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成功的事迹材料能够产生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效力,要想将事迹写得更加出色,必须认真了解人物性格,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核酸采集的事迹材料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核酸采集的事迹材料篇1
郭xx,主管护师,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儿科病房护士长。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扎实理论基础。作为主管护士,做好病房管理、护理质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抢救车管理,基础药品管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严把出科病历质量关。担任科室教学护士及院感护士多年,是院级护理骨干及应急成员。作为党员,新冠疫情发爆发,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抗疫请战书。在科内加强患儿及家属封闭管理,消毒工作。进行个人防护培训。参与院级新冠肺炎防控督导检查,多次积极参与核酸采集及疫苗接种工作,参与核酸采集达1500余人次,疫苗接种近千人次,坚守党员先锋岗,主动投入到社区防控执勤。
核酸采集的事迹材料篇2
“你好!我是区疫情防控办的`工作人员。根据我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区疫情防控办核酸检测点分工安排,从4月5日起,你将负责组织观海御林景苑核酸采集点工作,现通知你于今天上午7时15分前,到区委小会议室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接到这个不同寻常的电话已是凌晨2时28分,市医疗保障局电白分局副局长罗亚木同志才刚刚入睡,此前他已在茂一职核酸采集点忙碌了一整晚。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他就扛起了观海御林景苑核酸采集点的点长职责。
该采集点在罗亚木同志的调动和安排下,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从4月5日至10日,仅6天时间里,共完成核酸检测21030人次,检测人数在50多个采集点中位居前列,被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为核酸采集试范点,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土瑞和市政府副厅级干部黄权在对该采集点指导工作时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政治站位高,扛起职责当好“逆行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罗亚木同志没有退缩,也没有丝毫怨言,家园在后、胸膛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罗亚木同志每天第一时间到点,提前组织志愿者摆放好桌、椅、帐篷、太阳伞等物料,提前准备好采集用品。每天采集工作结束后,最晚离开的也是他。工作人员采取轮值制,唯有他是全天值班,全程不离岗。有时候忙起来,甚至要到晚上八点才能吃上一口工作餐。正是他的担当作为、勇于奉献,该采集点的核酸检测工作才得到顺利高效推进。
善于沟通协调,攻坚克难当好“指挥者”
每天前来做检测的群众多达四千多,身为点长的罗亚木同志深知其中不易,担心安排稍有不妥,便影响到总体的防控进度。为此,罗亚木同志一方面积极协调该检测点挂点单位——霞洞镇政府、市医保局电白分局等单位的志愿者。每日开展工作前,召集全体志愿者进行一次服务动员,明确服务事项和强调服务纪律,将志愿者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主动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街道办、社区沟通联系,实时上报采集点检测情况,及时补充各项检测物资,保障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积极与附近商铺沟通,经努力争取到东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帐篷2个、拉通道警界线等物资一批。珍蜜堂店铺提供医务人员、志愿者吃饭和临时休息场所,并多次赠送医务人员、志愿者奶茶,免费提供夜间检测照明电源等。
抗疫有温情,用情用心用功当好“守护者”
疫情攻坚战是一场无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点长罗亚木的带领下,该采集点处处见温情。在他忙碌的身影中,有着对志愿者时刻做好个人防护的叮嘱、有着对行动不便老者的搀扶。对于老、弱、孕妇等行动不便的群众,及时协调提供绿色通道,并专门引导检测。点点滴滴的细节温暖人心。每次医务人员到点或撤离时,罗亚木同志都亲自迎送,让医务人员感受到温暖。每次工作餐,他都是与最后一批轮换的医务人员一起吃。在罗亚木同志的用心用情下,大家高度配合,劲都往一块使,工作高效保质。
4月6日晚,在完成全天4410人次检测工作后,区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硬是将点长拉去合照留念,以表感谢。
他是一名普通群众,但他更是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他舍小家顾大家,每天一睁开眼就在检测点工作到夜晚。罗亚木同志说“防疫工作仍在路上,我已鼓足信心,将继续戴着党徽勇往前行”!
核酸采集的事迹材料篇3
1月29日这天,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段话:这一次我做了一个决定,所有从年底到现在为止的医生,全部换掉,全部换岗。换成谁?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
所以我开了个党小组会议,说共产党员的口号你平时喊喊可以,但这个时候,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为党的约束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必须得上去。”一席话,充满正能量!
