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5篇

教案应当与课程大纲相一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不断优化教案的细节,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5篇

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5页中的例11、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学生在已有“整十数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自主探究算法,通过算法的比较分析实现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呈现情景。

课件出示电器商场的情景图,然后呈现电脑和冰箱的图片和价格(如下):

(二)提出问题。

1、找一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说一说: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1)买电脑和冰箱一共要花多少钱?

(2)冰箱比电脑贵多少钱?(电脑比冰箱便宜多少钱?)

3、试一试:尝试列式。(1000+20xx、20xx-1000)

(三)导入新课。

像这样整千数相加减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算法

(一)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

1、解决问题

(1):1000+20xx=?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学生汇报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所以1000+20xx=3000。

②类推:因为1+2=3,所以1000+20xx=3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1000+20xx=3000。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2、解决问题

(1):20xx-1000=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预设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2个千减去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所以20xx-1000=1000。

②类推:因为2-1=1,所以20xx-1000=1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20xx-1000=1000。

④想加法:因为1000+1000=20xx,所以20xx-1000=100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3、及时练习。

计算:200+400= 600-400= 3000+6000= 9000-30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

1、课件出示:80+50= 130-50=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8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所以80+50=130。

②类推:因为8+5=13,所以80+50=130。

……

(2)13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所以130-50=80。

②类推:因为13-5=8,所以130-50=80。

③想加法:因为50+80=130,所以130-50=8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

5、及时练习。

计算:70+50= 120-50= 800+900= 1700-9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算法。

(三)比较算法。

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基础练习。

1、游戏一:捉老鼠。(教材第97页第1题。)

课件逐个出示,让学生进行选择,并指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游戏二:小猴送信。(教材第98页的第4题。)

课件先出示邮箱,再逐个出示每个信封上的算式,指生进行投递信件,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游戏三:猜数。(□后面藏着几。)

500+□=800 □+70=210 7000-□=20xx □-60=60

(二)综合运用。

1、教材第96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2、教材第97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3)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篇2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恰当地描述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

3.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能说出千以内的数位名称。知道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为学生提供数量为100多的学具实物──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

2.师生共同数小棒,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1)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2)课尾时估会场人数的环节,向学生渗透估数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与生活实际相连,进一步感知10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设计3个形象直观的、颜色不同的数位盒。“每个小组都数出了小棒的根数,这儿有3个盒子,怎样放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呢?”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理解。

2.创设数数的情境。“能数出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在数学过程中,学生会自然产生“要把1000根捆起来……”“因为够10个百了就要捆起来”“10个百是一千”“还要再加上一个盒子”等,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突出一个原则: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数数、摆、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课前同学们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课件:小棒一根一根地出现,10根被丝带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出现,10捆又捆成一大捆。)

2.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小结:这是我们原来学习的知识,大家掌握得真好!

[意图: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交流和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重温旧知──100以内数的数数方法: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渗透数数方法,掌握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数小组的小棒

1.师:大家都有小棒,试试你的眼力,估一估自己小组的小棒有多少根?

2.师:大部分同学估计的在100根左右。到底有多少根呢?怎么办呢?

(小组合作数数)

3.交流汇报。

4.对学生能数出比100大的数给予鼓励评价。

[意图: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和理解比100大的数的意义,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小组为单位数小棒,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摆小棒

1.师:老师这儿有三个颜色不同的盒子,你们组数出的小棒怎么往里一放,就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有多少根?小组商量一下。

2.师:谁有好办法?(生上台操作)

3.师:谁看出来是多少根?你怎么看出来的?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满10个十是100,捆成一大捆,大家同意吗?

观察一下,是不是很清楚地看出有多少根?

5.师:多少根小棒?我们把这个数写下来,好吗?(板书)

×××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6.大家都这样来捆一捆、摆一摆自己组的小棒,然后把小棒的根数写下来,说说组成。(生活动,指名说。)

[意图:将抽象的计数单位以形象直观的三个颜色不同的盒子代替,使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问题“怎样摆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小棒”的提出,请学生把小棒摆在盒子里,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理解。]

(三)数全班的小棒

1.师:大家数出了小组的小棒,想不想数数全班有多少根小棒?

2.师生共同数:(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单根单根地数……)

(1)数到×××(例如501)时,师问:

多少根了?这个数怎么写?(生写在练习纸上。一个学生板演)5是什么意思?哪个盒子里的?1呢?0是怎么回事?一个十也没有,不写0不行吗?

小结:1个十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

(2)师:我们接着数……

这个数你会写吗?写写看。(生写在练习纸上。一个学生板演。)

你写得这么好,能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我们都数到×××了,接着数!(数完所有小组的小棒)

我们一共数出了多少根小棒?赶快记下来吧!

(生写在练习纸上。一个学生板演。)

(3)感知1000。

师:我们齐心协力数出了983根小棒,真不简单!

如果我继续往里添,你还会数吗?

现在是多少个百了?怎么办?

1000了,该放哪?

这是1000根小棒,比一比,多大一捆啊?(生动手体验)

(4)师:1000里面有多少个百?多少个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意图:千以内的读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本环节设计用多种形式数: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单根单根地数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使学生自主构建起满十打捆、满百再打捆、满千打一大捆的知识体系,体会到10个一百是一千、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并能正确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四)用计数器表示1000

1.师:我们用这么多根小棒表示出了一千,你能在自己的计数器上表示出一千吗?

(出示计数器,学生上台操作。)

2.师:一个珠子就表示出一千,这么简单啊!你为什么不在这几位拨?为什么在这里拨?

3.师:这一个珠子就表示多少?

4.师:你会写一千吗?(生板演)(有什么问题要问吗?)1000为什么要写3个0呢?

