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范文网 >事迹材料

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篇

在每天的生活里,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相当熟知,大家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强调人物对于正义的坚持,是事迹材料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篇

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1

6月16日上午9时至17日凌晨5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引发山洪,黄文秀在抗洪救灾途中不幸遇难。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6月24日,光明日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时代呼唤党员干部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日记中写道:“一位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说过,squo;一个国家的落后在于精英的落后,而精英的落后在于嘲笑民众的落后squo;,我们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贫要扶志和扶智,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我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更是要以身作则,树立为人民服务、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不得,畏手畏脚怕出错而不做事要不得,纸上谈兵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调研要不得,“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更要不得。我们肩上担负着使命、责任、信仰、人民群众的期望而负重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许荆棘满布,或许有过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但又何足无惧,当一个人的思想强大到足以凌驾时间与空间,当一个党员干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而追求“大我”,便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便可以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时代呼唤青年一代的担当。现在很多青年学生从小就生长在两代人给他们搭建起的“温室”里,对于人生的规划可能更多的在于实现自我。因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在少年时代就树立起来的宏伟志向、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中显得尤为重要。黄文秀身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没有贪恋大都市的繁华,没有衡量个人的得失而选择一条可能更开阔、更安逸的道路,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笔者认为,黄文秀事迹也应该宣传到更多的学校、更多青年学生的视线,不是说简单的鼓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工作,而是为了引导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是要他们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理想,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由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2

一个决定,法学硕士毅然决然反哺家乡;一个信念,跋山涉水只为解决群众难题;一次山洪,年仅30岁的生命在扶贫路上永远定格……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白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自己有限的芳华中绽放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奋勇与无畏。

俯下身子,勇扎一线。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广阔平台与发展机会,积极投身家乡事业,为家乡脱贫工作添砖加瓦、鞠躬尽瘁。在别人眼里的“苦差事”,在她的心里却是迫在眉睫的“要紧事”。她始终牢记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作为白坭村第一女书记,她不喊苦不喊累,面对村民一开始的质疑与不信任,她用热心感染群众、用成绩打破隔阂。黄文秀生前曾说过:“做人要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还要为民族活、为国家活。”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学习她巾帼不让须眉、勇于下基层的决心与毅力。

迈开步子,助力扶贫。

“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黄文秀生前在地方电视台录制的一档节目里这么说过,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她也是这么做的。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这一年时间里,黄文秀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用真心换民意,村民看着年轻瘦小的第一女书记,感激、感动、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勇挑担子,不忘初心。

在工作中,黄文秀时刻惦记着村里的困难群众,经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慰问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她把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当村民有困难时,她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她积极争取各项补助,让村里的寒门学子获得读书机会。父亲手术住院期间,她没能在身边照顾,村里大小事务却总能找到她忙碌的身影。就连出事的当天晚上,也是由于黄文秀放心不下暴雨中的村子,踏上了那段不归之路……脱贫之路,有很多像黄文秀同志一样驻扎基层、心系群众、反哺社会的好干部好群众:带领阿令朝村实现创收的驻村干部解良、电商创业带动脱贫的农民乐文秋、背背篓送医进山的援助医生管延萍……这些人都是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学习的榜样。

脱贫攻坚战的成功有赖于每个人的不懈努力,需要党员干部将历史重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上。八桂楷模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致敬脱贫之花黄文秀、致敬认真负责永葆初心的党员干部、致敬每一位心怀大爱的国人。

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3

八桂大地众多优秀的扶贫干部,以黄文秀为榜样,用汗水、真情乃至生命,在脱贫攻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激励着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协力打赢收官之战。“今天收看电视直播,再次被黄文秀的事迹感动。”自治区扶贫办一位干部说,黄文秀身上闪耀着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攻坚精神,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敢想敢干、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

三江县委宣传部派驻高基瑶族乡弓江村第一书记杨明说:“作为今年新派出的驻村工作者,我一定要向黄文秀学习,学习她热爱基层、无私奉献、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如期打赢全村脱贫攻坚战。”

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全区四个极度贫困县之一,县委书记杨龙文说:“我们一直以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激励全县干部,形成‘干不好脱贫攻坚的党员不是合格党员,打不赢脱贫攻坚战的干部不是优秀干部’的干事氛围,把脱贫攻坚的主责扛在肩上。”冲刺之年,大化全力围绕群众增收,全力打好产业、就业战;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四大战役”;围绕挂牌督战目标,打好极度贫困歼灭战。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对黄文秀最好的告慰。“文秀是我的好战友、好同志,我会用尽全力实现她未完成的愿望,带领村里的父老乡亲早日脱贫致富!”百坭村现任第一书记杨杰兴说,他要继续和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一道,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依托现有的砂糖橘、油茶、清水鸭养殖等产业示范带,重点谋划“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打“秀起福地”系列农业品牌,助农增产、增收、增效,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黄文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自愿回乡工作,感动并激励着八桂大地的广大青年。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范钟天说,黄文秀作为当代青年代表,用生命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坚守扶贫攻坚第一线,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更应该不忘初心和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百坭村村民黄仕京的大儿子在广西民族大学就读,小儿子考取了广西医科大学,他们家因学致贫,除了正常政策支持外,黄文秀还帮助他申请了“雨露计划”的5000元补助。黄仕京说:“我常告诉孩子们,要以黄文秀为榜样,在学校好好学习,积极申请入党,做一个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的人。”

