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故事的文章所写的读后感才是有意义的,看完一部著作之后我们的内心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想要和大家分享,赶紧写份读后感吧,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香伯读后感200字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1
用了一炉香的时间读完了《倾城之恋》的《第一炉香》,却用了许多炉香的时间去回味这一章,回味卑微地爱着乔琪的薇龙。
这是第一次读张爱玲的作品,加上以前对张爱玲生平事迹的模糊记忆,总觉得薇龙身上有张爱玲自己的影子。不得不佩服她能把一个女子卑微的爱情心理描写得如此鲜活。
薇龙对乔琪的爱能用两个字来概括——卑微。正如书中所写,她现在试着分析自己的心理,她知道她现在为什么这样固执地爱着乔琪,这样自卑地爱着他,最初,那当然是因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来,完全为了他不爱她的缘故。如同金莎在歌中唱道“爱一个人是卑微的,每次答应自己的,都被你浅浅的微笑推翻了”,薇龙知道自己不可能和乔琪在一起,因此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乔琪。一旦陷入爱河中,薇龙便无法再自拔,犹如陷入深深的谷底。
为了和乔琪结婚,薇龙努力学习各种赚钱技能。婚姻之路的荒凉她是看得到的,她选择了一条将自己埋葬的路,她心甘情愿地被乔琪和姑妈利用,帮乔琪赚钱,帮姑妈赚人。薇龙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她和乔琪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如薇龙自己所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根本谈不到公平两个字”,薇龙明白在爱情面前永远是卑微的。文章末,薇龙指着一群妓女说,“我和她们有什么分别?只是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薇龙如同一柱沉香屑,为了爱情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最后化为灰烬。
薇龙,她的淳朴本色与纸醉金迷的香港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了满橱的华美衣裙,穿梭在权贵交易的社交场所,薇龙却始终没有沾染姑妈的物质主义,保留着她的纯真。这样的女子,让人觉得珍贵,也觉得惋惜。相信很对人都认为乔琪这样的浪子不值得薇龙去爱,但也是这就是真爱,为了爱愿意牺牲一切,愿意不求结果,愿意飞蛾扑火。
张爱玲似乎有着望穿一切的眼睛。看张爱玲的书,不仅要细细品味故事中的人,更要好好品味故事中的人情世故。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2
故事的开端讲的是一个平凡,个性的上海女孩——葛薇龙。因为父母的搬迁,不愿荒废学业的她无奈投奔姑妈。她一踏进姑母的豪华大宅时,就为“那黄底红边的窗棂,绿窗户里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玻璃瓦,很像古代的皇陵。”所迷倒,却不知自己即将被这种奢侈富靡的生活所吞噬。他的姑妈也是个厉害角色,丈夫是香港数一数二的阔人,姑妈是他生前的得意人儿,遗嘱上特别派了一大注现款给他。姑妈收留她俨然是将她当成“吸引男人的诱码”罢了。
但当她看见满满一衣橱的衣服,她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地一件一件试穿着;当她收到车夫专程接送,她的内心是多么开心;当失宠的睇睇将被赶出家里时对她说那一番话,“打替工的早来了,这回可趁了心,自己骨肉,一家子亲亲热热的。” 薇龙此时已经明白姑妈只当她为幌子吸引一般年轻人,那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也许睇睇的今天就是以后的自己吧。但此时的葛薇龙已经陷入了这个深不见底的大黑洞里。
