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猫教案通用8篇

无论什么学科,老师们都需要学会制定教案的,教案是非常有实用性的,需要认真准备,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猫教案通用8篇

猫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手偶理解记忆歌词,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小鸡小鸭一起游戏及朋友间的友情。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鸡小鸭;知道小鸡和小鸭是怎么叫的。

2、物质材料准备:小鸡小鸭手偶各一个;座位分成两组;录制好的钢琴伴奏;两个自制蛋宝宝。

活动过程:

一、律动并出示蛋宝宝,引出主角。

1、让我们一起来动一动吧!(播放《小小蛋儿把门开》)

2、出示两个蛋宝宝,激发幼儿兴趣。

猜猜这两个蛋宝宝里面会是谁呢?(两个蛋分别变出小鸡和小鸭手偶)

二、理解记忆歌曲内容,学习歌曲。

1、小鸡小鸭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碰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宝宝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小鸡小鸭碰在一起后,它们是怎么说的?它们在一起做了什么?

3、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演唱。(播放钢琴伴奏)你会跟着小鸡小鸭一起来唱这首歌吗?

4、小鸭小鸡一同唱歌一同游戏,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复习1遍)

三、多种对唱促进交流,创编歌曲。

(一)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我看见有的小朋友还会用小手变成小鸡和小鸭唱歌呢,怎么变的.?我们也来试试。

(二)师幼角色扮演对唱。

小鸡小鸭碰在一起除了唱歌还做游戏呢,想知道它们在玩什么游戏吗?告诉你们吧,它们在玩“和朋友对唱”的游戏。

1、师生第一次对唱。

2、交换角色演唱。

3、幼儿俩俩结伴扮演小鸡小鸭进行游戏,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三)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小狗和小猫这对好朋友听到我们唱的这么好听也赶来了,想一想他们碰在一起会唱些什么?

猫教案篇2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在朗读与交流中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人物的表情与动作中感受到内心的犹豫、害怕与挣扎,从而感悟他对友谊的执著与忘我。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几句关于友谊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感受友谊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对于朋友间的友谊,大家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走近世界名人,去倾听他们对友谊看法。

2、出示名人名言,指名学生读

3、说说这些名人名言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些名人的心声,感受这动人的语言。

学生齐读名言。

二、谈话导入,读懂课题

1、 师:在人们的心中,朋友就像太阳,带来幸福;朋友就像生命,不可或缺;拥有好朋友,就是拥有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认识一位年纪与你们相仿的男孩,看看他是怎样看待友谊,如何对待朋友的?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指名评价,他读得怎么样?——再指名读,突出“朋友”一词——齐读

3、课题质疑,(预设题目中的她是谁? “我”是谁?发生了什么事?)

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一读,想一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了解文章大意并适时板书。

师板书:小姑娘←献血←阮恒

四、研读句子,体会内心

1、在献血前后,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害怕而又坚决,是一种复杂的矛盾心理)

2、读课文,找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哪些句子描写阮恒很坚决?请用“△”做标记。

哪些句子描写阮恒很害怕?请用“⊙”做标记。

3、着重通过以下几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描写小男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中去揣摩他的内心,进而体会小男孩精神的可贵。

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展示课件。

(一)哪些句子表现了阮恒给小女孩献血很坚决?

1、出示句子1

a.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b.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哪些同学读懂了这两句话?此时阮恒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2、指导用比较坚定的语气,读好句1和句2这两句话,以读促解。(个人读、全班齐读)

(二)哪些句子写出了阮恒害怕而又坚决的矛盾心情呢?

1、出示句子3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哪些词反映了当时阮恒的心理?通过这些词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2)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阮恒的心情。

3、还有哪些句子表现出阮恒鲜血时心情的句子?(相机出示句子)

a.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b.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c.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体会阮恒既怕又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矛盾心理。

②这时课文是怎么描写小男孩哭的?

③引导梳理并比较词语:

啜泣:断断续续地哭

呜咽:低声哭泣

4、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了什么?(说明阮恒哭得越来越厉害,感觉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

5、指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演读句子3-6,读出男孩越来越害怕的心里,在读中深化理解和感悟。

(三)最后男孩是怎么知道自己会没事的?这时的男孩是什么样的表现?

1、出示句子7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是怎么安慰阮恒的,让阮恒一下子就停止了哭泣?他会对阮恒说些什么?