暴雨如注、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眼前是黑压压的模糊世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视频画面。6月16日深夜,一心想早点回村部署抗洪的黄文秀,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

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这是黄文秀的初心和梦想,也是她一直以来的选择。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她毅然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黄文秀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黄文秀,这个4月18日刚过完30岁生日的姑娘,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共产党员的初心。黄文秀是广西田阳县人,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市,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派驻广西乐业县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自己家庭也是贫困户,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是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然而黄文秀却不是这样想,在她的内心深处,自我过上的美好生活只是成就小我,如何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过上好日子,才是成就大我的理想,就像她一路走过来一样,获得无数人的关怀和帮助。所以,她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加入到这场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战役中。就像她的导师说的一样“她是为家乡而生的”。

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们要向黄文秀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她身上有太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优秀大学生,在面临人生之路的抉择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家乡,和自己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正要义。

黄文秀同志走了,她没能看到她想看到结果,30岁的美好年华虽然短暂,但却谱写了绚丽华章。她未竟的事业,由我们继续奋斗,每一名基层干部在她的精神指引下继续前进,脱贫攻坚定会取得全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事迹有感》,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4

近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被广泛宣传,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选调生的她,本可以在大城市里选择轻松的生活,从事轻松的工作,但是“固执”的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她那穷困的老家,因为她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乡的困难群众。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艰苦的。从家乡困难群众最开始对她的“质疑”,认为她只是来这里镀金的,不会真心扎根这里帮助大家脱贫,到后来走村入户,“死皮赖脸”的向乡亲们了解情况、收集诉求,全完将自己融入困难群众之中,到后来老乡们慢慢接受她、认可她,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也充满了委屈。她背地里流过多少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始终将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将自己的使命记在心中。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快乐的。“我也要让家里的孩子在大学里申请入党”,让孩子入党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是她希望将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和责任继续传承下去的希望。25000公里,是她心中的长征,是她在驻村一年时间里车轮走过的印记,也是她将自己奉献给基层、奉献给困难群众的永恒记忆。

黄文秀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精神必将长存,必将成为所有扶贫干部的标榜。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学习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精神,学习她为了党和国家事业,为了困难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甘愿牺牲宝贵生命的无畏精神,她和所有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黄文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5

9月18日,以朱丽华为原型的音乐小品《春暖花开》登上了南湖区道德模范表彰晚会的舞台。音乐小品中,年轻的“朱丽华”和年老的“朱丽华”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演出感动了现场观众,掌声伴着泪水经久不息。

该剧的编导是嘉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南湖区戏曲家协会主席、南湖区文化馆研究馆员倪玲芳。有多年主题创作经验的她,一看到朱丽华的故事就燃起了创作的欲望。9月初,她开始创作,通过时空对话、内心外化的方式表现了朱丽华自强自立、乐于奉献的人生,生动地诠释了“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

“朱丽华历经坎坷,凤凰涅槃,不但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还在黑暗中为他人点灯。”倪玲芳告诉记者,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磨难,失去光明的朱丽华被张海迪的事迹激励,如今朱丽华的事迹也将激励其他人,如果每个人心中都能存有光明,社会就充满了正能量。

倪玲芳希望,即使是没有见到过朱丽华本人的人,也能从小品中了解朱丽华,向她学习。接下去《春暖花开》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艺巡演中亮相。

10月16日,在嘉兴大剧院举行的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在朱丽华18分钟的报告过程中,真实鲜活的故事感人至深。“朱丽华身残志坚,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们,她的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当天,听完朱丽华先进事迹报告会,海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费晓义和桐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瑜都情不自禁地为朱丽华鼓起了掌,在她们看来,优秀的浙大学子朱丽霞已经在传递朱丽华的信仰和初心了,“这也激励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去努力克服,斩除荆棘,不把困难当困难,坚定理想,不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从一个报告厅到另一个报告厅,这段时间,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在禾城大地广为传颂,在榜样的力量带动之下,各行各业的人纷纷向“大写的朱丽华”致敬,希望用行动不断向她靠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3黄文秀先进事迹材料7篇

黄文秀时代楷模事迹材料7篇

感动中国感动人物事迹材料优质8篇

感动中国感动人物事迹材料6篇

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7篇

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8篇

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优质7篇

感动中国好人物事迹材料6篇

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优秀8篇

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优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087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