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5篇

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发挥弘扬正气,推动工作的用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接触过事迹材料,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5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篇1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哈尼喀塔木乡琼萨依艾日克村3组,有这样一位名人,他是人人熟知的写作能手,他是龟兹古城文化传播者,他是沙漠绿洲的民族团结之花,他是身残志坚的坚强引航人,他就是优秀的共产党员热合买提·布尔汗。

热合买提·布尔汗,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42年12月出生,现为库车县哈尼喀塔木乡琼萨依艾日克村3组农民。

以身作则身残志坚为群众俯身甘做孺子牛

1966年,热合买提·布尔汗在他24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村干部,怀揣着造福家乡的想法,热合买提·布尔汗一干就是32年。在这32年里,热合买提·布尔汗兢兢业业带领农民群众抓农村经济生产、抓基础设施建设,一心一意努力改善家乡群众的生活水平,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1967年,由于忘我的工作精神,他在工作岗位上失去了一条宝贵的腿。在他生病期间,他迷茫过、痛苦过、彷徨过、愤怒过、无奈过。最终,坚强的信念使他重新“站”了起来,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永不改变的信念,热合买提·布尔汗在伤口基本痊愈之后,又一心扑在了工作岗位上。由于其残疾,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了,但热合买提·布尔汗仍然默默奉献着,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总能看到热合买提·布尔汗的身影,积极为遇到困难的人想办法,用自己的收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乡亲们默默的被这种精神感动了,都积极的支持他的工作开展。

无微不至照顾汉族群众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1978年,一个山东的汉族群众支买林来到了库车县哈尼喀塔木乡琼萨依艾日克村打工,由于当时交通通讯不便,条件艰苦,支买林的生活成了一个难题。热合买提·布尔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想办法为支买林解决了住宿问题,从自己家里为支买林拿去了被褥等生活物品,并为支买林解决了食宿上的困难。支买林感动地说:“真的感谢热合买提·布尔汗,要不是他,我不知道生活该怎样继续,他真是民族团结的好榜样。”热合买提·布尔汗却说:“我做的只是一名党员干部该做的,各民族同志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就这样,琼萨依艾日克村的民族团结之花一直盛开着。

坚持创作宣传路上的红色领航者

热合买提·布尔汗爱好创作,虽然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从1966年开始一直坚持写作,同时尝试创作诗歌,在其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350余首诗歌和文学作品,有的作品里他歌颂了党、有的作品里宣传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的作品里他称赞党的惠民政策和崇尚科学。就这样,他用一首首诗歌,一部部文学作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教育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群众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崇尚科学,教育群众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暴力恐怖活动。

由于其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地区和县级的多次表彰,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文明户的荣誉称号。

继续前行始终为群众发挥党员余热

由于身体原因,1998年之后,热合买提·布尔汗不再担任村干部职务,但热合买提·布尔汗仍然时时刻刻做力所能及的事,发挥党员的余热。由于工作业务熟悉,乡里仍然让他负责琼萨依艾日克村的远程远教工作,热合买提·布尔汗利用空闲时间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农村书屋,为农民免费讲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传播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崇尚科学的理念,使群众受益很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热合买提·布尔汗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作用,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坚定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政治立场,扎实树立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信念,教育广大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珍惜民族团结和现在的幸福生活,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思想,促进了各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受到了党组织和群众的积极肯定。

如今,热合买提·布尔汗仍然在他的岗位上孜孜不倦的奉献着,他就如民族团结大花园里的一株“万年青”,永远播撒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爱党、爱国的种子,我们也希望有一天,他播撒的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幸福的团结家园。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篇2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地理课的维吾尔族老师,英俊高大,温文儒雅,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今年九月底,我县举办了首届自治区赛马锦标赛和第十八届阿肯阿伊特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篇3

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乃至整个国家,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今年新疆的春天来的晚了一些,已经到了往年花开满园的时节,却没有看到多少绿意。但是,在新疆20万人民的心底却早已花香扑鼻。党中央正在绘就一幅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内地众多兄弟省份纷纷来疆接洽援疆事宜。中央的关怀、兄弟省份的支持不是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儿。这是一朵民族团结的花儿,这是一朵幸福的花儿,就像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迎风摇曳、尽情绽放。

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如:阿里木,一个外出务工、靠卖羊肉串为生的普通的维吾尔族人,正凭着9年执著于不普通的事感动着贵州、感动着新疆、感动着中国。八年来,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吾斯满·买明,新疆大学吉木萨尔籍学生。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以后,全班同学都非常恐慌,想回家又不敢回,吾斯满不顾个人安危,护送内地13名汉族同学安全离校踏上返家的列车,将家在疆内的20余名同学安全送至长途车站。吾斯满冒着生命危险维护民族团

结之情,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这些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国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纵情怒放。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团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间的关心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的征途上同甘共苦换来的情义比山高,比水长,比生命还珍贵。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篇4

胡慧玲,一个被喀拉盖巴斯陶社区各族群众所熟悉的名字;一个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的社区书记,始终把社区的民族团结工作牢记在心,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人生信条。

