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演讲稿

2023高考高分作文5篇

作文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要有独特的见解,作文也是一种分享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与他人交流想法和观点,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高考高分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2023高考高分作文5篇

2023高考高分作文篇1

哲学家说:“爱可以把一朵花变成一座花园,把一滴水变成一条小溪。”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的灵魂需要翱翔在蓝天,接受风、剑和霜的洗礼。我们需要在海里游泳,接受风浪的考验。我们需要在荒原上驰骋,接受荆棘沼泽的磨刀石……所有这些足以让一颗心遍体鳞伤,筋疲力尽。只有真爱才能治愈创伤,恢复心灵的活力,因为爱是甜蜜的。

然而,在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爱悄悄地用窗帘遮住了心灵敏锐的眼睛。就像花给人芬芳和美丽一样,它们阻挡了前方的道路。这个湖给了人们一种清晰的空的精神,但它反映了一种虚假的幻觉。美酒给人一种好的味道,让他们沉醉,但它模糊了他们眼中的目标。

甜蜜,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负担。

毕竟,人是情感动物。然而,现实要求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事物,承担起亲情、友谊和爱情的甜蜜负担。即使是最理性的人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往今来可比”的诸葛孔明一生英明,在街亭之战中利用了他那没有真正才华的朋友马谡,使他六次离开岐山,都没有成功,这成了几千年来任人唯亲者的一个教训。

在唐明帝统治之初,一代贤士受到了他们所有努力的尊重和对待。直到那时,繁荣的元朝才出现。后来,为了“乘红尘与嫔妃之机而笑”,他不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工程,浪费人力物力,忽视政务。结果,他以“马尾坡前的绿草”的悲惨结局告终。

朝鲜曾尽力支持王安石的政治改革,但忍不住软化了祖母的眼泪,最终动摇了,失去了信心,放弃了。《青年法》被点燃,11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破灭了。

历史一次又一次用残酷的事实警告我们:人类感情的亲密和接近会让人麻痹、困惑甚至困惑。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分离和分析对事物的感觉和判断,并区分和识别它们,我们一定能够超越它们。

享受甜蜜,放下负担,自由前进!

2023高考高分作文篇2

古人云:"学不可以已。"古往今来,人通过学习从懵懵懂懂到明理识义,学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和丰富,习的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和品格的塑造与形成。

学习,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学。

古今学习目的不同。古之学习,多为解褐入朝,求取功名;今之学习,乃是为丰盈人生,做有为青年。摊开现世卷轴,泛黄的书页里溢满了为“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而学习的担当。忆往昔,有周恩来总理少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学无止境”铸就两弹一星……若无先辈以人民幸福为己任、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以复兴中华为己任而学习,又何以致今日之中国?先辈遗风尤在,吾辈更当沐风而行。“青年当有朝气,敢作为。”青年人应将学习目的融入报国志向,方能立利国之业。

学习,应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千百年来,无数的人为求知而行,也因行而得知。古有宋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为求知;李时珍踏足山河,写成《本草纲目》名垂千史;今有屠呦呦在大量实验中发现青蒿素,疟疾肆虐由此而止。由知到行,由行得知,二者相辅相成。“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实践与创新紧相连,面对国家“卡脖子”问题,身为新青年,我们更应回应时代需求,知行合一,大胆创造,努力将课本所学转化为知识成果,才能发挥学习的价值。

学习,不应以结果是非论成败,当以过程中精神养分评价值。

时代幕布之下斟满了意味不明的絮语,有人提出:学习不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毕业之后获得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吗?诚然,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甚嚣,逐利之风渐起,学习是众多寒门学子实现阶层跨越、出人头地的手段,但学习不应染上功利心的色彩。揆诸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患上“空心病”,高考结束之后怅然若失,惶惶终日,追根溯源是利欲熏心,对“学习”二字浅尝辄止,只将学习作为人生中的一个阶段。高考不等于学习的终点,高考以结果为导向不代表学习以结果为导向。只有让学习成为信仰,融入人生理想,才能提升人生精神境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大青年应纯净心灵,摒弃杂念,终身学习,提升人生境界。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古往今来,在一领域做到极致灿烂的名人大家无不是用知识理论武装头脑、充实自己的思想底蕴和内涵。愿吾辈以学习之基铸就祖国未来!

