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小班泡泡泥教案8篇

教案的撰写过程迫使教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泡泡泥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泡泡泥教案8篇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分享、参与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大胆操作、积极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玩中积极探究调制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尝试记录。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吹过泡泡。

2、材料准备:一瓶调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洁精、盐、

洗衣粉、面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肥皂水、

擦手抹布、记录表、粉笔、黑板。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户外草坪。

活动过程:

1、出示调好的泡泡水,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相互讨论。

“你准备怎样调泡泡水”?

3、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探索与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参与指导。

问题:哪些原料能够调出泡泡水呢?

重点指导:(1)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尝试区分哪些材料能调出泡泡水,并作好记录。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不乱撒泡泡水,不将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头上,不争抢工具。

4、幼儿汇报吹泡泡的发现。

讨论:你用哪些原料调出了泡泡水?怎样调的?你还有什么发现?

5、集体游戏:吹泡泡比赛。

6、活动延伸:幼儿自由在户外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教学反思:

平时,经常看见公园门口有许多孩子在玩吹泡泡游戏,而他们的年龄大多都在3岁左右,一个个满怀喜悦的追逐泡泡,抓泡泡,比比看谁吹的多等,由此激发了我设计此节课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孩子在玩中乐,乐中学到更多知识。”而本节课的选材也正是迎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故而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主动、积极、其乐融融的场景,达到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幼儿玩得还不是那么尽兴,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好在幼儿兴趣点最高时,终止了游戏,进行小结本次探索活动。通过这点,让我认识到,不要一味的遵循原则,有时候可根据孩子实际课堂情况做以灵活多变的调整,这样又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泡泡水吹出泡泡,初步感知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观察泡泡,自由表达吹泡泡的发现和感受。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用铁丝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吹泡泡的铁丝框、泡泡水、装泡泡水的容器、

2、记录表、形状标记及将彩色纸粘贴在桌上。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唤醒幼儿经验。

小朋友,你们见过泡泡吗?什么时候见过泡泡的?那泡泡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我们小朋友说得真棒,我们在洗衣服、洗碗、洗澡的时候都会出现泡泡,刚才还有小朋友说玩过吹泡泡。

2、幼儿探索怎样吹出泡泡。

(1)、今天,我们就试试用铁丝框来吹泡泡,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现在,我们一起试试用圆形的铁丝框来吹泡泡吧!(提醒幼儿不要对着小朋友吹)

(2)、你吹出泡泡了吗?说说你是怎么吹的?(先醮泡泡水,让它变成一面小镜子,再用嘴轻轻吹)

(3)、刚才谁没有成功,请你再来试一试。(幼儿吹)

(4)、圆形的铁丝框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形)(师边指记录单上的标记边贴上小圆点)

3、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其它形状的铁丝框,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形)再猜猜看这些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在记录单上贴图形)

(2)、到底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待会儿老师请你用不同的铁丝框去试一试,把你发现的'泡泡的样子贴在后面的空格里。

(3)、幼儿吹泡泡。

(提醒幼儿用不同的铁丝框来吹泡泡,将观察到的泡泡的形状记录下来)

4、幼儿交流吹泡泡的感受和发现。

(1)根据记录表总结.(记录幼儿验证的结果)

(2)师小结:原来用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一样的,都是圆形。

(3)你在吹泡泡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它好玩的事情啊?

5、继续吹泡泡。

小百科:肥皂水的调配会影响吹泡泡的效果。一般,以二份洗碗精加6份水调出的肥皂水即可使用。若欲使泡泡持久,则配方改为2份洗碗精加6份水及1至4份的甘油。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愉快地感知、理解诗歌的有趣内容,并能初步跟念诗歌。

2、能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动脑筋,学习仿编诗歌,初步感知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桃子、树叶、花朵、蝌蚪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吹泡泡引入

1、教师: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们玩个游戏,猜猜是做什么(出示泡泡水)?幼儿:吹泡泡。

2、教师:老师吹,小朋友们观察,看看老师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圆圆的,有大,有小)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泡泡,和刚才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图片,学习诗歌

