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学习里,小伙伴们都一定碰到过事迹材料,事迹材料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录音等形式来反映特定事件或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核酸采样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核酸采样事迹篇1
陈志红,黄江医院护理部主任,负责核酸采样工作中护理人员的统筹工作。她一方面十分心疼不眠不休的护士们,另一方面要承担起医护人员的责任。有一次,凌晨3点接到了紧急任务,她没有马上打电话给其他同事,而是自己先默默把前期工作做好。到了凌晨5点钟,才电话通知其他同事,她想着尽量让自己的护士们多休息一会。“他们太辛苦啦!”是她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从深夜接到核酸采样紧急任务,连夜做好人员调配、排班和通知,到第二天去各个采样点巡视、查看院感落实情况,再到深夜所有采样点结束工作,陈志红等到所有采样的医护人员都安全回到医院了才安心。24小时忙碌下来,陪伴她的是夜深人静。第二天,大家又会看到第一个坐在办公室的她。同事常开玩笑道:“你是超人吗?是不是都不用回家,不用睡觉的?”
核酸采样事迹篇2
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十几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带领同事开展新技术,协助护士长管理病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自疫情发生后,她三次前往百色市、防城港、上海市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是覃xx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不管是到革命老区百色,还是到滨海线城市防城港或是到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医院一号召,她就义无反顾的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
2024年2月10日医院组建核酸采样队伍驰援百色、2月24日组建护理队伍驰援防城港,她都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在抗“疫”一线,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居民核酸采样,工作结束时,双手早已冻得发麻,摘下护目镜、防护口罩时,脸上被压出一道道红印。尽管抗疫之路很艰辛,可她从不退缩!
4月15日晚上9点,她在科室工作群接到驰援上海的消息,立即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经过2天的培训、考核,4月18日早上她与其他医疗队员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动车。
在上海抗疫一线,她与队员们接管上海闵行体育馆亚定点医院,每次进舱工作4个小时,主要工作是发早中晚餐,测生命体征、采集核酸,出院病人床单元消杀工作,清点物品,打印核酸条码,核对药物、分配药物、接待新入院病人,安排床位等一系列工作,有时饥饿、疲劳、眩晕、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一起涌来,但是看着忙碌的同事们,她心想再难也要坚持!因为她知道,她的脚下是南丁格尔的足迹。三次逆行出征,是她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经历,这将激励着她在今后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有一种勇敢是明知前路艰险,也绝不回头,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这,就是白衣天使!
核酸采样事迹篇3
xx县中医医院有这样一名护士,她叫潘xx,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疫情再次来袭,她在医院党委的部署安排下,从内科调往预检分诊担任负责人,她那不服输的性子,敢于担当的责任心,肯定能当好“守门神”!每份尽心尽职的守护,都是为了不留战“疫”落网之鱼;每次风雨无阻的奔赴,都是为了换取战“役”的早日胜利。
为了快速、全面掌握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更好地带领大家抗击疫情,她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执勤,寻找不足,积极传达并执行最新文件精神,和预检分诊团队一起日夜坚守在岗位。面对就诊患者的不理解,她耐心解释;面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患者,她总是想办法解决困难。凛冽的寒风中,手冻木了,脚冻麻了,不叫苦也不叫累,依然认真把好每一道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预检分诊就是医院第一道屏障,严防死守第一道防线是每一位预检分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说道。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10月30日晚,xx县中医医院抽调35名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过硬的护理人员组成支援天水核酸采样团队,看着同事们奔赴前线,她目送英勇的身影,内心无比坚定。因为工作原因,她留下来坚守,“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你们冲锋陷阵,那我便在后方筑牢第一道防线,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
她和预检分诊42名工作人员每一天的认真坚守,换来门急诊正常有序运转,最大限度地保障着全院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疫情面前,她毫不退缩!面对繁重的工作,她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她始终相信:没有一个黑暗不可逾越,没有一个光明不会到来。
核酸采样事迹篇4
杨樊莉,女,1998年6月出生,现岷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护士。
2024年7月19日晚,定西卫健委紧急组织抽调40名医护人员支援甘南州抗疫,接到医院通知,这位年轻的小姑娘主动请缨,体现出妇幼人的大格局,大姿态。奔赴前线,参加支援甘南抗疫的医疗队。
