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革命女英雄事迹8篇

事迹材料中的感人故事能触动人心,引发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书写事迹的内容应充满正能量,鼓励他人不断进步,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革命女英雄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革命女英雄事迹8篇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1

刘传文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

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并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用心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所以,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以前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所以,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部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

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2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3

邱少云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众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4

革命先烈事迹材料1

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革命先烈事迹材料2

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革命先烈事迹材料3

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革命先烈事迹材料4

董存瑞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5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春,担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负责出版《言治》月刊。1914年春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同年11月发表《国情》,成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先声。1915年2月,代表中国留日学生总会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反对日本提出的危害中国主权和独立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6月编印《国耻纪念录》,积极开展反对袁世凯的宣传活动。

1916年春,撰写长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传诵一时。同时主编《民彝》杂志,宣扬民主和自由。同年5月回国后,曾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等职,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18年初,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讲演和论文,阐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1918年底和陈独秀创办著名的《每周评论》。1919年主编《晨报》副刊,同时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办《国民》和《新潮》杂志。5月,积极支持和参与五四运动。7月,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随后又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起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1月,建立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自1920年7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在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创办《工人周刊》。1922年8月在杭州参加中共中央特别会议,随后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说明中共关于实行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1924年6月,率中共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7月回国后,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在1925年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此后,他领导北京人民开展国民会议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等革命斗争,并派共产党员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工作,对冯玉祥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4月6日,在苏联大使馆中,被闯入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军警逮捕。被捕后,他坚贞不屈,于28日英勇地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就义后,遗体被安置在北京西山万安公墓,现在是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6

尹溯涛又名尹培沄,小名云翔,1907年出生在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949年4月,在澜沧佛房成立澜沧临时专员公署时,为了纪念尹溯涛,曾经将宁江县改为溯涛县。

民国廿五年(1936年),尹溯涛代表班洪王为首的阿佤山十七王公,致书“中立委员长〞(叙利亚、伊拉克勘界委员会主席,瑞士陆军上校伊新兰君),并向中国政府请愿,义正辞严地申明:阿佤山自古为中国领土。抗日战争爆发后,尹溯涛与李晓村和其他进步人士一起,促成景谷县爱国人士罗正明请缨抗战,组织了一支上千人的阿佤山区武装抗日游击队伍。1949年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澜沧各族人民举起了武装斗争起义的大旗,尹溯涛、李晓村奉命带着新组成的民兵200余人向国民党宁江设治局衙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宁江设治局长许雨苍被围得走投无路,举起白旗,提出要尹溯涛前去谈判,验收枪身号码。1月21日上午,当尹溯涛到设治局房内谈判桌旁刚坐下时,预先埋伏的'敌人便向他连开数枪,他不幸中弹牺牲。尹溯涛牺牲后,我军连夜组织部队向敌人发起了强大的进攻。战士们一边冲锋,一边高呼着“为溯涛同志报仇”的口号,一鼓作气攻克了衙门,解放了宁江城。尹溯涛为了宁江县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珍贵生命。

40年代初,其妻领着年幼的女儿,历经千辛万苦从梁河九保到澜沧看望尹溯涛。由于路途艰辛,他年幼的女儿夭折在路上,妻子又在回家的途中生病而亡。从此,他与家庭失去联系。他的老母亲在临终前要求家人一定要找到他。1984年清明节前,中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烈士陵园为尹溯涛重修了烈士墓,以示永久的纪念和表彰。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7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我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最终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齐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最终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革命女英雄事迹篇8

敌人把夏明翰关进监狱,先是劝他“投降”,说什么只要他放弃信仰共产主义,就一定亏待不了他。夏明翰好不含糊地回答说:“我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于是敌人又对他来硬的,用尽各种刑法,直把他折磨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可是,对于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夏明翰,皮肉的痛苦不能动摇他革命的坚强意志。

敌人对夏明翰实在没有办法,决定杀害他。在杀害之前,敌人又对他进行一次审问。

一个杀气腾腾的主审官问夏明翰:“你姓什么?”

夏明翰镇定地回答:“我姓冬。”

那个主审官一听,生气地说:“什么,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

夏明翰冷冷一笑说:“这是跟你们学来的.。你们从来都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卖国说成爱国。照你们的做法,我姓夏当然应该说成姓冬。”

那个主审官气得要死,但他还不死心,又问夏明翰:“你多大年岁?”

夏明翰白了他一眼,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那个主审官又问:“你的家在哪里?”

夏明翰的声音越来越高,说:“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

“我在问你,你们的人都在哪里?”

夏明翰听了,狠狠地盯了那个主审官一眼,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说完,把嘴一闭,再也不说一个字。

敌人把夏明翰押到刑场的时候,夏明翰昂着头,挺着胸,一边大步往前迈,一边高唱《国际歌》。敌人急了,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

夏明翰大声说:“给我拿纸来!”

夏明翰接过纸笔。略一深思,随即昂然一笑,抓起笔就写了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然后用力把笔往地下一扔,就英勇就义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消防女文员事迹材料范文8篇

女材料员事迹材料参考8篇

女职工优秀事迹材料8篇

女党员的先进事迹8篇

女民警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8篇

中国英雄事迹材料8篇

女民警个人先进事迹材料8篇

女党员的先进事迹精选8篇

2024抗洪救灾英雄事迹8篇

英雄事迹观后感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080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