1、出示鸡蛋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呀?幼儿:鸡蛋。鸡蛋会是谁吹的泡泡?为什么?请你们听一听(教师示范念),幼儿回答后集体学念。鼓励幼儿说完整的话。

2、出示苹果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呢?幼儿:苹果。苹果又是谁吹的泡泡呀?引导幼儿说“果树”,(教师示范念)幼儿集体学念。

3、同时出示星星和雨点

教师提问:看一看,它们又是谁吹的泡泡?为什么?引导说“天空”、“乌云”,幼儿学念诗歌最后两句。

4、学念完整诗歌

(1)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些东西放在了一起,如果你们还记得它们是谁吹的就一起告诉我好吗?(教师再次出示“苹果”、“鸡蛋”、“星星”、“雨点”的'图片)

(2)教师:哇!这么多可爱的泡泡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题目叫《吹泡泡》,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歌吧!

三、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1、咦?老师的桌子上还有一个泡泡,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又是谁吹得泡泡?(出示桃子)提问:它是谁吹泡泡的呢?

2、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泡泡,请你们去找一找,找到之后轻轻的坐回自己的位置。看看你找到的是什么泡泡?(幼儿自由选择周围的“泡泡”,如:树叶、花朵、蝌蚪等,人手一份。)

3、这些泡泡是谁吹的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讨论讨论。(启发幼儿仿编诗歌,如:树叶是大树吹的泡泡;花朵是草地吹的泡泡;蝌蚪是青蛙吹得泡泡等。)

4、请拿同一种“泡泡”的小朋友一起将仿编的诗歌念给大家听,集体编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四、活动延伸

教师: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还有哪些泡泡,再来想一想它们又是谁吹出来的,好吗?附:

诗歌《吹泡泡》

鸡蛋是母鸡吹的泡泡,

苹果是果树吹的泡泡,

星星是天空吹的泡泡,

雨点是乌云吹的泡泡。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

2.能够在老师设置的情境与肢体动作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

3.乐于参与歌唱活动,体验与同伴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吹泡泡的生活体验。

2.玩体育游戏:吹泡泡

3.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动过程:

1.律动:《开火车》《小猪睡觉》。

2.学唱歌曲。

(1)吹肥皂水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老师在干什么?泡泡怎么样?后来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入歌词。

(3)熟悉歌词,琴声作背景,并在间奏处模仿吹泡泡的动作。

(4)跟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并在间奏处做相应的动作。

(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幼儿念歌词,做动作)

(5)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6)幼儿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在歌唱中,教师辅以歌声、体态等提示幼儿,并逐步退出)

3.与老师一起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

活动来源:

选择这个活动来进行,首先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现状出发来设计考虑的。本班是个新小班,全班29名孩子,有23名幼儿是新生。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离开家人开始集体生活,在身心方面都面临着全新而重大的挑战。从开学到现在这十几天里,还有个别幼儿存在较严重的分离焦虑。怎样帮助幼儿缩短焦虑期,尽快适应新环境,喜欢上幼儿园,是本阶段的主题活动目标。在日常活动中,我观察到班上大部分孩子对音乐较敏感。当一部分孩子有哭闹情绪时,音乐的介入很快就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有的孩子甚至跟着音乐动起来。看来音乐对3-4岁的孩子情绪调动非常明显。此外,在日常体育游戏活动中,我们玩过一个“吹泡泡”游戏,小朋友很喜欢玩。因此,结合主题与孩子的生活经验与兴趣,我设计了今天的活动,作为本主题的生成活动。

活动目标:

?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吹泡泡”是一首有生活气息,歌词形象生动的幼儿歌曲。曲目短小,易于小班幼儿学习。因此,针对开学初期班级的现状,我把设计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设定在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愿意与同伴、老师共同体验歌唱的乐趣上。

活动过程:

