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心灵捕手观后感8篇

写观后感是我们记录自己观看感受的最佳方式,只有认真写好观后感,才能很好的表达自身在这一部影片中得到的感受,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灵捕手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心灵捕手观后感8篇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1

影片《心灵捕手》是一部经典的励志电影,看完之后给我的心灵触动很深。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威尔的清洁工的故事。故事由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开始。数学系的蓝勃教授在学院的黑板上留下了一道数学题,让数学系的学生作答,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有答案。突然有一天黑板上的题目被解出来了,然而没有人知道是谁做的故事由此引出主人公—威尔》

威尔在数学方面有着过人天赋,却是个叛逆的问题少年,平日除了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大楼的清洁工作之外,便是与三五好友在酒吧喝酒、玩闹。一人独处之时,就一目十行地获取各式人文与科学的新知。在被蓝勃教授发现正是这位不起眼的清洁工完美的回答了他的问题时,他决定要栽培威尔。在威尔与他人打架滋事后,蓝勃教一道数授便费心地将他保释出来,要求他参与数学研讨与接受心理辅导。蓝勃教授期望威尔能重视并发挥自己的天赋,不再恶作剧、耍蠢、吹擂而耗费生命。蓝勃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大学好友尚恩出马。尚恩以信任突破了威尔的心防,抚慰他受创的心灵,帮助他重新拾回对人的信任,并鼓起勇气向女友表达爱意。

在这部电影中真正体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蓝勃教授是威尔的伯乐,原本他是高傲自负的大学教授,在看到威尔在数学方面的超人才能后,他多次找到威尔并帮助他,并企图把威尔留在身边。他给威尔请了很多位心里辅导教师,最终都被威尔气走,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从蓝勃教授的坚持和耐心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才的爱护,当看到威尔的问题后,他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威尔。现实生活中却鲜有像蓝勃这样的伯乐。

我的第二个感受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信任,坦诚相待。威尔起初并不与尚恩合作,还百般刁难尚恩,可尚恩教授并没有放弃,最终他以真诚和信任打动了威尔,也顺利地打开了威尔的心结。给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你的错”,也正是尚恩一次又一次的肯定,给了威尔莫大的支持,也让他能放下心结,真正地正视自己的过去。

其实无论在任何时候,信任、真诚都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家人,朋友,同事之间都需要坦诚相待,信任是开启心灵的法宝。例如现在很多企业怕员工盗取公司财物,工作中开小差,随处安放摄像机,其实这不仅不能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还可能伤害了员工的自尊,从而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

我的第三个感受就是友谊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力量,直言不讳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当查克看到威尔拥有才华却自甘堕落,不求上进时,严正指出:“因为我明天醒来五十岁了,还在这干活,无所谓。而你已拥有百万奖券,却窝囊着不敢兑现。”朋友是关键时刻给自己以指引方向、给予力量的人。查克最后来到威尔的家,敲门却再也没有人开门时,除了忧伤,更多是欣慰与高兴。朋友是一生的财富,每个人的一生或许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能谈心的却只有两三个,真正的朋友是能在你失意时陪你哭,你得意时在角落为你默默祝福的人。所以珍惜我们身边的朋友吧!

生活中我们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会信任别人,珍惜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2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要说自己一无是处。

记得大一刚进校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写了份“职业生涯规划”,之后便草草了事,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以为美好就是当下。然而失落、郁闷、颓废却频繁不期而至。

一老友学习心理学,向我推荐电影《心灵捕手》,望我受益。前后看了有两遍。“what do you want ?”这句话经心理医生尚恩之口直接插入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的威尔内心,也同时问住了我。蓝博教授说威尔在糟蹋自己的天赋,而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天赋可以糟蹋,我不禁在想:我想要什么?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比如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自己深爱的女子一起生活在乡下,拥有辆摩托车,承包几亩地种庄稼。但是现实却是两年后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可悲的是连确切的就业岗位都不知道是什么。或许就像影片中心理医生尚恩所说的,“it’s not your fault ”。

