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小伙伴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条理清楚,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个人院感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个人院感事迹篇1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见到了各种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在五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实习的时候,多次受带教老师表扬。2002年7月他来到了天长市中医院开启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职场生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14年的医生生涯,他勤奋工作,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信服别人,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病人。
工作以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把苦、累、脏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他曾经持续给一位没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压一个多小时,只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有时遇危重病人,他以院为家,一夜一夜的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曾经有一次千辛万苦把病人抢救成功准备出院,病人却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属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家属能感觉到他的坚持不放弃,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呼吸内科,1年的进修时间中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深受黄茂主任的赞赏。回到医院后参加了数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会诊,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与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医院呼吸危重病人抢救的新纪元。与张晓东医生一起开展了气管镜的检查与治疗,提高了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内二科工作,虽然他的专业是呼吸内科,但他们科是综合内科,什么样的内科病人都有,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一直坚持不断学习,主动请教。14年的坚持,不为什么,只因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对。在本科室同级别的医生中,他始终病人最多,服务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学习,长年累月坚持早晚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对病区急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做到随叫随到,对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会诊也同样如此。一周工作时间70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化。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病人送红包的情况,他一概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给病人存在账户上。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懂得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
个人院感事迹篇2
80后女民警曹怡坤,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现为江岸区公安分局永清派出所武汉天地社区涉外警务室民警。
1月29日,永清派出所组建“转运突击队”,曹怡坤主动请缨。
2月1日下午,派出所接到辖区社区求助,一名确诊女患者的丈夫需要隔离。曹怡坤和同事敲开其家门,开门的六旬男子没戴口罩。有些紧张的曹怡坤稍作调整,便宣讲有关政策、询问还有哪些困难,很快取得对方的理解配合。
转运车辆空间狭小密闭,民警转运时风险高,能不能搞个“隔离仓”?曹怡坤找来塑料桌布和透明胶带,将车辆前后分隔封闭得严严实实。从此,所里有了一辆简易送治专用车。
“曹警官,我们这有两名密切接触者,不肯去集中隔离点,还把社区干部赶了出来,你快来看看吧。”2月4日下午4时许,曹怡坤接到辖区吉林社区求援电话,立刻和同事赶到该住户家门口。
社区工作人员说,这家男主人刚因新冠肺炎去世,女主人和儿子是密切接触者。曹怡坤耐心劝说了半个多小时,母子俩最终同意隔离,随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下楼。
疫情发生以来,曹怡坤依法送治又温情帮扶,是同事们眼中的“女汉子”,社区群干亲切地称她为“曹姐”,她先后配合社区劝说、转运“四类人员”十余名,在“拉网大排查”中成功劝说转运确诊、疑似病例4人。
个人院感事迹篇3
“院感”即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院感防控”即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基层院感工作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容易忽视的一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院感工作里有这样一句话:“医院感染管理者,要管天、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也就是说,表面上看院感防控是无形的,是不产生效益的,甚至是“烧钱”的,但医院感染一出问题必定是大问题,甚至是不可逆的生命问题,这也使其成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最关键的环节。
为提高广大工作人员感控意识、做好感控工作,我院院感科为了更好的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科室中选出2名工作人员作为感控医生、感控护士,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日常工作中,我以身作则,做好标准预防、个人防护;每季度积极参加院感科组织的感控医生、感控护士院感知识培训,学懂弄通后再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我还积极参与了医院组织的院感知识竞赛、院感知识课件评比活动,在比赛过程中加深了对院感工作的理解,并取得了好成绩,于2019年、2020年均取得“优秀感控医生”的称号。
2020年是感控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发的疫情,我院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多次组织“新冠肺炎诊治、防护,穿脱隔离衣”等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做好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做好手卫生、做好消毒隔离,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我们科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积极的将院感防控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中。
现在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会继续努力学习院感规范制度,标准要求,以身作则做好个人防护,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感控宣教,完善细节工作,守住感控战役的成果。
个人院感事迹篇4
