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教案的目标应该明确,以便学生知道他们将会学到什么,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父亲、树林和鸟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
2、通过品词析句,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难点是在朗读父亲语言过程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配乐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制作树林和鸟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资料。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引入
1、读题。读了课题,你想说点儿什么?(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是你大胆的猜疑)
2、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句话,再读一读。
师小结激情: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这篇课文是写父亲与树林和鸟的对话,更是人与大自然的一段真情告白。好好读一读,你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分别以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检查学习情况,注意及时提醒(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如:黎、喃、翎、猎等字中边鼻音的区分;幽的笔顺是幽,黎的下面是水的'变写,不要写成水字,翎字第二笔的捺变成点,喙字第四、五笔的书写可以老师范写一下。
师再次出示新词,开小火车读生字,组词语。并用你喜欢的词语造句。全班齐读生词,再次巩固。
3、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通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4、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些什么,提出自己阅读时遇到的问题。
5、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探究的问题,以明确下一步的目标。
三、细读探究,体会情感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说明父亲喜欢林子和鸟的语句。
2、再细细读读勾画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到的用文字或是符号、图画作上批注。
3、分组交流。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体会。
4、全班交流。师生、生生与文本间互动。
引导学生找出我的态度变化的词句:茫然、惊愕、真高兴。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惊愕两个词语,并用他们分别造句。
联系上下文抓住父亲的语言,通过朗读体会父亲爱鸟,积累了许多经验。
词语: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宁神静气。
句子:树林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地说道。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学生谈到这句话时,教师引导学生上下文说说鸟有什么气味?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
鸟要准备唱歌了。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引导思考:为什么此时父亲也最快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5、分角色朗读父亲与我的对话,在反复朗读中想象意境,感受语言美,体会父亲对鸟和树林、对大自然的热爱。
6、讨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如果父亲是猎人将会怎样?从而体会这句话所表达的我也爱鸟的思想感情。
再反复朗读体会这句话。
四、朗读品味
1、师生共同小结全文。请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六、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故事、资料、图片等,在全班开展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交流会。
附: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
最喜欢幽深的树林
快活的小鸟看到鸟多
闻到鸟味
听到鸟唱
热爱大自然
保护环境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教学重点:
1、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和生动。
2、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难点:
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的形象。
教具准备:
句子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继续学习《父亲和鸟》,齐读课题。
2、小鸟衔来了一些词语朋友,如果你认识它,就来当小老师。(ppt出示)
3、初读了课文,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二、品读课文。
1、教师:从哪里看出父亲了解鸟?自由读2—16自然段,用——划出父亲了解鸟的句子。
2、交流汇报
⑴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父亲了解鸟?“喃喃地说”指怎样地说?(指名说)
谁能用朗读把父亲懂鸟爱鸟的情感表达出来。(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评价)
⑵父亲指着一跟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从哪里看出父亲了解鸟、爱鸟?(指名说)
从叶子在动也能看出有鸟,父亲多么了解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而父亲却闻到了。他真是鸟的爱好者。你闻闻看,有没有鸟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
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3)“听,鸟要唱歌了。”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
抓住“刚——就——”父亲真是鸟的知音,鸟的指挥家。
鸟是怎样唱歌的?清晨,太阳出来了,小鸟开始梳理蓬松的羽毛,然后唱起了欢乐的歌。这时候树林和鸟最快活,
(4)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父亲真是个精通鸟知识的.人。
3、学习父亲爱鸟的语句。
过渡:父亲懂得这么多鸟的知识,那是他喜欢鸟,爱鸟的表现。课文哪里也写出了他很爱鸟儿?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见父亲是多么懂鸟爱鸟的人,我也从父亲那儿知道了许多有关鸟的知识。
4、分角色读“我”和“父亲”的话.
四、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1.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父亲对小鸟的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大家。课文虽然没有描写一只鸟,可父亲对鸟的爱却流露在了字里行间。小鸟因为能够自由地飞翔在蓝天上而快活,树林因为小鸟的歌声而快活,父亲因为小鸟快活而快活,孩子为什么感到高兴快活呢?
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而是————)
2、猎人是干什么的?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会捕杀许多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而是————。
可见课文中的我和父亲一样也是个爱鸟的人。父亲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
五、议一议
1、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ppt出示)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2、生谈自己的见解。
六、写一写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身边的朋友说:
我想对自己说:
七、拓展爱鸟格言。
八、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任选几个词写句子。
2.搜集爱鸟、护鸟格言。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篇3
第二课时
1.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
重点
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深爱。
难点
1.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一、复习导入
1.制作生字卡片,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二、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第1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2.望鸟、闻鸟(仔细观察)。
(1)你能在课文中的第2~8自然段里找出相关句子来说明父亲是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的吗?(自由读第2~8自然段,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
(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从“幽深的雾蒙蒙的”体会到树林里什么都看不到,但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发现鸟的踪迹,突显出他对鸟的熟悉。从“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体会到父亲在仔细地看、用心地闻。(个别读)
?“我茫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个别读)
随机指导理解:凝神静气。
“像树一般兀立的”可以看出父亲与树林融为一体的情景。
(3)齐读这两句话。
(4)一旁茫茫然的我,这时心里会想什么?请一位同学来扮演父亲,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熟悉。(幻灯片出示第3~8自然段中父亲的话,师生合作读,板书:看叶知鸟 )
(5)父亲这么仔细地观察,连说话的语气都是轻轻的,他是多么爱鸟、多么呵护鸟呀,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3.体味鸟味(父亲对鸟味有深刻的了解)。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9~14自然段。
(2)出示句子: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指导理解“浓浓的苦苦的”是谁的味道?(草木的味道。)
师:为什么作者只闻到草木的味道?