到达甘南后,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她主要任务核酸检测和样本接收,当收到通知对阳性酒店进行环境核酸采样时,不辞辛苦,没有任何怨言,积极认真做好环境采样及样本编号,酒店十几层,每层20多个房间,每上一层楼,每采集一个房间,都是一种很严峻的考验,直到次日清晨,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把样本送到疾控中心检测,才安心的回房间。作为定西支援医疗队里面年龄最小的,她用她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白衣天使的职责。
8月23日,她所在的小县城,被按下了“暂停键”,或许寂静更是无声的力量,而这位小姑娘还是毅然决定参加核酸采样工作,积极的参加到抗疫工作中。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高强度工作,常常连续六七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采集下来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服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就是在这样严峻辛苦的环境下,她依然工作在第一线,体现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疫情面前,无惧无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中,她明知危险,却知险而上,坚守抗疫,加班加点,全力保障“应检尽检、不漏一个”。她说道:作为众多中的“大白”,她做出的贡献微乎其微,但坚信,只要每一位抗疫“大白”拼尽全力,聚起缕缕微光,就一定照亮抗疫顺利路,最终战胜疫情。
核酸采样事迹篇5
周__,中共党员,主管护师,__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
三月初,__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再次披甲上阵,逆风而行。__市中心医院作为__省区域医疗中心和__地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作用,核酸检测点24小时开放,方便群众核酸检测。
周__作为__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看到夜间急危重症救治和核酸采集任务日益增大,她每日不下班毅然加入起了夜间急诊工作。从3月2日时起,她就24小时在医院工作,白天要兼顾日益增长的急诊患者,晚上还要采集核酸,最多一晚采集核酸1500余人次。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__市中心医院主动担当作为,在上级感控专家组指导下,转为__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周__临危受命,带领急诊护理团队的12名护理人员进驻1号楼19楼新冠一病区。开舱后,仅几个小时,病区已收治50余名新冠患者。由于病区刚刚成立,各种事务性工作及护理工作不仅量大且繁杂,但周__仍坚持凡事亲力亲为,病区成立前三天,她几乎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也正是这份负责和认真,病区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护士们工作越来越熟练,病区护理工作井井有序。
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她真诚对待每一位入院患者,也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服药,调节患者的情绪早已经是家常便饭。病区里有一位70岁老人,平时不仅不配合医生治疗,情绪也不稳定。她了解情况后,主动与老人进行交流,认真倾听,还主动帮助老人整理生活用品。最开始老人还是不配合,随着每次沟通的时间越来越长,老人与她也逐渐亲近了许多,在她多次开导和劝说下,老人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由于病区患者多为老年重患,有很多没有陪护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周__就每天为这些患者换尿布、翻身、擦拭身体、喂饭,防护服下,每操作一次都会一身汗。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同时叮嘱护士,加强巡视,多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对每一位患者,她都给予家人般呵护。可谁又知道,她的母亲卧床也亟需家人的照顾。
周__爱人早在她之前已经赶往前线抗疫。她的母亲由于双腿骨折,已在家卧床好长时间。自从她进舱后,家里就剩下上了年纪的父亲照顾老妈和年幼的孩子。对孩子和家人满是愧疚的她,唯一的慰藉就是和他们视频通话。懂事的孩子一边安慰她不用担心,一边嘱咐自己注意安全。默默挂断电话,此时的周__已泪如雨下。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敬业奉献的凡人。她说:“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我做出的贡献微乎其微,但我坚信,只要每一名抗疫工作者拼尽全力,聚起缕缕微光,就一定会照亮抗疫胜利路,最终战胜疫情。”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面对疫情,不惧风险,她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医护工作者的“硬核”担当。
核酸采样事迹篇6
她是一名疫情防控一线的女战士,西安人眼中的“大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疾控人。曾荣获陕西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商洛市三八红旗手,商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柞水县卫健系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她就是柞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舒琴。提起她,不由得让人想起在新冠疫情肆虐三秦大地时,她勇担疾控人的使命,带领柞水县第一批核酸采样队支援西安抗疫的故事。
闻令而动,舍弃小家,紧急驰援
2021年12月18日中午,正在午休的舒琴被电话声惊醒,同事告知,支援西安核酸采集医疗预备队有她,随时待命驰援西安抗疫……接完电话,她感到既荣幸又忐忑,身为医者,国之有难,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对得起“白衣天使”的称号,她的丈夫是中学教师,早出晚归,母亲体弱多病,小女儿5岁,大女儿11岁,家里和两个孩子的都离不开她……可她觉得,疫情就是命令,她费尽心思安抚好家人……
12月20日中午,突然接到下午5点出发支援西安的通知,她加急做了核酸检测,忙完工作,匆忙回到家顾不上吃饭就收拾行李。拖着行李刚下楼,遇到大女儿,女儿问:“什么时候回来……”被女儿问得突觉伤感,顿时泫然欲泣,她用力转了转眼球说:“要不了多久,你要听话!”“放心吧,妈妈!早点回来。”转身的那一瞬间,潸然泪下!
