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书面计划,需要认真对待,通过写教案可以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牛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牛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p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根据求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每四人小组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师:(出示课件)听说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我们一起祝小猴生日快乐,(拍手4下)
刚才你们都拍了几下手?2个人拍了几下?你是怎么算的?
3个人呢? 板书:4+4+4=12 5个人呢? 板书:4+4+4+4+4=20
100个人呢?写完了吗?(这么长的算式怎么写得完呢?)要几个4相加?
板书:100个4相加
看来用加法算有麻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它专门能解决刚才这样的问题,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最好。
板书:乘法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课件显示35排列的蛋糕图)
小候把蛋糕切成了这么多,一共有几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看图列式,初知意义。
预计设想:生1:我是一块一块数出来的。
生2:我是横的数一行有5块,(显示一行红色)有3行(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3个5(显示3个5) 所以5+5+5=15 。 板书:5+5+5=15
师:你真有眼力,能横的看,看出了3个5 。大家看出来了吗?
谁能说3个5的和是多少? 板书:3个5的和是15 。
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3:我是竖的数一列有3块,(显示一列红色)共有5列(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5个3(显示5个3)所以3+3+3+3+3=15 。 板书:3+3+3+3+3=15
师:嗯,你的眼力也不错,能竖的看,看出了5个3。你们看出了吗?
谁能说5个3的和是多少? 板书:5个3的和是15
谁还想再来说说。
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师:那么从这两个算式里,你能发现什么呢?
预计设想:生1:我发现左边的算式加数都是5; 右边的算式加数都是3。
生2:我发现他们的和都是15。
师:你们的发现太重要了。
像这样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板书:相同加数 乘法计算
3个5相加可以写成 板书: 5 3 或 35
(1)认识乘号
这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乘号 它像什么?一般这样写,先写/ ,再写。
每个小朋友在纸上写2个试试看,叫2人上台写。(巡视评价)
看,黑板上两位同学写得怎样?(生评价)
(2)学习读法
谁会读这个算式35? 板书 读做:3乘5 (一起读)
指53它读做什么?
(3)理解意义
他们都表示3个5相加。
因为3个5的`和是12,所以53也等于12 。 35呢?为什么?
现在谁知道5个3相加用乘法怎样表示?
35 或 53
它们都表示什么?都等于几呢?为什么?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想一想,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都能列出怎样的乘法算式?也就是把5和3相乘。
3.尝试练习,理解消化。
师:(课件显示26排列的苹果图)下面请大家试一试。
这里26和62都能表示什么?
三、运用知识 综合实践
1.摆一摆,列算式。
接下来请小朋友4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圆片先摆出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
(要求一人摆,4人写,然后读一读。每人摆一次。)
2.看算式,写乘法。
你们的本领可真大!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乘法算式,下面看谁能最快的把这两道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指刚开始的2道连加算式)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6+6+6+6+6+6=56
8+8+8+8+8=48
3+3+3几个3 ?(10个3) 板书: 10个3相加=103
6个8相加=68
那么刚才遇到的麻烦100个4相加现在你有办法了吗? 板书:1004或4100
学了乘法之后你觉得怎样?是在求什么样的算式时简便多了?
板书: 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让老师也来说两道好吗?
第一道,板书:3+3+3+3+6+3+3 这题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谁能想个办法使它能够改成乘法算式?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第二道,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实物投影)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
预想: ( 生1:有5行,每行6片生2:有6行,每行5片 )
师打开盒子验证。
(再实投):
小柴胡冲剂 10克 6袋 餐巾纸610 水彩笔 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找。
认识牛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鼻子和耳朵的用处;
2、懂得爱护自己的眼睛、鼻子和耳朵。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眼睛、鼻子、耳朵的图片,热牛奶一杯、小鸟声音的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自己身上有些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师:我们身上有很多东西,可是,有五样是我们很重要的宝贝,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叁样,你们想知道是哪叁样吗?(想)那我让你们来猜猜谜语,猜猜看是哪叁样!
①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②一座山,两个洞,会吹气来会吸气(鼻子)
③东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见(耳朵)
师:我们刚刚猜出来是哪叁样啦?(眼睛、鼻子和耳朵)
2、教师逐样讲解各五官的名称、作用,教育幼儿要保护好。
①眼睛
师:你们知道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吗?(看东西的)请小朋友来看看我们的课室,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捂着眼睛,现在又看到了什么?(什么也看不到了)
教师小结: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花、草、树、木,看到蓝天、白云,看到老师、小朋友等等,可是捂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眼睛有没有用啊?(有)对了,眼睛真是个好宝贝,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保护它,知道吗?
