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是起到了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一篇有效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篇1
爱国是什么?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的山河,爱国就是维护祖国的尊严,爱国就是关心祖国的发展……
爱国情感如荷花一般纯洁,梅花一般坚韧。爱国是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生在偏僻的韶山冲的毛泽东,从小就体会到祖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山里的伢仔敢打天下。他那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激励着祖国人民为祖国的名誉,祖国的自由而奋斗。
爱国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国着名的导弹之父钱学森,听到祖国的召唤,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克服重重困难,飘洋过海,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一穷二白的祖国挑起千钧重担,排除一个个障碍,攻克一个个难关,为我国的国防科技做出来杰出的贡献。他那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转瞬之间,祖国历尽沧桑巨变,眨眼之间,祖国走过万丈红尘。远眺那雄伟的万里长城,瞻望那壮观的北京天安门,心中不仅涌起一股敬意,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国可以是轰轰烈烈,感人肺腑。爱国也可以是点点滴滴,平凡至真。爱护环境是爱国,热爱生活是爱国,勤俭节约是爱国,勤奋学习也是爱国……
祖国啊,万载逝去,你美丽的容颜依旧,你耀眼的光芒不灭!祖国啊,当初,我是红莲,你是为我遮风挡雨的荷叶,现在,就让我来守护你吧!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篇2
对于那些爱国英雄故事我们都知道很多很多,那些爱国英雄的名字我们也能叫出好多。在以前,我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豪情壮举,比如岳母刺字、林则徐焚烟、董存瑞手举炸药包、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杨利伟走出“神州”号航天舱的一瞬间,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
爱国需要英雄,但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特别是在当今的和平建设年代,爱国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甚至简单、普通到人人可为。比如,如果我们坚持节水和节电,坚持不用一次性筷子,这样就能减少国家资源的浪费,省得国家每年要掏很多钱去进口石油和粮食等等,省下来的钱就可以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比如,如果我们合理处理自己的废品垃圾,不随地乱扔废弃物,就能减轻国家的环境污染,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水平,造福子孙后代;比如,我们都认真遵守交通规则,就能缓解交通堵塞,避免交通事故,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伤害,每个人和他们的家庭就能更和谐幸福;比如,我们现在认真努力地学习知识,煅练身体,长大了就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岳飞要是小时候不认真学习本领,哪会有他以后的英雄壮举呢?董存瑞如果参军后不认真学习爆破知识,不知道非得把炸药包顶起来贴在敌人碉堡上才起作用,他就是再勇敢也不起作用啊!杨利伟如果不坚持煅练身体不努力学习操控本领,就不能入选航天员,就没资格进航天舱,当然也就谈不上走出航天舱了!还有,在购物时,尽可能选购国产商品,就能支持中国的企业快速发展技术进步,把中国的产品卖到世界发达国家去,赚他们的钱缔造我们的幸福。
总之,爱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摸不着看不见,不是非要到战场上去,爱国需要的是点点滴滴,而不只是豪情壮举。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篇3
董存瑞,中国人民解放军着名战斗英雄。他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多次立功受奖。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当主攻部队受到桥头敌暗堡火力威胁的紧要关头,担任爆破组长的董存瑞冲到桥下,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炸毁暗堡,壮烈牺牲。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王玉山)59年来,他单手高举炸药包的形象铭刻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记忆中;59年来,这个年轻的生命让我们一次次心存感动。
如今,这个影响了几代人的英雄的画像,与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7位着名英模的画像一同在全军悬挂。
他,就是董存瑞。
“替我把这些奖章带给我娘,就说我是为解放全中国牺牲的”
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敌人据守旱桥上的一个暗堡,疯狂扫射。呛人的火药味在弥漫,整个前沿阵地上,笼罩着一片挥之不散的黑色硝烟。
1948年5月25日,已攻入隆化中学东南面的解放军第11纵队94团被敌核心工事所阻,如得不到增援,随时都有被敌消灭的危险。
师指挥所命令董存瑞所在部队:下午3点半,必须冲进隆化中学,增援94团。
此时,是下午3点15分!
从暗堡里喷出的火力越来越猛,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耳边掠过。
董存瑞和郅顺义奉命炸掉暗堡。
“快要到前面那片开阔地了,董存瑞指着一个小土堆对我说:‘老郅!你在那掩护我。’”郅顺义生前回忆说。
炮火中,董存瑞和郅顺义在敌人火力下迅速跃进。郅顺义甩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几步;再甩一阵,又跃几步。后面还有几名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郅顺义又甩出几枚手榴弹,迅速爬到了董存瑞指定的地方。
“我们趴在土堆前,一起看着剩下的一段冲击道路。那片开阔地,敌人的火力封锁得最严密,冲过去就是干河套,那里是敌人火力的死角。”郅顺义生前回忆说:“这时,董存瑞腾出手从怀里掏出几次立功的奖章和一个用纸包住的小包说:‘老郅,替我把这些奖章带给我娘,就说我是为解放全中国牺牲的,这纸包里是我最后一次党费。’”
“都记住了?”董存瑞又问郅顺义一遍。
“你放心,我都记住了!”