威尔是个孤儿,但是他有一群亲密的朋友,尤其是查克。影片中的一个桥段给我的印象及其深刻,是查克对威尔发自肺腑的一段话:“我每天都开车来接你,然后我们一起上工,一起嬉闹。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乐时候是什么嘛?是我敲你大门的前十秒钟,因为我会告诉自己,也许你已经不在了,就这么走了。”在查克的眼里,威尔就像是一个手持百万奖券却没有胆量去兑现的人。查克说当他五十岁时可能还是在工地上做工,但是威尔不能这样,否则就是让他难堪。

友情有时候比爱情更加伟大,就像威尔和查克,已然上升到一种兄弟之情。在大学,交到几个知心朋友可能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的受益。所谓物以类聚,社会也一样。人处在一个大社会中,却只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面,你必须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如此。

查克等到了威尔走的那天。那一刻,威尔家的门始终没有人开,查克欣慰的笑了,因为他知道威尔正向着他想要的新生活追逐。的确,威尔开着朋友组装的“汽车”在路上一直向前追,追他的爱情,追他的新生活……

影片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查克的新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他在体制外该如何发挥他的天赋。我也不知道我的未来会不会甚至敢不敢按着我的内心深处的不为人知的想法来构建。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3

电影《心灵捕手》是一部97年的老片,虽然由于罗宾威廉斯的原故而早有耳闻,但一直未及观赏。这次因为心理培训得以如愿,自然感到愉悦。但电影本身却并非让人感到愉悦的喜剧片,而是一部反映青少年心灵成长的剧情片。剧中海量的心灵斗争,激烈的争论场面无不让人紧张,进而对主人公的运势、剧中人物关系感到忧心忡忡。

该剧的剧情是一名一般的美国年轻人威尔亨廷,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担任清洗工期间,碰巧看到知名数学教授林保在告示板上给学生出的一道数学难点门可罗雀,回去仅在镜子上写下一串公式便迎刃而解。于是,便在学校的告示板上作了答案。当大伙都在等待这位数学天才出现的时候,他并没出现由于他根本不是这里,不是林保教授的讲堂。又一次,林保教授出了题,威尔信手拈来,将题作出。这次林保教授看到了他,他转身骂了一句,转身便跑。在哈佛大学的夜店,威尔以自己深厚的学术修养羞辱了那自以为是的哈佛高材生,并取得了少女施嘉娜的赞赏。这个时候,影片为大家展示的是agood boy who called willhunting,这是我对影片片名的第一个理解。最后,愤世嫉俗、不听话不羁的少年由于打假事件送到了管教所,在他马上入狱的那一刻,他答应了林保教授的条件,每周都要按时同意教授的学术辅导与心理大夫的心理辅导。

怎么样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置关系,正确看待问题,林保教授发现了威尔的数学天分,并有意将其塑造为下一位爱因斯坦式人物,他竭尽全力的练习威尔。这部分都难不到他,但教授请来的五位心理学大师都一一被威尔尖酸刻薄却又不失严谨的论调驳斥败北。他们的失败不只在于威尔的天才和不听话。譬如第一位心理学家就缺少咨询员的基本咨询原则——真诚。无奈之下,教授请来了他的大学同学,由罗宾威廉斯扮演的心理学教授肖恩。

肖恩给威尔的辅导一共有八次,八个场景处处叫人难忘,这里不加熬述。

其间一个场景,一个小时的沉默。查看了有关资料,虽然我还未曾接听来访者的电话,但也知晓沉默是非常令咨询师尴尬的场面,会感觉什么事都不干。这在我和学生谈话中也曾遇见过,非要感觉说话才是给学生的教育。但对于有经验的咨询师而言,这不是容易的不说话,而是一种静静的关怀。这符合罗杰斯的关怀技术。

威尔第一说话了,两个人打破了沉寂。肖恩说出了老婆的缺点,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是我们的老婆。两个人在一块就要兼容他们的优势和弊端。我在与学生交谈时,也偶尔会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容易让学生达到认可。接着,肖恩说出威尔自己也并不十全十美,让威尔相信无人完美。假如大家发现自己的缺点却又不敢承认,就容易导致问题。当威尔对肖恩产生兴趣而反复提问时,肖恩嘎然而止,指出时间到了。