②鼻子
师:鼻子可以干什么?(用来闻东西和唿吸)
师:现在请小朋友闻闻看,你闻到了什么?(教师出示热牛奶到幼儿面前)现在请小朋友捏着鼻子,你现在觉得怎么样?还闻得到东西吗?(气透不过来,很难受,也闻不到东西)教师小结:我们用鼻子来唿吸,闻东西,如果捏着鼻子,就会透不了气,也闻不到气味,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它,爱护这个好宝贝)
③耳朵教师播放小鸟的声音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什么声音在响?(小鸟叫)你听见声音在什么地方响啊?(让幼儿找找看声音的起源处)哇,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找到小鸟的声音啊!
现在请小朋友把耳朵捂起来,你们还听得到声音吗?(听不到)
教师小结:我们用耳朵来听小鸟叫,老师唱歌等等,可是捂上耳朵,就什么也听不到了,没有耳朵行不行?(不行)所以我们要保护耳朵,爱护耳朵,知道了吗?
3、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
师:眼睛、鼻子、耳朵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让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眼睛不能用脏的手、脏的手帕去揉、去擦,鼻子、耳朵不能用手去抠、去挖。这样,细菌、小虫就不会进入我们的宝贝里去了。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认识牛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认识牛的教案篇4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 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 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 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 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 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 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设计意图: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 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认识牛的教案篇5
活动目的:
孩子认识数是从“1”和“许多”开始的,“1”是自然的单位,“许多”是含有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找1和许多的游戏,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通过此项游戏,使孩子会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并初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简单的归类能力。
3岁左右的孩子对1和许多的理解,总是同实践活动和对物体的物体的感知紧密相连的,所以要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验。
活动工具:
一个苹果、一个娃娃、一只小熊、许多梨或小汽车,以及书……
活动步骤:
1、家长将物品放在桌上,请孩子看看哪些东西是一个?哪些是许多?如提问:“苹果有几个?”“小汽车有多少辆?”(许多辆)
2、请孩子找出哪些物品是“1”的,如提问:“哪些东西是1个,请你找出来?”
再找出哪些物品是许多。
3、要求孩子一边拿物品,一边用语言表达,如“我拿了一个苹果。”“我拿了一个娃娃。”“我拿了许多梨。”……
活动游戏的变化:游戏可更换不同的物品,反复进行数次后,可根据情况请孩子在屋内找一找,哪些东西是1个,哪些东西是许多个,如1张桌子,许多椅子,1台电冰箱,许多录像带……在此基础上,可带孩子到自然环境中寻找,在户外找找1和“许多”,这比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要困难些,家长要根据情况给予指导。
总之,供孩子玩“1”和“许多”游戏的东西数不胜数,家长只要做有心人,就一定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认识牛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梯形,巩固对梯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尝试用正方形纸折或剪出梯形。
3、愿意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等腰梯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等腰梯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若干;
2、幼儿用书、正方形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出梯形的明信片。
1、小狗给好朋友小猫寄了一张明信片、这真是一张特别的明信片,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等腰梯形的明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它象梯子,是张梯形的明信片。
3、小动物们都觉得小狗的梯形明信片真有趣,它们也都想要一张梯形的明信片。看看小狗这儿还有梯形的明信片吗?
4、教师出示多种形状的明信片,请幼儿观察并找出梯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给梯形涂色。
2、记录图形数量。
3、变梯形。
三、活动评价。
我在导入时提供的形状一种是幼儿认识的图形,一种是幼儿不认识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帮助幼儿辨别什么是梯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认识梯形,难点是探索不同形状的纸变出梯形的各种方法。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请幼儿观察、比较。帮助幼儿辨别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有两条平平的边,还有两条斜斜的边。
动手操作,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取新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两个动手操作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变梯形”,我准备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请幼儿想办法把这些形状的纸变成梯形的纸,一开始,很多幼儿都不太会,我提醒幼儿可以把它先折一折,让它变成梯形后再沿着折痕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幼儿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把这些图形都变成了梯形,本来这里还要请幼儿把变梯形的方法记录下来,但这里时间太长了,所以我临时改变了计划,请幼儿变好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变的就可以了。
第二个操作活动是“给梯形涂色”,我准备了有各种图形拼成的人、房子、马,请幼儿找一找梯形在哪里,找到后给梯形涂上颜色。这一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了更深的印象。第二个活动中幼儿的成功率明显的提高。以上两个活动让幼儿很好地感受了知识形成的各个过程,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行为更加主动,有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我爱牛的作文6篇
★ 牛的教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