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简单写读后感7篇

优质的读后感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有没有深刻的中心主旨,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加强人们对书上剧情的分析,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简单写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简单写读后感7篇

简单写读后感篇1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是作者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书籍,作者在第一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几乎每一章都提到要让孩子大量的阅读好的书籍,她的孩子也在阅读中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本书中作者再次倡导孩子要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阅读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里品质,因为任何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着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孩子自由,她在书中这样写道:给孩子自由,不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是啊,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

分享本书中作者倡导的三点: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重要。

当孩子看完一篇东西时,要鼓励孩子叙述出来。家长一旁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孩子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孩子都是爱玩儿的,爸爸妈妈们还要多考虑如何让阅读更生动、有趣,通过一些寓教于乐、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

二、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孩子能够得到家长的尊重就会自尊,自信。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懂得使用文明用语。例如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要说:“请你……”而不要说生硬的命令句。如果孩子做完了某件事,说声“谢谢”。有什么事,家长也要与孩子商量。例如,父母想调一个电视频道,最好先与孩子商量:“我们调个频道看看好吗?”多和孩子聊天,趁此机会多向孩子灌输一种意识:我们是平等地、我们是朋友、我们可以无话不谈。

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要找到孩子的长处细心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每天关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大力发展孩子的长处,降低对孩子短处的关注度。作为家长也应该提供机会激发孩子自身的斗志,这比无休止的批评督促要有效得多。平时在家里注意观察孩子哪些方面比较弱,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挑战自己。

简单写读后感篇2

我是一个不怎么爱看书的人,但是拿到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我却一气读完,让我爱不释手,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十岁,儿子五岁。自己虽然是教师,但是看了尹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实在是太失败了。

女儿小时候总想教育好她,不准她做这,不让她做那……,再大一点,教她拼音、算数等,给她报各种辅导班,害怕她输在起跑线上。以致于现在害怕星期天,害怕辅导班。我不禁想起我小时候,星期天的快乐时光,一到星期天就早早起来,比上学时起的还早,就到处疯着玩,真过瘾,直到天黑了还不肯回家。想想现在的孩子真是辛苦。

女儿每到星期天才能见到妈妈一面但也没表现出兴奋和高兴,只是怯怯地偷偷观察妈妈的脸色,害怕让她再做题,直到该睡觉了,没时间让她学习了才腻在妈妈跟前释然的睡觉。现在女儿怕写作业怕上辅导班,以前我总是很苦恼,找不到原因,不理解是为什么。直到现在读了尹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我才知道原因。原来是我对她责备和约束过多,造成如今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愿学习。

当我看到尹老师专门为她家圆圆提供一个专门用于画画的涂鸦墙,我又想起了被我训得不敢出声的儿子。刚搬的新家,儿子就拿着女儿的彩笔在雪白的墙上画起了绿色的西瓜。当时我就对儿子连打带吼,儿子当时吓得连哭都不敢哭出声来,我觉得起到了效果,儿子再也不敢在墙上乱画了,我认为这是在教育儿子,直到现在儿子不管写什么,在哪儿写都要跑到我面前问一问能画吗,我知道了出问题了。与尹老师相形对比之下,同样是家长,我这样的行为着实让我有些后悔。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就在我的身边就在我的身上发生着,原来一直认为这是对他们好的事,原来是害了他们。复杂的教育的其实可以用我们最简单方式来教孩子。我应该放开对孩子"天性"的管制。

让我们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吧——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简单写读后感篇3

看了这本书,相知恨晚啊,作为这一代人的父母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传统的,从父母辈开始就是错误的,我再沿用这些不正确的方法,也只能让我的孩子成为我的轮回,或者说也超越不了我很多。

当初生下这小小的人,看着她慢慢长大,对她的期许从原来的健健康康就行,到更听话些,更有礼貌一些,学习的能力更强些,或者更出息些。原本希望她有个无忧无虑纯玩的童年,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们之间能力之间有所差距,作为父母,我们不淡定了,还是忍不住去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总是想着我的孩子怎么就比别的孩子这方面差?什么原因导致的我的孩子这方面差?

