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思路清晰,一篇出色的事迹材料能够凸显弘扬正气,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创新个人先进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创新个人先进事迹篇1
“‘连钢创新团队’的工匠精神、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力量。”在看完“连钢创新团队”的故事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半导体量子点量子芯片研究方向带头人郭国平给记者发来了这样一段文字。
12月30日,本报报道了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自主创新故事,他们面对全球工业4.0给港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从一张白纸起步,经历十几万次的流程测试,终于建成了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蝶变。报道刊发后,在全社会特别是制造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同样是每天与技术创新打交道的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波海天驱动有限公司运控部总监陈钢深知创新不易。“我也是从基层车间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知道张连钢他们多年如一日在一个岗位上坚持创新是很不容易的。他们的行为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只要胸怀理想、心有家国、执着专注,就能持续不断地超越自己,甚至超越世界。”
“‘连钢创新团队’一连串的全球首创表明,中国智慧和中国创造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法宝’。”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朱恒银说,任何时候,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都是中国人不该忘记的初心、使命和担当。朱恒银研制的国产装备,在深部勘探中创造了我国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最深纪录,对推动我国深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他认为,科技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自信”才有底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2008年进入中车青岛四方公司,主要工作是高速动车组的焊接工作,那时正好是动车组高速发展时期,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再到‘600公里高速磁悬浮’,我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高铁的持续创新和蓬勃发展。”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张合礼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成功还得靠自己!’这句话也是我们高铁人常说的一句话,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赢得未来,赢得世界。”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吴毅告诉记者,在“连钢创新团队”身上,他看到的是那股子勇担当、敢拼命、求创新、善钻研、争一流的进取精神。“展望‘十四五’,永钢铆定了更远大的发展航向,我们将把‘连钢创新团队’那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坚持产业报国,勇担时代责任。”吴毅说。
而在年轻人眼里,“连钢创新团队”带给他们的思考是该如何传承这种时代精神,担负起新发展时代的新使命。
“古人讲‘惟精惟一’,一个团队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就是创新。但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喜欢追求新事物,不愿意把心思定下来,更不要说好几年很专注地去干一件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级学生董亚文对记者说,“连钢创新团队”的故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这本书其实没必要写得太复杂,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她也要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宣传部干部、90后宣讲员胡晓岚则表示,要用实际行动为“连钢创新团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鼓与呼:“我在接下来的宣讲中,会把这个团队作为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让年轻人从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不断奋进,书写中国华章。”
“‘连钢创新团队’生动诠释了新发展格局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青岛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彭建国总结说,当前,青岛正在全力打造“工匠之城”和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需要培养更多像“连钢创新团队”一样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创新个人先进事迹篇2
人物名片
潘__
1997年8月师范毕业,开始投身乡村科普教育工作。从19岁到42岁,从科技辅导员到科协工作者,因为热爱、执着与责任,22年来从未间断,将科学、科技、科普带到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曾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全国“科学之星”优秀指导老师、浙江省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等。相关经验及科普培训模式被誉为德清模式等,被央视二套、七套、十三套及《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科技金融时报》等18家媒体刊发,创建“创想科技展望未来”科协工作品牌。
她是孩子们心中与众不同的老师
1997年8月,潘__进入雷甸小学工作,跟着学校团队进入科技辅导员队伍。从最初的“三小”竞赛到后来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带着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创新项目研究,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孩子们,帮农村孩子与家长树立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理念。
