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追求篇幅长短对读后感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原作的深入阅读能被帮助我们写好相关的读后感,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聊斋读后感800字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聊斋读后感800字篇1
一看到这本书熟悉的题目,不少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想起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电影——《画皮》,电影里那些恐怖夸张的故事情节时到今日仍然令我们心有余悸,所以很多人一定会误以为《聊斋志异》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恐怖小说,大错特错!这本经典耐读的小说如果单单停留在这么低级的层面的话,它还会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吗?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一个个故事,它还通过让我们阅读这些故事从而领会到一个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从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丽的景象深处并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话所说“人不可貌相,还水不可斗量。”往往那另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美好加钻石般透明闪亮的心灵,比海还深比宇宙还深的心灵。
其实,《聊斋》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败,在康熙时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蒲松龄所在的那个时代,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几个?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们未必都会去思考这些社会问题。作者大胆地揭开了所谓“盛世”下的“烂疤”替那些饱受迫-害的下层人民提出控诉!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但是面对黑暗的现实,作家在书中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确实不现实的。他在《促织》中提出了请天子关心民命,在《席方平》中请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红玉》中请侠客义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来除暴安良。这些又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还存在着幻想。
?聊斋志异》广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批判了科举制度。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考弊司》《叶生》《王子安》等等。这些作品对考场的黑暗、考官的混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考生的变-态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划。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靠弊司司主虚肚鬼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脾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者可以免割。可是他在堂上悬挂的楹联却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正是对人间黑暗的考场和寡廉鲜耻的考官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
作者不仅写了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副食和精神摧残。王子安因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而失去理智,自以为中了进士翰林,大摆进士翰林的架子,闹出了许多悲剧性的笑话。叶生因屡试不第竟一病不起。在《王子安》中作家对考生们的心理和神态,作了穷形尽相的描绘,他们入场考试,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他们盼望喜报,坐立不安,如痴如狂,对秀才士子灵魂的这些刻画细致入微。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变-态心理的描写,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侵蚀人们的灵魂的。所以《聊斋志异》的更深刻之处,是它揭示了-败制度对民族精神之摧残。
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著名作品有《阿宝》、《连城》、《莲香》等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有它鲜明的特点:作家多通过非现实的幻想的世界的人与事来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来表现他的爱情理想。再作家笔下,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尽管性情各异,但大多美丽聪明,善良无私,不图富贵,不慕权势,以才德取人,爱的忠诚,爱的坚贞,历经祸患而不渝。她们来去自如,离合随心,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矫情,不虚伪,生气勃勃,一往无前。她们再没有恋爱自由的封建社会,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例如:《婴宁》婴宁是一个狐女,在坟墓里长大,他能摆脱人世间任何的束缚,不受封建礼教的规范,不受庸俗的世间人情污染,天真无邪,纯洁透明,,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人。王子服同样是一个思想单纯、感情真挚的男子,作家让着两个人自由的结合,曲折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婚姻的不满。《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人们都能寻着故事发展的线索,窥见其中包含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社会矛盾斗争。
聊斋读后感800字篇2
说,《聊斋》是中国古代最好的短篇小说。连着几天,事情一旦做完,我总是捧起书看一两个故事,不到一个月,居然把厚厚的一本书看完。文字简洁易懂,故事流畅,反转总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极富想象力,堪比唐人小说,且更细腻、严密。
?聊斋》看着爽,皆因里面有大量的书生意淫的爽文,最常见的套路就是书生做过什么好事,例如救了小动物,帮了鬼狐,之后美丽的妖精就过来以身相许;或者是美艳的女鬼或狐妖主动诱惑,男主一般是很快就沦陷,如遇灾祸,最后都有大神搭救,收了妖精。这些女鬼或狐妖,虽有法力,却是很弱势、脆弱,一点都不可怕,倒是有些楚楚可怜。比较有名的是《画皮》和《聂小倩》。这类题材比较好看的还有《西湖主》、《罗刹海市》,这两篇的想象力奇幻瑰丽。
这些狐妖鬼怪故事中,也有一些另类,如《青凤》这篇,讲的是男主排除万难,主动追求美丽的狐妖,这种积极的态度,在《聊斋》里是很少见。《林四娘》讲的是一个喜欢诗词歌赋、诵经祈福的女鬼,这或许是作者理想中的情人,不求名分,只求风花雪月;《郭生》讲的是一只狐妖暗中帮男主改文章。蒲松龄后来屡考不中,想来必定也期望有这么一个名师吧。《侠女》篇是少有的高冷大女主,这位侠女放在现代,做派也算前卫。《颜氏》写的是才女嫁人后,女扮男装,假装是丈夫的弟弟,科考一路开挂,中举做官,走上人生巅峰后,退隐归乡。
?聊斋》里还有一些无关男女感情,写得也挺动人。《王六郎》写的是钓鱼人和水鬼成为酒友,这故事挺像我小时候听过的水鬼故事。《丁前溪》写的是郭解式的大侠做派。《田七郎》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篇,豪强武承休梦见命中贵人是猎户田七郎,因此武承休对田七郎极好,三天两头宴请,田七郎母亲是个识大体的人,她说:“武家能给我们的钱财,而我们能报恩的就只是条命”,所以,极力阻止儿子接受武家的恩惠。后来,田七郎为了报答武承休的盛情,上山打猎,争抢猎物中,失手杀死猎户。武家救下田七郎,田母这才答应田七郎与武家交往。后武承休被陷害,田七郎舍命手刃武家的仇人。故事,这几乎就是《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中的翻版,像不像聂政刺杀侠累?
