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6篇

观后感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将观看后的感受记录下来,为了写出优秀的观后感,大家一定要认真思考才行,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6篇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篇1

有多少人可以放弃优越的条件,来到穷苦地方艰苦奋斗?有多少人可以不畏艰难,恨不得一天都在工作,连睡觉都觉得奢侈,连煮饭都觉得浪费时间?他,就是吉林大学教授,一位以生命来教导学生的战士:黄大年。黄大年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专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血,毅然回到祖国。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工作上与时间赛跑,一刻也不停歇,带领团队攻克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的奇迹。而然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却得了癌症,但这也没有阻挡他工作的脚步。2017年1月8日 ,黄大年因病去世。

这件事情给我的感触很深:在国外优越的条件下,还能想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有多少人能做到?而黄大年同志,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来祖国做出伟大贡献,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带病坚持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冬天冒着严寒送快递的快递员、坚持守在边境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是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奉献自己,方便别人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一个不畏艰苦,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的新时代好学生。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篇2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个又一个的战“疫”的好消息,纷至沓来,我们正“加速”战斗。在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更要敢于战斗,敢于与疫“搏斗”。

与疫“搏斗”,要强“疫不灭,我不还”的恒心,忌掉“疫”轻心。截止目前,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人数“15连”降、武汉重症占比下降、全国连续6天治愈出院超千人,累计出院病例已过1.2万人、法匹拉韦、干细胞技术等医疗手段初显有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在我们的全力“迎战”下,战“疫”已取得欢欣鼓舞的成果,但这还不是最终的胜利。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要继续坚定“疫不灭,我不还”的恒心,不因“15连”降、“重症占比下降”等战“疫”的重要数据降下去了,掉下来了,而掉“疫”轻心。我们要继续坚守战“疫”岗位,绷紧不松,一以贯之,一鼓作气。疫情不灭,我们决不“收兵”。

与疫“搏斗”,要强“防疫第一条”的举措,忌疏“疫”防范。道路千万条,“防疫”第一条。逐步复工复产,支持战“疫”前线。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们也有所增加了,出门在外,莫疏“疫”防范。天气暖了,想去遛弯儿,三尺阳台暖阳足照。其实,“宅家不出”就是此刻战“疫”时的最好“暖阳”。气温升了,腰围增了,想减衣缩食,“春捂秋冻”不能忘;“立春之后,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不能忘;“增强自身抵抗力是战‘疫魔’的‘天然疫苗’”不能忘。前线战“疫”吃劲,后方防疫更要守牢。hold住!待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后,我们再一起去看那“花儿开”。

与疫“搏斗”,要强“跑在疫情前头”的远见,忌“疫”步“疫”趋。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思考、解决当前问题,不能被“疫魔”绕的团团转。“全国一盘棋”“重点地区”“坚定信心”“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总书记在部署战“疫”时,无不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大思考、大智慧。我们要主动作为,在战“疫”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认识“疫魔”,寻找疫情变化的规律,进而加以研究,加强部署,防“疫”出现“新情况”于未然,力争跑在疫情变化的前头,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篇3

曾经流行的一个热门词语“逆行者”最近再次流行,逆行者是什么呢?逆行者就是在有危险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在撤离,而他们却把生命置之度外,逆行而上,去危险的地方帮助别人。

最近武汉的疫情极为严重,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可是仍然有许多人选择帮助他人,逆行而上。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名医护人员感染,而这些感染的医护人员不计回报,不论生死,只为了帮助那些有生命危险的人群,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与死神作斗争,他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最美逆行者”。在与病毒抗争的这些医护人员中,年龄阶段各有不同。有的已经为人父母,但是为了帮助有危险的人,不得不离开家庭;有的是90后,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纪,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在他们朝气蓬勃的时候,选择与死神抗争。他们身上的责任与勇敢,让我们看到了身为一名医护人员该有的精神与品质。他们不像别人一样远离疫情重灾区,而是勇敢的冲上去,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永远冲在最前面,担起重任,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在这次的疫情中,无数的人感染也有一部分人死亡。因为这次的疫情,全国各地延迟开工与开学,四处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而逆行者不同,他们冲在疫情的最前线,不畏生死,只为了让病人痊愈,只为了消灭病毒,只为了让生活恢复以往的安宁。一位病人的痊愈,往往需要多名医护人员的付出与努力,他们的付出是我们体会不到的艰辛,稍微有一点差池就有可能导致病人与他们都有生命危险,他们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位逆行者都是在用他们的生命安全来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在我眼中,逆行者是勇敢的代名词。他们不计回报,无私奉献;他们牺牲自己来保全他人;他们向着危险出发,有着最坚定的背影。逆行者永远冲在最前线,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勇敢。他们有着无畏的大爱,有着最炽热的情怀,有着最可贵的品质。他们无私奉献只为了帮助他人战胜病毒,只为了让他人痊愈,只为了生活的安宁。他们在抢救病人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被感染,可他们仍然冲在最前面,为了挽救他人不怕牺牲自己,他们是逆行者,最美的逆行者,最值得我们尊敬的逆行者!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篇4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4月6日深夜官方微信消息,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息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救治无效,于6日18时58分逝世。

