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参考6篇

教案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课堂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只有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所写的教案才是有价值的,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参考6篇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10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教具学具:课间。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温旧知

小朋友都看过西游记吗?你们喜欢里面的谁啊?

老师最喜欢孙悟空,而且最喜欢看孙悟空和小猴子们玩耍,如果这节课老师变成孙悟空,那咱们班的小朋友变成什么了?(小猴子)孙悟空可以把猴毛变成小猴子,想让他们回来的时候只要说一声“收”。老师现在是孙悟空,想把玩耍的小朋友叫回来坐好认真听课也可以说“收”!咱们来试一试吧。

都说小猴子聪明又机灵,下面我们就去展示一下吧。

8+7= 9+3= 5+7= 10-3= 7+7= 5+9= 6+8= 10-6= 8+9= 7+6=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你们算的真是又对又快,刚才我已经乘着筋斗云去蟠桃园给你带奖品了,是你们最喜欢的……(桃子),看我给孩儿们带了多少个桃子呢,大家一起数一数:1、2、3、……

1、带了15个桃子,吃了9个,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还剩几个桃子?

2、要求还剩几个桃子,怎样列式?

3、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思考再说算法)

方法一:想加算减法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9 + 6 =15;所以15 - 9 =6。

方法二:破十法

15可以分成10和5, 10 - 9 =1,1+ 5 =6。

4、小结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例题里的计算过程,并在练习中体验不同的算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

12 - 9 =

2、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

14 - 9 =

3、直接计算。

16 - 9 = 11 - 9 =

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8 - 9 = 13 - 9 = 15 - 9 = 17 - 9 =

5、看图列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说说。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10页的做一做。

2、和同桌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 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 )位数,100是( )位数,82是( )位数。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2在( )位上,表示( )个( )。

(3)、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99里有( )个十和( )个一,它后面是( )。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 )、37 69、70、( )、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 ),的是( )。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7 100>3□ 58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第2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3、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4、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方法,感知分类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超市购物,是吗?

生:是。

师:现在请大家再去超市看一下吧。(点课件)看完视频,是不是觉得超市里的东西,分类摆放得很整齐?

生:是。

师:这样分类整理的好处是方便我们购物快捷。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分类与整理的按给指定的标准分类。(师板书:分类与整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27页看一下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去超市看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导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出示主题图气球图片。(课件)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给出的信息图。小朋友们拿着这么多的气球,你能说一说图中有哪几种气球吗?

生:有三种,有爱心形的气球、冰糖葫芦形的气球、球形的气球。

师:对。这么多气球,怎么分类呢?可以怎样分类呀?这里出现了一个词“分类”,谁来说说你认为的或理解的分类是什么意思呢?

生1:哪个东西相同的是一类;

生2:每个东西都是一样的。

师:哦,你们是这么理解的,那把气球分成几类呢?我们就先按气球的不同形状进行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师板书:形状)大家来数数看: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有3个、爱心形的气球有4个、球形的气球有5个。我们分堆整理好,摆放在这个图中,这个图表小朋友们以前都没有见过,现在来认识一下,横线下是表示图形的形状,横线上每列是表示图形的个数,把图形一一对应,摆放整齐,像这种把同类事物排成一列画的图,叫象形统计图。问题: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的看出来,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大家回答一下,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

生:球形的气球最多,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

师:对,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是通过数数知道的;

生2:我认为哪列最高就是最多,哪列最矮就是最少的。

师:对,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直观的看出来,谁是最多,谁是最少的,把它整理到一起。

(2)、交流展示:你还能按照什么来分类呢?刚才我们是按气球形状来分,也许有同学想说:还可以按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师:对,按颜色分。(师板书:颜色)现在我们来按颜色分一下看,有蓝色、红色、黄色的气球,将所有蓝色、红色、黄色气球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建立象形统计图,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也可以快速直观的看出来,黄色气球最多。所以,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我们不但能直观的看出图的信息,也可以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同一种分类里面,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下这几个同学的不同记录方法

(3)、导思点拔(课件略图)

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进行分类,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那你更喜欢哪位小朋友的记录方法?

生: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将图的演示逐步过渡到表,学生便不觉得突兀,对以后统计知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气球,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而它们的总数又是怎么样的呢?好,让我们来算一下。(板书)

形状颜色

3+4+5=12(个)3+3+6=12(个)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中分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情景要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还要让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不变。)

三、课堂练习

1、把每组不同的物品圈起来。(课件)

2、按形状分一分。(课件)

(设计意图:紧跟练习,对新知加以巩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吗?最后,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按给定标准分类

1、事物可以根据形状、颜色、不同的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

2、根据同一标准分类,虽然分类结果的呈现形式可能不同,但分类的结果一定相同。

附教学板书:

分类与整理

形状分颜色分

3+4+5=12(个)3+3+6=12(个)

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比如:本课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来引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从而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 )

39和41的中间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长进行估计活动。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5、介绍人体各部分长度关系小常识。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2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二年级班数学工作计划6篇

六年级数学教研工作计划6篇

数学六年级工作计划6篇

二年级下册年级组工作计划8篇

六年级下册年级组工作计划8篇

小小班数学教案最新6篇

培智班数学教案6篇

风筝作文三年级下册300字推荐8篇

风筝作文三年级下册300字精选7篇

风筝作文三年级下册300字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679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