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自查报告

机修的心得体会5篇

当我们内心有了新的想法时,此时可以及时写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能,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机修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机修的心得体会5篇

机修的心得体会篇1

我们日常工作的安全预想非常重要,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在作业前仔细观察现场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尽可能地去预想在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那么事故就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保证我们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给我们营造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现假想几起安全事故:

第一,某日,当班安排三名员工在343号筛子更换座簧,当时安排员工用4个五吨起重葫芦起吊,但是员工为了图省事,只用了2个五吨起重葫芦起吊,造成了起重葫芦超负荷使用。当筛子吊起时,员工某某某在取下座簧时,手指伸入了弹簧与簧座间隙中。当时,因为葫芦超负荷使用,发生了打滑倒链事故,使筛子瞬间下降,筛座与弹簧夹住了该员工的大拇指,使其手指当场被压扁。后经其他员工加挂起重葫芦重新起吊,才将其手指抽出,造成了截肢的后果。分析这起事故原因:

1、员工安全认识不够,图省事,少用两个起重葫芦,造成葫芦超负荷使用,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操作不规范,将手指伸入起重物下取东西,作业前没有进行安全预想工作,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现场“手指口述”工作未执行,员工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差,才造成了这起事故。

第二,某日,安排四名员工在准备车间,主提升口起吊一台减速机,当时因为起重电葫芦行走电机坏,当起重物与楼板平行后,需用倒链将减速机拉到地面上。当时,一人在底层挂钩,一人在操作电葫芦。当吊至最高层时,其余两人在挂倒链,准备将其拉入楼板内,在减速机上挂钩时,员工某某某未系安全带,将身体探出去,准备将倒链钩挂在减速机提前拴好的绳环上。当他接触到减速机时,减速机在他的推动下向外摆动,将其闪了一下,坠下楼去,当场毙命。事故分析:

1、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章指挥造成的事故,明知道电葫芦行走电机坏,还安排员工起吊减速机;

2、员工自保意识差,自主保安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不到位,盲目操作没有人管理;

3、平时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够,导致员工违章操作,才造成这起不应该发生的事故。

第三,某日,在检修210除铁器时,员工不小心将扳手掉入下一台设备211机尾入料溜槽内,员工某某某在未停电的情况下,爬上211皮带,准备进溜槽内捡扳手。就在当时,皮带突然启动,其员工慌忙从皮带上往下跳,造成了脚腕骨折的严重后果。这是一起严重的`违章事故,其员工在未办理停电手续的前提下爬上了皮带取东西,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这起事故,反映出了员工没有充分重视安全工作,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领导平时教育不够,没有在员工思想上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理念。

通过这几起事故,使我们认识到要加大对员工安全思想教育,要在员工思想上树立起安全为天的思想理念,使员工真正懂得怎样去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和不去伤害别人,真正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好各项生产任务。

机修的心得体会篇2

优秀班组长曾随波

四川新闻网达州2月9日讯(卢德渝)他,41岁,中等身材,肤色黝黑,谦虚谨慎,耿直义气,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他,想出一个又一个“土办法”解决了发电生产许多疑难杂症,班组员工都亲切地叫他“曾哥”;他,就是渡市选煤发电厂电检车间钳工班班长曾随波,主要负责汽机“心脏”维修,别看他只是一名小小的班长,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伸出大拇指,对他啧啧称赞。就是这样一名小小的班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21年在机修岗位上发光发热,书写了出彩人生。担任班组长7年来,他已2次荣获达竹公司金牌班组长称号,2016年又被评为川煤集团优秀班组长,成为受人追捧的明星班组长。

21年坚守:建成设备数据库

“记得刚上班不久的一天,师傅带我巡查设备时发现一台潜水泵异响。当时我以为靠书本知识就能轻松解决,于是自告奋勇地请战。可当我拆开泵体,看着复杂的零件时整个脸刷的一下红了,最后多亏师傅帮了我……”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说起自己工作之初的“囧境”, 曾随波毫不遮掩。知耻而后勇,这件事对曾随波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他无论走到哪,包里总装着一个小本本,水泵异响有几种可能、各类机械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笔记本上满满的记录了工作心得。曾随波说:不学习、不实践就不会进步。一本《钳工手册》硬是被他“啃”得破烂不堪,他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作风,虚心向同事请教学习,遇到机械故障时,他总是积极参与其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仔细琢磨设备性能,查找问题根源,制定修改方案。如今,他已形成了自己的机械维修“数据库”,只要设备发出异响,他就能初步判断原因,脑海中立即调动出需要的材料大小、型号、维护工器具等,成为名符其实的机修达人。他在渡市选煤发电厂2012年钳工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厂评为中级技师。经过 20多年的实践磨练,目前在钳工方面,他就是地地道道的专家,同事称他为维修设备的“教授”。