5时整,柞水第一批50人组成的支援西安核酸采样队奔赴战场,舒琴被确定为队长。早在武汉疫情发生时,看到全国医护人员在除夕夜从四面八方驰援武汉,她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员随军出征。当看着同行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内心无比的感动和敬佩!此时轮到自己走上逆行之路,内心真的很复杂!有如愿以偿的快感,更有疫路艰辛的恐惧,有奔赴一线的自豪感,更有疫途迷茫不知归期的担忧!耳畔有大家的欢声笑语,偶尔也悄然无声,此刻没有一个词语能诠释她内心的感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到达了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她们的暂居地。
入户检测,不惧严寒,迎难而上
舒琴深知,她是白衣战士,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是她的职责。她的主战场是每天都有阳性新增病例的封控区,面临着极大的密接风险,再加上德尔塔的隐秘性和传播力更强,虽穿着二级防护,心理上也多少有些恐惧。
12月25日当天气温零下8度,数九寒天,寒风凛冽,大雪磅礴。村主任提出:“今天集中采样吧,你们脚下太滑入户不安全……”她断然拒绝:“不行,集中传播风险太大,我们还是入户!”穿上靴套,行走在雪地里真的是一走三哧溜,任凭刺骨的寒冷在她的身体上见缝插针,入户核酸采集她丝毫没有懈怠,采集20多户时已冻的瑟瑟发抖,但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尽早筛查出阳性病例,她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颤巍巍的将一个咽拭子掰断,冻僵的手使劲才将采集管拧紧,手太用力了脚下一滑重重的跌坐在地上,队友赶紧拉她,她却说:“我没事,先把这个放好!”她拼尽全力地站了起来,抖抖身上的雪,笑着说:“走,继续!”……就这样,在雪地里踉踉跄跄地采完样本已是下午了。
回到住处,按程序互相消杀,然后简单吃了晚饭,满身疲惫排山倒海般袭来,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感觉手脚还是木的,她换了3盆热水泡了脚,好不容易不冷了却奇痒难受,双手冻得小拇指好几个小时都伸不直……那种侵入骨髓的冷,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操作规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封控区一直是“主战场”1个多月的时间,舒琴的足迹遍布鄠邑区各个防疫重点区域,她的身影始终穿梭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抗疫的每一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封控区”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的管理措施,所以她每天入户采样。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不敢有丝毫松懈,严格采样,规范操作,条件艰苦加上寒冷的天气,给身着密闭防护服的她带来了极大挑战。每采集一人就消一次毒,酒精成分的消毒液每消一次手,就带走一些热量,一人一次,十人十次,百人百次,手冻得早已麻木不能打弯,但是就是用这样冻僵的双手,一次次稳、准、规范地完成了采样操作,因为她知道规范操作才能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好村民和自身安全!一次采样时,好心的村民看到她冻得手发抖,端来一盆热水让她暖手,她婉言谢绝了,因为她知道即使再冷也不能污染了村民的盆。
在这天寒地冻的户外采集核酸,她的面罩很快就起雾了,水汽在她睫毛上结成了冰花,视线变得模模糊糊,为了节省时间,为了节省物资,她顾不得换面罩和口罩,只是使劲眯一会儿眼睛用体温融化掉睫毛上的冰花再继续,为了尽快完成采样筛查出阳性病例,遇到人口多的村子,她常常从早上一直忙到天黑,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从不叫苦。因为她知道,抗疫其实就是在与病毒争锋,和时间赛跑!