5.师生交流小结:(对照计数器:这个0是哪一位上的?这个呢?)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的就是1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

[意图:由多根小棒到计数器的转换,使学生体会到计数器的便捷性,学会读写1000,加深对1000的认识。]

三、联系生活,感知1000以内的数

1.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1000以内的数。我们济南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演示课件)

2.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很好,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三排大约可以座100人,你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位老师呀?

[意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借用“趵突泉复涌的天数”“动物园动物的种类”和“植物园植物的种类”等现实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学会用千以内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把握事物与数的相对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千”,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进率。会正确地读、写、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数的组成。

2、借助学具操作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3、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听别人说起过比100大的数,自己也从书上、电视上听说过;更或许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起过,所以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却没有数感。还发现学生会按照100以内的数数方法数1000以内的数,有不错的数数能力,但“拐弯处”的数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估计事物数量的多少时大多都凭着感觉乱猜。所以,为突破重难点,关键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知桥梁。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并数数。

教学难点:

正确地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

具体感知一千的大小。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ppt出示宏庙小学照片,指名读一读:

宏庙小学有100多年的历史,今年将迎来她132岁生日。其中,二年级有8个班,共320名同学。

复习已学的数:100,学生谈谈对100的认识。

?预设】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10个十是一百;

百位上是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

……

你知道哪些比100大的数?尝试写一个,并读出来。今天一起来认识比100大的数。

活动2【讲授】新课展??

认识1000以内的数。

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

0 1 3

交流摆法、读法、写法。

103:一百零三130:一百三十

301:三百零一310:三百一十

归纳: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位一位往下读。中间的零要写也要读,末尾的零要写但不用读。

让学生再说几个要写也要读出零的三位数和要写不要读出零的三位数。

用计数器表示数,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3并介绍组成。在数字小路上贴数。

小组交流学习130、301、310。反馈交流。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巩固练习

(学习单)看小棒图(236)、小棒图(502)、计数器(949)写数。

反馈:读一读、说一说、数一数。

236:二百三十六,它是由2个百、3个十、6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从236一个一个往后数5个数。

502:五百零二,它是由5个百、2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从502一个一个往前数5个数。

949:九百四十九,它是由9个百、4个十、9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数。

学生介绍999:

?预设】它是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都是9;

由9个百、9个十、9个一组成的。

添上1,是1000。

活动4【活动】认识“千”,感受一千的大小

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一千的大小。

认识计数单位“千”。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00,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归纳: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揭示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感知一千的大小。

出示1000个小立方体,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了几个小立方体,是怎么看出来的?(课件演示)

揭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出示一张纸,想象1000张纸的厚度,出示1000张纸来验证,感知数量的多少。

出示全校学生上操的俯瞰图,想象1000个人的多少。

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28~30。

教材简析:

千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在借助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1000的含义,认识计数单位“千”,沟通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编排了3个例题。

例1三幅图涵盖学生今后要认识的个级里面所有的计数单位,教材借助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数较大数的过程中体会以百为单位去数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2借助计数器学习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体现了知识抽象、概括的过程,借助这个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3是教学千以内数比较大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拓展,既承接了一年级时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为接下来万以内数及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教材从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装多少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为引出万以内的数做准备。例1通过一个一个计数、十个十个计数小正方体,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进而引出计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拓展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借助模型建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概念,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进制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具体的数数的过程,认识并能说出千以内数的组成;知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进一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能按顺序数千以内的数,感受千以内数的顺序。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设计理念: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还停留在模仿阶段,他们在一年级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1 — 20 各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上学期没有涉及数的认识,学生缺乏计数大数的经验,对于同一个数,用不同的单位计数有困难。但计数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接受的,学生在前面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已经到达了产生按群计数的需要。而本节课要完成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计数单位进行联系和梳理,以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由此如何将抽象的计数单位具体化,是本节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认识50以内的数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能力,喜欢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三、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数位表以及读、写亿以内数的过程。

2、认识亿以内的数为顺序,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能读、写亿以内的数。

3.对现实生活中与大数有关的事物感兴趣,体会大数在表达和交流信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难点:亿以内数读写的方法。

五、教具、学具

在教学中我准备了如下的教具:多媒体课件(ppt)

六、教学、学法

这节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境导入法、操作发现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有: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手段

? 教学中借助电子白板展示例题、练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八、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从趣味读数导入,借助学生会读的典型数据,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再联系生活,引入生活中的亿以内的数,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信息读给大家听。 目的是让学生深切地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探究亿以内数的读法

我首先出示数位表,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数位表的分级特点以及个级和万级数位排列的特点。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观察交流数位表,为读写亿以内的数做好准备。

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利用数位表读数,初步体会亿以内数的读法;再让学生在没有数位表的情况下读数,使学生感受到分级的必要性;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这样设计使每一位学生既深刻体会到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了巩固亿以内的读法,我又设计了读数大比拼的`游戏。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继续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此时,孩子们正处在成功的喜悦中,我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出:这样的数怎样写呢?激起学生想继续探究的兴致,这样就自然的进入活动二的教学环节。

活动二:探究亿以内数的写法

首先提出活动要求: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

在学生试写、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我又设计了写数比赛。

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既能让好学生吃得饱,又能让差学生够得着。给了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又在快乐中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本节课的新知。

(三)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以上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但学生仅仅会直接的读数和写数。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亿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我进一步设计了写数的游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达到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从知识、过程、情感三方面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在直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总结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认识数字1-5小班教案5篇

数字7认识教案最新5篇

认识610数字教案最新5篇

让大家认识我美术教案5篇

大班有趣的数教案6篇

数学认识数字1-5教案5篇

认识秋天的教案5篇

幼儿小班认识数字3教案5篇

幼儿认识数字8的教案5篇

认识根的教案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124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