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工作报告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推荐7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经验,互相学习,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关吃的音乐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推荐7篇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准备材料:小蚂蚁图片、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

重点难点: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讲故事“搬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3、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4、欣赏歌曲《蚂蚁搬豆》。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5、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活动反思

我执教了一堂音乐活动《蚂蚁搬豆》,歌曲的内容诙谐有趣,深得幼儿喜爱。活动开始我利用了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征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将小蚂蚁是怎样搬豆的情景通过游戏的手段一一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创设相适宜的音乐情境,营造氛围,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其次让幼儿在欣赏完故事后,幼儿对歌词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幼儿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因为有了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幼儿也特别乐意去尝试表演,如:蚂蚁急得直摇头,想出好办法后,大家一起将豆子抬着走等,活动效果比较好。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展开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蚂蚁把豆子搬回洞中?孩子们都纷纷讨论开了,积极帮小蚂蚁想办法。有的说:“把豆子切成一小块一块的,小蚂蚁就能搬回洞中了。”有的说:“小蚂蚁可以去请小动物来帮忙,”有的说:“可以让小蚂蚁去找一辆车来,然后把豆子装上车,拉回洞中。” 正当大家讨论的热烈的时候,小马语出惊人:“你们想一想,小蚂蚁的洞口那么小,豆子这么大,怎么把豆子弄到洞里去呀?”小朋友又开始想办法。小轩说:“小蚂蚁可以在洞口就把豆子都吃光了。”……总之,孩子们充分开动起了自己的小脑筋,想出了许多许多的好办法。在这次活动中, 我没能较好地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些幼儿思维活跃,有很好的语言表达、歌舞表演能力,他们是幼儿中的佼佼者,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接受较快,但也有几个幼儿平时不善言语、表演、自信心不足,接受较慢,所以应该更加注重这类幼儿的培养。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激发幼儿兴趣。

2、能看老师指挥,与同伴合作演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碰铃、沙锤、铃鼓、手铃)、乐曲。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来听一听)。

2、提问:听了乐曲,有什么感觉?乐曲中间有变化吗?

3、讨论:根据乐曲的变化,乐曲分成几段?(三段)

二、分析乐曲结构,设计配器方案。

1、带领幼儿熟悉乐曲结构(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2、出示四段节奏谱。

3、倾听第一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可以用哪段节奏谱表示?

4、依次倾听第二、三段音乐,提问:这几段音乐可以用哪段节奏谱表示?

5、出示打击乐器,介绍打击乐器名称及使用方法。

6、幼儿看节奏谱,尝试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7、播放音乐,尝试用打击乐器听音乐进行演奏。

8、讨论:怎么样演奏才能让我们的乐器声音更好听呢?(提示:乐器可以分开演奏或两种乐器一起演奏)什么地方用什么乐器演奏合适?

9、倾听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依次倾听四段音乐,逐步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

三、根据指挥合奏,注意音量及停顿。

1、教师指挥,小朋友听音乐进行乐器演奏。

2、教师点评:看老师指挥,停顿要及时;打击时节奏要准确;要注意控制音量。

2、再次进行演奏,提醒幼儿在音量、停顿上的处理。

四、 总结,巡演、边演奏边出教室。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篇3

参观过钟表店。

听过“钟表店”的故事,并玩过有关游戏。

一、活动目标

1、引导“钟表”用表情动作表达对小学徒感谢,乐于与朋友交往的愉悦心情。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造型动作表现钟表,用不同的优美动作表现钟表跳的舞蹈。

3、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钟表造型和小学徒劳动、休息的情节,初步感受a b a c a的结构特点,了解a段跳动,b段欢快和c段的柔和的性质以及钟摆一下一下按照均匀节奏摆动的特点。

二、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听过的有关故事和玩过的游戏。

2、听音乐,重点帮助幼儿分辨小学徒劳动和休息的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b段的欢快和c段的柔和。

3、分段欣赏音乐。听听做做,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

4、分解练习。听琴练习有关动作,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钟表的形象,如鸡钟、猫头鹰钟、鱼钟等。要求幼儿能够跟随a段音乐的节奏,一拍一拍地表现出钟摆走动时活泼、调皮的样子。

(2)引导幼儿做出小学徒打扫卫生时的各种不同的劳动动作,能尽力按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并能表现出小学徒劳动时轻松、快乐的心情。

(3)在练习为钟表上发条的动作时,要求幼儿注意做到一个乐句为一座钟上发条。

(4)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休息的动作,并能随c段音乐,表演安详、悠闲的舞蹈。

5、完整地跟随音乐做游戏

(1)教师扮演小学徒参与游戏,全体幼儿扮演钟表。

(2)幼儿轮流扮演小学徒和钟表,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篇4

活动名称:

粉刷匠

活动来源:

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粉刷匠的形象具有较强的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的乐感。

活动目标:

1.感受××××丨×××丨××××丨×—丨的节奏特点。

2.随音乐大胆表现,在动作表演中感受到欢快愉悦的音乐氛围。

活动准备:

?粉刷匠》钢琴弹奏以及歌曲视频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内容进行相应的表演

活动难点:

节奏的掌握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老师讲述《粉刷匠》的故事,幼儿欣赏。

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粉刷匠的故事:有一个粉刷匠,他非常的热爱劳动,他的粉刷本领很强,一天,他来到一间小房子,看到这房子的墙还没有刷白,就说:“我要把这新房子刷一下,让它变的更漂亮。于是他开始动手刷了,他先刷了房顶,再刷了墙壁。刷好了!新房子真的变样了,变的更漂亮了。可是啊,他一照镜子,发现小鼻子变样了。哈哈。

二.基本环节

1.欣赏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刚刚故事里的粉刷匠吧!

