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流水账式的作文没有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无法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探索,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篇1
我:“外婆,你是贵州人,你能说一下你们苗族人在过年时一般会做些什么吗?”
外婆:“我们啊,过年一定要大扫除,表示把霉运扫掉,然后要贴对联啊,贴门神啊什么的,说大吉大利,还有,以前外婆还没和你外公结婚的时候,外婆就会在家里摆上桃花,这里的人都说,单身的人过年插上桃花来年可以走桃花运呢!”
我:“是吗,外婆,你们那儿的习惯好特别啊,那大年三十又要干什么,或者不能干什么呢?”
外婆:“年三十要吃团圆饭,然后那个,好像是鱼只能吃一半,还有一半得留到初一才能吃,说什么年年有余。”
我:“外婆,我在手机上查好像还有说团圆饭吃好小孩子还要提着灯笼去大街上唱什么歌呢!”
外婆:“哦,这个都是以前的习俗,现在基本上都没了,因为贵州已经开发了,所以基本上很少会有人那样了!”
我:“那,外婆,大年初一,初二又要干些什么呢?”
外婆:“年初一啊,一大早要穿上新衣服,去向亲戚拜年,对了,初一绝对不可以洗头洗澡扫地,初二才能洗头洗澡扫地。”
我:“外婆,为什么啊,为什么初一不能,只有初二才能洗啊?”
外婆:“因为,都说初一是运气,初二扫霉气,知道了吧!”
我:“哦,外婆,那你知道温州又有什么很特别的民风民俗吗?”
外婆:“这我倒不太清楚,你外公应该知道,不过大概我还是知道一点点,就是年三十一定要吃芋头,因为温州话谐音‘余,裕’,吃芋头是好事嘛,所以一定得吃芋头。”
我:“外婆,你还知道其他的吗?”
外婆:“温州每年大年初一都要放开门炮,关门炮,然后都会在大年初一领红包嘛,其它外婆就真的不清楚了!”
我:“哦,谢谢外婆啦,吃饭去喽!”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篇2
春节到了,举国上下都在忙着办年货,准备过年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不过我知道每个地方的过年方式都不一样,大家想知道我们家是怎么过年的吗?跟我来看看吧!
我的家乡在安徽阜阳,这是一座北方的小城,妈妈说它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却多了几分悠闲的滋味。这里保留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我认为最有趣的还数春节。
春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才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就忙碌开了。首先是打扫卫生。妈妈说:“这叫‘除尘’,和‘除陈’谐音,是除旧迎新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净,好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要蒸馒头、包饺子;除夕那天要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年初一要给亲朋好友拜年……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蒸馒头。
大约到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姥姥就要用酵母和面,做成大大的面团。慢慢地面团就会膨胀,变得弹性十足。这时,姥姥就会把面团分成拳头大小的面块,让我和妈妈揉这些面块,直到把它们揉得柔软光滑,再交给姥姥做出半圆形的馒头。在揉面的时候,我最喜欢听姥姥和妈妈聊天,天南地北,真温馨啊!
等馒头做好以后,姥姥就把大锅拿出来,开始准备蒸馒头。等大锅里的水响了以后,姥姥就把馒头一个个整齐地放在大锅里。等过了大约二十分钟,馒头蒸好了,打开锅盖,一阵诱人的馍香扑鼻而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就要出锅了。姥姥突然说:“别急,在它们出锅前,咱们给它们打扮打扮吧!”说着,姥姥拿出了一瓶红墨水,用筷子蘸了一点点,给每个馒头都点了一个漂亮的红点点,这样馒头才算大功告成。你看,点上红点点的馒头多喜庆啊!
我喜欢家乡的节日,不仅因为有许多吃的玩的,更重要的是在节日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家庭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这边过年的习俗了,真是有趣。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篇3
新春佳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新春佳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每家每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非常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新春佳节每家每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许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是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篇4
我活在节日里,和民风民俗形影不离了,它的魅力吸引了每一个人。
端午节是古人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至今也非常受人喜爱,让人重视。
端午节的早上,长辈就会起早贪黑的将艾叶。蒲草。桃枝贴在门上。常听大人们说,端午节会有鬼在街上流荡,也许这是驱鬼辟邪,治住这些鬼为非做歹吧!
端午节农村里忙着插秧种地,也是妈妈们展现他们心灵手巧,贤妻良母的好机会。厨房里的他们忙出的一身汗,都来不及擦。你看,这宽宽绿绿的粽叶,白生生的糯米饭,各种馅人,多么诱人,令人垂涎三尺。
粽子包好,每逢亲朋好友来访,我们就赏他们一串,让他们拎回家。我呢!就提着一只只粽子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以前,心灵手巧的奶奶会眯着眼,左织右编给我织出一个网带,然后在里面装一个咸鸭蛋,神神秘秘的带在我脖子上。我欣喜若狂,又有无限的好奇,奶奶挂好之后,对我说:“这会给你带来好运。”我欢天喜地,宝贝的不得了。
中午,家乡的和一片寂静,家乡的农田里一片喜气祥和。我们会给在农田里的亲人送饭。粽子。咸鸭蛋。水辣豆。糯米粑粑,应有尽有,大小们一边吃一边谈天说地,而我们就在田里无拘无束得闲。
祖先留下的习俗有我们一脉相传,不管科技有多么发达,他都不能代替传统的节日的吸引力。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篇5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达16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畲族人民勤劳俭朴、能歌善舞,他们独特的民族传统及生活习俗是当地独特的景观。
畲族妇女通常梳凤冠云髻,穿绣花滚边襟衣衫,称为“凤凰装”。男女都喜唱山歌,尤其逢年过节更是会通宵达旦地对歌,具有开朗乐观的精神。畲族婚礼更为奇特,新娘出嫁时一定要边哭边唱地离开娘家,这也是“哭嫁”之一种;拜堂的时候,新郎要下跪而新娘却不跪;闹新房时会有男女对歌的精采节目,十分热闹。
此外,宁德地区还有独特的传统艺术,有霍童线狮、香龙、铁机、北路戏等,其中以霍童线狮最负盛名,它是一种近似提线木偶的民间文娱活动,独具地方特色。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少数聚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满族在政治、文化、科学领域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满族信奉萨满族,以后还信奉佛教。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话。
满族的禁忌:满族最突出的忌读是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忌在索罗杆(神杆)上拴牲口。祭祖时大门口挂放的谷草是为祖先的马匹准备的,忌孕妇、寡妇和戴狗皮帽子的人接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