她和雷甸小学的科技辅导员团队一起,带着养殖小组专门租田搞实验,带着种植小组利用校内校外开垦实验用地,放弃节假日休息,带着兴趣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潘__是专业的语文老师,兼职科技辅导员却不敢有一点马虎,一直努力学习,以最快的时间成长为科技骨干。她带领的学生曾五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且获奖。潘__所带的一届学生就有300人次县级以上获奖,另有6个项目分别在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诺贝尔奖”的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中获三等奖3项,全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成果展中获优秀奖3项。更重要的是,这些理念积极影响着孩子们日后的生活、工作,无论是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还是科技项目评比,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她是4。8万乡镇学习者的“大群主”
很多人再次认识潘__,是因为她4年建200个微信群,为4。8万农民兄弟寻求致富之路。
2015年,在小学干了18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潘__调入雷甸成校,同时兼任雷甸镇科协秘书长。刚上任,她就收到了一沓厚厚的科普培训清单及完成反馈等。几经梳理,她发现一个问题:科协面向农民的培训信息,普遍要通过行政部门逐级向下传达,然后再逐层上报。“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无法了解百姓对科技类培训的真实需求,更无法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一番思考琢磨,她建了一个“雷甸科普信息发布”微信群,借助自媒体信息几何式复制带来的乘法效应,微信群一天就集中了200多人。学员们课上没有学透,导师第一时间微课指导,政策发布、招工求职等信息,群里都会及时发出来。
几年下来,潘__根据科协工作的需求精准锁定对象,累计建立了200个微信群,她同时担任这200个群的群主。为了服务好这个庞大的群体,潘__带领团队绞尽脑汁。她邀院士、专家、教授前来传经送宝,与农民“师徒结对”;她成立了“晓之语”工作室,汇聚科技、农产品安全、法律、卫生、医疗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农民朋友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及时得到专业解答。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3个省市同行内得到推广。
她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代言人
在科普推广与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上,雷甸科协绿色作文网.0279.net一直深受百姓喜爱,深受各类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得益于潘__带领团队开发“创想科技,展望未来”课程、自创科普员及学习者的诚信积分,让更多人懂得,科技还有诗和远方。
在雷甸,科普课程一年超150场,多肉种植课程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养肉就是养心,多肉不仅可以装点环境,还可以装点心情,让学员遇见更好的自己。”秉持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潘__开始致力于“创想科技,展望未来”课程的开发。科学饮食、科普制作、科技项目、创业致富……她带领团队亲自设计和开发课程,带着科技工作者一起学习改进。在雷甸科技讲座与活动中,学员既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当学员,也可以根据特长与优势当导师。学员说在雷甸科协的带领下,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交到朋友,让大家更懂得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意义。
“科技改变生活”课程,不仅激发了学员对生活的热情与自信,还使他们展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潜力。一些学员作品甚至成了向社会推介德清(雷甸所在县)、助力德清全域发展的一张张名片。在莫干山赏花节、全省农民科技创富大赛、联合国教科文项目检查等活动上,雷甸科协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的每一次创意作品都会带来轰动效应,引来了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在央视多套节目中出镜。
为了激发百姓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潘__还创造性地推出了科普学习诚信积分,这些学分可以用来兑换参加其他培训。“爸爸妈妈的努力能给孩子带来学习科学的机会,家庭女主人的勤奋学习能给男主人带来参加科技项目的机会,助人为乐还能换来提升自我的机会,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科普类课程的学习积分还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村居、企业储备干部人选等提供了有效依据。
她是手沾泥土的“科协实干家”
走近潘__,发现她每天都把时间排得密密麻麻。调研、走访、开班、讲座……连轴转的工作节奏。但对于科协工作,她从不退缩,她认真地说,甘愿做默默奉献的服务生。
雷甸科协与雷甸成校合署办公,24小时开放,白天有空余的培训室谁都可以进入休息或学习,晚上则“变身”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室,为更多群体提供创新创业学习、交流的场所。这样的模式与管理,引来全国各地200多家团体的参观学习,特别是《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对潘__及团队进行报道后,有众多人打电话、加微信、现场来访等。忙碌的她还利用工作空隙在全国各地做了100多场讲座,推广科技工作者经验。为了服务更多人,让各地科技推广人受益,潘__带领团队一次次完善培训内容、一遍遍修改活动方案……会议室里的一张会议桌见证了潘__的忙碌。一张普通的会议桌,有时是培训桌,有时是诊断桌,有时是展示桌,更多的时候是办公桌和材料整理桌。
“无论是老科技工作者的进步,还是新科技工作者的收获,都让我看到了在乡村科普推广路上坚持的喜悦!”潘__感慨地说,乡村科技工作者是基层建设者的铺路石,是百姓实现中国梦的奉献者,是振兴乡村的点灯人,要把科普知识、科技项目、科研信息带给更多人,甘做科技工作者追逐美好生活的垫脚石。
创新个人先进事迹篇3
人物名片
刘__