在一次园会中,薇龙不禁对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乔琪产生好感,但听说乔琪并不受他爹的欢喜,便一下子对乔琪冷淡了许多。不知不觉中,薇龙已变成势利、爱慕虚荣的香港女子。而司徒协那一个金刚石镯子,则彻彻底底地将她陷入奢华的黑洞里,无可自拔。薇龙知道,梁太太牺牲女孩子来笼络司徒协,她即将成为这其中一个女孩,她想离开,她想找个阔人,嫁了她。薇龙不愿意自己有一天变成梁太太这样的人。
这时,她想起了乔琪,她对爱认了输,“当初是因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来,完全为了他不爱她的缘故”,葛薇龙如此固执,如此卑微的爱着他,也许这份爱里还含杂着金钱与名利,但此时的薇龙早已无法回头了,因为她已经离不开这样奢华的生活了,她自愿将自己卖给梁太太和乔琪,“她不由自主的把手扪着脸,仿佛那份白带绿的姿容已经被那似水流年洗褪了色。”薇龙的结局不言而喻,她的青春,她的容颜不再属于自己,行尸走肉般生活在那个肮脏、现实、不可理喻的世界里。
薇龙的一炉香烧完了,故事也讲完了,这就是香港,奢侈富糜的香港。薇龙也许就是那个社会的影子,她的结局也就是香港交际花排定的结局,曾经单纯而清醒的葛薇龙一步一步陷入无尽的深渊,葛薇龙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折射,人性中的一个噩梦。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3
在此之前,我一直固执地觉得—“飞蛾扑火”是一个褒义词,飞蛾在生命赋予它的本能面前,那么地勇敢,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可以阻拦我们追逐我们内心渴望的,哪怕死亡。
然而,在这一刹,我开始觉得“飞蛾扑火”这一词带有嘲讽了,就像《第一炉香》中薇龙为了和乔琪结婚所做的一切一样,或许,不仅仅是结婚这一件事是薇龙的火,而从开篇开始往后的一切一切都是薇龙,这只飞蛾的火。
因为莫名的或许是对知识的渴望的缘故,薇龙去找梁太太是一把火;薇龙瞒住父亲,撒个谎搬进他姑妈家是一把火;薇龙在那拨给她住的小里间里阖门试衣柜里的衣服是一把火;薇龙协助小慈禧似的梁太太周旋于各个晚宴中是一把火;薇龙去引开乔琪是一把火;薇龙莫名其妙地想起乔琪,母性光环照耀,不禁觉得乔琪不错是一把火;薇龙动了要与乔琪结婚的念头是一把火;薇龙依旧不愿清醒,妄想变成符合乔琪条件的富家女是一把火……
这一切一切,都像火一般,散发着光亮,透着温暖,一点点地侵蚀着薇龙的心,所以她不再是从前的薇龙了,也难以下定决心去做一个新的自己,而是在这泥淖中愈挣扎,陷得愈深,再也没有自拔的能力了。
如果薇龙是天真的,真的有那么那么爱乔琪也就罢了,但她明知道乔琪是个浪子,也并非非乔琪不可,何苦淌这一趟浑水?薇龙的付出能否让浪子回头,我就不知道了,也无所谓如何,因为薇龙似乎就只是那个接管了,然后继续纵容乔琪的娇惯的人罢了。只要薇龙仍旧有能力纵容着,她那玻璃式的幸福便会在七彩的霓虹下映得美丽,至极。然而,一旦薇龙无力再继续纵容,她的幸福就像玻璃般易碎,甚至比玻璃来得更娇嫩,脆弱。
说薇龙一时被爱冲昏头脑吧,她又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说薇龙勇敢吧,她又似乎没有那么勇往直前,即便是飞蛾扑火,这点火光也有些微不足道了;或许,我该说薇龙太懦弱、懒惰。乔琪因为是个浪子,没有所谓的经济来源却不情愿去奋斗,所以非要找个有钱的,或者说他要入赘到有钱人家中去,所以他注定和薇龙是两个世界的人,可薇龙去偏生不死心,做了回上海的决定后,终究动摇了。她是舍不得现在的生活吧?大约也不够坚定要开始新的生活。她是舍不得现在生活的优厚,还是舍不得虽不及梁太太的慈禧状态却也算在社交圈中混的如鱼得水的快感?
