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撰写一篇读后感能够加深大家对名著理论的分析,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论教养的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论教养的读后感篇1
1、你的时间宝贵,别人也一样
之前在参加一次写作交流会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朋友,会后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好友。一开始他很客气,说话毕恭毕敬,给人的印象很好,我常与他分享写作的经验,还为他推荐了一些我认识的编辑。
但后来,他的不厌其烦,却有点让我招架不住。经常在我工作正忙的时候,突然就收到他的邮件,让我帮忙看一篇文章,甚至有时候连吃午饭的小事,也要强行和你聊半个小时。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越是大不了的事情,在打扰别人的时候越要注意时机,虽然事情是无所谓的,但时间却是有所谓的,有些话只适合茶余饭后谈。
有一天晚上,他给我发来消息,想询问一位编辑的联系方式,但当时单位有些急事,我正和同事们在进行视频会议,便回复他稍微等一会。结果他一连给我发了好几条消息,问我能不能快点,我还没有来得及再做回复,他又发来好几条消息,好了没,找到了么。我担心会耽误到他的事情,赶紧找到那位编辑的联系方式,给他发了过去。
却没曾想到,我开完会看微信的时候,发现他新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有些人就是喜欢摆臭架子,查个联系方式都磨磨蹭蹭的,耽误别人时间,真丢面儿。我没多做解释,直接将他拉入了黑名单。
别轻易打扰别人,既意味着不要轻易因为一些小事去打扰别人,同时也意味着,在别人无暇顾及自己时,能够保持一份安宁。
一个轻易打扰别人的人,不仅是没有教养,而且还不懂感恩。因为他只看得到别人表面上的付出,却不懂得别人在背后牺牲得时间与精力,不理解别人也有事业,也要忙,也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与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别用时间去纠缠时间,别因烦躁去浪费别人的生命。
2、掌握自己的时间,才不会给别人麻烦
我太太最近总跟我吐槽她们单位新来的一位同事,说那位同事工作一点效率都没有,好多同事因为他最近没少受委屈。
前段时间,她们公司在赶一个项目,第二天马上就要交付成果,他的报表却迟迟未交,结果交了以后还错误百出,害得整个小组的人加班到晚上一点多,把所有的工作都重新做了一遍。
有一天单位聚餐,领导让他负责安排,结果马上就要下班了,他才想起来要订酒店。最后所有的同事都到了酒店,却发现少订了一桌,而且当时酒店所有的餐桌都满了,没有座位的十几个同事站在一旁,面面相觑,情况极其尴尬。最后大家又换了一家酒店,不仅中间浪费了好多时间,吃饭的过程中气氛也特别压抑。
现在整个公司的人,对他都唯恐避之不及。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尊重别人的时间,先要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率。话要好好说,事要好好做,别让别人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浪费时间。
3、守时,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性
今年网上流传过一件事,说当初某电视台与王健林约定要进行一次专访,但在采访当天,主持人和摄影组却迟到了三分钟,结果一行人眼睁睁看着王健林乘车而去。很多人表示王这种行为太不讲人情了,三分钟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等一等怎么了。
之所以会有人产生这种想法,我想还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时间观是自私的,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时间是财富,是生命,是知识,但是真正能让人吝啬的,只有自己的时间。而别人会为迟到发火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自己本可有意义的时间,却被无意义的等待而消耗。
就像坊间流传的一个段子,问如果一美元的硬币掉在地上,比尔盖茨会不会捡,答案是不会,因为别人弯腰的几秒钟,挣得钱远超过一美元,丢西瓜拣芝麻不合适,甚至有好事者计算了比尔盖茨一秒钟的收入,大概是20__元人民币。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共同的一点是流逝的时间,都是人的生命,且去不再来。尘世里最大的浪费就是虚度年华,而守时,便是为了减少生命中本可避免的浪费。