整个过程以音乐活动的三段体结构来设置。第一环节是开始部分。引入幼儿熟悉的晨间锻炼的律动暖场,以调动、活跃他们的情绪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环节是新授部分。通过玩吹肥皂泡泡的游戏情境引起幼儿兴趣,由提问引出歌词,再通过老师的体态语言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并在间奏处设置吹泡泡的游戏情景。整个歌词叙述就是一个完整的吹肥皂泡泡的过程,因此,运用歌词前置法加背景旋律可以帮助幼儿尽快的掌握歌曲。接下来通过老师的范唱,幼儿的很快就能领悟歌词跟旋律的关系,从而自然愉快地跟随琴声歌唱。第三环节是延续部分。幼儿与老师一起玩吹泡跑的音乐游戏,让幼儿的情绪在意犹未尽的状态中结束,从而引发对下一次活动的兴趣。(区《纲要》试点园第一大组交流课例)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对色彩产生敏感。

2、在家长的指导鼓励下,愿意自己动手画画。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泡泡枪,人手一份画有熊猫吹泡泡形象的作业纸,各色(红、黄、蓝)颜料,没有瓶盖的塑料小瓶若干,抹布。

经验准备:宝宝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五颜六色的泡泡,引起宝宝的注意。

1、引导宝宝观察泡泡的形状与颜色:"看,这是什么?"(泡泡)

2、"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3、"有一只小动物也喜欢吹泡泡,他是谁呢?"教师出示印有熊猫吹泡泡图案画纸:"原来是一只可爱的熊猫,熊猫可喜欢吹泡泡了!今天我们和他一起吹泡泡好吗?"

(二)教师示范用小瓶瓶口蘸上颜料在画纸上印泡泡。

1、边印边说:"红泡泡、黄泡泡”

2、"泡泡圆圆的,小心不能让他破哦!"

3、给予宝宝更多有关泡泡的经验。

4、提示幼儿换颜色作画时,应用抹布将瓶口抹干净,再蘸其他颜色。

5、提示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操作,不要过多干预:在家中要多给宝宝涂涂画画的机会。

(三)宝宝自主选择工具印画泡泡。

教师巡回观察宝宝的操作情况,鼓励宝宝蘸取不同的颜料印画泡泡,表扬"泡泡"印花的有多有好的宝宝。

(四)展示作品,引导宝宝相互欣赏。

温馨提示:

本次活动在开展之前,请家长带孩子玩吹泡泡的游戏并观察。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铃鼓的拍击及时作出“泡泡破了”的反应。

2、体验跟着音乐做游戏的乐趣。

3、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教学重点:

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

2、音乐磁带《吹泡泡》,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装肥皂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1)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蘸肥皂水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2、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1)教师示范“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等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吹泡泡”。

(3)教师边唱歌,边和幼儿拉成大圈一起做模仿动作。

3、音乐游戏“吹泡泡”。

(1)幼儿散开,边唱歌,边玩游戏,唱到最后一句“啪”时,听到铃鼓声拍一下手,然后跳起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让3~5名幼儿自由结伴,拉成小圆玩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拉成大圆玩游戏。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与同伴手拉手,按照儿歌的节奏向圆心和圆外走。

2.借助标记、周围同伴的位置等为参照物,快速站圆圈。

3.在游戏中体验吹泡泡、追泡泡、拍泡泡的乐趣。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吹泡泡用的肥皂水和泡泡枪、一块有圆圈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吹泡泡、追泡泡。

(1)教师出示肥皂水和泡泡枪,引起幼儿兴趣。

(2)交代游戏要求,提醒小朋友追泡泡的时候要当心,不能撞在一起。告诉幼儿老师会在这里吹泡泡,也会在那里吹泡泡,小朋友要到不同的地方追泡泡。

(3)教师吹泡泡,幼儿玩追泡泡的游戏。

二、游戏"吹泡泡"

(1)教师:今天,我们班级也有很多调皮的泡泡,它们还会连在一起变成大泡泡呢!这些大泡泡,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很好玩,你们想不想试试?