梁太太一直都是让我感到惊奇的人。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是吧?放着家里置办的婚姻不要,嫁给了六十好几的梁先生。因得宠,赔了青春气候却也得到了总够多的钱财。我不知道她打得什么心手的薇龙,是真的大发慈悲关心侄女儿,是借着薇龙填睇睇的缺,好让她安安定定地继续当她的小慈禧,还是纯粹因为薇龙父亲从前说的话在她心里留下了一根芒刺?现在明知前路黑暗,却依旧要把薇龙往上推?
我对梁太太的那种“一个女孩顶要紧的是名誉”的调调不能认同,她所说的“名誉”却又不是贞节,甚至与贞节无关,而成了名望。我不知道这是她安慰自己,为了给自己开脱,描述她生活的美好的话,或者说引导薇龙的话,或许都有吧?也或许她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狭隘,这是她所以为的一个女人追逐幸福的方式,所以她就这么样同薇龙说了……
这样的飞蛾扑火的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喜剧吧?也确实。纵使薇龙生活中有千般不如意,她也总有她的幸福时光,至少她是自愿如此的,堕落也罢,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也罢,谁在乎呢?
悲剧吧?也是。薇龙的心终究还是被生活降服了。她成了她从前不屑,现在也依旧不喜欢的自己,她会后悔吧?可是她再也回不去了。
飞蛾扑火,有悲,也有喜,哪怕飞蛾是在自取灭亡。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4
读这篇中篇小说之前,看人评价《第一炉香》诉说了张爱玲的爱情观。倘若真是这样,作为读者,作为张爱玲才华的粉丝,先是要骂胡兰成几句的。之前也浏览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他的薄情给我留下较深的映像。如今,把胡兰成带入到《第一炉香》男主人公乔琪上,倒有几分相似,感慨张爱玲爱情不顺的同时,也对女主人公葛薇龙多了几分怜惜,更厌恶乔琪了。书评最好不要加入个人情感色彩,读书笔记则不然,我也开始信口开河了。
读《第一炉香》,首先是叹服张爱玲的文笔,她汲取了女性作家善于描写感情、善于描述细节的长处,又毫无女性作家叙事过于繁琐的习惯。小说里处处是看似不经意的神来之笔,其实大多出于张爱玲用心的构造。例如她写梁太太勾搭卢兆麟这儿,“梁太太双肘支在藤桌子上,嘴里衔着杯中的麦管子,眼睛衔着对面的卢兆麟”;又比如“薇龙向东走,越走,那月亮越白,越晶亮,仿佛是一头肥胸脯的白凤凰,栖在路的转弯处,在树桠叉里做了巢”等。小说细节越是有趣生动,越体现张爱玲对文字的驾驭炉火纯青。
其次是小说篇幅虽然小,但构造严密,情节相互呼应,读者在行云流水的阅读中,能停下来深思。同时小说既写出战前香港大的社会环境,又对人物心理描绘细致入微,让我想起气势恢宏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眼神刻画。杰作必精于细节,推敲细节也常有物外之趣。
故事写的是一位名叫葛薇龙的“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一步步走向物欲洪流的过程。看完小说,回想起第一次看到满橱柜的衣服、会想“一个女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连忙把身上的一件晚餐服剥了下来,向床上一抛,人也就膝盖一软,在床上坐下了,脸上一阵一阵的发热”纯真的薇龙,唏嘘不已。彼时的她,先是替姑妈招待她的情人们,后来爱上了浪子乔琪,最终成了一名为了金钱自愿出卖自己的女人,再也不是那个心里呐呐“试试就好”的薇龙了。
如果张爱玲把薇龙的堕落原因写成环境所逼,那么这篇小说便会落入俗套。张爱玲的高明在于,她塑造了一个复杂的薇龙,一方面是她赚钱养家的不得已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她心甘情愿进入了姑妈的花花世界,并心安理得嫁给浪子乔琪,最终成为姑妈、乔琪的'敛财方式。正如薇龙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薇龙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读者看到了她的思想从面对华服“看看就好”的纯洁到“自愿赚钱”的无下限,如同看到一朵白莲凋零,是展现给读者的悲剧,让读者生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绝望感。
