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女科学家事迹材料模板5篇

要想将事迹写得更有价值,必须依据事实展开写作,在每天的生活里,我们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么来写事迹材料呢,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女科学家事迹材料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女科学家事迹材料模板5篇

女科学家事迹材料篇1

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在这里,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后来,牛顿在回忆时说道:“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当时,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

正当牛顿准备留校继续深造时,严重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剑桥大学因此而关闭,牛顿离校返乡。家乡安静的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其藩篱。这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女科学家事迹材料篇2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是我寒假期间读的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写了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完之后,觉得他们真是很伟大,很厉害。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真不愧是“发明大王”,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虽然爱迪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很热爱科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一次实验,爱迪生都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虽然很多次都失败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才获得了成功。爱迪生在科学技术中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电灯。爱迪生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为了搞实验,往往连续几天不出实验室,不睡觉。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用书当枕头在实验桌上打个盹。有一天,他的朋友开他玩笑说:“怪不得爱迪生懂得那么多得发明,原来他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的营养。”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如果不勤奋,爱迪生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过爱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伟大的科学家们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发明了造福人类的东西。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有非常好的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

女科学家事迹材料篇3

1727年3月20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数。”就在牛顿去世后不久,18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

从18世纪起,牛顿开始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家时代首屈一指的最伟大的人,一位理性主义者,一个教会我们在冷静的和纯粹的理性路线上思考的人,牛顿的名字一直是科学的代名词。

但是,牛顿的真实面貌其实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一切都源于一个神秘的箱子———牛顿的“黑匣子”,这个大箱子里,保存着许多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告诉后人,曾经占据和完全吸引着牛顿那颗热情和智慧的心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牛顿是在剑桥大学工作时留下这些东西的,但他没有在离开剑桥的时候销毁它们,而是把它们保存在那个箱子里。黑匣子里的东西深深震惊着任何一双18或19世纪,甚至是我们现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里面保存着数以百万字的他未发表过的著作。这些著作是牛顿在整个一生中艰难地隐藏着的秘密。

秘密随他逝去,在他死后,有人试图了解这个尘封的秘密。毕肖普·霍斯利奉命检查过这个箱子,并希望出版箱子里的那浩如烟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箱子中的内容后,惊慌失措地猛然把箱子盖盖上了。100年后,戴维·布鲁斯特再次查看了那个箱子,但他通过小心地摘录和几个严肃的小谎言便把“黑匣子”里的真相完全掩盖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黑匣子”里的秘密最后终于还是被解开了。人们被“黑匣子”里的东西惊得目瞪口呆,那些证据表明,牛顿当时潜心研究的是长生不老药和废金属向黄金转化的方法。正像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在戏剧《在好国王查理的黄金岁月》里放入牛顿口中的话一样,剧作家借角色表达了牛顿的心声:“有如此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废金属向黄金的转换,长生不老药,光与颜色的魔术,压倒一切的是圣经的隐义。我却把时间浪费在了其他地方,多么大的时间浪费,无价的时间!”秘密著作的另一大部分是他推想和求索的宇宙的秘密真相———所罗门神殿的力量,圣经启示录、丹尼尔之书和关于教会历史的数百页论述。

看过“黑匣子”中的证据后,所有人都会认为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而是魔法家中的最后一个。牛顿的天性是玄奥的、隐蔽的,并且还有着深深的神经过敏,他的后继者惠斯顿把他评价成:“其性格是我所曾知道的最惧怕、最小心和多疑的性格之一。”所以他整个一生都疏远女性,终生未娶。

女科学家事迹材料篇4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他索性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五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一种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

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叶承荣的黄杨木雕使用的是尖角雕刀,所刻的人物衣饰褶纺似钉头鼠尾,看上去带有几分生硬。到了清朝末年,温州有一位名叫朱子奇的民间艺人改用一种名叫 “反口”的开似半圆的刀凿雕刻衣褶,看上去流畅、优美。1972年,周恩来总理把温州黄杨木雕艺人叶润周创作的《红绸舞》作为礼品,赠送给加拿大访华代表团。而今,黄杨木雕已驰名中外。

女科学家事迹材料篇5

ct 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反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

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电子工种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 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

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 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论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因此,亨斯费尔德和科马克共同获取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而今,ct已广泛运用于医疗诊断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美少年事迹材料范文模板5篇

队优秀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写劳动模范事迹材料模板5篇

团员先进事迹材料800模板5篇

志愿者的事迹材料模板5篇

镇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个人事迹材料的模板5篇

个人事迹材料范文模板5篇

优秀女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市优秀个人事迹材料模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79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