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歌读后感400字通用5篇

读后感指浏览完一本书后把心里的领悟通过文字撰写出来的应用文体,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小伙伴们对书上理论的分析,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歌读后感400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歌读后感400字通用5篇

歌读后感400字篇1

我翻开书本,又看到那五个金灿灿的字: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5000年的岁月中发生的事,每当捧起这本书时,我都会感到它沉甸甸的,因为它装的是中国的历史,记载的是中华的辉煌,铭刻的是中国古代的衰败。

大家都知道“一鸣惊人”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大臣淳于髡用他的聪明才智挽救了齐威王,挽救了一个快要走向灭亡的国家,使它成为历史上一个千盛之国。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淳于髡 一样的人,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可是一旦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站出来出谋划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真希望将来的我也能够一鸣惊人。

还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江郎才尽。主人翁江淹自幼刻苦学习,知书达礼,才华横溢,能写许多精美的文章、诗词,可是当他晚年时,享受着高官厚禄,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很少接触现实生活,以后就再也没有好的作品问世了。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原来,养尊处优的生活也能扼杀人的才华!现在,有很多学生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下去,他们的“才”还没有施展的机会就已经“尽”了!

历史的长河渐渐流去,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悄然而去,虽然它们渺小得不起眼,但其中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它们给了我智慧和力量,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朋友,不妨你也来读读这本《上下五千年》!

歌读后感400字篇2

自从我看过《西游记》的碟片、电视和图书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西游记》。我喜欢故事里的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故事里的人是真是假……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西游记》的拼音读本,我真是爱不释手,一口气连读了好几个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段孙悟空拜师学艺的故事。有一次,师傅讲道法的时候,孙悟空在一边跳来跳去,手舞足蹈。师傅问他要学什么,他只说学长生不老的本领,其它什么也不想学。师傅气得在他的头上打了3下,倒背着手,走进屋里,把前门关上,不出来了。我真惊叹孙悟空的聪明,他竟然猜出了师傅的用意,他知道师傅是要他半夜3点钟去师傅的房间学本领。

就这样,聪明的孙悟空从师傅那里学到了长生不老、翻筋斗云和七十二变的本领。可是孙悟空不谦虚,好在别人面前卖弄,师傅生气了,把他赶回了花果山。孙悟空这种骄傲任性的脾气后来给他惹了不少麻烦。孙悟空的本领很大,但很骄傲,因此得罪了许多天神,还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西游记》的故事很有趣,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歌读后感400字篇3

简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因为尊严。于是她落难在沼泽居。可即使是在这里,她仍然没有忘记自身的定位,她没有什么人人平等的思想。农夫的孩子就是农夫的,无论她们表现得多么优秀,她们都只能是所有农夫中最出色的,她们永远不可能达到她自身的地位,更不可能变成上等人。在这里,她收到了一份求婚,这位有头脑,有理想的大好青年期望他们可以一起去实践他的理想。可是,他并不爱简,仅仅因为合适而要求结婚。简当然不会同意,因为她虽然落难,但仍然有着自身的尊严,更何况她的初恋并没有退去。

简收到了财产,也收到了罗切斯特的呼唤,于是她回到了桑德尔菲。罗切斯特在之前的漫长的时间中没有呼唤过简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可是简没有感应。当她终于获得了足够的资金让她成为一个上等人的时候,她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呼唤,因为这个时候的简的心结已经打开了,她的尊严已经有了坚强的后盾,她不再可能是一个情妇了,所以她回去了。

当他们结婚以后,简说过,尤其让她愉悦的是罗切斯特可以毫不犹豫地依赖她而没有丝毫的愧疚或者说感激。这句话当然从一方面说明了他们的'感情,而更让简感到高兴的是其中传达的平等的意味——只有在充分敬重一个人的基础上才能达成这样的感情。

歌读后感400字篇4

“草船借箭”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吴蜀联军没箭了,想造很多的箭,诸葛亮说自我能在3天内造出十万支箭,并要人准备了草船20只。到了第三天,诸葛亮把船开到曹营水寨,敲军鼓。因为那时有大雾,曹操怕有埋伏,就射箭,箭射到草船的草人上,就这样,诸葛亮“借”到十万支箭。

这个故事给我两个启示:一是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能在三天之前就预知天将下大雾。最终成功使用计谋,“借”到曹军十万支箭,这与他年轻时认真学习、勤奋苦读有关。如果诸葛亮不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他是不会在三天后能“借”到箭的。从中,我觉得我们此刻正在学校读书,更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也能像诸葛亮一样,自由发挥自我的才能。

二是诸葛亮解决问题不按传统的老方法思考。如果他在接到造箭的任务后,找很多工匠,日夜赶造,那他就不会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开动脑筋,采用另一种奇特方法—“借”,最终在三天之内成功获得十万支箭。不仅仅任务完成了,并且完成得相当漂亮和完美,这一点又告诉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必须要多思考,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异常是又省时又省力的好方法,不要仅仅限在老方法、老办法中,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就没有提高了。

歌读后感400字篇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是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典课文的原文。我认为,选择这篇古文入选中学课本,除了进行古文语法字义教学之外,更在于文章本身的奇短精博之处。

首先说“奇”:“奇”在之一是作者本人,作者刘禹锡(公元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晚期着名诗人、哲学家。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着,他的诗现存800余首。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同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为苏州“三杰”。

他虽才学横溢,却官运坎坷,虽屡遭被贬,却矢志不移。

“奇”在之二是作品体裁,铭文,是铜器研究中的术语。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的文字。但用铭文贬弊明志却鲜为所有。

“奇”在之三是成文之因,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之诗多是豪壮之诗;杜浦生不逢时,杜浦之诗多是愤闷之诗;司马迁蒙冤入狱,所着《史记》乃发奋传世之作。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是一气之下挥毫出来的。

其次说其“短”:是说此文只有一段文字,区区八十一个字。

再其次说其“精”:是说此文虽然只有一段区区的八十一个字,却条分理析,文采沛然,思路清晰,简洁晓畅,结构严谨,字字玑珠,含蓄中不乏寓意,讽刺而不露痕迹,语言优美简洁,文风典雅飘逸,可谓短小精悍。

最后说其“博”:虽说此文只有一段文字,区区八十一个字,但却寓意深刻、博大精深、回味无穷。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正所谓‘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是金子放在那里都会发光的”。

从作品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人世沧桑,岁月如流。势利小人早已化作黄土一撮,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生活在简朴的环境中,但也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简朴的生活并不能改变人的志向,反而,我们要以简陋的生活锻炼自己,使自己的品质更加高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钱》读后感400字优秀5篇

西游计读后感400字5篇

蜂的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

蜂的读后感400字优质5篇

师说读后感400字优质5篇

师说读后感400字最新5篇

师说读后感400字精选5篇

狗读后感400字模板5篇

狗读后感400字最新5篇

狗读后感400字优秀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862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