同时,张爱玲在小说中体现了对爱情的讽刺。心软的薇龙飞蛾扑火般爱上浪子乔琪,反观乔琪,在“几分犹豫”和薇龙结婚后,还与姑母谋划,过了七八年等薇龙收入减少,便离婚。薇龙的情真意切在乔琪的薄情面前化为乌有,也包含了作者对爱情巨大的讽刺。
读这本小说,不免想起张爱玲那张孤傲的侧脸,弥漫在小说中的,是对时代的拷问、对爱情的深思、对世俗的不屑。作为男性读者,我自然不能体会薇龙在面临满橱柜华丽衣裳的欣喜,不能带入感情中女性的视角,写下的读后感也欠深刻。只是在葛薇龙身上,仿佛看到风华绝代的张爱玲,那个能写出“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女子。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5
在《第一炉香》中,张爱玲巧妙地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能看到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主人公为何在那样的环境下最后做出那样的决定,走出那样的路为何是必然的。环境描写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情节当时的气氛,因此加以体现出人物眼前的画面和情感,让读者的脑海留了更深刻的印象,而更加确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带给环境的起伏和变化。人物生活在环境中,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描写是人物主观心理的投射。
首先,环境描写是意象的表现。薇龙眼中豪宅的环境描写是‘荒烟,滑稽’,墙上的鸡油黄在当时社会是一种明艳的,高贵的,带有世俗感的颜色。院子里的‘英国玫瑰’和‘杜鹃花’是中西合拼,却又不伦不类。梁府外春天的杜鹃花‘轰轰烈烈’是代表着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却和‘皇陵’一种奢华的,埋葬生命的地方恰不吻合。由此可见,环境描写是象征着某种具体的事物或情感。
环境描写是为了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这样作者何读者就可以达成共识。薇龙把住宅比喻成‘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可见薇龙对房子的第一印象是带有诡异和古怪。这个所谓的‘家’,在薇龙看来像是个‘摩登的电影院’,因此创造了一种很陌生的氛围。从开端的环境描写,读者可以直接投入并推测出薇龙对梁府的不认同,己厌恶感。这样可以看出梁太太作风夸张,也可以看出梁太太和英国人交往较多,所以环境描写其实也是人物内在精神的反映。
环境描写是人物情感的委托。当情节发展到和梁太太和司徒协回到梁府以后,薇龙眼前的世界随着自己的情感而变化。在这里薇龙列出了许多花草树木的品种。‘漫山醉醺醺的树木。生长繁殖太快了,都有些杀气腾腾,吹进来的恶风也有些微微的腥味’。当时的薇龙收了气,眼前的画面明显更为暗淡和沉闷。种种植物放在一起,感觉是杂乱不振,浑身不自在的。从此可见,人物的情感起伏决定环境。当人物感觉沉默凄凉,周围的环境在人物眼里也会看似暗淡无光。
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下我们就做个详细的解读,‘头上是紫黢黢,天尽头是紫黢黢的冬天的海,但是海湾里有这么一个地方,有的是密密层层的人,密密层层的灯,密密层层的耀眼的货品-蓝磁双耳小花瓶;一卷一卷的葱绿对金丝戒;玻璃纸袋。。。’薇龙之所以重复了‘紫黢黢’这个形容词,为了强调人物完全彻底粉碎的念头。她本来是在个热闹的,喜庆的唐人圣地,所以环境的气氛和内心世界有产生了对比。薇龙眼前看到的密密层层的杂物,看似不起眼但却是生活无法缺乏的的杂物。在这种情况下,主人拥有的只有无比的凄凉,环境描写体现出了主人公无可奈何的心情。所以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对人物的影像也从此更加深刻的影响。
