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人物事迹是能够帮助我们记录人物故事的,事迹材料以事迹为主要内容,写出先进单位或先进人物的工作经历、工作事迹及取得成绩,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1
在我心中的英雄能够逆水行舟,不需蠢猪式的勇气,像雄鹰一样怒击长空,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
英雄的本色,是岳飞在沙场上的仰天长啸,是谭嗣同在菜市场的豪言壮语,是鲁迅在黑暗中的一声呐喊。
英雄是黑暗中的灯塔,他们照耀了我们阴霾笼罩下的`心灵,鼓励我们在黑暗的泥泞小路前进。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防火后遭到义和团的猛击,使得西方列强知道什么是初醒的狮子,义和团就是英雄。卢沟桥罪恶的枪声响过之后,中国反抗外敌的军民,就是英雄。英雄不仅能舞刀弄枪,更能冲冠一怒为河山。
英雄的本色,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句,是贝多芬两耳失聪后制作的第九交响曲,是徐悲鸿战火中画出勇往直前的飞马。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于是,他是一片绿;保尔自强不息,于是,在我心中,他是一线光。
我心中的英雄永远激励着我。
霍金,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物理界的精英。他坐在轮椅上,仅凭着三个手指和一个键盘,创造了膜的世界,他的思维早已飞往宇宙。
在我意志消沉的时候,我就想起张海迪的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美丽的海迪,不屈的海迪。”这句话如同大海中的指南针,如同大漠中的启明星,如同一座灯塔;在我迷航的时候为我导航,在我迷路的时候为我导向,在我迷茫的时候为我开导。
问苍茫大地,谁是英雄?一个声音从中世纪的罗马鲜花广场传来:“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的。”他为了真理不惜牺牲生命。他才是真正的真理守护神,是真正的英雄。罗马教皇把他活活烧死也不能改变地球围绕太阳转的事实。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吧,他就是在烈火中得到永生的布鲁诺。
为了国家、真理、科学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向逆境低头的人,我在心中为他们设置了一个英雄的位置。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2
在家中,他是妻儿的主心骨。
在村里,他是人人夸赞的好村长。
在疫情面前,他是最美的“逆行者”。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截至2020年2月7日,全国已确诊31225例,死亡637例,某某县也已经确诊_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某某乡党委、政府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成立某某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与某某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全面摸排武汉归来人口,并根据上级要求,决定对相关人员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并安装电子探头实施24小时监控。某某冒着被感染了的风险,接下了安装探头的艰巨任务。某某乡居家隔离人员分散在某某县各个乡镇,有的住在某某,有的住在某某,为确保安装进度,他需要每天早上8点出发,带着监控设备到居家隔离人员家中拼装、连接、调试,累了就在自己车上休息一会,两天时间便安装完成了某某户的电子监控。
“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边到处走;勤洗手,多通风,一日三餐在家中;少外出,多睡觉,增强体质很重要;不信谣,不传谣,政府防控措施好;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咳嗽发热不要慌,医院发热门诊帮,防控疫情不要怕,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某某村的大喇叭中和流动宣传车里传来的声音,让村民听了就忘不了,连日来,某某自编自录的疫情防控顺口溜响彻某某村的角角落落,他深知,要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单单靠村组工作者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参与,要坚持群防群控、依靠群众,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她带领村组工作者加强宣传引导,先后入户向群众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800余份,在大喇叭、微信群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切实有效的增强了群众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他毅然不顾家中年幼的儿子、放弃了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坚持在战斗在第一线。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每天带领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带领村医向隔离人员宣传隔离知识,确认着每一个群众的信息,向群众宣传做好消杀和测温,全力以赴把好村组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群众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着群众们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他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我们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
在全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打响以来,在这所有人都在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某某“逆行”而上,主动冲向第一线。这其中,有家人的不理解,有隔离人员的不配合,他却咬紧牙关,始终默默坚持,做到不计报酬、不惧危险,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筑牢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安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线。
大家都说他和去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却笑着说:“我哪有那么伟大,就是平凡人加上一份责任,坚持做好本分工作,打赢当下这场特殊战役,守护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3
谁都知道这是一位创造了汉文字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家,却鲜有人知道他刀光剑影的一生,知道他是出入十万敌军如履平地的一条铁血汉子,知道他是风雨飘摇、烽烟四起的中唐时代之忠臣烈士。
刚正耿直的人格和瑰丽雄浑的艺术在他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巨大骄傲,也是其历尽苦难仍然生生不息的根由。每次感受颜体厚重雄强、大气磅礴的书风,我就觉得自己回到了汉唐,那个创造经典的时代,也是人格伟岸的时代。
在平定安史叛乱中,颜真卿凑集河北二十万大军拖住叛军,打赢了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场大仗。叛军势盛时,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固守的平原城没有陷落。后来,为了平息李希烈叛乱,他以七十七岁高龄独闯虎狼之地,面对土匪们明晃晃的尖刀,毫不畏惧,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后自缢殉国。