“你有能触动你心灵的人么?”肖恩指出威尔一直在逃避,没胆量证实自己。一场激烈的争吵,肖恩赶走了威尔,以次让威尔讲出真话。威尔打电话给女生,女生坐上了飞机离开。威尔没按时去同意培训,而是和好友查理一块去做力工。查理的一席话使他改变。我感觉,若是肖恩让威尔掌握正常思维,并有所改变的话,是查理的话让威尔醒悟。

故事终于有了转折,在肖恩和林保教授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威尔回来找肖恩。肖恩以自己童年的现身说法,肖恩反复强调,一次比一次坚定,“这不是你的错!”威尔长期以来固守的心理防线终于土崩瓦解了,威尔大哭,将影片推至高潮。

最后一次,两人进行交谈。在与威尔的对话过程中,肖恩也认识到自己应该出去换个心情。兄弟们第三为威尔的决定推波助澜,一部车,足以让威尔踏上我们的征途。

从这部电影中,我也了解地看到一个鲜明的咨询师的形象。威尔的案例虽属个案,但大家也好了解到咨询的通常原则,那就是:交流,打造关系,尊重他们的选择,不教具体的办法。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4

早就听说《心灵捕手》这部电影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影响,正好暑假,我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欣赏一下这部电影,果然,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撞击。

威尔是一位绝顶聪明的数学天才,但是,因为暴躁的脾气和极度的叛逆,只能在麻省理工大学当清洁工。因为他偶然解出了写在大学走廊上的一道“千古难题”,他被著名的数学教授蓝勃发现,并因此保释他出了少儿看守所。但是,威尔依然到处寻衅滋事,对数名为他辅导的心理医生口出污秽的语言,并戏弄医生。最终,在心理医生桑恩、数学教授和朋友查克的帮助下,消除了和大家的隔阂,重新找回了自我和难得的爱情。

电影刚开始,是几位男生和他们的死党在酒吧里厮混,他们打架、泡妞,干所有流氓常干的事情。但威尔的数学天赋还是被数学教授无意间发现,还有幸遇到了自己现在心理医生。

“说到战争,你可能会背诵莎士比亚的诗‘共赴战场,我的朋友’,但你从未体会过你的战友伏在你的膝头,奄奄一息,而你却无能为力的感觉。你是个天才,威尔,这没有人能否定,没人能认识到你的深度。”当威尔和心理医生促膝长谈时,这句话打动了威尔。“我常希望不曾遇到你,那样我将能每晚安睡。不用惦记在外面有个像你这样的人。我只是不忍心看你这样挥霍你的天赋。”数学教授曾这样哀伤而绝望地对威尔说,当他离开时,威尔的眼里闪过一丝犹豫,但骄傲的他还是甩门而去。

最终,还是桑恩打开了威尔最后的心理防线,原来,威尔幼年时曾遭受过继父的虐待,由于长期的家暴,威尔习惯了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用带刺的锋芒保护自己。他们的每次对白,都狠狠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是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才,不要因为别人的嘲讽就甘心把自己的才华埋没,从而甘愿堕落。路遥之处,总由我把乱世踏破,当一场鏖战之后,你终于发现自己的闪光之处时,你就已经主宰了自己。

你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自信起来吧,先打开自己的内心,此时,你才会发现,每个人的外表下都有一层厚厚的硬茧,只有自己剥开层层束缚,你才能绽放真实的自己。如果你一直沉溺于自我封闭的枯井,你将越陷越深,结局是窒息而死。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5

看了这部片子过后,有很深的感触。这种感触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加强、有所加深。

首先,感触于威尔惊人的天才能力。他能解出哈佛高材生们解不出的数学题,他能做出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会的难题,他甚至能只需三分钟就解出教授数年来攻克不下的疑难。他熟悉各类书籍,让哈佛的聪明小子自愧不如,让心理医生愤然离开。他烧掉自己轻易解出来的教授却解不出来的答案,打击教授的自信是他自己树立自信的一种方式。他对于自己为什么不参加国家情报局的情报工作的解释独到而又有见地。那些所谓的正儿八经在天才眼里,只是荒唐。