提到教养,人们常会想到说话别抖腿,吃饭别吧唧嘴;对陌生人投以微笑;别在公众场合吸烟……教养的体现有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有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那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养,一定体现了对生命的敬意。
最好的教养,包含着对生命最大的敬意。一个知道尊重别人时间的人,即是对别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只有你尊重了别人的时间,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时间。
论教养的读后感篇2
以前的我,并不是很明白尊重,意味着什么?或者尊重是什么?小时候的单纯无知,说话也是不经过大脑。完全不明白,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意味着什么?而当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我明白了,尊重是一缕清风,给予人温暖。尊重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是双向的,只有自己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而真正让我明白其含义的事情,是那一次,让我深深的受到了教训,也明白了尊重的重要性。
一天下课,一向爱开玩笑的我盯上了所在前面正在做作业的小a。我眼珠一转,想出了个鬼主意。我现在纸上画了只乌龟,在下面附上一句话:我是千年王八龟!并在后面贴好双面胶。然后,我拿着这张纸和一根铅笔,走过去假装拍他背。嘿,那张纸不偏不倚,正好贴在了他的背上。
他转过头来问我:干什么,有事吗?我强忍住笑,故作镇定地说:你的削笔机借我一下好吗?把笔拿来我帮你削好了。他放下手中的作业,三两下就把铅笔削好了。我眼里满是嘲讽,在我眼里,他削铅笔的每一个动作在我眼里都是可笑的。一个人看没意思,于是我叫周围的人也来欣赏我的杰作。大家看了,笑得前仰后合,对他的背指指点点。他也听到了笑声,转过头来疑惑的望着我,接着,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我暗自得意:被整了还不知道,真蠢!
邻组的小b还在写作业,我屁颠屁颠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看!小a的背上,那是我的杰作!他抬起头来,不屑地看了一眼,然后望着我,眼里充满了轻蔑。我的笑容僵住了,一股寒气直逼我的心头,我本以为他会哈哈大笑,没想到他是那么地不屑一顾。
接着,他愤怒地吼道:你觉得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很好玩是吗。我听了,却不以为然::切,我只是开个玩笑,用的找那么认真吗?小b听了,肺都要气炸了,激动地说你……你这样的人永远没有朋友!
我吐了吐舌头,转过头去,发现小a正吃惊地望着我。显然,他听见了刚刚我和小b的所有对话,说什么呢。他缓缓地站起身,走了,看都不多看我一眼。
我忙追出去,拉着他的手,嘴里不停地说对不起。他使劲松开我的手,愤怒的喊道:你来干什么,是不是又想来挖苦我,我告诉你,
你做梦!就像小b的你永远没有朋友!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我对着他的背影呆呆地望着,望着……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我却一直都还记得。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如果我们不懂得尊重别人,那么自己也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且,也会因此失去很多的朋友。
论教养的读后感篇3
出发前一天,我忙着收拾跟纯阳旅行要用的行李,屋子被我弄得乱七八糟。而花了好几天才收拾好的行李又被丈夫大规模的清点给弄得到处都是。因为旅程很长,长袖、短袖,各个季节的衣服都得带着,而且,不只是衣服,还有下了很大决心才买的巨大相机和相机装备,以及准备在旅行地读的几本厚厚的书……丈夫用在军队时学来的整理行李的要领开始检阅我的行李箱,把行李全都拿出来检查一遍,然后再放进去。这么一折腾,天已经亮了。我在头脑还不是很清醒的状态下来到了机场,慌慌张张地办好了登机手续,上了飞机。此刻,我虚弱的身体状况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我们买的是经济舱,又窄又不方便。纯阳倒是挺舒服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动画片和书,还时不时地望望窗外,喝着果汁,很是惬意。而我这个43岁的妈妈反倒一直在飞机上不停地扭来扭去。
唉……怎么还不到呢!
