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美食屋大班教案6篇

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教案内容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常写常新,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食屋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美食屋大班教案6篇

美食屋大班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双簧”这种节目的表演形式。

2、学会两人合作,进行双簧表演。

3、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对诗歌有所熟悉。

2、搭建一个“后台”,积木一块,冲天辫一根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表演儿歌“家乡美食多”。

2、看双簧表演,引导幼儿思考。

(1)几个人表演的?根据幼儿的回答介绍:

前脸(在前面的人表演动作:口型、动作、有表情)

后脸(藏在后面的人说)

(2)介绍“醒木”:前脸的人用它。

怎么用?(抬高、敲)

为什么要用?(表示开始)

(3)介绍节目的名字:双簧。

3、请幼儿表演。

(1)集体练习,表演儿歌。

(2)分工练习:

①每个小朋友都做后脸,老师做前脸。

要求:一边帮老师配音,一边看老师的表演好不好!

好在哪里?(口型都对的、没有发出声音、速度跟幼儿一样快、有表情)

②教师做后脸,幼儿做前脸。

③一对幼儿,一前一后进行示范表演。

④幼儿集体表演(大组一前一后,然后交换)。

4、幼儿再次看表演,与第一次不同。

(共表演三遍)第一遍常规速度,第二遍有意变慢,第三遍语速加快。

(1)有什么觉得不一样的地方?

(没完没了很好笑;一会快一会慢很好笑)

(2)幼儿结伴自主进行表演,体会双簧表演的滑稽。

5、诗歌仿编:

(1)家乡还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我们也将它变成儿歌来进行双簧表演。

(2)用方言表演

6、师幼互动。

(1)请幼儿找一位客人老师,一起表演“双簧”。

(2)学会使用礼貌语“客人老师,请你和我一起表演吗?”

美食屋大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话题

2、板书课题: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二、活动一:“美食侦探在行动”

近三天家庭主食调查统计表:展示调查结果,小组进行统计

1、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的关系:出示物产分布图,探讨“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有何关系?”(南米北面)

2、口味歌“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引导步骤: a、找学生读一读《口味歌》。

b、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口味差异。 c、学生拍手打节奏,齐读《口味歌》加深认识。

3、拓展练习:

请学生课外查询和搜集资料:除了地域的物产外,影响饮食习惯的形成还有哪些因素?

三、活动二:“美食嘉年华”

1、中国的八大菜系可是美食中的精髓。让学生欣赏中国八大菜系美食图片。

2、让学生为中国八大菜系拟一则广告语。

四、活动三:“中华美食故事”

1、北京烤鸭。

2、长沙臭豆腐。

五、儿歌总结,并启发引导学生爱惜粮食。

美食屋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能根据食物金字塔选择合适的原料。初步了解凉菜的制作过程,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感受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食物金字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2、室内环境:张贴食物金字塔的挂图和各种美食的挂图

3、材料准备:蔬菜、水果(胡萝卜丝、黄瓜丝、苹果丝等);淀粉类(粉丝);豆制品(豆腐皮丝);肉类(火腿丝);(均用热水烫一下)香油、糖、麻汁、盐、醋、蒜泥等调味品。

4、工具准备:调菜盘、小勺、夹子、照相机、录像机等

活动过程

1、创设环境,引出主题。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挂图,并提问。

师: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菜?

你知道哪些食物对你有好处呀?

你想试试当一名小小美食家吗?你准备做什么样的菜呢?

咱们今天就来当一名小小美食家,用很多有营养的食物调在一起做凉菜怎么样?