据官方此前通报,大年初一,作为山东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成员,张静静奔赴黄冈支援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3月21日,张静静随山东第一批医疗队员离开湖北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间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4月4日下午5时隔离期满,拟于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时突发心脏骤停。

张静静抵达湖北战“疫”一线时,她的丈夫还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执行援助任务,两人当时只能依靠简短的信息,互报平安。在发给张静静的一条简讯中,丈夫叮嘱她:“我把你去一线的事情和领导说了,我担心时间长,不行我就提前回国。你在那里安心工作,确保保护好自己。”夫妻二人相隔万里,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张静静发现,湖北黄冈方言和北方话差异很大,山东医疗队员和湖北当地患者在沟通时存在语言障碍。她担心因此耽误患者治疗,随后就想办法将惯用的一些医护沟通用语打印出来,制作成“护患沟通本”,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肩负起缓解语言障碍,帮助护患沟通的重要作用。

张静静在1月31日的“战疫”手记中写道,“我帮助医疗队,初步制订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护患沟通本(山东医疗队),里面有平时工作中和患者交流较多的简易回答,在语言不通时,拿出护患沟通本,患者看到文字,就能理解。我们计划随着工作的慢慢进展,再慢慢修订护患沟通本。”

“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没哭,没能陪父母吃上团圆饭没哭,累到颈椎病复发没哭,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没哭……但当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看到患者治愈出院时,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2月4日,当看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时,张静静写下如上手记。

“我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东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会一辈子记得,有个女孩叫张静静,记得您是如何把我们一步步从死亡的边缘拉回。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有位患者在治愈出院时,拉起张静静的手说。

张静静在手记中写道,作为医护人员,最渴望看到的就是患者平安,最希望看到的莫过于患者痊愈出院,希望阴霾尽快消散,胜利早日来临。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3月21日,张静静跟随山东省首批援助湖北黄冈医疗队返程,她在归来手记中写道,临行前,收到了很多煮熟的鸡蛋,这是黄冈当地的风俗,把鸡蛋送给最亲的人。“杏林门下,救死扶伤,责无旁贷。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繁华。”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篇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8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掌握了防控知识,防控疫情的大网才能织好、织牢,才能为抗击病毒做出自己的贡献。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人人奉献担当,各个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2023《时代楷模》观后感篇6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无名、有名的科学家,他们抛弃一切,毅然回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黄大年教授就是其中一位。7年前,黄大年教授在英国的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金钱、名誉、地位和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但是,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就这样,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学。他从回校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了高强度的工作中,别的同事都是每天工作8小时,而他却把一天24小时的时间全部时间投入工作当中。

在这7年中,他凭着高深的科学专业技术水平和一股刚强的毅力,填补了我国在地球地理控测的多处空白。有专家说过,黄大年同志在这7年中的成绩相当于别人五十年的成就。他的这一股爱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不少同事也都说他是一个超人!但是,超人也有累的时候。2016年底,他终于倒在了病床上。但他心中的脚步却从没有停歇过,在病床上,他坚持给学生讲课,耐心地讲解学生们的疑惑。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最终没能战胜病魔,不幸离世,长眠于祖国的土地之下,享年58岁。他走得太突然,走的太可惜,对于我们,对于国家,对于世界,这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黄大年教授虽然去世了,但我们要学习黄大年教授的爱国之情怀,鞠躬尽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新时代演讲稿1000字6篇

时代梦演讲稿参考6篇

做时代新青年演讲稿6篇

与时代共成长演讲稿6篇

新时代演讲稿600字5篇

小时代演讲稿精选5篇

做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5篇

时代青年演讲稿5篇

争做新时代青年演讲稿5篇

时代梦演讲稿模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376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