学生交流。
(3)齐读: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指导认识“喙”。
(4)鸟特有的气味,容易闻到吗?那怎样才能闻到?(全班交流)(板书:闻鸟有味)
4.知鸟。
师:父亲的判断正确吗?
(1)学生读第15~18自然段。
(2)学生交流。(相机板书:知其快活)
5.父亲对鸟有更深入的了解。
(1)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2)请听师配乐读第19~22自然段。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一句话。
你们还听出了父亲对鸟的什么?(担心)(板书:怕其受害)
(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指名回答)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5)学生探究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6)教师总结:父亲如此了解鸟儿,却不伤害鸟儿,而是那么喜爱鸟儿,所以“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三、总结升华,再现父亲的形象
师:文中的父亲对鸟的了解如此至深,那么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判断下面的说法,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明理导行
1.教师总结:蓝天和树林是小鸟最好的家,人类是小鸟最好的朋友,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父亲那样爱树林、爱鸟,每一个人都向可爱的动物们多奉献一点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
2.同学们,我们也像父亲那样爱鸟、爱树林,好吗?请同学们观察鸟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深爱鸟和大自然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我们了解到“父亲知鸟”“父亲爱鸟”。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我多次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习。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篇4
【内容简析】
课文通过一件事,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文章先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再具体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具体而生动,使人回味无穷。课文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整个故事情节,适于进行分角色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突出训练重点,加强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思维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关键词句,通过朗读,体验、感受父亲一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借助插图,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3.会认“黎、凝”等6个生字,会写“雾、蒙”等10个字。学会文中的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感受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牛汉。
2.提问:就课题,猜猜课文会讲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猜对了吗?
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自主识字。(自读识字→小组内交流记字的方法→教师检查学习情况,注意指导把字音读准。)
3.同桌互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
4.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把文读通、读顺的困难点,及时指导,尽量使学生做到:不读错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破句。特别要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如:“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那一瞬间”等。
三、借助插图,整体把握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插图反映了什么。(反映了“我”和父亲坐在树林边,高兴地观看树林的鸟和听鸟叫的情形。)
2.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的内容描写了这幅插图的情形。(从第2自然段开始到课文结束。)
3.默读思考: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什么?与下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后面的内容具体地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这是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层次清楚,给人印象深刻。)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读生字。先读读下列要求会写的字的字音:指、浓、舒、畅、猎、膀。
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来自网!
学生互相提醒:这些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书写的字,师生评议。
五、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生字的书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组词语,用“舒畅”口头说句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2.在小组中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1)父亲发觉“林子里有不少鸟”,原因是什么?(叶子在动,有“鸟味”。)父亲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找出有关词句说明。(抓住“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生怕惊动”等词句,理解父亲仔细观察,对树林和鸟非常了解,对鸟有着深厚感情。)
(2)鸟为什么会有气味?怎样才能闻到树林里鸟的气味?(通过父亲的话语,说明父亲由于长期观察和亲身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舒畅”“深深”“准备唱歌了”和“静静地用心地闻”等词语和短语,可以看出父亲对鸟儿特殊的情感。)
(3)为什么说“树林和鸟儿最快活的.时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可通过朗读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儿的喜爱之情。)
4.讨论:父亲说“黎明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表明“我”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喜欢上了鸟儿,进而产生了保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写字
1.检查对生字词的认读。
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部分字:雾、鼻、凝、翅。
(1)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互相提示;
(3)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四、布置作业
1.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语。
2.走进大自然,观察鸟儿是怎样飞、怎样叫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篇5
一、课题
父亲、树林和鸟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设计说明
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情感。运用自读、默读、分角色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
四、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预习生字,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查找与鸟儿生活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
(三)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
1、板书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交流读题后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5、质疑预设: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有什么联系?
6、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有什么联系?
(2)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22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5、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6、比一比,再组词。
抖()朝()
科()潮()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学生读课文,互相评价。
5、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课堂小结(用时:4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5、读拼音,写词语。
chìbǎnɡcháoshī
()()
lièréndǒudònɡ
()()
七、教学反思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读了课题最想知道什么。渲染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景。初读感知课文时,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深入学习课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