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一起拿起笔来练习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观察能力的好办法,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篇1
“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我的家乡有许多丰富的节日习俗:元宵节要吃汤圆、炸癞虱;中秋节要吃月饼、供月华……而今日我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让我来告诉你,端午节那天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数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段传说呢!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进取革新政治,却受到陈封旧贵族的打击,最最终五月初五怀着悲愤、绝望的心境投汨罗江。善良的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箬叶包粽子,投入江中。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这一天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仅来历奇异,并且馅的种类也有很多。粽子内咸馅儿有蛋黄、猪肉等等,甜馅儿有红豆沙、枣子等等。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说完了那香喷喷的粽子,再来说说精彩纷呈的赛龙舟活动吧。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是令人振奋。
龙舟赛开始了。舵手们意气风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两岸上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也响起了,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龙舟赛力与美的比拼中,陶醉在声震云天的鼓声中……
端午节,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的节日。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篇2
原本静谧的家乡,在端午节到来的这一天,忽然的变得热闹了起来。
家乡里的小车,一辆接着一辆从外面驶了进来,这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们都回家来过端午节了呢。家乡里的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每年到端午节的时候,都是家乡里最热闹的时间段之一。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家乡里的人会吃粽子,会划龙舟。
家乡有一条河,端午节的时候,河上是最热闹的,并且充满着欢快。每年端午节这天,河面上就会来上一场热烈的划龙舟比赛。河两岸的人们都在为参赛的划龙舟选手兴奋的加油,人们的欢呼、尖叫,还有各种加油全都融合在了一起,这一天里家乡的热闹是家乡里许多的人都期待的。
家乡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粽子,每户人家做的粽子的口味都是不同的,而且都很有新意。家乡里的人来往都很亲密,端午时各家做的粽子都还会相互赠送,我们会品尝到各户人家做的粽子的口味。家乡的端午节还是家乡里的人们相互表达善意的最佳时机呢。
今年的端午节马上就要来临了,我的家人们都已经在讨论要在今年的端午节里做什么粽子好了。是做红豆的,还是做肉馅的,亦或豆沙的等等,可以供我们选择的粽子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我和我的家人都在纠结着到底做哪种口味的粽子来的好。
并且今年家乡划龙舟比赛也已经在筹备当中,我邻居家的一位哥哥就报名参加了这场划龙舟比赛,等到今年端午节到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去河边给他加油,并且我还会拉上我所有的朋友一起来为他加油。
距离今年的端午节越来越近了,我心里也越来越激动了起来,我在等待着今年端午节的来临。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篇3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一来到街上就可以闻到浓而香的粽子味,不时地还会听到卖粽子的小伙子喊出的吆喝声,“卖粽子了——有咸的、有甜的、有红枣馅的······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了!”那么热情、那么粗犷,向那初夏的天气,温暖而又会有一些亲切。逛街的人们,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粽子,看的我的口水都要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有的大人在小孩子的胸前挂着彩色丝线编织成的鸭蛋网,白色的咸鸭蛋调皮地在胸前跳来跳去。每家的门前都插着一把艾叶和菖蒲。这一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还从妈妈的口中得知:端午节又称午日、重午、重五、地腊、中天等。而且这一天要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拈在一起系在小孩子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而且我们南方还要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鱼、咸鸭蛋黄及雄黄酒。和“五红”——龙虾、红樱桃、苋菜、烤鸭、红烧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这些习俗都流传至今。
哇! 真没想到端午节也有那么多习俗,那么热闹呀!嗨!同学们可要好好学习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加油吧!相信你们会比我更厉害!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篇4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的时候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许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篇5
