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一篇读后感帮助加强大家对名著思想的领会,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感受,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佐贺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佐贺读后感篇1
读《老人与海》我被老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所震惊;读《格列夫游记》我被格列夫坚强的信念所折服。而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时,我被昭广的阿嬷永不放弃、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打动。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个骗骗小孩子的童话,结果却是一本真实的旧闻。我本来想翻翻几页就放上书架,结果我却越看越着迷。
这本书的作者是岛田洋七,生活在物品匮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喜佐子姨妈将八岁的岛田洋七送到佐贺乡下的阿嬷持永沙乃家。岛田洋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德永昭广。除了昭广,还有母亲、父亲、阿嬷纱乃、喜佐子姨妈、小新舅舅、明子姨妈、阿晃舅舅、田中老师等,都在书里。
昭广的阿嬷是位坚强的老人。虽然阿嬷没有超能力,但却像拥有超能力一样。
阿嬷是个刚强的女人,不会轻易流泪;阿嬷是个勇敢的女人,万一美国的燃烧弹打下来,阿嬷一定会守护家园,不会逃避……
昭广的阿嬷很勇敢、坚强、乐观、开朗和忙碌。也是一位长寿老人,年过九旬。
阿嬷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每当昭广和伙伴们下河玩水,总被鳌虾夹住。阿嬷总是急着把鳌虾拿下来,也不管别人疼不疼。
我感觉“只有能捡来的东西,没有该扔掉的东西”就是阿嬷和昭广的口头禅。瞧!他们每次出门时,都用一根绳子把磁铁绑在腰间,吸东西卖钱,可真不容易。阿嬷就以这样的坚韧,带领全家人熬过了战后的艰难岁月。
希望阿嬷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习惯能够得到传承。
佐贺读后感篇2
当你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你可能觉的阿嬷一定是一位很超级厉害的人吧!其实她只是一位很普通的老奶奶,而这本书讲的也不是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一个个生活中发生的简单故事,但我读起来却感到十分温暖而感人。
?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日本,因为贫困,妈妈被迫将年满8岁的昭广送往乡下的阿嬷(外婆)家。在那些没吃没穿的日子里,在那些遭人冷遇的岁月里,“超级阿嬷”总有无数神奇的法子,让昭广能够笑着面对贫苦,让家里始终充满温暖和笑声。
昭广的外婆之所以叫“超级阿嬷”,一是因为她很聪明,比如她出去散步的时候,会在腰上系一根绳子,两端绑上磁铁,这样就能吸地上钉子和铁片,攒起来卖掉补贴家用。二是因为阿嬷说了很多惊人的格言。比如,“跑步不需要道具,跑的路也不用花钱,只是脚前后移动一下就行了。”这使昭广开始练习跑步,并取得很好的成绩。三是因为阿嬷特别善良,虽然家里穷,但是她还从自己的嘴里省下食物分给因生活绝望成为小偷的人和许多需要帮助乞丐。
阿嬷就是这样一位乐观、坚强、善良的人,虽然生活艰难、贫苦,但她还是始终微笑着面对生活,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或挫折,我们都要微笑着面对,克服它、战胜它,这样才能幸福的生活。
佐贺读后感篇3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可是却有许多人对生活多多少少有些许的抱怨,觉得生活的不幸福。《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则通过主人公昭广和他的阿嬷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生活的幸福。
昭广和阿嬷生活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为了生活,阿嬷一天要打好几份工,回来时身上总绑着一条绳子,绳子上绑着一块大磁铁,上面吸着许多的小铁块。昭广很疑惑,阿嬷像是看懂了他,说道:“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可以扔掉的东西。”这是我一直难以忘却的话,是啊,无论贫与富,珍惜已有的东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人们对待穷有两种态度:穷的消极和穷的开心。昭广和阿嬷很贫困,衣服是打了层层补丁的,房屋是简陋的,就连吃饭时的菜也只能是最便宜的碎豆腐和捡来的菜叶,但他们却活的十分的开心。阿嬷总说一句话:“冬天我们应该感谢夏天,夏天我们应该感谢冬天。”是啊,无论贫与富,学会感谢,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美国知名教授霍华德金森1988年博士毕业时写了一篇毕业论文《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在调查研究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师成名就的杰出者。时隔20年,20xx年,霍华德金森又对之前接受调查的人进行了回访,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论文结尾,他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这一结论,和昭通、阿嬷的珍惜已有、乐观感恩的生活态度有异曲同工之效。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有迷茫,但是不要抱怨,不要被物质的生活遮住了眼睛,而忘了我们的初心。要记住,幸福取决于心态。我们努力的目标并不是要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不让这个物质的世界改变我们。
佐贺读后感篇4
我最近在读《佐贺的超级阿嬷》,它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故事。他的家被炸毁了,所以他去了佐贺的阿嬷家,他的阿嬷是个十分乐观的人。
阿嬷家里非常穷,但她从不说丧气话,经常说一些鼓舞人心的话。“有钱人真可怜啊,他们需要想今天吃什么,穿什么,去哪里玩。”“有钱人真可怜啊,像我们穷人坐在地上连裤子都不用管。”
乐观是阿嬷的人生信条,凭借着乐观的心态,她每日生活的很开心。家前面有一个“超级市场”,里面什么都有,他们每天的食物都来自那里。说是超级市场,其实是一条河,河上游时常有人洗菜,有人扔东西。阿嬷就在河下游拴了两个柱子拦着,把飘下来的东西都拿回家,别人家是看菜单做菜,他们家是看有什么菜就吃什么。
阿嬷是个聪明的人,她走路时会在腰上绑一块磁铁,把一路上的铁都收集起来,然后拿回去卖钱。那个孩子要去跑步,她就让孩子把鞋脱了,不然会磨鞋底,阿嬷的精打细算也还真过人。
阿嬷是一个有趣的人,在一次吃饭时,那个孩子说:“阿嬷,今天怎么只有米饭没有菜啊?”阿嬷笑了笑,说:“知足吧,明天啊,可能连米饭都没有了。”听后,两人都笑了笑。他们家遭了小偷,阿嬷知道后笑了笑说:“没事,反正他来了也没东西可以偷,没准看我们可怜还会留下点东西呢。”像阿嬷这么乐观的态度,平常人真的很难有!