?聊斋》中还有一些奇闻逸事,如《蛇人》、《老饕》、《寒月芙蕖》、《查牙山洞》、《陆押官》,就像我们小时候听长辈说的一些江湖传说,几分真实,几分夸张,其中的神秘让听众迷醉。
?聊斋》中还有几篇揭露官府贪腐,苛捐杂税的暴政。如《促织》、《梦狼》、《考弊司》,其中的《促织》几次剧情反转,特别精彩,剧情跌宕起伏,笑中带泪,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聊斋》中还有描写科举对人的摧残,如《王子安》,描写的常年科举不中的秀才出现的幻觉。可笑之余,不免可怜。
聊斋读后感800字篇3
?聊斋志异》是一本记录狐狸、怪物、鬼魂等奇闻异事的书。全书共491个故事,我的这本只剩250个。聊斋里的故事都很扣人心弦,也有很多故事很精彩,看完了之后我都兴奋地睡不着觉。其中好词好句很多,让人受益不浅。作者写的文章全部都很细腻、贴近情感。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名叫《山市》。《山市》写的是: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自己比作孙禹年公子相当于这件事是他自己看到的了。因此说他写文章细腻。山市其实就是海市蜃楼,因为以前的人科学不够发达,还不懂这个道理,以为是鬼神造出的,所以又称鬼市。
在这个方面,我要加油!有机会,我要把491个故事全部读完!
聊斋读后感800字篇4
这个学期学习的一篇文章《崂山道士》,引起了我对《聊斋志异》的好奇心。今年暑假抽时间“拜访”了一下《聊斋志异》。引发了许多感想。
?聊斋志异》并不是我想象中粗浅的故事,而是充满了玄幻与美妙。书中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故事,讲述的大多与鬼神有关,与狐仙相联,动人心魄的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还蕴含了一个个引人深思的道理。它是一本很耐人寻味的书。刚开始看的第一篇,虽然精短,但也要人反复朗读,最后才能获得其中深刻的道理。
第一篇文章名为《考城隍》。讲的是一个人因病躺在床上休息,忽然来了一个公差请他去考试。他们来到一个官署,这里的一切东西他都很陌生。不一会儿,试题传下来了。他写完后,交了上去,然后,大堂上的人召他去。他去后,交了上去。不一会儿,大堂上的人召他去。他去后,一个人对他说:“河南缺个城隍,你很适合这个位子。”他听后,忙说:“我上有七十老母,无人照顾,请让我回去为老母亲送终,然后再来录用!”众人听了十分感动,一查母亲还有九年阳寿,便让他九年后再来。果然,九年后他母亲去世了,他便当上了城隍。
我读后觉得十分纳闷。这是什么意思呀?没有一点头绪!只好又读了一篇。
几遍下来,终于完全明白了它的全部意义。原来,那个公差是一个鬼,他去的时候其实也死了,但他因为文笔好,在阴间考中了城隍,也就是在阴间当一个官,但他却因为他母亲已年迈,而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抓紧,要去陪他母亲,阴间的人们读被感动了,便放他回去,这样,他就:“死而复生”了。并陪着他的母亲年度晚年。
我读完明白后,由衷发出感慨!这么感人呀。原来鬼也是有感情的,他们也会被感动。同时,也说明了那个人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他的孝心,使鬼神也会因他的孝心所感动。最终,也深刻印证了“好人有好报”,有孝心的人一定也会有好报的。
?聊斋志异》读完后,我感到十分有趣,它充分满足了我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放飞了我的想象,激活了我大脑思考能力。聊斋随笔包括了人物的贪婪、痴呆等,借妖魔鬼怪之事,演人世百态之情,穷世人相貌,尽古今风情,开文人胸襟,是一本不可不看的好书。
聊斋读后感800字篇5
提起《聊斋志异》,几乎所有人都会想起神狐鬼魅之类的事物。虽然,我总是对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有些不屑,但想起鲁迅、郭沫若、老舍等文学大家对其极高的评价,我还是细细品读了一番。而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写的不仅仅是神狐鬼魅,蒲松龄还在书中深深讽刺了科举制度、等封建社会的弊端。它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同时也歌颂了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了生活中的假、恶、丑。
?聊斋志异》的内容极其丰富以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看似,《聊斋志异》讲的是鬼狐仙怪,其实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而且,它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经典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描写十分细腻,堪称绝无仅有中国古典短篇小说。
所以,《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和艺术表达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它多数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蒲松龄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因此,《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本消愁解闷的书,而是一不有着深刻历史内容的作品。