就在我觉得浑身酸软、忍耐力达到极限的时候,伴随着纯阳微弱的鼻息声,飞机终于轻轻地滑落到了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听说这个机场的入境审查程序很是烦琐,我忐忑不安地拉着纯阳进了入境审查台。纯阳抬着头,开心地笑着。不知道是因为看到纯阳明朗的笑容,觉得我们入境的目的很单纯,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检察人员只简单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就给我们盖了入境许可章。
在此次旅行之前,纯阳就已经接触过很多介绍英国的实录片和书籍了。她对这里好像一点儿都不陌生,一直不停地环顾着机场周围,比在国内的时候走得还快,甚至一度超过了我,走在我前面。
妈妈!这里全都是英语国家的人呢!她们到底在叽里咕噜地说些什么啊,我一点儿都听不懂!哈哈。
从机场出来,我们径直走到了地铁站,准备先去市内的宾馆。听着广播里放的mindthegap!(请留心地铁和站台间的缝隙!),纯阳就像一只小鹦鹉似的,每到一站就跟着广播说:mindthegap!mindthegap!其实,她根本就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刚到伦敦没多久,我们激动的心情就一扫而空了。伦敦的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里面又旧又暗,视线很不好。光是这样也就算了,却没想到一路上总是碰见一些大喊大叫打架的男子。真是令人难堪啊!这里的地铁比韩国的窄很多,对坐的人甚至能碰到对方的膝盖。但就是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伦敦的女人还是在精心地化妆,一副在自己房间里的架势,全然无视旁人的存在。她们用睫毛膏把眉毛一根根地涂匀,再用睫毛夹使睫毛翘起来,让自己的妆容看起来更完美,更漂亮。这一系列动作都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因为没有多余的空间供我们转移视线。有时候看久了觉得多多少少有点儿尴尬,于是我就冲对方微笑一下,没想到她们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妈妈,伦敦人不怎么爱笑呢。笑笑多好啊?真是的,讨厌!
妈妈,伦敦人真可怕。明明是红灯还过马路。他们为什么不喜欢绿灯呢?
在去宾馆的路上,纯阳一直不停地问着我类似的问题。
在之后的几天里,我和纯阳对伦敦人的印象没有丝毫改变。记得有一天突然下雨了,纯阳想去图书馆避雨。刚想进门,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气势汹汹地走过来大喊:getout!我们着实被他的口气吓了一跳。当时一位中年外国游客看到这一幕,说管理人员小气,还一直不停地说:terrible!
可是,在地铁里面化浓妆、不看交通指示灯就过马路,这些对伦敦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而那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也只不过是在例行公事,这不正表现了伦敦人严格遵守原理原则的良好品格吗?我决定这样安慰自己。现在,我和纯阳要做的不是用我们固有的标准去评判这里的人,而是应该怀着一颗悠闲恬淡的心去理解他们。毕竟在以后的80天里,我们要在5个陌生的国度里生活,所以,必须要赶紧和以前熟悉的事物告别了。
论教养的读后感篇4
一、用餐场合及注意事项
当被邀请参加早餐、午餐、晚宴、自助餐、鸡尾酒会或茶会,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一种是随意的。假如去的是高档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假如指定要求穿正式服装,男士必须打领带。
下面介绍几种最具代表性的场合及注意事项:
1、自助餐
自助餐(也是招待会上常见的一种、可以是早餐、中餐、晚餐,甚至是茶点,有冷菜也有热菜,连同餐具放在菜桌上,供客人用。一般在室内或院子、花园里举行,来宴请不同人数的宾客。假如场地太小或是没有服务人员,招待比较多的客人,自助餐就是最好的选择。
自助餐开始的时候,应该排队等候取用食物。取食物前,自己先拿一个放食物用的盘子。要坚持“少吃多跑”的原则,不要一次拿得太多吃不完,可以多拿几次。用完餐后,再将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不允许“吃不了兜着走”。假如在饭店里吃自助餐,一般是按就餐的人数计价,有些还规定就餐的时间长度,而且要求必须吃完,假如没有吃完的话,需要自己掏腰包“买”你没吃完的东西。