意外成为“网红”之后,很多媒体要采访张文宏,但他都一一拒绝了。“多一些时间,我们就可能多救一个病人。”
核酸采集的事迹材料篇4
春节前夕,一场大雪降临汾州大地,气温骤降,道路湿滑,但天寒地冻却挡不住人间真情,汾阳市积极为返乡居家隔离人员开展上门核酸采集,用实际行动彰显暖心服务。
峪道河镇地处汾阳市西北部,地域面广、村庄分散。春节前夕,天气持续降温降雪,导致部分村庄道路湿滑,车辆打滑不能前行,但是辖区内返乡居家隔离人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需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汾阳市医疗集团峪道河分院16名医护人员只能冒着严寒、踏着冰雪,身穿防护服,携带核酸采集工具步行前往。虽然他们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但是他们依然执着前行,冲锋在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线医务人员的使命与担当。
在每一次敲开居民家门之前,工作人员都会反复核对采集对象信息,做好采集准备,确保用最短时间完成核酸采集。他们技术娴熟,话语亲切,每采一人、一户,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后的环境清洁、干净,防止交叉感染。
汾阳市医疗集团峪道河分院核酸采集人员师文灿说:“我们每天大概早上八点半就出发啦,因为这两天下雪,路上不太好走,去最远的地方大概是半个多小时才能去了,即使这样我们也任劳任怨,为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返乡人员做好核酸采集工作,保障人们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自开展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集工作以来,汾阳市医疗集团峪道河分院建立上门服务台账,检测一人、服务一人、记录一人、核减一人,全面落实辖区内居家隔离人员核酸采集有序、高效、安全,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居民的生命健康。
“我们从1月15号开始对全镇,这个辖区内的返乡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集,这个采集分别分为14+5的,7+2的,14+3的,然后卫生院在这之前,为了全民大核酸做准备的时候已经进行了全院的培训,着重培训的16名核酸采集人员,通过这次的采集,好多人都感觉到我们峪道河卫生院的人也是比较积极向上,包括这两天天气不太好的时候,都不会存在推诿,峪道河这个镇是属于偏远山区,山路居多,这两天下雪路上更滑,我们的人有时候从这个村里没办法去另一个村的时候,会把车停在半路上,然后步行去另一个家里做核酸检测,不会让这个居家隔离的人员等待太久。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去完善这个工作,把物资都准备齐全,让这个流程更加完善,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让大家过一个平和的年。”汾阳市医疗集团峪道河分院院长陈晓燕说。
汾阳市医疗集团峪道河分院的医护人员上门核酸采集只是汾阳市的一个缩影,自汾阳市为居家隔离人员开展上门核酸采集工作启动之后,汾阳市各镇(街道)立即行动,周密安排,积极对上门核酸采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核酸采集上门服务,用实际行动守护全市人民的安全和健康。
核酸采集的事迹材料篇5
郭丽芳,女,39岁,殷都区安丰乡北丰小学副校长,平时在学校工作中认真负责,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更是不怕辛苦,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带头站在队伍的最前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2022年1月8日,奥密克戎病毒入侵安阳,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拉开序幕。听到这个消息,郭丽芳老师顾不上是周末休息,第一个想到的是到学校准备防疫物资。9日下午,接乡政府通知,北丰村要开展全民核酸检测,郭老师立即组织学校老师配合村委干部、医护人员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她布置好场地,又开始给村民采集信息、维持秩序,在零下5度的晚上,一直坚持到最后一位村民完成核酸检测,收拾完场地才发现从下午三点忙到夜里一点,竟然没想起吃饭的事。
接到乡政府通知,需要配合疫情防控流调工作,郭老师又带领大家开展流调排查,怕大家打电话问不清楚问题,她又根据每次的流调任务编成现成的“流调问答模板”供老师们采用。16日,接到政府通知,每个学校派一名教师到乡政府协助排查工作,她又第一个报了名,把两个孩子和年迈的公公丢在家里,天不亮就到单位开始了繁琐的排查工作,每天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多少人、分别采取什么措施隔离、需要做流调的有哪些人,都排查得清清楚楚,就这样连续多日工作在抗击疫情志愿者的岗位上,无怨无悔,每每有人对她说辛苦了!她都淡淡一笑:“应该的,只愿大家平安!”
这就是郭丽芳—— 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服从安排、坚守岗位、奉献担当、全力配合,共筑安阳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