在《第一炉香》中,环境描写绝对不只是为了营造氛围或设置背景场景或为了刻画人物所处的环境元素。张爱玲的语言有强烈的内趋性,常常围绕着揭示人物的内省世界。而环境描写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说,体现一种语言上的美感及成熟度。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6
因为上学期学习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影响,假期的时候一个人去书店购买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说来惭愧,在读到她的文章之前,我对她的了解只来源于微博鸡汤和她的一些人生经历,而且我一直也以为她的文风是属于那种凄凄惨惨戚戚的爱情故事,这次读了以后,才对她的文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我读的第一篇文章是《第一炉香》,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却蕴含了许多的内涵。故事讲的是一个来香港上学的上海女学生薇龙,希望她在香港的姑妈能够资助自己的学费,前去拜访她,最后却沉沦于声色犬马的糜烂的生活。
在故事的开始,作者就已经做下了处处伏笔。张爱玲描写薇龙的姑妈的大住宅是“流线形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这个住宅就像一个鬼气森森的无底洞,彻底的把薇龙控制住,让她再也无法逃脱。但是这不禁就让人思考,薇龙作为一个女学生,应该是有一定的自制力的,为何她的结局会是如此?张爱玲为这个问题在文章中穿插了许许多多的描写,都证明了薇龙自身也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生。
无论是她还在求人时,穿着“南英中学的别致的制服”而且“和其他的女孩子爱时髦,在竹布杉外面加上一件绒线背心,短背心底下,露出一大截杉子,越发觉得非驴非马。”还是她在梁太太家住下后,发现房间里面的厨橱里面挂满了衣服,金碧辉煌时,还是“不脱孩子气,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的一件一件试穿着。”这些,都已经描写出了薇龙的虚荣。
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己这样下去的结局会是什么,但是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一件件试完衣服后,她低声道:“这跟三堂子里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分别?”
后来的她,认识乔琪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要留在这个让她留恋的世界,嫁给乔琪是必然的选择。她爱的不是乔琪,爱的是乔琪背后的糜烂世界;而乔琪不爱薇龙,她们之间只存在着利用与欺骗,骗的自己都当真了。
你的爱人是你的一面镜子。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爱上怎样的人,也注定了会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没有配不配得上,没有谁无辜谁正确,茫茫人海里,在一起是命运早已埋下的伏笔。
在故事的结尾,薇龙阴历三十夜那天,和乔琪两个人单独到湾仔去看热闹。在知道未来毫无希望的结局下,葛薇和乔琪像两个平常的夫妻与摊贩老板讨价还价,她像个小女孩一样快乐。乔琪对薇龙说:“你也用不着我来编谎给你听,你自己会哄自己。”薇龙没有天长地久的计划,只有在这眼前的琐碎的小东西里,她的畏缩不安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那样的快乐里带着悲凉,带着一种畏缩和虚伪。
看透了又能怎么样呢?看透了,出不去。我们的生活又何不是如此?现在的年轻青年谈的所谓恋爱,和一群群的爱慕虚荣出卖自己的自尊的女大学生,到底是时代变了,人变浮躁了,还是当时的那个时代,压根就没有结束呢?