2.回忆故事内容,并以提问作为引导

提问:a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怎么样?

b我要做一件什么事?

c我先刷了哪里再刷了哪里?

d结果,我的小鼻子怎么啦?

3.在儿歌中感受节奏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一听。(边念边做动作)

4.学律动

师:现在我们都是爱劳动的粉刷匠了,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模仿手的动作。

a.第一句:胸前拍手

b.第二句:把手打直放在前面,左右晃手

c.第三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的动作

d.第四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指自己的鼻子。

5.表演歌曲:我们一起来边唱边做!(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唱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6.角色任务:小女生唱歌,小男生做动作;小男生唱歌,小女生做动作。

三.结束环节

教师钢琴伴奏,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表演动作,体验表演中的欢乐。

结语:教案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所需要使用到的一种教学辅助材料,以上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清歌词,能用欢快的节奏进行演唱。

2、将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创编到歌词中去,并用动作大胆表现卡通人物。

活动准备:

卡通草、花、南瓜房、车、马和布娃娃的图片

磁带两盘:一盘速度慢反复的音乐,一盘速度逐渐加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入歌曲情境。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卡通片吗?你们都看过哪些卡通片?里面都有谁啊?”引起幼儿兴趣。

(2)“老师也喜欢看卡通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卡通的世界,听一听这个卡通世界里有什么?”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清楚地示范念儿歌。

2、引导幼儿逐步熟悉歌词。

(1)“刚才你们听到老师的卡通世界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卡通图片。

(2)教师带领幼儿用较慢的速度念歌词,教师用图画作为提示。

(3)“刚才小朋友念得真好,我们的录音机也等不及了,它也想和朋友一起念一念。”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两遍。

(4)“录音机觉得小朋友念得真好,它现在想和小朋友一起比比赛了,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像它一样越念越快。”带领幼儿跟着节奏越念越快,鼓励幼儿坚持到底。让幼儿体会“念得飞快都念不清了”的幽默情绪。

3、引导幼儿将歌词加入到音乐当中去。

(1)教师用正常速度范唱一遍。“你们休息一下,我来念给你们听一听。听完了告诉老师这一次老师念得跟刚才一不一样。”

(2)带领幼儿用较慢的速度唱歌1-2遍。

(3)跟着音乐唱1-2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边做动作。

4、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我们今天学会了这样一首好听的卡通世界的歌。那你们想不想到卡通世界去玩呢?可是卡通国王说了,你们要想去卡通世界,必须唱一唱自己喜欢的卡通小朋友。老师喜欢的`卡通小朋友是谁啊?那你们呢?你们喜欢的卡通小朋友是谁?”

(2)帮助幼儿将卡通人物创编到最后一句,并且让幼儿大胆地做一做卡通人物的动作。

(3)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唱自己喜欢的卡通歌,间奏引导幼儿用卡通人物的动作表示。

5、发放卡通世界通行证,结束活动。

“卡通国王听了我们的歌非常高兴。瞧,这是他给小朋友的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小朋友就可以到卡通世界里去,可以看到更多的卡通片,还有更多我们喜欢的卡通小朋友。”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篇6

一、带入声音,使幼儿产生兴趣

1、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倾听。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小雨的声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下雨)

3、下的是什么雨呢?(大雨)

评析:在倾听中分辨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1、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哗啦……)我们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示一下,谁来做一做?(尽量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我们再来用能干的小手边念边做吧!(出示大雨图片)

2、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变小了!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雨录音。

3、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淅沥淅沥……)小手也来表示一下吧!我们也来一起来念一念。(出示小雨图片)

评析:直观的'教具容易引起小班幼儿的注意,用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更好地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三、熟悉歌曲、大胆地表现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强弱力度

1、大雨、小雨高高兴兴地从天上落下来,听,它们还在唱着好听的歌呢!(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

2、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来,我们来唱一唱吧!让幼儿尝试唱歌。

3、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听听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一样吗?欣赏歌曲第二遍,感受大雨声和小雨声的不同。

4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两遍,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力度)

5、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大雨和小雨,一边唱一边从天上落下来吧!(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大雨和小雨)

有关吃的音乐教案篇7

一、活动时间:

第一周

二、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全家乐》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尊重老人。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和节奏做动作。

四、活动准备:

全家乐》的音乐磁带,玩具照相机。

五、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全家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小朋友仔细听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说唱歌词。

(2)以全体幼儿学唱、分组学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3、请幼儿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做模仿动作。

4、组织幼儿游戏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以5个家庭成员为一组,根据歌曲的第一段内容作相应的动作,唱第二段时,孩子边唱歌边拍手找到大家。当念“快把照片拍起来”时,全家要迅速摆出拍照的.姿势,不能动,摄影师来拍照,评比哪个家庭最快、最稳、最美(规则:全家摆出牌照姿势时,不能动,动者为输。)

(3)示范游戏玩法:请几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先做一次游戏,引导幼儿记住游戏玩法和规则。

(4)播放音乐分小组做游戏。

5、活动延伸

请 幼儿在家中邀请自己的家人一起做游戏,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有关蛋的教案推荐8篇

《朋友》音乐教案7篇

桥音乐教案7篇

音乐抓鸭子教案7篇

好娃娃音乐教案7篇

音乐打蚊子教案7篇

小班音乐娃娃国教案7篇

艺术音乐活动教案7篇

音乐冬大班教案优质7篇

水娃娃大班音乐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521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