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书之后我们的收获会有很多,赶紧写份读后感吧,对于读后感而言,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写作内容,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基督论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基督论读后感篇1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描写的一位复辟时期遭到陷害而坐了十四年牢的水手,在不懈努力下逃出监狱,出狱后得到一份宝藏,最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向陷害他的人复仇的故事,它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通俗小说,间接暴露了当时法国的社暗。
唐太斯是该书主人公年轻时的姓名,他是法老号上的一个优秀船员,朴实、能干、深得人心,在船长过世后,他将是船长接班人,一切都在向好的一方面发展,但是事情就是那么曲折。他本来可以接任船长,和他喜欢的姑娘见面,和他相依为命的父亲重逢。看到这里,相信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会异常开心,因为每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都会因为家庭幸福、爱情甜蜜而十分骄傲和充满动力,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前途、爱情。一切都是因为陷害而发生转机,变得异常不能预知,法老号上的水手腾格拉尔,嫉妒唐太斯的能力,利用另一个青年对唐太斯未婚妻美苔丽丝的爱,在那青年喝醉的时候写了一封告密信陷害唐太斯。就这样,一个人的命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在订婚宴上,喜庆的气氛笼罩着每一个人,唐太斯就要和心爱的女孩在一起了,但这时候宪兵来了,只是说带唐太斯了解一下情况,就这样把唐太斯带走了,进入了一个如噩梦的时段。首先是象征性的询问,接着是介入了一场政治性的斗争中,因为影响到当时代理法官的政治前途成为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就这样被关入了号称百年进去后就没有人再出来的伊夫堡监狱,从充满希望到完全失望。从神志清醒时的记着天数到绝望时为见监狱长跟监狱里的狱卒发生矛盾,说要杀死狱卒,最终被认定是疯子。读到这我已经完全为他的境遇而觉得现实的黑暗,这种情形相信我们每个人,尤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所不承受的事。记得曾经我在学习部部长竞选时,因为失利就一蹶不振,尤其不想面对那些不认同我的人,认为我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不认同我。从满心欢喜到什么都不想问不过是这小小的事情,但唐太斯就是这样一个情形,直接没有了亲情,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前途。也许伟大的人多磨难吧,我就满心好奇的继续读下去了。
曙光出现了,在唐太斯在监狱里听到那个疯神甫唱歌的那那天起。的确是,在接下来在监狱里的时间里,机缘巧合下,唐太斯和神甫走到了一块。看到了神甫,我被震撼了,这真是一个天才,生命中充满了传奇。他简直是一位全才,懂得天文、地理、金融、物理、化学、七种活语言、三种死语言,善于发明创造,善于分析,有毅力、善良。唐太斯完全被神父的能力和知识折服了,在观察唐太斯一段时间后,神甫发现唐太斯是一个聪明、活泼、坚强、有担当的年轻人,因此决定教唐太斯知识,这么大的知识容量,以及这么深的难度,神甫原以为他三年才能全学会,但善于总结和聪明的唐太斯只用一年时间就全部学会了,就这样,一个被神甫教出来的全才出现了。唐太斯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孩子变成了学识渊博,十分坚强的青年。看到这,我又是十分汗颜,我入学十几年,到大学为止,学到的知识永远那么少,不愿意去努力,不愿意去学额外的知识,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我觉得只是在自己要学的地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发展才算优秀,有这种条件都没有学习,何况唐太斯那种没有这种条件都要学习的态度确实叫人很钦佩!我告诉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在浪费时间和生命。增加它的厚度和高度,我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