精神世界的空虚,必定需要物质填满。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出不来任何的真正的文学大家了呢?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的大脑已经被物质染得乌黑了。都说时代在进步,人类却退化了。大把大把的人不愿意接受复杂的信息,全民时代的到来,也许就是阶级固化的开始。以后的时代,只会更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了。”
可笑的是,还有多少人沉迷于读鸡汤,小确幸和平凡呢?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7
午后,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书桌前,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实在是人生一大惬意之事。
等我将书的最后一页缓缓合上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成名作,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现在依然影响着无数的人。读完后,让人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第一炉香》讲的是上海女学生葛薇龙为求学香港,不得不求助于姑母。却被其姑母 梁太太(富豪遗孀)所利用,来作为吸引男人的诱饵,满足其虚荣,荒糜的生活。在求学的过程里,生活在梁家的葛薇龙终不免也陷入其中,变得热衷于这种享乐主义的声色犬马的生活中,与花花公子乔琪乔开始了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恋爱与婚姻。
读完这本书,我其实为葛薇龙感到悲哀。她生错了时代,本是一个积极进取单纯的,有个性,有目标,向往美好生活的女大学生,却因为在姑妈家不停地受社会物质金钱诱惑的熏陶,慢慢沉沦于其中了。当她第一次踏入姑妈家时,就被那豪华的景象震惊了;当她打开房间衣橱,看见满目琳琅的衣服时便迫不及待的比试比试……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大学生来说,面对这些完全就无招架之力,所以她陶醉于其中了。当她在姑妈家居住了三个月后,慢慢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本来她还能克制自己,但是在姑妈有意无意的提醒中,顽强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无形中战胜了她脆薄而孱弱的抵抗力,她最初的追求被面前的诱惑击个粉碎。逐渐沉迷于靡丽生活的薇龙,如果说还来得及挽回,那么暴雨夜里司徒协确套在她手上的那副玉镯子,则是彻彻底底地把她囚囿于奢华的堕落中。与此同时,不幸地,她又忍不住爱上了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乔琪,还一心想着“要离开这儿,只能找一个阔人,嫁了她。”她嫁给乔琪,也许并不是因为爱,而是为了钱,想逃离姑妈,可终有一天薇龙会变得憔悴以致无法再交际于这肮脏又满是金钱的圈子里。可此刻薇龙已顾不得自己的未来的,不能像,也不敢想,想起了就满是无边的恐惧。最后沦为那个社会的奴隶。
本书另外一个女主角梁太太,其实我很厌恶她,同时又很同情她,年轻时为了钱嫁给了个年过半百的富豪,以为丈夫会很快离世,却事与愿违,待丈夫逝世时,她的美貌也已不在,却想轰轰烈烈地谈场恋爱。因为内心的空虚,她游走于各种社交场合,并不惜拿薇龙做诱饵,还想从中赚一笔,这样的人是可恨却又是可悲的。
薇龙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善良单纯的她怎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在金钱面前低头?她不仅反映了个人面对物质金钱诱惑时只能投降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她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普遍的一个现象,本来都是抱有一定的希望,希望闯出自己的天地,但是女性的虚荣心和爱美的心态让她们慢慢在金钱面前妥协,沉迷在纸醉金迷的奢靡的社会,在有机会回去时不舍这一切美好的东西,人性中那纯真的一面慢慢失去,让最后残存的希望破灭,明知乔琪并不爱她却依然和他结婚,图的就是不想失去那样的生活罢了……而梁太太呢,在我眼中,这样的人是可恨的,为什么要把一个如此美好的女大学生变成像她那样的不堪呢?自己年轻时做错的事为何要再一次付诸于别人身上?难道她不觉得这样很残忍吗?
在《第一炉香》中,似乎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寂寞的,不停的寻找其他东西满足自己空虚的内心。生活在那样的社会注定是悲哀的。有人说薇龙与乔琪的爱情的悲哀是因为张爱玲本身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所以写不出那美好的结局,但是,我觉得不如说是被那骄奢淫逸的社会所害,如果不是社会太黑暗,怎会有那么多人甘愿沉沦?当我们渐渐迷失了本心,又会有谁记得自己的初衷?当一切都为金钱所迷惑,爱情又算得了什么?