自助餐有两种类型,坐式并且享受部分服务的是最美妙的。它将优雅的环境和轻松的气氛熔于一体,这样的聚会需要一定的服务,除非它小得女主人可以应付得过来,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空间容纳餐桌。另一种是不需要餐桌的,也没有服务或者很少,客人们自娱自乐,可以自带碟子、银具和餐巾到一个自己觉得最舒适的地方,而且随时可以讨论问题。
自助餐,除了解决由于额外服务产生的问题,也解决了女主人安排桌位的问题。当客人们自由选择地点时,先后次序和是否适合满意等并不是主人的责任。往往提供了很多种菜肴,客人有足够的选择余地,主人也不必担心菜单是否符合他们的胃口。
2、鸡尾酒会
鸡尾酒会的形式活泼、简便,便于人们交谈。招待品以酒水为重,略备一些小食物,如点心、面包、香肠等,放在桌子、茶几上或者由服务生拿着托盘,把饮料和点心端给客人,客人可以随意走动。举办的时间一般是下午5点到晚上7点。近年来,国际上各种大型活动前后往往都要举办鸡尾酒会。
这种场合下,最好手里拿一张餐巾,以便随时擦手。用左手拿着杯子,好随时准备伸出右手和他人握手。吃完后不要忘了用纸巾擦嘴、擦手。用完了的纸巾丢到指定位置。
3、晚宴
晚宴分为隆重的晚宴和便宴两种。
西方的喜好,隆重的晚宴也就是正式宴会,基本上都安排在晚上8点以后举行,中国一般在晚上6点至7点开始。举行这种宴会,说明主人对宴会的主题很重视,或为了某项庆祝活动等。正式晚宴一般要排好座次,并在请柬上注明对着装的要求。其间有祝词或祝酒,有时安排席间音乐,由小型乐队现场演奏。
便宴是一种简便的宴请形式。这种宴会气氛亲切友好,适用于亲朋好友之间,有的在家里举行。服装、席位、餐具、布置等不必太讲究,但仍然有别于一般家庭晚餐。
西方的喜好,晚宴一般邀请夫妇同时出席。假如你受到邀请,要仔细阅读你的邀请函,上面会说明是一个人还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携带伴侣。在回复邀请时,你最好能告诉主人他们的名字。
4、其他注意事项
西餐的一个特点就是餐具多:各种大小杯子、盘子、银器具等。
餐具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食盘上方放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餐巾叠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盘里。面包盘放在左手,上面的黄油刀横摆在盘里,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高档的餐厅餐巾往往叠得很漂亮,有的还系上小缎带。注意,别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脸。
小瓶装盐和胡椒,可以在每一套餐具中间的前面放一份,可以每两套餐具之间放一个甚至只在餐桌的中心位置放一个,这样就可以共用一套小瓶了。
餐具都摆齐以后,不要忘了餐桌的装饰物,例如蜡烛台或用你的茶壶做个小花瓶等,都可以增添浪漫的气氛。
招待客人时不要把热水放在玻璃杯里,这样既不科学,又不安全,因为玻璃杯容易烫手。所以,热水、热茶等,应该放在瓷杯里,玻璃杯是用来装冰块或是冷水的。
西方喝茶的方式和中国也不一样。中国喝茶方法一般都是把茶叶直接放在茶杯里用开水冲着喝,茶叶仍在杯子里。西方是用袋泡茶或把茶叶先放在茶壶里泡,然后把茶水倒出来喝,茶杯里不留茶叶。
就坐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跷腿,和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女主人拿起餐巾时(没女主人就看男主人,表示开始用餐,把餐巾铺在双腿上,假如餐巾很大就对折放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
论教养的读后感篇5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从新西兰回国,恰逢mers病毒猖獗,每个经韩国转机的乘客在离开机场前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数百名乘客从飞机舱门一涌而出,个个归心似箭,姿态匆忙,以不断变换的倒三角形队伍向检疫站移动。我的前方,四十几岁的中年夫妻一路以推搡的姿势前行,二十几岁的姑娘小伙子佯装看着手机偷溜到人前面,连十岁的孩童也不甘示弱,机灵地跳到我前方,然后越过我的目光,对着队伍的末端大喊,妈妈,站到这里来!