身先士卒,关爱队友,不知疲倦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作为核酸采样队长的舒琴,白天在工作中,她不畏严寒,不怕苦,勇挑重担;因为她们每天的采样工作地点都不同,每天夜里她不敢早睡,怕耽误了工作,时刻关注工作群信息,12点多才收到次日的采样任务,她要将采样任务合理及时安排到每一位队友,等安排好次日工作往往都已是凌晨2点了才能休息,次日清晨,她又早早起床将任务分给各小组,组织队友们奔赴各个采样点。.。.。.长此以往,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使她严重失眠,同寝室的队友都好奇的问她,每天这么累,你怎么还睡得那么晚?她却说,自己瞌睡少。
支援的那些日子里,队友的工作遇到困难了找她,防疫物资不够了找她,生活用品没有了找她,心情郁闷了找她,身体不适还是找她,她就是最贴心的姐姐,总是乐呵呵的竭尽全力帮助队友处理好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组织协调好所有队友的各项工作和生活起居,还主动帮助队友,迎难而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所带领的核酸采样队在援助西安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西安人民的一致好评。
舐犊情深,亲情守护,倾情相伴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在舒琴支援西安的那些日子里,年近七旬的母亲,为她扛起了照顾俩个孩子生活起居的重担,忙碌一天的丈夫每天晚上从学校回来顾不得休息主动辅导孩子学习,为了让她能安心工作,每次通话时,母亲总是说自己身体没问题,老公也总是说孩子们都很乖。.。.。.直到那天,大女儿打来电话说,她和妹妹都住在舅舅家,外婆生病了是爸爸背着去医院了。.。.。.她才得知,体弱的母亲因为劳累犯了腰椎病又住院了。挂了电话,她忍不住落泪了,生平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忠孝两难全,家人们为了支持她的工作付出了很多艰辛。
2021年12月26日支援西安采样工作完成,第一批核酸采样队员终于返柞,疾控中心主任张锋激动地说:“舒琴是一个爱岗敬业、工作严谨、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忠于职守的好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仁心。”为了保护好柞水一方净土,舒琴号召带领队友在隔离酒店集中隔离,直到春节才返回家中。
舒琴,就是这样一位抗疫路上的“逆行者”。她就像漫威电影中的“钢铁侠”,竭尽全力与病魔厮杀,护佑一方,成为群众健康的守护人!
核酸采样事迹篇7
多年以后,我一定不会忘记那个彻夜灯火的夜晚。
2021年8月1日下午,准备吃晚饭的我收到医院通知,六点紧急集合去援助扬州市广陵区的核酸采集工作。在这一夜的工作,所遇所见,让我切身体会到一线抗疫人员的辛苦。
疫情影响,通往扬州的高速全部被封,原本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开了三个多小时。到达核酸采集点时,我们马不停蹄的换好防护服开始工作。我们组四个人一夜采集完一个村子2000多人的核酸。虽然已经入夜,但酷暑的八月温度依旧高的吓人。我们穿着连体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帽子面罩手套,不到十分钟就汗流浃背,没一会儿,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就湿的透透的,手套里面的汗也把手泡的褶皱发白。不停的大声提醒受检者张大嘴巴,结束工作后我的声音已经变得嘶哑。但是听到他们对我说感谢,就让我很受感动,好像也没有那么疲惫难熬。
这次工作,虽然劳累但也颇有收获。就我个人而言,我从书本上学到的洗手和穿脱隔离衣过程中慎独素养和隔离技术观念有了具体的实战实践。医院里的老师和学校里的老师作为过来人也给我分享了很多经验和经历。最重要的是,一线工作给我一种守护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作为一名医学生,需要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作为一个中国人,更要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奉献一份力量。我相信扬州是一座坚毅的城市,它也有一群坚强勇敢的人民。愿疫情尽快散去,山河无恙,扬州还是那个美丽的扬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