__海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__市海维输变电设备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高级工业设计师,衢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理事,衢州市招投标评标专家,衢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衢州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副理事长。曾获衢州市首批“新1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衢州市第五届拔尖人才,衢州市首届最美科技人,衢州市首席技术官和衢州市十佳工业设计师,浙江省机械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他是勇于担当的人,科学战“疫”主动出击,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不能为疫情防控出把力的科研人员谈不上有担当的拔尖人才。
2020年春节,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待在家中的刘__就是这么想的。那时候,凶猛的疫情导致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特别紧缺。刘__看着一则则报道,心里十分沉重,终于坐不住了。
在正月初三这天,他就开始联系当地的浙江宇安消防装备有限公司,与该企业负责人商议,是否可以把现有的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变成针对当前疫情防护的消防呼吸器。两人一拍即合,马上投入到研究和设计中。产品设计一方面要减少滤毒罐的直径,以降低自身重量;另一方面要对过滤层的材料和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对病毒的过滤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改良后的呼吸器有5层防护层,可以有效防护佩戴者的眼部、口部、鼻部,非常符合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室外人员使用。通过企业检测,其过滤病毒的性能指标优于n95型口罩。
2月1日,了解到衢州市高速交警急需90套消防呼吸器后,在缺员工、缺原料的情况下,刘__与生产厂家一起加班加点生产。通过努力,90套消防呼吸器成功出品,捐赠给了衢州市高速交警,得到了一线防控警员们的一致点赞。这项事迹后来被浙江省政协主办的《联谊报》及多个微信公众号报道,并被省政协收录为“十句话里的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刘__还围绕疫情防控陆续撰写了4条社情民意和3个调研报告,为疫情后的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及提升出谋献策,相关建言被各级政协、统战部门采用。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民进会员,能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是职责,也是使命和担当!”刘__说。
他是企业科技贴心人,专注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努力,乐当企业“科技保姆”。
1989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的刘__从校门跨入厂门,在__变压器有限公司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2003年,针对全市企业规模偏小、人才短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公共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等情况,刘__离开“江变”,创办了海维输变电设备研究所,从事科技开发、技术中介和成果推广等工作,以促使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所先后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机构”、浙江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浙江省创新服务先进单位。2010年起,刘__开始担任“申达”等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专注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
短短十年时间,他就为__市的数百家企业成功申报专利2000多项,帮助50多家企业建立省、市研发中心。刘__以申达电气集团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攻关键技术难题,加快企业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参与“申达”特种变压器研究院的建设,并完善了规划方案,建立了研究院的技术路线图,被认定为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其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110kv直降式大容量矿热炉变压器的研究与开发”,获得的专利技术和软件在企业内广泛应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是甘于寂寞的人,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勇于探索,专心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咨询工作。
输配电产业是__的特色产业,也是他研究的方向,他主持完成了20多项省、市科研项目,解决了1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多次获得浙江省衢州市及__市的科技进步奖。
在电器、变压器等工业科技领域,刘__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为公司的技术带头人,他承担了省重大科技专项“330kv高电压节能变压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技术方案设计。他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更是实践者,整体构思总体方案,提出具体方案的论证、优选以及实施,同时研究解决了线圈漏磁分布、屏蔽结构等关键和重大疑难问题。经过不懈努力,该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省输配电设备行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主持省科技计划项目“智能化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的技术研发”,采用接触式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和取能线圈供电等技术,真正实现在线、实时、智能决策的无线温度监测,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项目在十多家输配电企业推广应用。