身为朝廷重臣,他为官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以致闹到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就是书法史上奇特的《乞米贴》的来历。寥寥数言,但研读起来却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4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刚刚值守完年班的他,果断决定放弃休假,主动请缨到一线抗疫,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他就是双林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年轻的临床医生_。
“我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分宜县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参加病毒性肺炎的诊疗活动……”打开他的《请战书》,短短数语,重若千钧。2月3日得到组织的批准后,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他说现在这个时候,正需要我们实现学医的初心,兑现一名临床医生“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承诺和使命,我也坚信我们必将战胜疫情。_话语铿锵,稚嫩中带着一份坚定。
他说来到发热门诊的第一天穿上防护服,带好口罩、手套,真的有点喘不上气的感觉,首先是闷,感觉自己被放进了一个空的躯壳,困在里面,憋闷得出不来。其次是不能自由活动,不能深呼吸,因护目镜起雾,看不清迎面来的人员,说话全靠喊,自认为声音很大了,但对方有时听不清楚,要大声地喊几遍。
前天我们打电话问他现在怎么样?还好吗?一定注意保护自己。
他感慨地说,不经历这个特殊时期,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忍。半个多月以来,他有些内疚的是每天穿着防护服接触发热病人,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安全着想,不能回家,从他进入发热门诊那天开始,就一直未曾抱过女儿,未曾用胡渣扎过她的小脸,听她咯吱咯吱的笑声,虽然觉得有些内疚。但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通过这些天在一线坚守,深深感到我们在疫情面前缺乏经验,仍有很多不足。在接诊发热患者过程中,从患者管理到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一直不断在改进,我也相信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这就是一个年轻医者的执着,一个年轻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担当,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无私无畏,逆“疫”前行。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5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领导、部署,拉开了全民战疫情的序幕。这个春节假期,_原本约好了与闺蜜一起外出旅行,然而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抗“疫”之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返岗的通知后,她立即返岗,及时了解常住人口、务工返乡人员和外来走亲访友人员的健康状况。配合村支书组织村里做好监测、消毒和广播宣传工作,为防疫工作打好基础。她发挥女性温暖细心的优势,在做好数据监测、填报的同时,主动与前来进行返乡登记的群众进行沟通,安抚他们因为不能及时返程产生的焦躁情绪,为他们送去精神慰藉,同时增强了群众共同抗击病毒的信心。
防控就是责任。为全面抗击疫情,兴和县团委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发起了共同抗击疫情的号召,_主动请缨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作为宣传报道中心的一员,她亲自编辑刊发大量战疫情报道,每天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一线志愿者防控风采,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每天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发布各类通知、注意事项、叮嘱志愿者做好防护保暖措施、协助后勤保障组定时发放物资给志愿者,始终把志愿者的安全放到第一位。这个年仅23岁的女孩儿做的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让大家在为国家和社会分忧的同时,形成一股“凝聚力量、共克时艰”的战“疫”精神。
为了使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与志愿者服务工作不产生冲突,她每天白天在本单位上班,下班后立马赶往团县委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有时一天下来,忙得连水也顾不上喝一口。面对繁重的工作,她义不容辞、无怨无悔。虽然加班加点是常态,但她从不叫苦叫累,即使生病也要保证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_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承诺。她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领导的好评,树立了真干事、干实事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现了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的魅力和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风采。_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名公务员、一名志愿者,遇到疫情就要冲在前面,当一名逆行者,抗击疫情,打败疫情。我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只要大家一起手拉手、心连心,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6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东汉末年,风云乍起,战事纷飞。其间,英雄人物济济,各地之首领,趁兵荒马乱之际,就地称王。于是乎,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百姓哀呼声,奔走相告声,泣之恸天,感之撼神。
其有一曹操者,如鹤立鸡群,其文思才情之卓越,其文滔武略之出众,其志向心胸之博大,亦为人叹为观止,自惭形秽,姑且其人有如此之胆识,盖为天子所重用,其锋芒初露也。
“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拿荆州。”
后,曹操不甘寄人篱下,继之“挟天子以令诸侯。”以镇起义之名,诛袁绍,灭董卓,妇孺皆知。人无完人,曹操亦复如是。公元208年,败于孙权,刘备,赤壁留下了他的终生难以抹去之痛,自是有统一中原之壮志,无统一中原之能力!悲哉!悲哉!曹操日日掩面叹息。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乃曹操晚年所作,慷慨激昂,其豪情跃然纸上,曹操已晚年,而拥有之才略不次于少时之潇洒,呜呼哀哉!怨天尤人。曹操一日不如一日。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曹操病重,回想一生之辉煌,“煮酒论英雄”仍令其回味悠长。“当今天下,亦你我称英雄。”一句话,显出曹操之豪放,自称英雄,乃显博大胸怀。当今天下,谁能为英雄?诸葛亮聪敏机智,鞠躬尽瘁,善莫大焉,可称英雄?却甘心为人臣子,一生为别人卖命,此人安能称英雄呼?孙权沉稳安定,可称英雄?却无远虑,亦没有统一天下之气势,此人安能称英雄乎?