阿嬷是个乐观、聪明、有趣的人。而我们就缺少这种乐观的精神,我们一遇到困难就会苦恼烦闷,甚至会放弃,但跟阿嬷比,我们的困难算什么呢?以后还真得多像阿嬷学习呢。
佐贺读后感篇5
暑期,有幸拜读了日本作家岛田洋七的作品《佐贺的超级阿嬷》,深受感动。书的开头写道:钱不够,不能出国旅游,买不起名牌衣服……人们因为这些而觉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的去追寻所谓的“幸福”。对于现在的生活观念——“穷”,是人们十分讨厌的,但是,本书中的阿嬷认为“穷”也分为穷的快乐和穷的伤心两种。而主人公佐贺的超级阿嬷教给佐贺的就是穷的快乐。
他们居住的小屋旁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被阿嬷称为“超级超市”。每天阿嬷都会和她的孙子一起用木棒挡住从上流漂下的一些食物,虽然都是些外形难看的菜叶,可那就是他们免费的蔬菜,阿嬷总是开朗地对主人公说:“菜的味道是一样的”。从阿嬷的脸上看不到悲伤,只有快乐和坚强。他们穷,但也穷得非常幸福。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曾经从爸爸口中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的冬天的夜晚,爸爸加班回来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对清洁工夫妇,在寒风中,两个人肩靠肩坐在路边,一起啃一个馒头,喝着开水,感觉让人特别的同情,可是,他们脸上露出洋溢着一种幸福的笑容。可能这就是穷的快乐吧。我觉得啊,快乐,就是跟自己爱的.人,喜欢的人,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哪怕穷苦,我们也能体会到快乐。所以说,不管,穷还是富有,只要在,自己的家人陪同下,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那哪还是穷,也会体会到生活的快乐,生活的幸福,而且还会一起去克服,一起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因为幸福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佐贺读后感篇6
?佐贺的超级阿嬷》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六月,为了录制好书导读视频,我遇见了《佐贺的超级阿嬷》。在一口气读完之后我深深喜欢上了这本书。因为,能遇到一本让我一会儿笑出声来,一会儿感动到落泪的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七月,再一次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了新的感触,随手记录下来与你分享,希望能有更多人发现这本好书。
故事的背景是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物质匮乏。由于母亲无力抚养,小男孩昭广被送到了位于佐贺的阿嬷家中。阿嬷家的生活很拮据,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昭广依然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成为日本知名的漫才大师和作家。因为,他有一个——超级阿嬷。
阿嬷是一个坦然的人。为了补贴家用,她出门时腰间总是绑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着磁铁,收集来的钉子、铁片等可以卖钱。
阿嬷是一个有生活智慧的人。家中的食物不够,她会用一根竹竿拦在家门前的小河上,将上游市场上卖不掉被丢到河中的蔬菜做成可口的菜肴。
阿嬷是一个乐观的人。昭广的成绩单上有几科都是一分两分,她会说“没关系,一分两分的,加在一起不就是五分了嘛。人生就是总和力。”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贫困,那就不要试图掩盖贫穷,学着用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成绩不好,那就正视问题不逃避,然后默默努力去改变。遇到困难,那就迎面挑战,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在昭广的生命里,阿嬷的出现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她用她的豁达幽默、乐观坦然为昭广的人生画卷涂上了温暖的底色。
回忆自己的学生生涯,老师们讲的知识点也许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模糊,但他们鼓励的眼神、温暖的微笑、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话语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教学能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乐观善良、热爱生活,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你问我: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我会回答:如果我的学生长大后想起我时,觉得我的出现是他童年里的一份礼物,就足够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蛇保姆读后感6篇
★ 葫芦僧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