他主承担的“220kv三相节能变压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多个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的空载损耗比国标下降40%左右,负载损耗比国标下降10%;噪声水平65db以下,比国标下降10db以上,各项参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220kv国家级认证和意大利(cesi)国际级认证,产品出口巴拉圭、土耳其、朝鲜等国家。
他是政府的好参谋,满怀激情参政议政,热心建言献策,无私奉献才智。
刘__还坚持做好政府的好帮手,努力为政府部门提供行业分析、政策研究、宣贯落实等支撑服务。由他主持完成的__市木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规划,入选了首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名单,成为衢州地区唯一入选创建名单的项目。
他是__政协出了名的参政议政“大户”,他的提案和信息,不仅量多且质高,《联谊报》题为“一件提案催生一座模具城”等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2019年,他撰写了《关于减免专利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印花税的建议》等10多条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多条得到了省政协等的采用;撰写的《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全力助推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获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撰写的《高度重视专利工作,尽快推进创新发展》等两篇调研文章获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撰写的《以专利为支点撬动创新发展》在政协企业经济研究会大会上作发言交流。此外,《关于支持衢州市方圆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升级为浙江省林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关于培植工业共享经济抢占转型发展风口的建议》等两个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
刘__表示,他将始终立足本地产业,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做一名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永不停步的追梦人。
创新个人先进事迹篇4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和平而生,向和平而去,近年来多次圆满完成海上伤病员救治后送、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助等任务,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白色船体,喷涂红色十字标识,在日益壮大的人民海军序列中,和平方舟是人民群众心目中那只亲切可爱的大白。
浪花掠过3大洋,足迹远赴6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中,和平方舟是一支最值得信赖的和平力量。
行遍祖国海疆,保障演习护航,在向海图强的春潮中,和平方舟是不可或缺的远洋卫勤力量。
和平方舟是生命之舟。她在疫区逆行,在灾区冲锋,在危难中点燃生命之光。人道、博爱、奉献,和平方舟共展开各类手术1400多台次,将一批濒临死亡的患者拯救回来。先后有6名婴儿,经过中国大夫的努力施救在和平方舟上顺利降生,他们被分别取名叫作和平、中国、友谊……
和平方舟是和平之舟。没有舰炮,没有导弹,没有鱼雷,和平方舟满载着医术精湛的中国军医,还有病患急需的药品。除了治病救人,和平方舟还广泛宣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发展不称霸的原则立场,热情邀请军地医疗工作者、医学生上船参观,组织联合演练,毫无保留地开展技术交流,为当地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和平方舟是友谊之舟。中国军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军政要员、民众和华侨的信任与尊重,与到访国家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国家出动军舰、军机前出护航,有的民众为医生们带来了自家种的花生和烤的木薯。有一次和平方舟离开肯尼亚时,岸上突然出现了一支插着五星红旗的摩托车队,沿着海岸线追赶送行。
和平方舟是文化之舟。24万余海里的航程,和平方舟开展了100多场次的文化交流活动,详细介绍传统中国和当代中国,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信仰的人讲了一路中国故事。和平方舟,成为靠泊地很多青少年了解中国的窗口。我长大了要去中国看一看成为一代年轻人的梦想。
中国之舟,为和平而来。忠诚使命,建功海洋,和平方舟处处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履行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必将在深蓝大洋继续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乐章。
20xx年11月1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访问多米尼加。图为和平方舟缓缓驶进圣多明各港。
创新个人先进事迹篇5
自主创新,为自动化码头装上“中国大脑”
设计之初,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状况。“码头要用什么设备、怎么布局、怎么控制运转、运行后有什么问题,我们统统没概念,所有细节都要一一设计。”李永翠说。
在“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中摸爬滚打,自动化码头轮廓在连钢团队的图纸上一点一点成型。仅仅是出入集装箱卡车的闸口,他们就设计了40多稿方案,有时已敲定方案,因为一个细节调整,所有数据都要重新核算。
一个个通宵达旦,一次次推倒重来,连钢团队仅用15个月就完成了码头的设计方案,这项工作在国外至少需要三年。
在码头建造和设备研发上,连钢创新团队同样是从零起步,而且要做到比国外自动化码头更好。以自动导引车(agv)为例,连钢创新团队打破全球通用的铅酸电池技术垄断,研发了基于钛酸锂电池的小容量、长寿命、高功率的动力系统和循环充电模式,agv电池重量从13吨减为2吨,寿命从2年延长为10年。
解决世界性技术难题的一连串自主创新,组成了“中国大脑”的自动化码头:
首创港口大型机械“一键锚定”自动防风技术及系统,x了港口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的世界性难题;
采用物联网感知、通信导航、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码头作业的全流程智能调度和智能化高效管理;
……
截至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有受理和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