刻苦钻研:改良设备增效益

“干钳工工作,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思索如何改良设备,使它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曾随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着他所说的话。发电投产以来汽轮机的抽汽系统为抽汽式,配套有主抽气器和辅助抽气器,主抽气器运行效果一直不理想,其凝结水出口温度高达65℃左右,若不降低进入冷渣机的凝结水温,将无法满足冷渣机的运行排渣要求,只能靠人工排渣,增大排渣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对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同时,使用射汽式抽气系统,保证汽轮机真空效果的能力有限,机组的负荷提升空间不大,无法实现发电系统改造后的良性经济运行。曾随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量尺寸、画图、调试……周而复始的工序,他总是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一定能成功。他费尽心思,利用平时积累的经验,仔细观察,摸索设备性能结构,研究改造方案,组织班组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自己设计、制作、加工配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成功改造设计了射水式抽气器,替换了以前的射汽式抽气器,有效提高了冷渣机的运行效率,每年增加效益近400万元。

“曾师傅就是这样一个人,平时不多言不多语,只要他盯住的顽疾,无论多难他都会想办法解决。”说起曾随波,该厂电检车间主任田桂雄这样评价。

敢于创新:破难题促生产

作为一名钳工,天天与设备打交道,哪些设备维修难度较大、哪些设备使用周期较短……曾随波都铭记在心。作为该厂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之一,曾随波凭着不服输的倔劲,带领班组人员大胆创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发电生产系统锅炉热渣余热再利用、汽机润滑油过滤器加热温控装置、筛灰滚筒筛、用新技术修补轴、皮带吊耳、脱硫循环泵机械密封、汽轮机抽汽系统等20余项技术改革,为完善发电生产系统,保障发电生产安全经济有序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随波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精心呵护着发电系统的每一个零部件、每一台设备,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守护着两台装机容量1.4万kw.h的发电机组,以他精湛过硬的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干部职工的高度赞扬,成为全厂员工学习的楷模。(胡宁琳/图)

机修的心得体会篇3

一个礼拜的机修生活过去了只有一个字——累,修机的时候有感觉爽的时候同样也难免会有郁闷的时候。有成就感的时候也有失败感的时候。我的心里只装了一个心态,那就是去修好自己遇到的每一台的坏机器,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之前没有遇到的情况,当自己摸索不出来的时候,可能会有点郁闷,但我会去问那些老师傅,同样我也感到很荣幸,因为只有遇到新的问题自己的技术才会一步步上升,只有这样当遇到机器坏了时,才可以迎刃而解。我相信每一个机修并不万能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很快修好机器,那是因为40%经验+60%的细心才=成功!虽然机修生活有点累,但修好机器的时候心里还是会甜甜的;有时候和产线员工聊天谈话的时候,有的员工很向往做一名机修,机器好的时候可以到处走走,感觉挺自由好玩的;其实他们的理解是错误的,至少对于一个合格的机修来说他们的理解是错误的。机器坏了的时候我们要发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工伤,这个并不排除,因为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了。如果一个问题弄了个把小时还没弄好,我想我们每一个机修心里都是有压力的。然而有时候我会发现产线的员工好像不是很相信机修,我有旁听到过产线员工水某某机修或储干的时候。

我希望产线的员工能够理解机修和储干,理解他们的能力,因为每一个去修机的员工,不管是机修还是储干,他们都想把机修好,有时候是由于经验不足所以不能解决问题,我很清楚的记得,我在组装组的时候第一次下产线看看,因为是穿白衣服和戴着红帽子(机修的标志),有个大姐叫我修机,我真的不敢去,因为我都没修过,没接触过,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我胆怯的说出了我不会。其实我很佩服个别储干的,因为他们本来不会修但他们有时候并不会说出“不”,而是勇敢的去尝试,懂就修,不懂就问比自己懂的师傅。这一点其实是很值得学习的。所以并不要嘲笑他们,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的。有时候我也很歧视一些老师傅(资历老),自认为比新员工,比储干懂很多,就随便刁人,而且装得好像别人看不出来他技术好一样,当然我只是说说。在这里我最敬佩的师傅就是杨师傅(xxx),记得和他一起装机时候,他从来不会刁你,也不会骂你,只是教你如何去做好。我相信跟他一起装过机器的人都知道吧。同在一个屋檐下,就应该和睦相处,如果徒弟出了错,你们认为罪魁祸首是谁——师父。

希望自己的机修生活能快乐的度过,也希望在我不懂的时候老师傅们多多教导和包含!相信自己,成功近在咫尺!