“好!老郅,投弹掩护。”
“为了新中国,冲啊!”
“董存瑞一个跃身,朝那片开阔地冲去。我也抓起拧开盖的手榴弹,用力地甩出去,将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郅顺义生前回忆说。
趁着这股浓烟,董存瑞几步冲进了开阔地。
这两个一前一后跃进的身影,成了敌人火力射击的主要目标。子弹在他们身边乱飞。
“突然,一发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腿,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可董存瑞顽强地匍匐前进。”郅顺义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瞪着双眼向敌人的火力点投出了手榴弹。
董存瑞借机又一个跃进,猛地一下跳到了干河沟里。身后的郅顺义也跟着跳进了旱河前的壕沟里。
董存瑞几步便蹿到桥形暗堡底下。
这时,郅顺义离董存瑞不过50米。“我看见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四面环视了一圈,想找个地方放炸药包。”
“桥底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他一伸手没有够到,两旁是光溜溜的墙壁,没有边棱,炸药包放了两次都滑下来。”
“要有一个长木架子顶住就好了,可这时,上哪儿找架子呢?若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郅顺义回忆说。
这时候,总攻的时间已经到了,大批后续部队攻了上来,嘹亮的冲锋号已经响起。
敌人也疯了似的捅开了桥形暗堡上的一块块砖头,桥壁上十几个暗枪眼开始喷火。
“敌人突然发现了桥下的董存瑞,立刻从侧面掉转枪口,向他射了过来,我急忙投出一枚手榴弹。”
子弹从董存瑞的身边穿过去。
“我看见董存瑞挺胸昂头,大步走到桥底中央,用左手托起了20多斤重的炸药包,踮起脚尖,奋力将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拉着了导火索。”那一刻,郅顺义永生难忘。
导火索“哧哧”地冒出白烟急速燃烧着。
导火索只能燃烧7秒钟。
郅顺义再也忍不住了,他纵起身子,飞快地冲向壕沟边。这时,他看见董存瑞突然两眼圆睁,奋力挺起腰身,用尽全力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
随即,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桥形暗堡摧毁了。冲锋的部队冲了上来……1948年5月26日凌晨3时,隆化攻坚战在经历22小时40分钟后胜利结束。
1948年6月8日,第11纵队党委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50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也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篇4
我是素来不关心时事的,若不是普及率高达80%,恐怕就算是世界大战也惊扰不了我——然而似乎也将迎来一场领土之战,现虽不见硝烟弥漫,却颇显马不停蹄。这时我们热血的中国人沸腾着,他们游行示威,他们抵制日货,他们不给“叛国贼”用日货的机会,他们气愤之余开始砸日系车、日本投资的商店,声称这是爱国,这是生为中国人的意义——纵使日本听不见看不见无动于衷。
生为中国人的意义难道便是抛却道德底线,在自己人面前撒野耍疯?莫不要让人惭愧。对比日本,同样是争夺领土,他们却表现得波澜不惊,甚至在有些人看来就根本不爱国。不爱国?
这或许和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他们从小受的就是军国教育,并没有灌输太多爱国冲动,只是随时可为国赶赴沙场,他们的意识里,要么赢了继续生活,要么输了切腹自尽。没有过多的反抗,活的干脆。谁又能说着不爱国?
爱国本就不是形式上的花哨,更没有冠冕堂皇的做派。真正的爱国,早就融化在血液中,雕刻在骨子里。怎容得借爱国名义而害国?我身在长沙,看着游行的人们个个义愤填膺,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企图用哭闹使得他人遂他心愿,哭笑不得,想必领头的人要不是用脑袋夹了门便定是日本派过来生根的间谍,以惶惶人心为趣。
这怎可谓之爱国?这和岳飞和那些个韩国总统和我们亲爱的荆轲比得了吗?他们爱国用的是一闪而逝的生命。“爱国人士”用的是粗鄙的打砸闹剧。爱国被染上了讽刺的色彩,五星红旗下飘荡的是野化的腐臭。你爱国的初心是什么时候开始变质?那虚伪的气息真是令人作呕。
少年,我们可以不用日货,但是破坏他们的意义在哪呢?你砸别人的车、店,为什么不先砸了你的iphone你的电脑呢?它们也绝对使用了日本的零件。你,不就是想在中国大地上撒撒野吗?
讲一个在人人网上看见的段子好了,描述的是一位愤青因砸了日本大使的车被拘留,边哭边说:“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这真的是日本大使的车。”少年,你们就是如此爱国的吗?少年强则国强,倘若我们已经变得这般面目全非,拿什么拯救中国?
少年,爱国请扎根于思想,爱国请团结在行动,爱国请爱每一个中国人,爱国请别让国家丢脸,爱国请还我你的爱国初心。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篇5
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爱国人物的事迹材料篇6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