2023高考高分作文篇3

捡起地上这枚小小书签,我轻轻吹掉上面的浮尘。用硬纸做成的它,质地细滑,浅粉底色,印着淡淡的山水人物墨痕。有人在上面标着“马克”二字,我一下子爱上了这枚书签。“马克”,在英文里不就是作标记的意思么?我是多么渴望能在一本属于自己的心爱书籍上,自由地圈点,放肆地笔记,让每一处的精彩都标上独属于我的记号。

可是,我不能!我现在甚至连一本自己的课外书都没有,握着这枚书签,我心里掠过一丝同病相怜的忧伤。我爱读书,可是家里没钱买,就像这枚精美的小书签,它本该被夹在精装的书页里,此刻却跟我一样流落街头。

这时,我手心泛起一阵微微的潮意,难道是书签也在陪我哭泣了?我看着浅粉渐渐变成了浅红,像被泪打湿了般。“挺神奇呀!”我心想着,刚才被赶出书店的委屈也随之消散。

每天放学,街角小书店,是我的乐园,在那里可以如饥似渴地翻着各种书,但是得提防工作人员那犀利的目光。每每假装镇定地在名著书架前驻足,我总是一边装出一副正在挑选斟酌的样子,一边飞快地翻着书页,恨不得能记下每一页上精彩。

就在刚才,我正抱着一本《三国演义》看得投入时,工作人员如神兵天煞而降,冷冷地夺过我手中的书,怒气冲冲地说:“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你每天都来看书,又不买,出去出去!”不由分说把我往外推。泪水一下子在我眼眶打转,因为没钱,火烧赤壁的谋略布局刚刚打开帷幕,就不得不戛然而止,只留得失魂落魄的我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个人在街头毫无目的地游荡,眼前似乎还在复现着年轻的诸葛神机妙算,周瑜英姿飒爽指挥若定。

直到我在冰凉的地面上,无意看到了它——马克,我的心像漂泊的小船停驻在它的岸边。有什么比想读书而不得更让人伤感的呢?这样想着,我忍不住又抚摸了一下它。咦?手感有变化,怎么变得有点磨了?

当我再定睛看时,手里攥着的,分明就是一张百元大钞!“马克”变成钱了!我眼前再次浮现出火烧赤壁呐喊冲天的场面。

“马克,我能拿你去买书吗?”

只见它很乖顺地蜷在我手心,那么柔和,那么听话。于是,我转身向书店走去……

2023高考高分作文篇4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2023高考高分作文篇5

上大学之后我信誓旦旦地决定再也不要参加任何大型考试了,尤其是类似高考这种,耗费漫长时间与精力去准备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你一生的考试。它带给我的阴影实在是太大。总也睡不醒的早晨,眼睛几乎睁不开,早读时要喝下一杯浓浓的咖啡才能让自己不要睡着,以至于后来很长时间我一闻到速溶咖啡的味道就想吐。还有频繁更换的中性笔芯,手上洗不掉的墨迹,教室里弥漫着的油墨味道,做不完的数学题,背不完的历史政治。最可怕的是那种对未来的怀疑和自我的崩塌。

这一切都太可怕了,我给我高中的老师写信∶“我再也不会参加这种考试了。”但是过去并没有多久,这种想法就改变了。一方面固然是没有选择,我渴望有更好的发展,能看到更远的世界,无可避免的要考一些考试与成绩来证明自己与追求未来。另一方面,慢慢冷静下来之后,对于考试这种形式,我也有了新的思考。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肯定的。我们都倾向于选择更轻松的生活方式,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是每个人的自然天性。但是,除了轻松的生活方式之外,我们还有着更高级的追求,诸如梦想与自由,以及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的更大的成就。为了这些追求,我们可以选择放弃那种相对轻松的生活而选择一条更加艰难的路。

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考试给了我们这种机会,去改变一些先天的,不能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劣势,使我们可以和大多数人站在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平台上竞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靠自己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机会。近来很多人在质疑考试这种形式的公平性与平等性,它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完全公平的。但在当下,它确实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平台与机会。

如果说高考是被动选择了考试,那么这一次,就是主动选择。心中仍有梦想,也庆幸仍有追逐梦想的机会。一定会认真对待与准备今后遇到的考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演讲稿2023高考5篇

2023演讲稿高考参考5篇

2023年高考励志演讲稿范文优秀5篇

2023年高考励志演讲稿范文5篇

关于2023高考演讲稿5篇

2023高考微作文模板6篇

2023语文高考作文优质6篇

2023高考微作文优秀8篇

青春作文高考满分作文5篇

2023语文高考作文通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869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