看了这本书后,我知道,根本不需要去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不能要求孩子各个方面都优秀,成功人士也会在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是弱势的。她那么痴迷于画画,可能耽误吃饭,就让她认真的画完,不要打扰她,“不打扰”是爱的最高境界。虽然这么说,但是一看到因为玩或者因为画画而耽误吃饭,就觉得是耽误正事了。

通过读本书的第二章,终于释怀,如果是因为背英语课文,因为解一道难题而耽误吃饭,我们家长是不是就不会去打扰了呢?是啊,换个角度再看此问题,就能理解了。

家长们传统观念并不能认同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只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耽误正事。其实,家长们不停地抑制和打压孩子玩耍的天性,那么被抑制的这个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回到刚才的话题,不打扰让她画画,既让她有成就感,还能培养她的专注力,还更尊重她。利远远大于弊啊。

本书作者的一个观点颇有意义,“不管是最好的管”,不管不是不负责任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有力的一种方法,可谓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也许她短时期内学业不尽如人意,有些方面与很多孩子有差距,只要我们家长绝对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的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孩子从小能尽情的玩耍而从不被训斥和鄙视,那么她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这个论点让我感受颇深。孩子从幼儿园时期就要遵守各种规矩,鞋子如何摆放,手怎么洗,连吃饭也要被规定先吃菜后吃好吃的鸡腿或者虾,回到家,家长规定站有站相,坐有坐像,东西从哪里拿放回哪去,等等等等。这些规矩就是约束,也可以理解为琐碎的管制。妈妈和爸爸应该是孩子一想到就觉得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而不应该是眼里的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

再说孩子的艺术教育,我们孩子虽然是在她的选择下开始了钢琴之路,除了一开始几个月的兴奋期过了,之后还是变成被动的了,难度一增加,兴趣更加减少了。艺术教育本应该是甜的,现在被各种宣传引导,尤其是一些出名的艺术家的成名之路,让我们家长认为没有苦哪有甜才是硬道理。我虽然没有让我孩子哭着练过琴,但是每次学难曲子,总是让她咬牙挺过。想想换做是我练一个新曲子难免抗拒、退缩,因为双手配合不好,怕弹不好听,大人咬牙都很难熬这种难度较大的曲子,更别提这六七岁,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总是站在家长的高度去要求孩子、评判孩子,想想孩子还真是委屈。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认为对待学钢琴这件事,首先不要抱着成才的想法,也不要认为既然学了就一定要学好的想法,也不能说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要让孩子来实现。要与孩子在同一个层面看待弹琴这件事,就好像我们是同学一起跟老师学琴。变换这个角度之后,我发现收效甚好。我不再要求每首曲子必须弹奏几遍,只要她认为满意就行,如果我听着确实差很多,会建议是否再弹一遍,一起再感受下这个程度老师是否满意,自己听起来是否好听。孩子慢慢能够感受到弹琴不是给妈妈弹的了,弹琴也不是任务了,压力感虽说还有但是完全在她可承受范围内了,再也不用催促她弹琴,自己玩够了,休息好了,自主的去练琴。而且能够有自己的方法,先练自己顺手的曲子,把困难的曲子放在最后。虽说现在还是在艺术之路体会不到甜,但至少不觉得那么苦。

综上。我希望我能做到让孩子的能量从不需要消耗在和家长的争斗中,不需要浪费在过渡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

简单写读后感篇4

作者曾纪洲是一位做了六年的代课教师。先教语文,后改教数学,当五六十个学生的.班主任。其间,还兼过大队辅导员和教务主任。这是一部“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生命本色的教育传奇”?全书“有绝招的教师”、“有生活情趣的教师”和“一个大写的人”。

一、教书,不简单——先做自己。

先做自己,就要《发现生活》——有闲情逸致。像曾教师一样无论春夏秋冬,撷取并拥抱每天生活中的美好,然后能以阳光般的心灵酝酿出“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再以“激情和感染力”浇灌教室里的每一粒幼苗。

先做自己,就要《做永远的乐观主义者》——能苦中作乐。像曾教师一样用爱心和精心去培育一棵棵幼苗长叶、开花和结果,努力把陋室打造成“世外桃源”: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氤氲着“生机盎然”的童真童趣。

先做自己,就要真实真诚真情——做学生的榜样。像曾教师一样身正为范,将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在学生的言行之中。但是,教师不是圣人,不必高高在上,不必正襟危坐。不妨回归一颗童心,偶尔和学生一起做点儿“坏事”:玩水、荡秋千、偷红薯、上树……这可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前奏。小小尝试,别有洞天哪!