工作期间,为了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更好的服务好社区各族群众,她认真学习哈萨克语言,经常走访入户,深入群众当中,时刻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办好关系社区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逢年过节,她总是不忘贫困群众。为辖区低保残疾户、少数民族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用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心。

社区哈萨克族孤寡老人古丽扎达老大妈,今年已经80岁了,她的儿子因患多种疾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一直靠老人微薄的低保维持生计,儿媳因忍受不了生活的清苦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半年后老人的儿子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声不响地也离开了家,至今杳无音讯,接踵而至的打击使这个原本就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年幼的两个孙子需要抚养,自己的身体又每况愈下,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年迈的古丽扎达老大妈一个人身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胡慧玲主动与她结对帮扶,她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月拿出500元钱资助老人,为了解除老人的后顾之忧,胡慧玲又积极协调孩子所在的学校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也像别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古丽扎达老人被胡慧玲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和关心深深的感动着,老人不会用电话,但每次家里改善生活的时候,她总是第一时间跑到社区,热情的邀请胡慧玲到家里做客。简单的饭菜却总能让胡慧玲和老人一家三口感受到家的`温暖。当细心的老人得知胡慧玲平时就爱吃个奶疙瘩,每当邻居老乡给老人几块奶疙瘩,老人总是背着自己两个孙子悄悄的给胡慧玲留着。”正是在这平常不过的小事当中,却总能让我们感到一种团结温情在不同民族间流淌。

作为一个社区书记,对群众的实际困难,胡慧玲总是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社区80多岁李广平老人一家是辖区低保人员,老人患糖尿病20多年了,并发症使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因为没钱治疗而导致双目失明,没有子女,与老伴儿相依为命的他还照顾着自己近90岁的哥哥,屋漏偏逢连阴雨,老人的哥哥又患上了癌症,哥哥的病情给这个原本就贫困潦倒的家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胡慧玲入户了解到情况后,动员社区干部职工,为这三位老人募集医疗资金五千余元。正当幸福悄悄走向这个家庭时,意外发生了:春节前夕,老人去世了,这个贫困的家庭,连丧葬费都无法支付,胡慧玲得知情况后,来不及难过的她,第一时间协调民政局相关领导为老人解决了丧葬费的问题,在老人下葬的那一天,她组织社区人员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年迈的回族爷爷杨百军老人多年来一直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生活,胡慧玲了解到情况后,经常到老人那入户走访,陪老人聊天,帮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老人没有文化,不认识汉字,出门买药就成了难事,无论工作再忙,她总是会挤出时间去药店给老人买药并送到家中。老人住院了,为老人送饭、抽出时间陪老人聊聊天又成了胡慧玲每天必做的事儿。

胡慧玲所在的喀拉盖巴斯陶社区孤寡老人比较多,每年端午节,为了让各族老人都能吃上粽子,胡慧玲带着所有的社区干部和“访惠聚”工作组成员,亲自包粽子和老人们一起过节,一位哈萨克族老人激动地说:“虽然这个节日不是我们哈萨克族传统节日,但吃了书记和大家包的粽子,我们也算过节了”

扶老携幼、爱心倾注,在平凡的岗位上,胡慧玲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各民族间的真情大爱,不论严寒酷暑,她总是这样执着的坚持着、坚守着,这让她成了社区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

民族团结在基层,正是有了像胡慧玲这样的基层干部,有了他们这样为各族群众的真实行动和真情实感,才让民族团结永远驻留在各族群众的心里。一个社区好书记就像基层一面旗帜,一个始终把社区群众的困难挂记在心上,时刻维护民族团结的基层干部更是各族群众的贴心人、至亲的人,我们喀拉盖巴斯陶社区的好书记—--胡慧玲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大家都为她点个赞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材料篇5

中华大国,泱泱华夏,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用不同的语言汇成一句:爱我中华!

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经济文化也较先进,在发展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中华民族也先后出现过鲜卑族,契丹族,蒙古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王朝,我们现在的疆土就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拓的.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迁都,文成公主入藏……,这些至今广为流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华夏几千年民族融合,经济交流的历史画卷.

五十六个民族不离不弃,我们互相依靠,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一千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侵略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誓死与侵略者反抗到底,今天,面对苏联解体,科索沃独立,在西方列强和平演变的阴谋下,五十六个民族作为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保卫着日益强大的祖国.虽然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性格都不相同,但千百年来和睦相处,平等 相待,共同创造了华夏灿烂文化 ,共同建设着我们美丽而富饶的家园!

五十六个民族心连着心,手拉着手,让中华永远绽放美丽和谐的民族之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初中团结演讲稿5篇

初中团结演讲稿优秀5篇

女老师的事迹材料作文5篇

身边的感人事迹材料5篇

感动人物的事迹材料范文5篇

爱国主义的事迹材料5篇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材料5篇

环保小卫士的事迹材料5篇

小学生孝的事迹材料优质5篇

小学生孝的事迹材料推荐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26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