2、幼儿以自助的形式,自由选择工具和原料,自由进行尝试。

教师以各种形式记录幼儿的表现,并给予及时指导。

小结:食物在调配过程中要注意既有蔬菜也有肉类,少用调味品。当然味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但一定注意菜要搭配合理,,营养全面。

小朋友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性特别特别好,他们纷纷选择各种各样的原料,在调味的过程中表现很谨慎。孩子们热情邀请同伴来观察自己的作品,并且请老师和小朋友品尝。孩子们的表情也因为凉菜的不同味道而非常有趣。

3、分享品尝幼儿的作品,培养幼儿的成功感体验快乐的情绪。

师:小朋友做的凉菜真好吃,咱们也给其他班的小朋友尝尝怎么样?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自然分组到不同的班级进行分享活动。

4、请幼儿为其他班的小朋友讲解自己制作凉菜的过程。

师:中一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你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谁能给他们讲讲呢?

有的小朋友还不知道哪些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谁能告诉这些小朋友呢?

5、通过观看即时录制的录像片,帮助幼儿再次感受自己的实践过程,并进行总结。

师:小朋友喜欢做小小美食家吗?你觉得你做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呢?

活动结束

请家长配合,幼儿在家参与制作一道和更多简单的菜,注意适时的和幼儿一起讨论营养均衡的问题!并请家长给予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美食屋大班教案篇4

学情分析:

课文中出现的美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经验,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品尝这些中国美食时的切身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知道一些食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和中国美食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6个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炒”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菜名,知道一些制作食物的方法

3、知道“火”和“灬”的字与“火”有关,草字头的字和植物有关。

学时重难点

1、认字、写字;知道一些食物的制作方法。

2、知道“火”和“灬”的字与“火”有关,草字头的字和植物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查找自己喜欢的一道中国美食的资料。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中国美食

2、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咱们亳州的美食,想知道是什么吗?

3、同学们,想吃吗?其实亳州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提出过“民以食为天”。下面我们一起去尝尝几种中国美食吧。(多媒体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声音真响亮,孩子们,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上菜喽

5、菜吃得差不多了,下面该上主食了。我看到有同学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垂涎欲滴。

过渡:大家都认识这些美食了,下面我们一起去书上学习这些美食的名字吧。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记

1、学生借助课文图片和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文中的图片和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份套餐,想不想尝尝?

(1)词语套餐:出示词语。

①小老师领读。

②男女生轮读。

③学习多音字“炸”,根据字义确定读音,做练习。

azhá指一种常见的烹饪手法。

bzhà指物体突然破裂并发出声响。

过渡:词语套餐大家已经消化掉了,接下来一起尝尝生字套餐。

(2)生字套餐

①出示带拼音生字。自由读。

②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③分享识字方法。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a、加一加

b、换一换(饺、炸、炖)

c、猜字谜

d、编顺口溜、

e、生活中识字,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比如招牌(做个爱留心观察的孩子)(蒸,上面是草盖,下面是火)

④观察这些字有什么规律?(1火字旁2四点底3草字头)

“火”和“灬”的字与“火”有关,“灬”是“火”的变形。

“艹”的字和和植物有关,说说类似的字。

3、小结。我们身边都是汉字呢,我们要做个爱留心观察的孩子吧。

三、再读课文,说美食做法。

师:老师想问问,你们做过菜吗?你知道这些美食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

1、读板书,边读边想这些美食的制作方法。(多媒体出示“煎、煮、蒸”“烧、烤、爆”等字。)

2、看看这些制作方法,有没有你不明白的?

(1)爆:用大火,快速地将食物做熟。(爆鱿鱼)

(2)烧和炖的区别:烧汤汁少,最后要收汁,为的是能够上色(红烧牛肉)

炖是先用旺火烧开,然后转成小火,长时间烧煮,汤汁比较多(白炖鸡)

师:现在对这些制作食物的方法都清楚了,下面咱们当当小厨师,大家看看用老师准备的食材能做出什么菜。

3、拓展延伸小练习:选食材,选烹饪方法做菜。说说是怎么做的。小组讨论。

四、抓住要点,分类指导写字

过渡:这篇课文要求我们会写的有9个字。这节课我们一起练写其中的3个火字旁的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烧、烤、炒。师指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共性,提示要点

(1)观察,说说共同点:火字旁。字形特点,左窄右宽。

师: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我们以前在语文园地里学过怎样把左右结构的字

写美观。有的字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还有的左右一样宽。这三个字属于哪种情况呢?