十四年后神甫的死,对唐太斯来说是一个命运转折点,在这一晚,出了这个百年都没有人出去的牢笼。在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那一刻,在接触到冰冷海水那一刻,他感到无比的自由,是的终于自由了,他逃出来了,带着一个旷世宝藏的秘密和一颗熊熊燃烧的复仇的心。不论怎么说,一个本没有任何错误的人,被陷害十四年内没有自由,被关在一个没有盼望终点的监狱,可想而知,心中的想法,是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的。他来了。基督山伯爵。他的复仇之旅开始了。
书即使仅仅读到此,我心目中无不是对于唐太斯的佩服,对于社会中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的人的愤恨,同时也学到唐太斯的坚毅、勇敢。在任何时候不放弃,保持乐观向上,最终的结局,只有最后才知道。不放弃希望,努力拼搏,一路向前。
基督论读后感篇2
这个暑假我终于看完法国三大作家的代表性巨作。说它们是巨作,因为篇幅都在百万字以上。看外国小说巨作,对于中国人有点困难,一个是翻译上有点讲究,有的名著有几个译本,译笔要做到流畅典雅和忠实原著,译者水平不一。二者外国人名地名,对于中国读者一时建立不起条件反射般联想,何况一般中国人没有在伦敦、巴黎、罗马、柏林、莫斯科和外国乡村具体生活体练,方位感时有错愕。三者外国文化背景知识与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差距大。小说引用的历史文化背景典故,即使译者、出版者为了方便读者,增加原著简介和注释,我都感觉一时无法记忆,大多只能囫囵吞枣而过。
能够成为小说名著巨作和作家平生代表作,自然都有其根据理由。十九世纪是西欧强盛时代,涌现出小说名著巨作也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我总体感觉西方文明的科学方面以英国和德国科学家群为顶峰,文学方面以法国和俄国作家群为顶峰,相对而言文学方面英国要弱一些,德国和意大利和西班牙只有一二人而已。对于俄国,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群中的珠穆朗玛峰,我个人觉得他也许是世界级冠军。在法国作家群中,我看候选者有三位大仲马、雨果和罗曼罗兰。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电影电视已经有了几个版本,故事情节脍炙人口,大仲马也许是众人心目中的第一。看完《基督山伯爵》小说原著,我也感觉大仲马确有这个实力。他开篇就先声夺人,大副邓蒂斯远航归来,船主莫雷尔已经许可他接任船长,与梅塞黛丝谈婚论嫁,心情正在高峰,想不到造化弄人,被职敌邓格拉斯、情敌福尔南和政敌维尔福联手做局,未经审判就押入伊夫堡地牢,陷入谷底。一个一般才气的作家,写到这里也许就结束了。大仲马笔底波澜,邓蒂斯又遇到法里亚神甫打洞,传授知识,交待基督山岛藏有巨额财宝,不知不觉十四年牢狱过去。大仲马神来之笔,邓蒂斯利用神甫死亡契机,冒充神甫死尸,被抬出海葬,终于死里逃生,找到了基督山岛宝藏。换成有点天份的作家,小说写到这里40万字左右规模,也就搁笔了。大仲马荡开一笔,写基督山伯爵的罗马狂欢节,招待法国年轻公爵阿尔贝等,情节人物交待转换没有铺垫,我一时都感觉这里是大仲马的败笔。看到小说结束,才知道空缺这七八年,大仲马实际是调查仇人的老底去了,海黛是福尔南出卖恩主总督得财的恩主之女,阿尔贝公爵则是福尔南和梅塞黛丝的儿子。维尔福与道格拉斯妻子的私生子贝内代托,被邓蒂斯包装成诱饵,最后在法庭上让维尔福身败名裂。大仲马埋伏做得很足,复仇写得痛快淋漓,仇敌结局没有重复。我唯一觉得他写基督山伯爵暗中教会维尔福后妻下毒,有教唆犯嫌疑。毒杀四人,死宅阴暗,维尔福最后成为孤家寡人,被逼疯,写得过于惊心残酷;写梅塞黛丝求情,饶其儿子阿尔贝一命,最后阿尔贝突然放弃决斗,写得似乎又少了,情感纠葛没有深入,写的梅塞黛丝像个衣服架子,不如维尔福夫人和邓格拉斯夫人写得深刻。他写福尔南妻离子散,最后开枪自杀,铺垫有点不足。他写邓格拉斯,写其银行逐步破产,被绑乞食,遭匪徒洗刷,最后邓蒂斯宽恕不死,只是成为一介贫民,实际上这个职场上的敌人才是当年邓蒂斯遭罪的根源,复仇报应结局反倒最好,我倒希望他写酗酒贪财的卡德鲁斯最后结局没有被杀,毕竟他于邓蒂斯没有什么原罪。