然后,感触于天才的孤独,天才都是孤独的,威尔也是。表面上一大堆朋友围在身边,热热闹闹;具有超人的能力又使他魅力四射,然而影片在这些东西后面呈现出来的是威尔紧闭的心。世界惊呼于他的天才,我们却丝毫没有看到他的内心。直到心理教授西恩用他优于威尔对真实生活经历的感受而开始捕获他的心灵时,威尔的心才开始慢慢打开。这时,我看到的是他的寂寞,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真实的他,因为他逃避着自己。他孤独,对现实有自己的看法但希望安于现世,与朋友们喝酒、干活、说脏话。他认为劳动是光荣的,特别是体力劳动(我也这么认为)。威尔的所谓的自尊让他拒绝了爱情,天才居然没有爱的勇气,他该是多么的孤僻,二十年来压抑着自己、隐藏着自己。他能够从书籍、从哲人那里获得思想上的碰撞,但心灵却没有对话。他一直孤独着。直至西恩引导他:“除非你自己想说……”。在一次又一次的沉默过后威尔终于开口了,心灵之门开始慢慢启封。

另外,还感触于这个心灵捕获的过程。没有理论、没有实验,只是西恩与威尔真诚的谈话,谈话的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一幕是如此感人,平时“冷血”的我深受感动,不觉间已流了泪。在我心里,那些煽情、做作、花大力气的剧情比不上这简单而深刻的一幕。

当威尔驾着朋友送的又丑又破的汽车朝女友所在的加州驶去,西恩接到威尔给他的信,他要去找一个女孩儿!西恩笑了,我们也笑了,一个孤僻了二十年的心灵康复了,找到了自我。如此完美!

所谓人生,是因为心灵经历了生命过程。人之所以人,因为人有心灵。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6

这部电影,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固执的每换一个手机都要下载一遍,再看一遍,这段时间没有更新文章就是因为一直在想应该以哪个点为突破口,来写观后感,想了好几天无解,那么就发扬我一贯的叙事风格,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渴望着被爱被关注,这应该算人性本能了。正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吧,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这方面的情感需求,这份情感需求不会随着年纪的增长,减少或者消失。

影片中的男主威尔小时候被父母遗弃,被养父虐待,长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之后,成了一个表面上问题青年。他的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摞一摞的书籍,他闲暇时间喜欢看书,白天在大学里做清洁工,晚上和朋友们去酒吧,路上看到不顺眼的,直接号召伙伴们冲过去打架。看到蓝勃教授出在教室门口的高级傅里叶算式,会忍不住手痒过去解题。因为看过很多书,而且可以灵活运用,他在法庭上也是引用各种书籍典故或者是律法为自己开脱,直到那次滋事打架,他没忍住揍了警察一拳,当庭被法官宣判必须要服刑。

看吧,就是这么一个天赋秉异但是桀骜不驯的问题青年。你觉得这是他的本性么?其实不然,威尔其实是个很善良的大男孩,因为年少就经历了被遗弃被虐待,他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所以干脆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所有的刺对准别人,这样伪装,至少可以保护自己,但是也隔绝了别人靠近他的好意,这是一种类型。

我属于另外一种类型,我从小就是一个过分敏感的孩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被父母开过此类的玩笑,说你们是垃圾堆捡的。每次我父母跟我开这个玩笑的时候,他们好像不在意,觉得没什么,但是对于我都是一种伤害,我经常会想,我真的是垃圾堆捡的么?为什么我父母不要我了呢?我做错了什么呢?想着想着,情绪就会失控,然后,我就会躲到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哭一场。我希望我爱的人也同样爱我关注我,所以我成了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因为害怕自己会变成别人的负担,害怕会被讨厌被嫌弃,所以什么事情都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想什么都做到最好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每次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都会走进一个死循环,就是我只会逼问我自己,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经受这些?

我缺少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这部影片呢,我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我也很期盼有个人能打开我的心灵,直视我的双眼,坚定的对我说,这不是你的错。从今往后,让我坦然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推翻自己心中的高墙,感知并接受别人的好意。

话题转回来,影片中天赋异禀的威尔讨厌自己的天赋,好友和教授点醒了他,你有着我们即使羡慕也无法拥有的天赋,却在我们这些平凡人面前藐视这天赋,说实话,这样真的很讨打。威尔不愿意面对史凯兰的爱,是因为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史凯兰,害怕和史凯兰相处之后,史凯兰嫌弃自己开始争吵直到最后磨灭了爱情,其实威尔啊,面对史凯兰的勇气和毫无保留的爱,你在犹豫什么呢?你这样的犹豫只会伤害了爱你的史凯兰,不迈出那一步,你永远都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勇敢一些吧,主动做出一些改变吧。