(2)火字旁,捺变点(捺变点:火ー一烧、烤、炒)

(3)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烧、烤、炒”,学生练写,个别指导

4、作业展示,评价反馈。

五、教师小结

这几个字咱们回去还要多加练习。快下课了,咱们放松放松。同学们看,这是《报菜名》,里面有200多种美食,你读读试试。想听听小相声演员是怎么读得吗?深刻感受?快快!那你能不能用这种方式读读咱们书上的菜名。试试试。

1、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声《报菜名》,学生认真听。

2、请学生仿照相声《报菜名》试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多读)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为之感到骄做和自豪。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品尝中国美食。最后看一下作业。

六、作业

1、利用周末和家长一起做做你最喜欢的美食,下周跟大家分享一下制作过程。

2、把“烧、烤、炒”各写一行。

板书设计:

中国美食

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烤鸭 水煮鱼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教学反思:

针对二年级小朋友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我把巩固识字看成了二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的表现,这样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地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内课外通过阅读来复现识字,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我认为,在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识字进行即时的复习也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方法。在复习课上,我一般会采取擂台赛、儿歌、游戏摘苹果、闯关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还会让学生开口说一说这个字的字型结构及特点,动手写一写这个字。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巩固识字的热情。

总之,我认为识字教学应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即时地巩固识字。在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在课堂外,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多去认识一些课堂上还没有学到的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还要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把识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巩固。

美食屋大班教案篇5

目标:

1.通过搓、切、捏等技能制作和装饰面包。

2.体验为家人服务的自豪。

准备:

面泥、工具刀、ppt

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爷爷奶奶喜欢我》

2.故事中的爷爷奶奶是如何关心宝宝的?爷爷奶奶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小结:爷爷奶奶一直关心我们,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关心他们帮他们做事,和他们分享好吃的东西。

二、示范讲解

过渡语: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们喜欢吃松软的东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做又香又软的面包,学会以后就可以做给他们吃了。

1.你吃过哪些面包,形状怎样?味道怎样?

2.出示各种各样的面包,说说这些面包有哪些形状,上面有些什么?

小结:面包有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柱体等,面包的口味有多种,有咸的、甜的。

3.这些看起来漂亮吃起来香香的面包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出示面包制作范例,幼儿观察交流。

4.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重点交流:

(1)面包上的条纹使用什么工具做出来?

小结:用小刀在上面划一下,使面包上出现条纹。

(2)怎样打扮使面包变得漂亮?

小结:可以用小圆点和细线条装饰面包,使面包变得更加漂亮。

(3)如何能把圆点搓的小?如何把线条搓的细?

小结:取少量面泥,把面泥放在食指上用单个手指搓,搓出来的东西就变得小小的,细细的。

三、幼儿制作

重点指导:

1.幼儿切得时候是否均匀。

2.装饰的线条、圆点搓得是否细小。

四、分享面包

幼儿将完成的面包送到贴有爷爷奶奶头饰的柜子前,为他们送面包,边送面包边和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

美食屋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乡美食。

活动准备:

有关家乡美食的ppt。(惠山油酥、无锡小笼、梅花糕、春卷、开口笑、糖炒栗子、无锡馄饨等)

活动过程:

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一位外国来的小朋友,听说我们无锡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啊,她要带朋友们一起来游玩,特地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

2、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

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帮助幼儿巩固无锡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无锡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肉面筋。(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

5、美食大家尝

师:哇,我们无锡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森林防火》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儿歌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柳树教案8篇

大班广告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饮食健康教案5篇

大班疫情防控健康教案7篇

大班煎鸡蛋教案5篇

大班交通活动教案5篇

大班新年美术教案7篇

大班赏花灯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22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