(2)交代幼儿名称以及玩法:你们都是我吹出的泡泡,现在你们这些泡泡要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大泡泡。我们一起念儿歌,让泡泡变大、变小。当听到老师说:"皮球回来了!"小朋友找圆圈,然后快速站到圆圈上。

(3)引导幼儿玩游戏,边用语言提示幼儿: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提示,变成大泡泡的时候,泡泡不能破,不能漏气,要是漏气了,这个大的泡泡就没有了,吹小泡泡的时候不能挤在一起……游戏进行1--2次。

(4)表扬快速回到圆圈上的幼儿,并提问: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能够快速回到圆圈上呢?开展游戏1--2次。鼓励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念吹泡泡的儿歌。

三、放松活动:小孩,小孩真爱玩。

活动前,老师提醒小朋友:老师请小朋友摸什么,小朋友只能摸以下就快快跑回来。活动结束后,表扬快速回来,而且不撞到别人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做了简单的吹泡泡的安全提示,让幼儿注意几个不安全的因素,然后引导请幼儿猜测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从而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我让孩子们带上泡泡水来到护外玩吹泡泡,启发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的。在吹的过程中,孩子们总是跑来告诉我泡泡飞到天上去了。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通过亲身体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进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在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活泼、大方,乐意交往,善于合作等终身受益的个性品质。他们尽情地运用多种感官充分体验,获得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终身有益的学习品质。他们不断体验快乐和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保持着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获得了对生活、对学习、对社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构建完美人格。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小班泡泡泥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在吹泡泡的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和分辨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和人吹泡泡时的动作等。

2、让幼儿把游戏活动中所观察到的、体验到的,大胆地用画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1、让幼儿自带吹泡泡用具。

2、准备红、黄、蓝、绿、紫等水彩。

3、印好或画好的趣味智力游戏图“小丑少了什么”。

4、幼儿添画图。

教学过程

1、户外观察活动

教师先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吹泡泡玩具到户外尽情地玩一会儿。然后,教师组织幼儿围成圆圈,找一两个会吹泡泡的幼儿到中间吹,其他幼儿边观察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刚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泡泡的大小一样吗?”

“在蓝天和阳光下,泡泡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看见小朋友吹出的泡泡后,欢呼跳跃,七嘴八舌地说:“泡泡吹出来是一串串的”;“泡泡有大有小”;“风一吹泡泡都飘起来了”;“泡泡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泡泡有红的、黄的、绿的,还有一半红一半绿的”……)

2、教师适当总结

幼儿的回答后,再引导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让他们自由结伴游戏,彼此观察对方吹泡泡时的动作、表情等。教师要和幼儿一起玩、一起吹,最好多吹出几个大泡泡,让幼儿感到惊喜,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提出要观察的具体问题:“吹泡泡时嘴是什么样的?”“两只手拿着什么?”“身体是什么动作?”幼儿观察完了,也玩得差不多了,教师带着他们回到教室。

师生对话

教师先让幼儿闭上眼睛,趴在桌上稍加休息,边休息边动脑筋想一想:准备画什么?怎样画更有趣?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心中的想法去画。

3、教师演示画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

4、幼儿作画

幼儿经过观察、思考,急于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鼓励幼儿先直接用笔在纸上作画。幼儿作画时教师不干涉,让幼儿自由地画。

5、拍画游戏

课后可让幼儿分组做拍画游戏(用圆形模具蘸上各种水彩,拍印在黑纸上或深色纸上,同时将画好的人物剪下,贴在纸上)。在教师帮助下,幼儿边玩边集体创作大型壁画吹泡泡(将幼儿分组拍画的吹泡泡画连接起来即可)。壁画可以张贴在画廊里,也可以在教室中专门开辟一块创造天地专栏,展示幼儿的作品。这不仅能锻炼幼儿敢于下笔的胆量,同时还可以锻炼幼儿贴、拍等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反思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作为一个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融入活动中,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潜移默化地引领,把从“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幼儿学”为主,让幼儿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给幼儿自我欣赏的机会,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平衡的教案8篇

球音乐小班教案8篇

妈妈变》小班教案8篇

小班古诗教案8篇

语言小班教案优秀8篇

小班虎宝宝教案8篇

小班艺术竹教案8篇

小班摘橘子教案8篇

小班健康早教案8篇

抱抱小班社会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702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