大仲马洋洋洒洒,写满120多万字,情节连环紧凑,描写不枝不蔓,故事有传奇性,有故事性,有场面性,读来感觉不粘,有显笔,有隐笔,有直笔,有曲笔。大仲马早写阴谋陷害,让人看得伤感;写埋婴下毒,让人看得惊心;写报恩复仇,让人看得过瘾。《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天生就是改编电影电视的好素材,大仲马确是大手笔。可是看后又一细品回味,我感觉大仲马思想趣味境界不如雨果,《基督山伯爵》小说主题歌颂金权复仇,有点拜金主义味道。描写上层社会交际生活,大仲马私心有点羡慕。推敲小说故事人物情节,感觉有点编造嫌疑。当然大仲马编得高超,编得技巧,擅长语言对话描写,对比其子小仲马写的《茶花女》,父亲的作家天份是要高出不少。
基督论读后感篇3
从水手埃德蒙到基督山伯爵,四字箴言成就传奇人生。
作为一部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居然能跻身世界名著的行列,历经百年仍然受到读者的喜爱。这部伟大的作品就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全名亚历山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没有受过文化熏陶,但大仲马在文学创作上非常有天分,他曾在巴黎的剧院里从事抄写剧本的工作,这份工作使他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作品,激发了他的文学热情,先后创作出《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小说。别林斯基称大仲马是“一名天才的小说家”。金庸先生也曾说,大仲马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小说《连城诀》就受了《基督山伯爵》的影响。
?基督山伯爵》向人们讲述的是一个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复仇故事。年轻有为的水手埃德蒙?唐代斯被诬陷入狱,在狱中,他结识了被人称为“疯子”的法利亚神父,神父将他一生的学识和财富都交给了埃德蒙。
十四年后,埃德蒙逃离伊夫堡监狱。他利用法利亚神父留下的神秘财产,化身为基督山伯爵,开启了他的复仇之路。书里汇集了许多绝妙的情节设计,使整个故事既扑朔迷离又合情合理。
在这部小说中,基督山伯爵的形象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在故事的开篇,大仲马就为人们展现出一个英姿勃发、精明干练的帅小伙形象:“他看去还不到二十岁,身材颀长,黑眼睛,黑头发:那种沉毅的神情,是从小惯于同风浪搏斗的人所特有的”。
此时的埃德蒙风华正茂,19岁就当了“法老号”的大副,深受老板的器重。他单纯善良不谙世事,在老谋深算的检察官维尔福面前,丝毫没有觉察出危险的陷阱。他忠诚可靠,对老船长的嘱托尽心尽力,虽然因此遭受牢狱之灾,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他有疼爱他的父亲和即将订婚的未婚妻,生活已经向埃德蒙展开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然而,一个莫须有罪名打碎了埃德蒙的生活。经过14年的监狱生活,埃德蒙经历了最初的痛苦迷惘,甚至绝望的过程,直到偶遇法利亚神父,命运之神才为他打开一扇窗。从钻进裹尸袋,被狱卒绑上铁球扔入大海的那一刻起,埃德蒙唐?代斯就如凤凰涅槃一样化成复仇之神。
九年以后,一位风度翩翩秘莫测的基督山伯爵空降在巴黎的上流社会。这位彬彬有礼,永远都带着迷人微笑的伯爵先生,眼神中却满含忧郁与冷漠。
面对恩人,他知恩图报,把船主莫雷尔先生从破产的境况中解救出来。面对仇人,他冷酷无情,用“以牙还牙”之道回敬那些曾经迫害他的人。面对昔日的恋人,他难以割舍心中爱恨交织的情感。
但是最后,伯爵还是选择了放下,放下心中的怨恨,以爱的姿态放过仇人的孩子们。
“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有的只是一种境况和另一种境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会知道活着有多好。”
