恋太虚幻,不现实,少数人认为网恋能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比较赞成网恋行为。但网恋的利弊不容小视,很大程度上其危害远远大于网恋本身所带来的好处。那“网恋”在人们眼中究竟是怎样的呢以下就是是我们要分析的主体部分: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们组应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主要覆盖于山西、贵州、吉林等在其省内的城市,发放了240份问卷,其中回收了231份有效
问卷。访问了8个人物,测试结果均属有效。其中,从调查的男女比例来看,男生114人,占总人数的49﹪,女生117人,占总人数的51﹪。从调查的年龄分布看,被调查的231人中,15岁以下的14人占6﹪,15-20岁的85人占37﹪,21-25岁的80人占34﹪,25-30岁的33人占14﹪,30-35岁的11人占5﹪,35岁以上的9人占4﹪。由此可以看出,此次我们的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基本接近1:1,大多数以15-20和21-25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为主,且学生居多。
有关网恋问题的调查结果汇总表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114 14 158 119 26 37 141 52 5 5 56 13 122 62
b 117 85 61 75 197 69 90 179 39 18 49 55 218 109 169
c 80 12 6 8 36129 99 177 120
d 33 3 9058 114e 11 28f 9
二、网恋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主要是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对网恋的态度;网恋的程度或数量;对网恋是否存在真爱的选择;如何看待网恋的利弊。
1、网恋的普遍程度:大多数人没有网恋经历以及不相信也不期待网恋
调查结果表明,有14﹪的人曾经经历过网恋或正在进行中,其中有26个人有过网恋,有8个人正在进行中。而且还发现网恋的发生与网恋人存在显著的性题号16 31 85 10213
别差异,在网恋发生率上男生明显要高于女生。在相信网恋这一问题上有16%的人相信并期待,30%的人选择相信但不期待,16%的人选择不相信但期待,38%的人选择不相信也不期待。在其对网恋的态度上,13%表示支持,37%的人表示反对,44%的人表示无所谓,6%的人选择了其他态度。这说明大多数人对网恋的真实性存在很多的不确定,不太相信网恋,也不支持网恋。
2、网恋恋情的发展程度及情况:身边网恋虽多但成功率很低
“网恋”关系的一般是在网友关系上发展出来的。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网恋形成的前提大多是因为聊得来,有好感,双方在精神上能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是一旦网恋促成,牵扯到现实生活,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阻碍,成功的机会显然会降低。数据显示: 在您身边网络的朋友成功在一起并且感情很好有多少?这一问题中没有人选择很多,8%的人选择还算多,43%的人选择不多,49%的人选择没有。在您认为网恋成功概率有多大?这一问题中认为很大的仅占2%,认为比较大的占21%,认为不大的占77%。由此表明,网恋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多网恋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不现实,不可靠,风险性高,真实性低。
3、网恋的利弊及影响:大多数人认为网恋弊大于利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7%的人认为利大于弊,73%的人认为弊大于。在网恋的利弊上,我们在访谈中也多方面提到,受访者的说法有如下几个观点:
网恋都是假的,网上你可以随便对别人说,可以一起网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能。
不看好,不可靠,都是未谋面的,会欺骗自己的感情。
现在的网恋十有八九都是骗人的,现实恋爱会比较更实在些。
其实网恋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当事人的把握度可能会有些过分,网恋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可扩大交往空间。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网恋都不太看好,对网恋有些以偏概全。我们
都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关键的是我们自己怎样的去理解、认识、衡量与把握而已。网恋也是如此。首先,网恋有它的优点,用几个词可以概括为真实、坦率、虔诚、自然、放松等,网恋作为隐蔽性很强的交往方式,能够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缓解暂时的压力,给人一种无形的安全感。但是,并不是所有网恋都会以美好结局而告终,更多的是“见光死”。 痞子蔡曾经说过:网络通常会产生三种人。第一种会在网络上突出他的次要性格,第二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第三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所以说,网上的人许多都戴着面具,在网络上你喜欢的他,现实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所以网上产生的情感不完全,网上恋爱回到现实中是很少有成功的例子的,网友见面后,其结果往往是可悲的。
除此,网恋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视的,1.网恋会慢慢毁了婚姻 2.网恋会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和前途3.网恋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念 4.网恋可能会造成人格分裂 5网恋不知道你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且不真诚(欺骗) 6.网恋一般趋于年轻化不懂得爱(分不清迷恋与真爱)。7、利用网恋进行犯罪的各种手段造成的损失
甚大等等。
所以,我们要客观地认识网恋,谨慎地对待网恋,既不迷恋,也不盲目排斥
三、结语
到目前为止,关于网恋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我们不难发现,网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可怕,最重要的是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可能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还是相信在这个网络膨胀的社会中网恋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对网恋的不真实性不以为然。也许他们还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人生经验,在追求浪漫的网络爱情时,却往往忽略了某些现实因素的重要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网恋成功率低的原因。
