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真制定教案,只有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才能写出优质的教案,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据枪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据枪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14~15页“2的乘法口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
2、借助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投影、图片、小棒、口算卡片
?学习方法自主探讨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用义乌方言讲故事)星期天,明明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给客人烧菜、做饭,明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明明在做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摆筷子”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观察回答(生:帮着摆碗筷。)
谈话:小明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明摆一摆。
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个别说。
填一填。(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第14页的表格?)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乘法算式又是怎样的呢?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并整理2的乘法口诀。
(3)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并仔细观察: “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认真观察操作后同桌互说。
2、完成填表格。
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试一试
1×2=2。
2×2=4
3、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编制乘法口??
5、对口令游戏
做练习,进行星际争霸大赛
1.游戏(小蜜蜂采花蜜)。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三得六这个口诀?二八十六呢?
看口诀写乘法算式。
(1)二九十八 (2)五八四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对口令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3、比一比,谁获胜了?(第3题)
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3,3×2。
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
独立做:
每人两只手,4人就有4个2只。(2*4=8)
一只手有5个手指,8只手就有8个5。(5*8=40)
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做家务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成功方面有:
(1)新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做家务“摆碗筷”具体生活情境导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巩固了新知,拓展了思维。
不足: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培养。
体会: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索编乘法算式与口诀时,如果有些学生有困难,老师可以先让个别编得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么样编的,再让全体同学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索,效果会更好。
据枪教案篇2
中班科学冰中取物
活动目的:
1.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活动准备: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教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能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一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2.在操作中去验证自我的猜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试,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冰融化的最慢?并把你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教师我用被子盖起来它就不化了。
教师我把它放进冰箱里他也不化了。
教师我把它放进了凉水里。
······
(2)总结哪种材料使冰化的慢一些。
请幼儿比一比剩下的冰,讲讲使用的方法,就明白使用哪种操作材料融化的慢了。
3.提出新问题:用什么方法使冰化的快一点。
(1)师:教师这又有一块冰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使冰化的快一些?请小朋友们用周围的材料试一试。
幼:教师我把它放在热水里,冰变小了。
教师我把它放在暖气上,冰都化了,变成水了。
教师我把它砸碎了,放在水里冰不见了,变成了水。
······
(2)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冰最小,讲讲它的融化方法。总结出冰化的快的方法。
(3)经过比较,让幼儿学会几种使冰融化的快的方法及保存冰块的方法,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方法。
4.玩游戏:冰中取物。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教师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藏在冰里了,请小朋友们用你刚才学过的方法,把礼物取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拿到礼物。
好,预备——开始。
幼儿开始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热水以及操作工具时注意安全,如果水洒了提醒幼儿及时地用抹布清理干净。
(幼儿开始了自我的探索,都想第一个把礼物取出了,有的幼儿就很快想到了刚才使用过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把冰放在暖气上,静静的等待冰的融化过程,一点也不羡慕别人,就在专注自我的融化过程。
取到小礼物的小朋友能够互相欣赏一下小礼物,并向小伙伴讲讲自我是怎样取到小礼物的。
5.活动延伸:
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请幼儿讲讲在生活中是怎样储藏冰糕及融化冷冻食品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据枪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会正确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养幼儿节奏感,学习按节奏拍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活动准备:
歌曲《礼貌歌》
活动过程:
1、导入 手指游戏《变、变、变》
2、我们的手指除了会变动物还很有礼貌呢,它们还会说:你好 、再见。老师用手指头表演。
3、学习歌曲《礼貌歌》
教师带着表情范唱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学习歌词:按节奏朗诵歌词。
熟悉旋律,填唱歌词。
4、巩固:结合歌词做手指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正确用法。
唱"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人拇指相向,按节奏两个人拇指互相点一点。唱"我们一起,快乐无比"时,拍手四次唱"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对,两个大拇指互相弯曲,作点头状。唱"我们将再见"时,拍手四次。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据枪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解决游戏情景中问题,体验5以内数的多种分合方法;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玩具花生和小圈若干、花生地(9格卡纸底座4个)、骰子(点子)2只。
2.磁性板、记录纸、红色点子。
活动过程:
一:体验“种花生”游戏
交代玩法与规则
引发猜测:你觉得该怎么种花生呢?