从埃德蒙到基督山伯爵是一段传奇,也是最痛苦的涅槃。在小说的结尾,伯爵留下一封信,上面的签名不仅有“基督山伯爵”的字样,还有“埃德蒙?唐代斯”,复仇已经成为过去,基督山伯爵这个名字也应该从世上消失,善良、正直的埃德蒙会重新回到生活中。伯爵带着海黛公主乘船离开基督山岛,给人们留下的只有“深蓝色的大海与地中海的天空相接的远方,他们看见一片白帆,小得就像海鸥的翅膀”。这个在复仇中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终于得到灵魂的救赎。
“永远不要忘记,直到上帝揭露人的未来图景的那一天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大仲马用这样巧妙的构思告诉人们,放下仇恨,用爱去等待和希望,才是真正的活着。
历经百年,这部不朽的名著依然散发出夺目的光辉,成为点亮无数人生命至暗时刻的光,“等待”和“希望”这四字箴言,不仅是人类的全部智慧,也是人类的终极信仰。
基督论读后感篇4
由于此书有点长,再加之我之前从读到读完跨度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情节大抵会有些纰漏……
我读这本书是从序开始的(悄咪咪提醒下各位,其实序挺重要的,无论哪本。)序中有说类似这样子的话,这本书又名《基督山恩仇记》,这个名字也让我感觉更符合这本书,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他被维尔福检察官(一开始或许不是)因为自己的利益,更确切说是菲尔南,丹格拉尔等人陷害,从本应迎娶美娇妻——梅苔色丝,当上船长,到最后落入监狱,在监狱中呆了十四年。那是一个又冷又暗且潮湿的地方,开始的埃德蒙还抱有侥幸,但这却在日复一日的等候中被消磨殆尽,当他对人生无望时,上天没有让他死亡,给予了他另一个父亲,那位被别人誉为“疯子”的神甫,那神甫竭尽自己所能教授唐代斯知识,但是上天没有垂怜这位可怜的神甫,将他带到了自己的身旁。这举却让唐代斯找到了逃出去的机会,他最终成功了。
原谅我上面的赘述,但是我想着想着,还是决定如此写下去。
这一段的埃德蒙·唐代斯,他从一个天真,强壮的人变成了一个内心充满急切的人,他想要去找他的父亲与梅苔色丝,但是结局总是哀伤的,他的父亲饿死了,而梅苔色丝则嫁给了他那位堂哥,而那时,陷害埃德蒙的人则生活得风生水起。
这应该是唐代斯之后为什么会坚定了自己想要复仇的想法,他凭借自己的本事,以及埋在基督山的巨额宝藏,成功达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唐代斯不幸,却又幸运,他最终明白了自己已经放下(至少没有那么爱梅苔色丝了),他爱上了国王的女儿,海蒂。这一切都很顺理成章,君主被自己所信任的人背叛,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的妻子女儿则卖于他人为奴。
当然在最后,坏人得到了惩罚,好人也似乎得到了自己该有的一切。基督山伯爵的手段确实残忍,但之前他收到的又何其不残忍!即使他走错了一步,他的计划就不会如此完美无缺。
?基督山伯爵》并非拜读的第一部法国作品,让我隐隐觉得法国人似乎有一种习俗,或者习惯,那就是把自己的肉体当做棋子,精神则纵观全盘,但操纵者似乎是又不是自己。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一切都巧合却又是那么自然。
我不知道伯爵在他人面前说得话是否是他当真所认为的,因为当他日夜祈祷时,上帝没有出现,当可怜的神甫病死在牢房里时,上帝也没有出现,甚至当他恢复自由之后,上帝还没有出现……为此他凭什么再去信任上帝,我感觉那或许是他的托词,他可能只需要一个借口,他可以复仇的借口,当然也是可以报恩的借口。
伯爵纵然没有那么小气,他却并不宽宏大量,尤其是在曾经伤害过他的人面前,这一点是我最喜爱的一点,我记得有一段描写处刑的场面,极其惨烈,而伯爵则在那么挂着礼貌性的笑容看着,当弗朗茨问及他时,他大意是看多了,也就觉得没有那么渗人(我实在不记得原句了。)
伯爵令我着迷的点还有他的强壮,他的智慧,以及他的勇气,我实在无法不夸赞这样子一个男子,他既有野兽搏击时的机动性,也有拄着拐杖带着礼帽的绅士风度,还有穿上水手服俨然一个资深的水手……
伯爵是上帝的宠儿吗?或许不是,他身边的黑奴是他找准时机买下来的,他的一切都是他付出了艰苦得到的,他仿佛处处都有堪比宫殿的住所,他身边的仆人都是那么精明能干,就连他的马,都是最好的,他该拥有这一切。厚积而薄发,他在牢里的十四年,他隔壁房的神甫教会他的都在这日后的复仇中,打下了基础。
伯爵促成了莫雷尔和他的心上人的爱恋,他让莫雷尔拥抱他。因为他明白,离别的时候终会到的。
结局时,没有提到伯爵带着海蒂去了哪儿,那个人只是指向了地平线,以及伯爵明确将自己大部分财产都捐赠给了莫雷尔。
等待和希望!