三国出曹操者,才气及豪情摄人魂。中国自古出英雄,曹操者当之无愧。
自两千年后,后人为曹者之事迹美其名曰:此人乃真英雄矣!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7
公元前278年,寒风呼啸,天空是那么昏暗。城外,不时传来一阵阵撕裂人心的厮杀声。
一位楚国贵族孤独地徘徊在汨罗江边,侧耳听着,眉头紧锁。片刻之后,秦国军队欢呼着涌进都城。他神色黯然地长叹一声,两行老泪顺着脸颊轻轻地滑落,一滴一滴地落在汨罗江上。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自己挚爱的楚国已经被敌人长驱直入地攻破了!而自己的爱国之心却早在多时之前就已经被伤得支离破碎了。再次深情地回望一眼自己热爱的祖国后,他张开双臂,义无反顾地跃入汨罗江中,很快,一个浪头扑来,一个伟大的身躯就永远的消逝了。汨罗江水咆哮着,跳跃着,为一个不屈的灵魂哭泣着。不,他并没有死,他的灵魂仍永远地飘荡在楚国的上空,从过去直到未来。
他就是最令我感动和景仰的诗人——屈原。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他才华横溢,一篇《离骚》流芳千古,写尽狂才傲骨;他雄才伟略,却因昏君奸佞难以施展,甚至被迫流放。可是,即使流放的路途艰难险阻,也阻扰不了屈原的拳拳爱国之心。他坚信,只要楚国在,希望就在。灰色的天,黯淡的云,凄凉的风中,痛苦的心不羁地呐喊着:“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呐喊,震耳欲聋,直入心扉。
每每此时,我总是泪流满面。多么伟大的人啊,只可惜生不逢时,最后只好葬身汨罗,以身殉国。我总是能理解他的选择。他既不愿出楚地,又无力改变楚国,那么,除了以死相报,还能干什么呢?我不禁吟咏起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不正是屈原的人生写照吗?屈原是人杰中的人杰,鬼雄中的鬼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铮铮铁骨。叫人怎能不感动落泪呢?
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和屈原一样忠诚爱国人士,如孔子,晏子,岳飞……不胜枚举,但除了屈原,还没有第二个人能让我为他如此辗转反侧,潸然泪下。同样,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奸佞小人。秦朝的赵高,西汉的王莽,南宋的秦桧……个个都是道貌岸然,残害忠良的伪君子。正所谓“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如果人人都只顾个人私利而罔顾国之大义,那家还能成家?而今,我们身负历史重担,更应该学会明辨是非,趋善避恶!学习前者的美,摒弃后者之鄙,将一身浩然正气传承。
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念起了《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首气壮山河的《离骚》在我的心中回荡了很久很久……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篇8
“对我和我丈夫来说,武汉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陶丽圆说。
26岁的陶丽圆,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重症病房护士,和她同岁的丈夫麻利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武汉舰”副航空长。两人高中时期相识,并在去年8月喜结连理。2016年7月,丈夫麻利进入伍来到“武汉舰”服役,这对聚少离多的小夫妻与“武汉”的缘分就此结下……
“我们一直都很想去武汉旅游,但是始终没有时间。”陶丽圆从未想到,第一次踏上这座城市,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危急时刻。2月13日凌晨,陶丽圆接到医院出征武汉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请战书。
2月14日,陶丽圆随浙江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接手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房。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30个日夜,陶丽圆和同事们悉心照料患者,和大家建立了难舍的感情。
病房中一位94岁的病患李奶奶,有一天对陶丽圆说:“孩子,你们把我送出去吧。我年纪大了,不想浪费国家资源,不想治了……”陶丽圆鼻子一酸,差点就哭了,赶快安慰李奶奶:“奶奶,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去努力挽救。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来到了武汉,我们都在拼命,您千万不能自己放弃啊……”
李奶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陶丽圆就送给她一台老年机,还教会她如何用手机和孙子聊天。慢慢地,李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了。“老人每次看见我们,眼里那种疼爱都快要溢出来了,把我们都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了。”提起李奶奶,陶丽圆语气里充满幸福。
在武汉1300公里外的广东湛江某军港,麻利进和战友们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武汉保卫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武汉舰”上自发组织捐款行动。虽然相隔千里,但两人每晚都会视频连线,互相加油打气。
3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区患者清零关闭,陶丽圆也随医疗队转战武汉肺科医院icu,接手11张床位,承担起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任务。
“这两天看到有些医疗队胜利返回了,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没有完成。只要战疫需要,我就会继续拼!”陶丽圆说。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3月本应是这对“90后”新人在湛江拍摄婚纱照的时间。“为了在战疫一线更好地工作,我把自己的头发剪短了。”陶丽圆笑着说,“要等头发重新长起来,恐怕要到9、10月份了。”
3月20日凌晨,陶丽圆在武汉肺科医院的第一个夜班前,和丈夫打了电话。“做好防护,平安回来!”麻利进嘱咐她。
“我们的共同心愿,就是疫情可以尽快结束。”陶丽圆说,“我希望可以在明年春天,和爱人一起来武汉,好好地欣赏这里的春色美景。在这里奋斗过的每一天,我都会永远铭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