交代玩法:
请小朋友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点子的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块地里只能
播种4颗花生,满4颗花生后,用圈把花生围起来表示完成播种;如果花
生数量超过4颗,必须重新播种。
宣布规则:
根据骰子上点子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小块地里只能播种4颗花生;
满4颗花生后用圈围起来表示播种成功,超过4颗花生必须重新播种。
幼儿尝试播种
幼儿轮流掷骰子种花生;
教师记录幼儿种花生的不同方法。
归纳:原来种花生的办法很多。可以将花生全部种在一块地里,也可以将花生分一分
播种到2块、3块地里,这样就能很快完成播种任务。(比如:5颗花生可以……)
二:比比哪队花生种得快
幼儿分两组玩种花生的游戏;(出示2片花生地)
玩法: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一个接一个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字数量取花生种花生;
最后看那一队先将花生地种满为胜。
规则:同第一次
三:活动延伸(出示已有部分花生的土地)
思考:
你觉得取几颗花生,能一下子种满2块地?
同样取这几颗花生,能不能种满3块或更多块花生地呢?
据枪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段落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习用“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关键词语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说说哪句话可以直接概括段意。(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2、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
(1)(课件出示《花钟》第2自然段)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2)这一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它不能帮助我们直接概括出大意,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句话的提示来概括,即“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3、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1)(课件出示《花钟》第1自然段)说说哪句话可以直接概括段意。(第2句话)
(2)(课件出示《小虾》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话的中心句。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话,互相交流,分析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两个例子都是先写观察到的情况,再写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提出疑问。)
2、教师小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3、回忆相关经历,仿照例子独立练写,教师个别辅导。
4、班级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拓展
1、课件出示: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②明天,三年级全体去看电影。
③我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小组交流,进行修改。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①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两个”和“英国援建的”词序颠倒,意思混乱。)
②明天,三年级全体去看电影。(成分残缺,不是“三年级全体”,而是“三年级全体同学”。)
③我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过去”和“往”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4)课件出示,读读议议。
2、认识修改符号。(课件出示本次要求掌握的“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的图片)
3、课件出示:修改病句歌??
4、师生共同研读课本上修改的一段话,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增成分残缺的;删意思重复的;换用词不当的;调词序颠倒的。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记住所学的修改符号,准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古诗。(带有节奏划分的诗句)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2、简单理解,把握感情。
(1)课件出示重要词语注释。
(2)欣赏图片或课文插图。小组交流,结合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全班交流,出示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面上。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4、师小结: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这首古诗吧。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放手把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去获得知识,从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次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敢于放开双手,就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据枪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12个词语都与木字旁有关,并利用这一特点识记这些词语。
2.在读词中认识“柳、榆”等5个字,学写“树”“松”等7个生字。引导学生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字。
3.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了解木字旁在不同位置书写时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了解字义。
2.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初步懂得偏旁表义的作用。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有什么树木呢?(指名答)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树为我们挡风遮荫,美化环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几种树。(板书课题《识字一(2)》)
二、认读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想想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树。(自由认读、同桌互读。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相应的图片,观察树的特点,指名说树的名称,师板书。
3.再读书中的词语,找一找带有木字旁的字。去掉拼音读一读,并想一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
4.读词语,想想生字的写法,指名说说记住生字的方法。可提示学生采用“以熟带生”的方法识记“杨、柏、松、树、梨、枝、材”。
5.: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木字旁,说明它们都与树木有关系。所以木字旁表义,另一部分表音,这种字叫形声字。)
6.齐读生字词语,巩固识记效果。
三、指导写字
1.探究发现。
本课中带木字旁的字按照“木”字所在的位置怎样分类?(按木字旁在左边和在下边分为两类。)
2.交流发现。
“木”字旁所在的位置不同写法有什么不同?(木字旁在左边的要写窄一点,最后一笔捺变成点;木字旁在下边的要写宽一点,托住上面的部件。)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树、梨、松、杨”。“树”字左中右3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又”字最后一笔变成点,左右高低要对齐。
4.每字写3~5个。
四、巩固拓展
1.齐读12个词语。打乱图片位置,指名贴出相应的词语。
2.拓展训练。
(1)我知道树木的种类很多,有……,还有……
(2)我还认识很多带“木”字旁的字,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早教课程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