机修的心得体会篇4

来到汽修学校不知不觉已三个月了,对学习的概念是要好好的记。事实并不仅仅如此,不但要好好记,而且要多动手,勤思考,就比如说学游泳,只在岸上不下水学,是永远学不会的。相反一个道理是,只做不想也是学不会的,这句话用一句最好的话概括,“只做不想,是埋头苦干”,“只想不做,是空想家”。

刚进入学校的我是汽车大专班学员,来到了发动机班,我只是天天听老师讲,而不来实训,动手太少,看见同学们拆解发动机,想去动手呢,总感觉简单不用动手就会,当老师进行发动机,活塞连杆的拆解考核,轮到我考核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很多地方不会做,使用工具不熟练,心情一下子就紧张了,操作时自己明显能看见手在抖动。虽然老师在鼓励我:慢慢想,认真做,不急,会做好的。我回忆老师上课实操时同学们拆解的过程,终于完成了,而看到自己的完成时间和班上同学们完成的时间相比,远远不是自己的理想,考完后的.总结,在平时学习中“只想不做,是空想家”。

在发动机第二个阶段,老师讲液压顶柱,气门的拆解,而当时没认真听,只想实操时要多动手,于是在实训时,我反复的拆解,感觉自己会了,原来实操拆解气门很简单,相信这次考核,我能考出好成绩,在老师对我进行气门拆解,考核完毕,我赢得了比上次考核的时间,但是在看看考核上的记录,有气门座没清洁润滑,拆装过程和使用工具错误码,看了成绩后我的总结是“只做不想,是埋头苦干”。

通过第一个月的学习,我在发动机出现的问题是:“只想不做”和“只做不想”是行不通的,行不通就是错的,我得出的结论“想和做”要实际联系起来。

第二个月来到了底盘班,我给自己一个信心,到底盘班我一定能学好学习传动系,变速箱的拆解,上课老师讲的我认真听、认真想。在实操过程中,认真做、认真思考变速箱工作原理及拆解,分析得很全面,准备好了这次变速箱的考核。在老师对我的考核中,我顺利的完成了,从时间上和考核记录看,我得到了理想的成绩。

在汽车学校,我找到了学习方法,就是“想”和“做”要切合实际的联系起来,用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来概括,呵呵!是我们每天开早会时念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机修的心得体会篇5

谭文波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公司高级技师

劳模精神就是把对事业的赤诚融于行动,专注岗位、精益求精。

罗昭强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高级诊断组工人

新时代的劳模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带头创新。

康爱国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把劳模精神当作信仰,把工匠精神当作守则。

宋兆普 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主治医师

劳模精神就是坚守医者的初心,以医载道、扶弱济困、济世为民。

王树军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我们要身体力行,用劳模精神书写新时代壮美画卷。

杨华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发挥劳模带头作用,持续擦亮基层卫生服务品牌。

林玉登 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工模中心副主任

要想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坚持。

刘莹 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永顺县税务局四级主任科员、驻西岐乡瓦厂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只有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他们的一分子,才能深刻了解老百姓,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刘云清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汽车零部件公司机修钳工

我有五点心得分享:脚踏实地勤于学习、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目标长远不惧挑战、胸有梦想不计得失、诚实守信敢于担当。

谢邦鹏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

作为电力人,我们要用实干的精神、巧干的智慧“点亮”未来!

龙友华 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

感恩新时代,让科技力量为产业扶贫插上腾飞的翅膀。

夏华 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将发挥榜样力量,践行带头作用,做好模范表率,用劳动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王吉连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我将持续发扬劳模精神,不忘建桥报国初心,永葆创业激情!

(本报记者 李丹青 朱欣 采写)

编辑:兰德华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职场礼仪的心得体会5篇

希腊神话的心得体会5篇

疫情老师的心得体会5篇

关于疫情防控的心得体会5篇

柳林风声的心得体会5篇

媒体制作的心得体会5篇

加强政治建设的心得体会5篇

社会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

《骑鹅旅行记》的心得体会5篇

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精选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790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