我们不能武断地将网恋“判死刑”,这是很不理智也是很不现实的事情,我们应该做的是将网恋引导到健康的道路上来,使其按照正常的轨道发展,这才是当前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或者说是责任。
要真正杜绝网恋带来的危害,首先要进行正确的观念引导,对接触网络的青少年先打“预防针”,教育其明白网络利弊;其次,要加强网络的监督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监督。此外,最根本的还得从源头上抓起——培养足够而健康的兴趣爱好,多接触社会圈子里的人,健康文明上网等等。这样,因网恋带来的痛苦就不会在发生了。
参考文献:
[1] 王溢涵.关于高校网恋的调查报告.理论界.20xx,(06)
[2] 肖立斌.网恋探析.石家庄学院学报.20xx,(04):
[3] 刁生富.网恋的社会心理分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1):
[4] 骆剑琴.大学生网恋成因分析.黑龙江史志.20xx,(06)
[5] 余开亮.网恋解读.社会.20xx,(06)
[6] 你对网恋有什么看法.网络与信息.20xx,(03)
[7] 吴会.青年学生网恋分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05)
[8] 杨华健.神秘的网恋新青年.20xx,(07)
[9] 简·马尔克林斯.顾目网恋的魅力.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xx,(10)
[10] 黄金生,左雪耕.理性视角下的网恋辨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4)
礼的调查报告篇5
今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本次的主题是“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南充在20xx年7月时,就已经开始施行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相关规定。日前,有记者走访了南充市内几所高校。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尽管吸烟的费用占了生活费的近五成,但烟还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的5月31日是全国禁烟日,南充市政府常务会在20xx年7月通过了《南充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并开始施行。禁烟令规定:公民在禁烟场所内有权要求停止吸烟行为,有权举报违规个人和违规单位。同时对违反禁烟令者进行教育,并可处20元的罚款。这也是南充市首次发布的公共场所禁烟令。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看书的同学,少数同学表示:在图书馆内抽过烟,但通常会在过道的角落里悄悄抽。“知道图书馆不能抽,但有时看书看累了就想抽一根提提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xx级学生张铭表示,他高二时学会了抽烟,现在每天差不多要抽1包半。以前也下定决心戒过烟,但是都失败了。“寝室室友也有抽烟,看别人抽自己心里慌。”
既然有明令禁止,图书馆保卫人员为何视而不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平时他们会让保卫人员不定时在图书馆巡逻,一旦发现有人抽烟要立刻上前制止。“但也不排除有同学‘钻空’吸烟。”该负责人称,尽管在图书馆“钻空”抽烟的只是少数,但只要发现会立刻进行处理。
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不吸烟的大学生是少数,而吸烟的大学生几乎每天一包,烟的价格也在10-30元不等。如果按一包烟15元来算,一天一包烟一个月就要450元。而大学生月生活费大月在1000元左右,除去吸烟的,钱够用吗?“不够的时候就节约点。”张铭说,他的生活费大半是用来买烟,其他的就是偶尔跟女朋友逛街花了,自己用的其实并不多。
据张铭称,同寝室的几个室友也跟他情况差不多。没钱买烟的时候,就大家互相拿着烟。记者在朝阳楼和学生食堂转了一圈,吸烟的学生并不罕见,走几步就能见到一个。在学校教学楼、食堂人多的地方吸烟,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吗?学校对此有没有明文规定?对此,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表示,近年来大学都实行开放式办学,对学生吸烟的现象并没有强制规定。“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且能够自己承担责任,学校确实也不好管理。”
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现象,你怎么看?你所在的学校或你曾经所在的大学,大学生吸烟现象严重吗?吸烟有害健康,是尽人皆知的。然而仍有不少人仍在吸烟,且并无戒烟的想法。这不仅危害到自己的健康,还影响到他人的健康。
礼的调查报告篇6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8日(星期日)
调查地点: 市场街
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等公共场所中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调查经过:
我特地和另外两个同学针对街头错别字等做了一次调查。现在虽是“文化世纪”,人人都有文化,可是街头错别字仍然不少,除了店家使用繁体字将自己的店名用繁体字作为商标注册,符合《商标法》外,其它的错别字、异型字等我们又发现了许多。如:我们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 “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零售店铺门口:“另”售,装潢店门口:装“璜” 等;
还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写错的,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在这条街上所有不规范店牌中,有90%是使用了繁体字和错别字。而一家店中的告示牌竟全都用了繁体字!繁体字和错别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特别是那些错别字,很可能会传播错误的知识,产生不良的影响。
调查反思:
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后,我们发现街头不规范的字还是挺多的,可还是有很多行人看了之后不以为然。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2017年左右。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希望人们都能重视起来,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