这部影片值得一看再看,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最后说一句:希望你们历经一切,仍然怀揣梦想和希望,觉得人间值得。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7

攻破一个心理患者的心理防线,以此威胁,比杀了他更加残忍。在我心理阴暗的那些日子,我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所以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触也比较多。

从电影的名字我就感觉到这部电影与心理有关,待到剧情慢慢展开的时候,我不禁为之叹息,从威尔轻松解开麻省理工数学教授留在黑板上的难题来看,他无疑是个天才,可上帝总是会对这些人群残忍下手,剥夺他们的一些东西,让他们不那么完美,威尔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不羁,叛逆,打架,不敢与外界过多接触,甚至不敢像他心爱的姑娘表白。教授看中了他的才能,为威尔做担保,在威尔解题的同时,为他进行心理治疗,这对于一个心理患者来说很是抗拒,无奈之下,数学教授找到了他的朋友桑恩,一位事业不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来帮忙。他一眼就看出了少年的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他知道这个叛逆的孩子需要的是别人的倾听与理解,于是他耐心倾听威尔的故事,看着少年慢慢宣泄自己的情绪,鼓励少年像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后面发生了一些小争执,威尔发现桑恩也有心理问题,也许是少年生命力的强盛,桑恩被打动了,他渐渐打开因丧妻而关闭的心房。心理患者的敏感会让他们更能察觉到身边人的问题,威尔与桑恩就是很好的证明。

有时我们并不明白一个人的脆弱,那就不必急着明白,主动去保护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帮他们疏导感情,宣泄情绪,与他们感同身受,打成一片,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不让他们受到伤害,那他们对你,会更好。有时心理患者就是这么简单,他们有时候很容易被摧毁,有时候很容易被温暖,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对待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桑恩对威尔那样。

我想对跟威尔很像的人说,大胆一点儿,给别人多点信任,允许别人进去你的世界,总会有人来温暖你。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8

开篇想说,此电影少儿不宜,但这不是重点。

电影中的蓝勃教授很象现实中的我们家长,一心期望威尔能成为他想要的样子。可叛逆的孩子威尔却总不能如他心愿。

天才的孩子很难找到能引导他的人,最后不得不找到尚恩这位看似不太靠谱,却有真才实学,能捕捉心灵的导师。威尔最终在尚恩的引导下找回了自己,但事与愿违,这样的威尔却与蓝勃想要的样子相去甚远。很显然,对于蓝勃来说,他是失望之极的。

我们家长究竟是做“蓝勃”还是做“尚恩”,是让孩子按照我们家长的想法,过上我们家长认为的“未来幸福生活”不管他乐意不乐意,还是让孩子做回他自己,无论他的未来是怎样的,只要他感觉开心,自己乐意就行。

这部影片看得我心里好为难。我是一个普通家长,我想什么,蓝勃能代表我,我做的究竟是对是错?影片中是有答案的。问问身边的家长,在现实中你们扮演的角色是蓝勃还是尚恩?其实答案不用回答,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用行动去回答了这个问题。蓝勃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逼迫出来的,人生需要逼迫”现实中我们逼迫孩子学习,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辅导等等都是我们用来逼迫孩子的工具。

影片的最后,威尔告诉尚恩他的选择,尚恩不问他的选择是什么,只问他是不是自己要的。找回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开心生活,开心工作,“去他的菲尔德奖章“,这应该就是尚恩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也是威尔的想法。尚恩对威尔的期望也仅仅如此而已。

蓝勃与尚恩,谁成功?谁失败?立场不同看法不一样,角度不同看法也不一样。

此处省略n个字,因为我在矛盾中,在沉思中,难以抉择自己是继续做蓝勃还是“改行”做西恩。因为我很难说服自己不做蓝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与党有关的读后感推荐7篇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5篇

青鸟的读后感精选6篇

教育著作读后感6篇

与党有关的读后感最新7篇

青鸟的读后感7篇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6篇

艾青北方读后感7篇

何谓文化读后感6篇

美的历程读后感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30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