白雪阳同志自从承担住院部四病区及急诊科主任以来,坚持病人为亲、医院为家的原则,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及优秀医师,作为一名精神科医师,他数十年如一日,以严谨的科学精神钻研提高着医术,为众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他带领科室无私奉献,听从上级安排,积极应对各种精神科急诊出诊,完成健康扶贫及应急演练等任务。面对各种精神病患者的冲动伤人事件,不惧危险,冲锋在前,配合政府及公安系统排除安全隐患,为社会和谐安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20年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加剧,急诊科在外出接诊一名精神病患者时,因患者具有发热症状,且是从有确诊病例的城市回来,为防止感染可能,需要给患者戴上口罩。由于患者受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极不配合,且防护物资的缺乏,接诊人员仅配备有口罩,被感染的风险很高,大家都有些束手束脚。关键时刻,接诊医师白雪阳果断上前,安抚住了患者,戴上了口罩,并将患者送至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检查,最终排除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可能。事后有其他工作人员问他万一该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你怕不怕,他简单回答“没有什么怕不怕的,当时只想着赶快控制住患者,防止感染传播。”
个人院感事迹篇5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措手不及。感染、死亡如一个巨大的阴性笼罩在每个人心上。面对这样一种新型的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人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切的想战胜它,却又毫无头绪。但这种混乱,却让我明白了些许院感的意义--以保护为己任。
2020年1月23日武汉因疫情防控宣布封城,武汉本地医务人员、医疗物资较这个庞大的病毒感染体来说,杯水车薪,一千多万人的生命迫切的等待着救援。1月25日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这场反击战役开始了。至3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而通过严格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无一人感染。多么令人欣慰而振奋的消息,而究其原因是援鄂医疗队在到达武汉后,立即就开展了培训。第一个培训就是如何做好个人防护。队员们在不断培训和严格要求下穿上防护服后,由专人进行检查,要检查口罩戴得是否严实、护目镜是否戴好、隔离衣穿得是否正确,检查合格后才会放行。在重大传染病传播的混乱时期,正是院感人细微之处的工作,让医务人员更安全的战胜病魔,平凡却伟大。
现阶段,我国已无新冠中高风险区,新冠防疫工作也步入正轨,常态化管控。但我们作为院感人员,仍不能放松警惕,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维护好我们的胜利果实。
个人院感事迹篇6
她,穿街走巷,楼上楼下,门里门外,不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风寒料峭的冬季,从2007年起至今不曾停过,心系百姓健康这个社区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心系着这片土地,细致入微地在这片土地上撒播健康的种子。时常,你可以看到她时而俯身倾听着老年人喃喃道来娓娓自语、娓娓道来,然后感同身受地为她们擦去泪滴;时而严肃慎微,心细得跟针式地为社区居民患者望闻问切、排疾解痛。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向社区居民公示了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和问诊,成为辖区居民名副其实的家庭医生。这不,恰巧一次团队业余拓展训练活动期间,她的电话如同往常一样又一次响起,家住排尾新村的一名70多岁、行动不便的依姆头痛又患了,家属希望能上门帮忙看看。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放下手头业余拓展活动课程便匆忙赶往依姆家。而这,对她来说这已是一个寻常得再平凡不过的例子,但是对居民来说这也许是一道生命线。这恰恰体现了她非常人地坚守着居民这一道生命线,时刻守护在居民身边。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守护这这片土地快接近10年了,这么多年来她没有一句怨言,反倒更学会了坚守、更懂得了呵护。记得有一次,跟她走在去入户随访的小巷,我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么累,枯燥无味的健康档案,你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她笑了笑,指着旁边一位正在跟她打招呼的大妈说:你看,我们虽累,但能看到他们健康快乐,能看到他们如同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式在跟我们打招呼,再累再苦也值、也得坚持,这就是我们不同于其他岗位的骄傲和自豪。所以,这里的社区居民都很喜欢找她,我们常常能从社区居民中听到赞美她的话,“责任心强”、“把我们都当亲人了”、“贴心呵护着我们”、“细致”等等。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精于勤,成于思。于勤,她勤于学习,学习专业技能,通过了全科医师岗位及骨干岗位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和提升技能操作水平,成为一名全科主治医师。于思,她专于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发现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新需求;善于寻找,寻找服务群众的新方式;善于思考,思考如何更好地担当居民健康守护人,成为一名群众满意和信得过的好医生。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严格恪守医德医风,干干净净地服务百姓健康;勤于助人,积极“社区居民微心愿服务”活动,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总能在点滴中找到她的影子;勤于爱护自己的同事,成为一名居民群众喜爱的家庭医生。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榜样,树立了作为一个社区居民健康守护人的榜样,凝聚了一颗追梦的心。
她就是我们中心职工陈铭同志,一名全科业务骨干,一名默默甘当社区健康守护人的白衣天使,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个人院感事迹篇7
他现在从事中医理疗科,中医理疗科作为我院的一线服务窗口,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每天都要接待许多病人。为了方便患者,不让患者长时间的等待,他一直坚持早到晚退的原则,耐心的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讲述,认真地分析,遇到疑难杂症积极向上级医师请教,多查阅资料,为每一位患者针到病除,减轻痛苦。因为理疗科的患者大多数伴有疼痛的症状,时间久了往往会心里压力大产生抑郁,所以我一边治病的同时,一边还和患者拉家常进行心里疏导。并教会患者多种释放心里压力的方法。记得曾经有一位急性腰肌劳损的患者,从偏远山区来,到医院都已经11:50了,患者腰痛非常剧烈,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减轻疼痛,他丝毫没有埋怨患者怎么来的这么晚,而是迅速的投入到治疗当中,经过针灸、按摩、理疗的方法,患者疼痛感得到了明显的减轻。这才安心的去吃饭,此时已经下午一点了,简单的吃了点午饭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了。像这类的事情很多很多,他觉得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为患者治好病。
他同样具备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既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繁重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他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尽管如此,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滥竽充数的医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总结经验,收取教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会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情为群众服务,积极参与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疾苦,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信念,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一曲当代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之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