我不禁有些敬佩蒲松龄。他能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社会的矛盾问题,并且大胆地揭开了所谓“盛世”下的“烂疤”替那些饱受迫害的下层人民提出控诉。这就是为什么《聊斋志异》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吧。
聊斋读后感800字篇6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它借谈狐说鬼,来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现实社会。《聊斋志异》突出地提出了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首先,它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
在蒲松龄笔下,官吏都是一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他们无孔不入地刮地皮,为了金钱散尽天良。席方平的父亲被富豪杨某害死,因为羊某贿赂了冥府的上上下下,席方平的父亲反而被拘押。为他申冤的席方平遭到下油锅、锯解的酷刑。阴司里面从上到下,都是一些“人面兽心”的官吏,使他们贪得无厌,徇私枉法,胡作非为,这阴司,不过是现实世界的虚幻手法而已。
蒲松龄尖锐地指出,那官吏本身,便是为非作歹的强盗:“官吏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成仙》)“天下官府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其次,蒲松龄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科举制下的民风士习、畸形社会加以真实细致的刻画。蒲松龄十九岁时中秀才,但一生郁郁不得其志,长期靠设馆授徒为生,所以他对于科举制度有切肤之痛,看穿了这是一种坑害知识分子、埋没人才的制度。《聊斋志异》写了许多人鬼狐妖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的讴歌生死想从的爱情,有的描述闺房嬉戏、夫妇恩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礼教,流露出妇女解放的思想,但也常杂糅封建伦理纲常的说教。耐人寻味的是,蒲松龄笔下的女主角,常常是些异类,是狐、鬼、仙魅。她们纯洁、善良、痴情,为了爱情,她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们的爱情不受金钱地位的影响,也从不屈服恶势力。蒲松龄在她们身上寄托了美好理想。《聊斋志异》还是一部世情小说,他对于那些伪君子,势利眼、市侩、夜郎自大、口是心非者做了深刻有力的讽刺鞭打。特别是《崂山道士》、《戏缢》、《堪舆》《雨钱》、《骂鸭》等篇,描写了封建“盛世”道德的沦丧,讥讽那些见钱眼开、阿谀奉承、好逸恶劳之徒。
在这类作品中,《佟客》尤为幽默、深沉。慷慨自负的董生遇到剑仙佟客时,以忠臣孝子自诩,实际上却是一个银样蜡枪头。佟客为了剥下董生华丽的外衣,把茅草点化成强盗。“强盗”深夜入宅,抓住了董生的父亲。而这个自封的“孝子”却连老父亲也不去救。平时“谈吐豪迈”,一遇危险便退避三舍,这是对一切装腔作势者的嘲讽。
聊斋读后感800字篇7
谭晋玄是县里的秀才,深信导气引体之类的养生术,不管天气冷热都不间断练功,过了几个月,似乎有了一些成就。
一天正盘腿打坐,听见耳朵里有像苍蝇营营的声音说:“可以出来了。”睁开眼睛就听不见了;闭上眼睛,稳定呼吸又能像刚才那样听见了。他以为这是所练功法内丹将成的朕兆,心里暗暗高兴。以后每当打坐就能听到那种声音,于是决定再听到时就试着回应它,看看有什么情况产生。一天,耳中又有那种营营的声音,于是谭晋玄就小声地回答说:“可以出来了。”一会儿,觉得耳朵里窸窸窣窣地好像有个东西出来。他略微瞟了一眼,发现是一个三寸多的小人,相貌狰狞丑恶,好像夜叉,跑到地上不停地旋转。谭晋玄私下惊异不止,决定姑且集中精神看看它要怎么变化。
忽然有个邻居来借东西,敲着门呼喊。那个貌似夜叉的小人听到了邻居的呼唤声,神情显得十分惊慌,围绕着屋子奔跑,好像老鼠无法回到洞穴一样。
这个时候谭晋玄觉得精神和魂魄都失去了,再也不知道小人跑到那里去了。于是得了颠狂的疾病,不停地号叫,看病吃药,经过半年多才慢慢地痊愈。
文中的丹指“内丹”,道教认为,用自己内在的精气修练成的丹药叫内丹,所谓的内丹练成后,人就成了金刚不坏之身,一举成“神”。世上是没有“神”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春秋时代的孔夫子就不相信有神。然而读《聊斋志异》,对怪力乱神却要以为是真的,或者把它算作是神话,逻辑上才讲得通。如读本篇,练气功居然从耳朵中跑出一个相貌狰狞有如夜叉一样的小人儿,真是怪异极了。然而又不奇怪,现实生活中不是有人在公众场合中道貌岸然是一种形象,私下为非作歹狰狞凶恶又是一种形象吗?再从人的本性来说,几乎人人都有善良、丑恶的一面,“夜叉”看作是人们灵魂中丑恶一面的象征,那么从耳朵里跑出一个夜叉,与“从皮袍里榨出小来”似乎也有相近的地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