这是贯穿整本书的词汇,等待到最后会看见希望,抓着希望便可顺利摆脱逆境。
夏蝉在土中等待了数年,只为了盛夏的喧哗。那么伯爵大概也是吧。
基督论读后感篇5
我平时基本上不去读一些很厚的书籍,这都应该归结于我的过于浮躁,静不下心去看完一本书。我总是以为看这些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不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些书上。我喜欢文学类的东西,却不去广泛的涉猎,我觉得我应该说自己是伪喜欢。
平时我更喜欢读一些唐诗宋词,中外现代诗诗集,古典文学之类的文学作品,这些东西都短小精悍,一拿到手便可读上几篇,所以我更偏爱于这些作品,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琐碎的时间。不仅仅于此,诗歌凝聚的感情是很广泛的,我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去感悟,也许又时会儿作者表达的思想有些出入,但是现在读诗不再用去做什么诗歌鉴赏题了,我能读到什么就是什么,其实当时作者真正想的是什么又有谁知道呢,恐怕除了作者谁也说不准吧。
言归正传,说道《基督山伯爵》我是怎么想到要去读的呢?这是一本名著,自然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本书了,并大概也听说了里面的故事情节,但我只是很肤浅的理解了这些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想过去读这本书。说到这本书还得说起刘翔,说起前段时间的伦敦奥运会。刘翔在110米栏预赛中打栏摔倒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事情了,但他在赛后的一番讲话知道的人肯定就少了好几成。自从北京奥运会他因伤退赛,他的人生一下从巅峰转自谷底,遭受着人生最大的挫折,当被问到他是怎样度过这艰难时期的时候,他提到一本书,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并且让他学会了很多,怎样在逆境中走出来,重新面对昔日的赛场和国人的期待。
“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是境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唯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感受无上的幸福。必须曾经死过一次,才知道生是多么的快乐。”这是爱德蒙?康泰斯即基督山伯爵写给马克西米利安的信中提到的一句话,也是全书最后的一个情节。刘翔在他的谈话中提到了这句话,这也是我为什么买这本书的原因。因为我确信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能找到一些我想要的内在的东西。
奥运会结束,我就去书店买了这本书顺便还买了一本《瓦尔登湖》,因为我曾经听海子说过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很相信一些文学大师说的话,于是在看到《基督山伯爵》旁边就放着《瓦尔登湖》也就顺便一起带回了家。
花了八天的时间,在这八天里大概每天平均花去六个时在读这本书。显然,我是一个读书比较慢的人,一本952开的书看了这么些天。这不得不归结于我的读书习惯,我喜欢边看边想,看到一些精彩的部分我都试图去理解感悟。这是在慢慢的读诗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惯。一首诗如果不去慢慢地品读,根本无法懂得其中的韵味。我虽然不是很会读诗,但我还是尽力凭着自己的那点理解能力去领悟,这样身心才得以安宁。
其实在昨天晚上我就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可当时已经快11点了,这个点我是该睡觉了,于是我带着一脑子的思想睡着了。第二天五点多钟就醒了,手机开机立刻在空间动态里发表了一条说说“等待和希望,也许曾经我们只把它当做两个词,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懂得越来越多,这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了,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经历去诠释这四个字。基督山伯爵说,还不如说是大仲马说,人类智慧全部包含在这两个词中。一本书读到最后才会发现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我一个大学很好的同学回复了我的说说,她说她不懂,感觉等着等着就没有希望了。也许说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疑惑,当然也不排除我。我也觉得有些事即使等待即使饱含希望也是没有用的,但是想想,如果把等待和希望看做一个过程,在这等待和希望中我们到底是渴望怎样一个结果,在还没有结果的事情中,未来会怎样又有谁说的清楚。世间万物无疑在变化,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变化,年龄思想都在变化。我在回复同学的时候说,等待时抱有希望,有了希望才会等待。唯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感受无上的幸福,说得多好,我们就是经历太少自然也就不那么深刻了,我也只是在慢慢地学习这些好的品质。她回复到,是经历的太少了,感觉每天都能拿到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啊,我们从小就被送到学校,受到家庭,学校的保护,哪儿能谈得上遭受什么样巨大的苦难能,有的只是被呵护着。我们把太多的事情都当做了理所当然。
就写到这儿,我想我以后是该多读读名著,多读读好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论勇敢读后感8篇
★ 论语论读后感7篇
★ 论落实读后感6篇