每一个学生不是简单的容器,机械地等着教师去灌注。他们有思想,有活力,有自我。因此,教书不简单。也因此,教师要先做自己,成就自己。一直记得李希贵的《学生第二》,他认为只有“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为本”、“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二、教书,不简单——装着学生。

曾教师说:“要让学生的心里装着教师,教师的心里就应该先装着学生”。此言极是。阅读一篇篇文字,感受一个个故事,仿佛亲历了一个个过程。鲜活中透着山花的馨香,清澈中淌着山泉的甘甜,亲和中飘着山风的温柔。我想,一位山村教师的朴素之仁爱,智慧之举措,性灵之修炼,即在这“香”这“甜”这“柔”中演绎得如火如荼。

“装着学生”乃是一种共有——《跟学生分享自己的糗事》,乃是一种气度——甘于《拜学生为师》,乃是一种欣赏——《想着法子夸学生》,乃是一种包容——《接受偏科》,乃是一种机制——《打造一个“家”》,乃是一种理解——《角色转换》,乃是一种秘密——《跟学生私底下的约定》,乃是一种招数——《万事有招》,乃是一种融入——《走进本土,融入当地》,乃是一种在乎——《做个“偏心”的教师》,乃是一种乐趣——《形式纷繁的活动》,乃是一种呵护——《“不要拿学生说事”》,乃是一种制度——《规则要先行》,乃是一种效度——《有效教学》,乃是一种理念——《素质教育与减负》……

正因为时时处处装着学生,《带着学生感受身边的美和乐趣》,曾教师班的学生学会了“和自己比”而对自己负责,同时意识到“我是学校的主人”而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树起了一个自信的理由,扬起了一种集体的荣誉,奋起了一种前进的步伐。

小岔小学,地处山村深处。家境贫寒多,留守儿童多,还有“未开化”的家长拿着木棍或扁担追打教师。之于年轻“简直是梦魇”造成来去匆匆。但村民们视曾教师为亲人,过节时粽子、月饼和薯包之类堆得小山高。何以如此反差?当是走门串户的家访和“学生一天天地变好”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放心,并且以淳朴的土产犒劳了。曾教师装着学生,书写了无私奉献的爱;学生、家长反过来装着曾教师,回赠了感人肺腑的爱。

此书告诉我们,教书不简单,需要和学生斗智斗勇,但绝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师道尊严;教书不简单,需要以“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点滴言行如春风化雨般对儿童的熏陶”。

简而言之,“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是一种智慧,这是《教书,不简单》给予我的一种启示。

简单写读后感篇5

谈及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尤如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江湖。西有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等投资先驱;东有邱国鹭—《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儿》,周金涛—《涛动周期轮》等后起之秀。亦有投机天才利弗莫尔旷古绝今,财报高手老唐会当凌绝顶。读一本书最终还是得落地到实践中去的,如果没有实践,那最终只是纸上谈兵。

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都是简单的,但是实践中的情形却是千变万化的,充满各种噪音和干扰。简单的是理念本身,不简单的是如何在荆棘密布、陷阱重生的市场中执着地坚守、灵活地运用——《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儿》。

投资框架:自上而下思考,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圈定行业范围;自下而上选择,从人和机制的角度挑选标的。

选股方法:有未来,有成长性,否则容易有价值陷阱;行业格局清晰,赢家先发优势明显,后来者无法追赶;估值合理。

调研方法:调研之前,跟公司的研究员讨论,与调研过或买过公司股票的基金经理讨论,与最了解公司的卖方研究员讨论,读一篇深度报告,读一篇近期报告。调研中,问高管几个问题,怎么看竞争对手?最近竞争对手有没有什么做法让你特别难受?你最近有没有什么做法让竞争对手感到难受?调研后,深度分析和讨论,对管理层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定性分析。

判断管理层的方法:一看个人能力——战略是否清晰,是否聚焦,转型的公司从来不碰。战术执行力,中小公司看老板的能力和魅力,大公司看中层干部kpi。二看管理层的诚信度。

跟踪公司的方法:看到好的行业、好的公司,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下。如果真的找到产业方向有巨大空间,并且行业内优秀的公司已经跑出来,就不要轻易放弃对这些公司的跟踪和研究。

大势判断方法:看当时起作用的主线是什么,顺着市场的角度思考:是流动性,还是经济本身的结构转化,还是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当逻辑不断得到市场验证的时候,就可以坚持。如果市场发生变化,就要重新梳理,看看主线是否动摇。