张爱玲的书渗透一种淡淡的悲哀,她的文字安静却残忍。读完《第一炉香》,我的内心各种纠结,为书中的人,更为沦为那个时代奴隶的悲哀的人们。
香伯读后感200字篇8
汤哲声先生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爱情小说最深刻的是张爱玲,这个判断是大块人心的。《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处女作,此作一发表,张爱玲便名声大噪。这部小说发表在《紫罗兰》杂志,这是鸳鸯蝴蝶派办的文学刊物,鸳鸯蝴蝶派是通俗文学的一个流派,是专写言情小说的。从《第一炉香》这部小说的情节看,它就是一部言情小说,写了一个女大学生和一个花花公子的爱情故事。就是这个原因,这个流派的带头大哥周瘦鹃看了这部小说拍案叫绝。这说明张爱玲写小说一开始就是走言情路线的。然而张爱玲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她的言情小说中根本没有真诚的`爱情,有的只是男人对女人的利用和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她的言情小说由于加进了她的人生苦痛,揭示了女性依附性存在的悲剧,因此使得她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义,小说中剩下的只有对爱情的悲凉,对人生的悲凉。
小说中微龙的悲剧是在原始生存欲望和原始情欲的双重压力下必然要发生的悲剧。这使我想起了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也是一部言情小说,书中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其中韦翰和莉迪亚的爱情与微龙的爱情故事颇有点类似。韦翰这个男人特点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是浪荡公子,寻欢作乐,挥霍钱财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对女性的追求主要出于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了获取钱财,满足其贪欲;二是为了获取性感,满足其原始情欲。韦翰并不爱莉迪亚,但若有这样一个细皮白肉的女人一路陪陪他,他当然不会错过机会。莉迪亚对穿“红制服”的军官具有无可抗拒的情爱力量,她对于人生的最高要求定位于对情欲的满足,在她的情感里也就不可能发生对真诚爱情的追求。于是,她嫁给了韦翰,得到的只是一个四处寻欢作乐的丈夫和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牢笼。我们可以发现韦翰和莉迪亚是欲望冲动的结合。奥斯丁通过写这对爱情,衬托了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真爱的美好,讥讽了无爱的婚姻。
张爱玲是个在感情上受过伤的女性,她对真爱已经死了心。因此她不会去描写伊丽莎白与达西这样的真爱故事,从这部作品的描写重心来看,这是一个女人堕落的故事。正应了那句话,女人变坏就有钱。这是个女人变坏就有钱的故事。自从《第一炉香》出炉后,文学界就一直褒贬难定。很多读者对这个因为贪图享乐,自甘堕落,逐渐变坏的女人的故事难以接受,文学史上也找不到它的位置。比较在张爱玲之前问世的《日出》,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写女人变坏的故事,《日出》带有倾向性,陈白露在那个灯红酒绿中挣扎,她的身体在堕落,可她的精神世界却没有完全堕落,她对美好的人性是向往的,她最后自杀是一种抗议,是对自己堕落的痛悔,是对可怕命运的抗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禺对造成陈白露堕落的外部世界是决绝的态度。可是张爱玲的这部小说只是在慨叹人性的不堪一击。她对葛微龙是同情的,葛微龙的尴尬人生说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是难以掌控自己命运的,特别是在香港这个物欲纵流的世界里,挥霍人生太过容易,你很难保持不被诱惑。
故事开始,葛薇龙,一个出身在没落大家庭的上海女学生,因为上海传说要有战事便和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难。可哪知香港这个花花世界,根本上就是为富人准备的,飞涨的物价,使她们家中的积蓄一天比一天减少,于是在接到上海时局已缓的消息后,父亲做了回上海的决定。但薇龙却不想因为这个而耽误自己念书,打算留在香港完成学业,可是一个人留在香港定该怎么生存呢?我们看到张爱玲给她的女主人公设置了一个重大生存难题,就是因为拖欠学费,她面临着失学的重压,对知识很渴望的她,怎么能甘心呢。为钱所困,这是微龙这个追求美好生活的女学生必须克服的最大难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背着父母跑到香港山头华贵的梁家大宅里来请求帮助,这里住着她的姑母。她来找姑母,动机很明确,就是想借点钱以便继续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她的姑母是个被视为玷辱葛家门风的有罪的女人。早年与薇龙父亲闹翻,是因为在微龙的父母眼里,她的姑母身上有着可鄙的人性恶,当年她不顾家庭反对,为了弄到一笔钱,而甘心情愿地给一个行将就墓的男人做了姨太太,丢尽了葛家的颜面。找这样的姑母借钱是与父母作对,就是向人性恶低头。
小说中有一句话颇有韵味,梁太太见微龙对乔琪动了真情,就说:你怎么就动了真情呢。这话好像是张爱玲说给自己听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