我无端地从中间的位置被挤到后半部,又从后半部被挤成最后一个,和身边请排队的提示牌站在一起,同样地孤零零。我成为最后一个从机场走出来的人,看见我的爸妈伸长了脖子,望眼欲穿。
而在返回新西兰时,我提前三小时来到机场,站在等待办理托运队伍的最前面。在工作人员出现的那一刻,从远处跑来一个中年男人,他似乎看不到一条长长的队伍蜿蜒在他的身后,自顾自把行李一股脑放在了称重台,然后摊开手里的护照,对着工作人员说,来,给我换张机票。
我欲走上前为自己徒劳的三小时说理。我妈捏住我的手,孩子,你跟他吵啥?这年头,守规矩的才是傻子,没处说理。英文中有一个词叫 「culture shock」,意为「文化冲击」,通常指人初到异国时所感受的焦虑,孤独和困惑。我居然在自己的家乡感觉到了这种冲击。
论教养的读后感篇6
改变从细节开始
—— —《教育的细节》 读后感
我读完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感受到朱老师伟岸的身躯内藏了一颗敏感细腻的心。《教育的细节》中有许多处说出了我的心声,说出了我想表达却表达不清的东西,引起我极大的共鸣。为此我做了大量的摘录,比如: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位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有时候,一所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任何一所学校的细节,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和它的文化有疏密不一的联系。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气息,不用去琢磨那些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标语或理念,也不用费心去加减乘除一个个考核指标的得分,有时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前段时间,电视剧《太阳的后裔》成为热门话题,剧中传递了许多正能量的东西。剧中有一个细节对我触动很大,就是余震发生时,年轻的李医生为保全自己撇开一时半会儿也救不了的伤员而逃离废墟。事后这件事一直折磨着他的内心,在地震过后他不仅没有向家人报平安,连即将临盆的妻子都没有联系,他一脸愁苦抑郁地不断投入更危险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救赎,直到那位伤员原谅了他,他才解脱,心灵如释重负,微笑重返脸庞。这个细节没有明显的说教,而是通过人物的自责、内省、自救而诠释人生的意义。正如《教育的细节》中所说: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squo;习惯无意识squo;,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期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视剧可以赢得那么高的点击率,对年轻人的影响那么大,不得不让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反思: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才有效?
学生的成长是如此的美妙和神奇,它不仅愉悦着教师的心灵、推动着学生自己的发展,也带给家长们信心和希望。学生是成全和成就教师的贵人。所以我特别认同永通老师所说的:好的教育,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情感教育。教育的人间情怀,胜过无数的教科书和僵硬的规章制度。它是教育者伴随自身的生存状态而来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是教育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
?教育的细节》是一本好读的书,符合崇尚简单质朴的我的胃口。书中无论理和例都通俗易懂,很接地气。看得出身为编辑的作者是真正热爱教育,真正走进了学校、走近了教师,不仅为中国教育的前途忧心忡忡,也设身处地地在为教师的发展着想。如同他在书中所写:事
实上, 在今天中国僵硬的教育体制下,不管是谁,都只能在体制的隙缝间做一些细小的尝试和努力。如果你想跟游戏规则说squo;不squo;,争取一点个人自由呼吸的空间,结果可想而知:你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因此,那些穿越俗世利益的拒绝声,自然多了些许悲壮美。经典的教育范例值得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反复咀嚼和回味。知微见著,守正待时。本书中,作者精心选择的范例,无论从教育性、哲理性、典型性等方面来看都堪称经典,相信阅读此书的每一个读者 都会从书中得到启发,激起对教育现状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论做人演讲稿6篇
★ 生存论演讲稿6篇
★ 教学论读后感5篇
★ 童年论读后感5篇
★ 论团结演讲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