抄底方法:站在最强者的逻辑上,把最悲观的逻辑列出来,当觉得最悲观的逻辑成立也不怕时,才可以去抄。千万不能在下跌时用上涨的逻辑来证明跌不动。

简单写读后感篇6

书籍,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阅读,让人绽放美丽。读一本好书,与名家交谈,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近来,我有幸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它传达了一种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书中的观点及经典案列解答了平日工作和生活中育儿方面存在的困惑。让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的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下面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悟:

保卫纯真童年

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尝试的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这样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的成长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案列中,父母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表面上来看,让孩子涂鸦,并欣赏他的作品,只是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一种接受和欣赏的行为,但透过父母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地位的平等性。父母对孩子有足够多的尊重、宽容,更多的爱。父母以孩子的乐为乐,并能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

回归自然养育中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爱不应该建立在抽象的理性知识上,应该建立在情感基础上。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和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已成为教育现状,年轻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里老人,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生活就是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我认为再累也要把孩子留在身边,父母的爱是任何“隔代亲”都无法替代的。

严厉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应该放下心中的棍棒,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也是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神的命令,是教育最基本的法则。通过阅读,我反思自己,孩子的问题是需要自己去反思的,就是结合现在当下的教育感到焦虑纠结,这也是一种成长的开始。反思修正,通过自己悟出来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认识到了家长往往就是对孩子的期待很高,就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想到我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因为孩子的教育不能回头,就是通过学习有效的调整自己,降低期望,过好当下每一天。

深情而又无条件的爱

孩子在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要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小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身教重于言传

通过阅读,我觉得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建立鼓励的常规方式,用表扬和鼓励来代替指责和批评,也许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有对事情的批评和指正,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发现和被关爱。我认为尹老师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归,回归当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和成长方式,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爱是一门艺术,正确爱我们的孩子,即是正确对待我们的未来,也印证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守护成长,静待花开。

简单写读后感篇7

金老师给我推荐了两本非常值得一看的书,我先看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看完后,我感触很深。

我很自责地检讨了自己,发现自己属于书中所说的“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有转化成为生产力,反而变成了破坏力”,越是对孩子要求多,规定多,约束太多,对孩子的教育越限制越出问题。压抑了孩子的正面激情,刺激出了孩子负面情绪,使他出现叛逆以及自我封闭。这样,孩子整天就会想着咋样解脱这种约束,就不会和家长去深刻交谈,导致矛盾重重无法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严格的父母往往教育不出如意孩子的深层原因吧。

是的,只有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我发现我的教育是失败的,对孩子太啰嗦,什么都管,生怕他什么都做不好,代劳太多,缺少和孩子的互动沟通,所以我的孩子不愿和我交流,想逃离我的视线。孩子其实是一个很优秀、聪明的的孩子,正是我的教育和对他的关注出了问题,才导致今天的结局。

说到这,我想起可能是我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对孩子的内心关注和耐心太少(因为孩子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我要上班,负责孩子,还要做家务等,真正用到和孩子谈心聊天的时间不多),只注重了他的衣食住行,没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亏欠孩子太多。

曾经孩子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在他小学的时候仅仅因为我的一句话让他伤心一晚甚至自残。写到这我眼泪已经湿润了眼眶。是的,我亏欠与孩子心灵之间的沟通以及对他内心真正的需求和了解。我疏忽了太多的细节问题,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有时是一个细心的妈妈,有时又是一个很大不咧咧的妈妈,现在说啥也没用。非常感谢金老师介绍的这本书,我深感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太多的失败、疏忽,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我的心已被深深地刺痛,现在有什么可以弥补吗?我想现在我只能通过一点点地改变自己,重新让孩子一点点地接纳我,让我一步步地走进孩子的心里,就像书中作者所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

孩子,妈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在这我真诚地给你道歉:对不起,希望你能原谅妈妈!同时我也希望你能改掉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实处,为了你有个美好的未来,孩子,咱们一起努力加油吧!

金老师,非常感谢您推荐给我这两本书。我现在只看完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时间我还会返回去再看,第一遍看了还不是很深入。看完,我感触很深刻,也好好反省自己,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只能慢慢改变自己,一下子想改变孩子不是很容易的,只能先从自我做起。金老师谢谢您推荐的好书真是受益匪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写战争读后感通用7篇

为自己而写读后感优质7篇

为自己而写读后感7篇

商人写读后感7篇

写战争读后感模板7篇

写自己读后感模板7篇

写演讲稿作文300字7篇

写演讲稿类作文7篇

写健康饮食演讲稿优秀7篇

写青春演讲稿精选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434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