春节快到了,我不禁吟起了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余音绕梁之即,我想到了春节热闹的气氛。与北京的春节一样,家乡的腊月初八也是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吃腊八饭,也叫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各种干果、豆、米熬成的,象征着中国越来越兴旺,还有腊八蒜,用醋泡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腊月二十三过年的味儿就更浓了。天刚黑,家家放鞭炮,据说是为了祭灶神。还要吃糖,这一天,街上有许多卖糖的小贩们在卖各种各样的糖。糖预示着新一年甜甜蜜蜜。二十三过后家家大扫除,把旧一年的污气、晦气全多扫出去。之后还要买齐过年用的物品,还有鸡、鸭、鱼、肉等。
除夕真热闹。这一天下午堆火堆,象征着红红火火。还要贴对联、贴年画。晚上鞭声四处响起,从不见断。之后吃团圆饭,饭后又是一阵鞭炮声:“噼里啪啦”。这一天晚上人们都要守岁。到了正月初一又有另一番景象:人们都在休息。院子里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男人们去拜年了,女人们也在家中待客。春节也不像昨日一般热闹了。家乡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是元宵,这一天人们都要去闹元宵。这天,街上好像在办喜事人山人海,色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一些人家要挂出几十盏灯来。
灯的形式有很多:走马灯、宫灯、纸灯、还有纱灯,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响。晚上小孩子即使不去外面玩,家中也特别热闹。这天,家家必须吃元宵,预示一家人团团圆圆。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去上学了,大人又去照常做事了。
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又忙着耕种了,为了好的丰收做着忙碌的准备。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篇6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油城,家乡一年中要过好几个节日:有让人感恩的清明节,有举国欢庆的国庆节,有热闹非凡的春节……但我最喜欢过团团圆圆、和乐美满的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月亮就像一个银光闪闪的玉盘高高地镶嵌在美丽的夜空。她把柔和的月光洒向了人间,也把那份和谐、美好、温柔与恬静洒向了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田。全家老小围坐在桌旁,有说有笑的品尝着节日的美食:圆圆的月饼,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鸭梨……人们一边赏月,一边思念着身处异乡的亲人。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不都深刻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以明月来寄托自己的深情吗?
此情此景,我的眼前不由浮现出家乡每年过中秋时的情景:当天的傍晚,微风飒飒,天空中几朵洁白的云彩悠闲地飘荡在云朵间……我们站在楼下的空地上,抬起头,仰望那天上的月亮。当月亮慢慢地升起,变得很圆很亮时,夜色已经很深了,渐渐的浓了。映着皎洁的月光,我们每个人都流连忘返,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依然兴致勃勃地看着那轮明亮的圆月……
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成长的我,最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每当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都会在心中默默的企盼当夜的月亮更圆更亮;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期望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篇7
“安昌腊月,好风光……”大家听,莲花落又唱起来,只只酱鸭又挂起来,扯白糖又扯起来……“咚—咚—咚—咚”锣鼓又敲响了,安昌的腊月风情节又来喽!
记得几年前的腊月,我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了那古色古香又热闹红火的安昌古镇。来到古镇门口,是几座坐落有致的小桥。桥上挂着红灯笼,好不喜庆。过了那小桥,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老屋。老屋傍水而居,有着水乡特有的风味。屋前挂着一只只酱红的酱鸭以及那些一段段垂挂下来的腊肠。
沿着那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继续往前走,便能看见许多老爷爷老奶奶在屋中裹粽了,灌腊肠……哗,哗,哗,河面上想起了一阵阵划桨的声音,好奇地转过头一看,原来是老船夫们在划船兜生意。一只只乌篷船在水面上划过,水面泛起了阵阵波纹。船上的人向岸上的人们挥着手打招呼。
再往前走,便听到“咿咿呀呀”的唱戏声。我从小听着戏长大,这一听到有人在唱戏,便拉着妈妈的手一路飞奔。终于看到戏台了,果真上头有几个演员穿着戏服,画着个大浓妆在那翘着兰花指唱着。具体他们唱了些什么,我倒也记不清了,只记得是绍兴的越剧罢了。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多,大家都饶有兴趣的听着,有的都入了迷,一场末了,人散了,他还站在那儿呢!一场戏的时间很久,没有位置,大家都站着看。看到好处,总有人大叫一声“好!”。后来,我听得有些烦了,也就拉着妈妈去找点吃的。
妈妈告诉我,安昌古镇中有一位老爷爷扯的扯白糖最最好吃。我便求着妈妈去吃。来到老爷爷那儿,老爷爷正在扯扯白糖呢!一扯一拉,再一扯,旁边一个老奶奶便将扯白糖剪成一颗颗的小块,买一包扯白糖,放入口中,好甜!
晃晃时间就过去了,妈妈催我回家了,不过我还真有些不愿意。
现在想起来,那次去逛腊月风情节还真有些让人回味无穷,真想再去一次。不过我想,古镇那最吸引我的,还是那腊月里的热闹与喜庆罢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