(2)这时阮恒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

四、小练笔

同学们,课文通过精彩的任务动作及表情描写,就让读者猜到阮恒鲜血时的心理活动,我们写人物的人物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描写一个人动作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心情。

今天我们这堂客很特别,大家的爸爸妈妈都来到课室里与大家一起上课,我们现在就回头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通过这个句式试写下他们的心情吧。

出示句式:

我回头看了看爸爸(妈妈) ,他(她)一定是在想 。

① 学生观察写话,提示可以观察几个表情、动作描写。

② 四人小组里交流,评出最佳的作品。

③ 展台展示其中优秀的作品。

五、根据换题目思考,体会中心思想

大家觉得根据课文意思,还能给课文起什么题目?(预设会出现:献血、勇敢的阮恒、一个勇敢的男孩等),再问为什么作者最后还是用“她是我的朋友”为题目呢?(提示:围绕“朋友”)

通过换题思考,引导学生更深刻阮恒的品格,“她是我的朋友”就是阮恒鲜血前最真实、朴实的想法。总结虽然阮恒误认为给别人鲜血自己就要死掉,但他还是选择了鲜血,可见“朋友”在阮恒心目中多么重要。也从中可以感受到阮恒在帮助朋友时那种无私的精神。

猫教案篇3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观察记录的知识,树立初步的观察植物、照顾植物的任务意识。

准备:

每组一本植物生长记录簿、种子完整生长过程的图片,记录样例、标尺签。

活动与指导: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长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种植物的兴趣。

2.提示幼儿植物生长是漫长的过程,不象录相演的那样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观察,看看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

3.启发幼儿用画和测量的形式来记录它的生长。

4.示范记录方法。

要求:看生长情况,数叶片,量株高,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本上。记录可以用写数字或涂色高度、数量、空格的统计办法。提醒幼儿植物未发芽前,用圆圈或三角形代表无变化。

5.请幼儿分组作记录练习,提示幼儿每日的观察记录时间,以及轮流记录的方法。

6.活动结束后注意观察,观察和督促幼儿的记录,请幼儿定期向全班汇报记录结果,逐渐形成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在商店里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礼貌不仅是会使用文明用语,还要态度和气。

2.学习用和蔼、热情的态度办事。

准备: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个。

活动与指导:

1.观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内容大意:甲售货员说话和气、办事主动。例如,当她看见老奶奶来了主动询问: “您买点什么呀?”“我要买牙膏”。“我们这儿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华牙膏、蓝天六必治、还有高露洁,你要哪一种呀?”当顾客买完东西,她还会说: “您慢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而乙售货员则正相反,他态度不好,从不关注顾客的需要。见人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所要的东西没有,他也不主动介绍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没事干。即便顾客走,他也不说再见。结果顾客一来就爱找甲,而乙则没人搭理,他很奇怪为什么卖不出东西?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售货员?为什么?

(2)为什么甲能卖出东西,顾客盈门,而乙则冷冷清清呢?他该怎样做才是好售货员。

3.小结礼貌待客的方式是态度主动又和气。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根据情况,游戏可轮换角色。

猫教案篇4

教学目的:1、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开拓视野。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对材料的运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初步了解人物的表情。

教学重点:对材料的使用

教学难点:鸡蛋变成脸蛋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1、 感受鸡蛋

1、 看一看:什么颜色,2、 什么形状?

3、 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 鸡蛋的'用处(简要)

3、 对人物脸蛋的认识:

1、 脸上有什么东西?在什么位置?

2、 人物表情:

喜:眉弯,眼眯,嘴上翘;

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哀:眼、嘴向下,眉头皱;

乐:眉开,眼弯,咧嘴笑

每个表情分别请学生上台表演,然后总结其特点,出示课前准备的范画。

4、 鸡蛋变脸:

1、 你用什么工具把鸡蛋变成一张脸?

2、 你要把它变成一个怎样的脸?(什么表情)

3、作品欣赏。

4、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把手中的鸡蛋变成一个脸蛋。

5、 作品展示。个别学生讲解作品。

6、 课堂总结。表扬绘画认真,作品质量好的学生。

猫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词句的描绘,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的图片,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清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又引起作者哪些想象呢?(板书:想)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2、用最简单的词概括你所看到的。 板书:叶 花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地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

(1)出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具体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a. 哪个词说明荷叶多?(挨挨挤挤)哪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碧绿)哪个词说出了荷叶的形状?(大圆盘) 板书:多、绿、大、圆

b.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谁来把你看到的荷叶用朗读告诉大家。

(评价:你看到的荷叶真多、真大、真绿)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更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3)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指名说说)(长,钻…)

b.如果你是这荷花,你会怎样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演一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冒出来?(为什么冒得这样快?为什么冒得这样慢?为什么心情那么高兴?)(冒得快的可以体会到其蓬勃的生机和急切的心情;冒得慢的可以体会到荷叶的多,钻出来的艰难。)

c.一个“冒”字包含着那么多意思呢!谁能把冒的含义读出来

d.过渡:从这些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4)具体说说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

a.荷花开了不少了,荷花是白色的。

b.千姿百态的荷花,课文写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姿态?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看图片)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初放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盛??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欲放

指导朗读,这些荷花你喜欢吗?

指导背诵,你能把它们画在脑海中吗?

d.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呢,结合图片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

4、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白荷花,——。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句中的“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大画家,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大幅活的画。

(板书:活的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闻着那淡淡的清香,看着那一池姿态各异的白荷花,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板书:仿佛

2、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作者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

3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雪白:表象了荷花颜色的美丽。

翩翩起舞: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

静静地站在那:表现了荷花的静态美。

多美的荷花呀,连蜻蜓、小鱼都被吸引过来了。想象:还有谁来了?干什么?

4、让我们再一次来美美地回味这一幕吧!师生配乐共读第四自然段。

5、引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真是看得津津有味啊。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作者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你喜欢这些荷花吗?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出示“荷花,(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3、荷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它美丽高洁。古今文人墨客喜爱荷花,留下了大量咏荷的诗文。

4、读读《补充习题》第六题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4、5题。

2、背诵课文。

猫教案篇6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雷雨-教学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雷雨-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2、指名读1(师评:雨下得可真急呀!……)

3、指名读2你还想怎么读?(雨下得可真大呀!)

你听雨真的下起来了。(雷声)

4、师:雨越下越大,雷声越来越响,假如此时你就站在窗前,透过窗外你都看到什么呢?

生:生:外面雾蒙蒙的,看不清楚。只听见轰隆隆的雷声。

5、书上说,齐: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读)

6、这让我想起了《日月潭》中的一句话——(齐说)“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7、再读这句话。齐读

8、在这一片朦胧的世界里,我好像听到田里的秧苗在说下吧下吧,我要喝得饱饱的,长得又大又壮。

师:还听到谁在说——

生:我好象听见青蛙再说下吧下吧,我要痛快的洗个澡了。

师:这真是一个快乐的雷雨天。

9、一起来读读齐读4、5段

10、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指名读1、渐渐地读得真好。

指名读2、

师:让我们用朗读再次感受这雨中的美景吧。(齐读456)11、小结

师:天就快晴了,让我们跟乌云告个别吧,示词语,齐读(巩固)

四、写字

示:蝉、蜘、蛛

a.雨过天晴了,瞧,小蜘蛛给我们送什么礼物了?示: 蝉、蜘、蛛,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有虫字旁。都跟动物有关。

是呀!你观察的可真细。以前我们学过虫子旁的字吗?生:蚂蚁。师板书。

师: 我们先来写一个虫字旁。那出手跟老师一起写。

b.还有要提醒的吗?

生:写在田字格的中央。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低,右边高。左窄右宽。

你写的字一定很漂亮。

1先范写:师:小眼睛看过来。先写一个虫字旁,注意下边提要提上去。右边的单竖不要太长。

注意:单的竖稍长,知右脚是个小点,口不要太大。朱的第二横要长,撇捺要写的舒展。

会写吗?看着黑板来写一写。

2生练写

3师生评议

(看看这位同学的字,请仔细找一找,他哪个部分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哪一笔需要提醒提醒,这个字会更漂亮!谢谢你的提醒!用掌声感谢刚才这位同学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4生再写

(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字,哪里写得好?写完了,仔细看一看,在自己认为比较漂亮的字旁边打一个五角星。)

五、总结

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写的这样美,他一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我想:要是能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也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雷雨,雷雨-教学实录,雷雨-课堂实录,雷雨-教案,雷雨-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猫教案篇7

资本输出和全球扩张

1、资本主义扩张的脉络:

16-18世纪中叶:殖民扩张在近代早期就已经展开,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和殖民征服者军队的足迹遍及全世界各主要地区,为进一步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商品的对外输出为主要扩张手段。

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自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英国一直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国、德国紧随其后。

影响: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

列强瓜分世界

状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特点:

①范围:瓜分世界领土的角逐遍及世界各个地区,

②程度:程度空前激烈。

③焦点:其中,非洲地区、中东地区以及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是欧美列强争夺的焦点。

焦点1

非洲:

①近代早期:非洲是西方国家最早展开殖民活动的地方。但以前受制于交通条件、热带疾病等因素,殖民活动范围有限。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这些不利因素。19世纪最后30年,非洲成为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的重要目标。英、法等国在这里原先具备一定的基础,更致力于扩大殖民地范围;

一些新兴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也纷纷挤进殖民行列。

焦点2

远东亚太地区: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列强的主要目标是中国。

①他们采取先侵占中国边境邻邦作为基地的方法:英国侵占马来西亚、缅甸,与法国争夺泰国;法国侵占印度支那(越南);俄国侵占与中国西部接壤的中亚小国。

②英、俄、法、日等列强,还在中国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

③美国1898年提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力求“利益均沾”。

殖民体系的形成

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①殖民国家: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

②殖民地:殖民统治从形式上分,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殖民地完全丧失独立性,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直接处于附属地位,在财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也都从属于宗主国。

半殖民地是独立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过渡的形式,名义上保持政治独立,但经济、财政和外交依附性很强;西方国家强迫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种种特权。

影响: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引发地区冲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大规模战争的祸根。

猫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活动过程

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拓展思路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猫集体备课活动总结8篇

捉老鼠的猫作文300字8篇

爸爸狗和儿子猫读后感8篇

猫公主读后感精选8篇

百万次的猫读后感8篇

安全班会课教案通用8篇

关于幼儿健康的教案通用8篇

小班四和十教案通用8篇

2023年安全第一课教案通用8篇

球活动小班教案通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801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